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同樣是女強人,劉曉慶和張蘭的口碑為何天差地别?,歡迎閱讀。
近期,汪徐兩家的紛争以及相關話題頻繁出現在熱搜榜上。
而一路繁花的讨論度也居高不下。
這兩件事情中,不得不提到兩位生命力頑強的大女主,張蘭和劉曉慶。
有人覺得她們在某些方面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事業心強、東山再起、全靠自己。
兩個風雲人物,為何在世人眼中的差距如此之大?
一、
張蘭之所以被叫做 " 戰蘭 ",是因為她一直活得像個鬥士。
之前是在人後鬥,自從開了直播,就開始在人前鬥了。
汪小菲 8 歲那年,她去美國淘金。
回來後,開了阿蘭酒家。
阿蘭酒家最大的噱頭,就是老板娘單手抓蛇殺蛇一氣呵成。
盡管經歷了弟弟死亡等一系列變故。
她卻開起了俏江南,走高端餐飲經營模式。
與資本對賭失敗後,還能抓住流量,走網上直播帶貨。
所以,她說自己有九條命。
所以,大家管她叫 " 戰蘭 "。
本來是一曲傳統女性可歌可泣,不信命、不服老的奮鬥史。
卻因為無底線地炒作和搏流量,敗光了路人的好感。
汪小菲和大 s 離婚前,她也許很強勢,為了讓大 s 生孩子逼大 S 吃肉。
但是這些也不是不能理解,都些是家務事,哪個自己創業的女人不強勢呢?
可當她發現前兒媳,以及前兒媳和兒子的是是非非能夠成為流量密碼時,一切都變味了。
她非常巧妙地利用前兒媳和兒子汪小菲的種種是非,為自己的直播間引入了大量關注,掙了個盆滿缽滿。
雖然吃相難看,但粉絲們愛看平台也樂于推薦,更何況這些都是她的家事。
豁得出去,生意好,也算人家的本事。
可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人露出了她的獠牙,被流量吞噬了理智。
當大 S 因參加小 S 公公葬禮時穿着不當引發熱議時,張蘭内衣外穿買胸貼就有點過分了。
她不僅是前兒媳,還是兩個孩子的媽,永遠都是!
如果兩個孩子發現奶奶通過羞辱母親直播帶貨,會作何感想。
另外一個讓網友反感的炒作是,關于孫女長大,不适合和繼父一起生活的話題。
其實這種事情,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私下溝通,而不是放到台面上講,甚至借此謀利。
自己孫女的私事都可以拿來炒作,實在是太沒有下限了。
她講的内容,大多捕風捉影,而愛孩子的方式絕不是往孩子身上造謠。
反復橫跳過後,流量依舊,但口碑跌落谷底。
最後的一次翻車,直播間被無限期封禁。
不知道,這算不算另一種形式上的 " 塌房 "。
二、
劉曉慶,中國最好的女演員。70 多歲在旅遊綜藝節目上,健步如飛。
1950 年出生的劉曉慶出道極早,算是内娛輩分最高的幾人之一。
80 年代,她和張金玲、李秀明并稱為北影 3 朵金花,那時候小品屆祖奶奶輩的蔡明才剛剛出道。
她随母姓,3 歲母親嫁給繼父,生下一女,就是現在他反目的妹妹劉曉紅。
進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學的是揚琴,後來被分到宣漢縣農場幹活。
19 歲參軍,25 歲開始拍電影。
演過小花後,她就是那個年代的流量明星、青春偶像。
然後就是李瀚祥的火燒圓明園,以及與姜文合作的芙蓉鎮。
1983 年主持了首屆春晚,作為唯一的女主持人,她唱了兩首歌。
她穿的那件紅色翻領上衣,風靡全國,被叫作 " 曉慶衫 "。
可見慶奶當年有多紅,帶貨實力有多少強。
但是這些名氣似乎都與她無關。
她當時拿的是死工資,吃頓肉還要看劇組的眼色。
她後來開始走穴掙錢,轉而經商,上榜福布斯。
她是走在時代前面的弄潮兒,個性張揚,肆無忌憚。
她演武則天的時候,已經 44 歲。
為這部電視劇化妝的毛戈平,就是從這部劇走出來,開創了自己的美妝帝國。
她從不依靠男人,她只捧紅男人。
之後劉曉慶的事業更是遍地開花,涉及多個行業。
盛景如霞終漸逝,繁華似夢總歸塵。
2002 年,她出事了。
震驚全國。
半生财富化為烏有,昔日圍在他身邊的人已作鳥獸散,唯有姜文替她奔走。
等待宣判的時間,無比漫長。
聽說最高判 7 年時,她松了一口氣," 只要不死,還是條好漢。"
她出獄後的首張照片來自卓偉。
稱她 : 容貌未改,神采依舊。
于是," 中國最有名的女演員 " 變成了 " 橫店第一漂 "。
她紅過,閃耀過,成功過,重頭再來時她依舊能俯下身子重頭開始,不依靠任何人。
她雖行事跳出世俗框架,但勝在坦蕩。
當小男友以聊天記錄和照片威脅她要求精神補償時,她直接拒絕。
那句 " 你留着對你是光榮,戳穿了對你是恥辱 " 的回應堪稱典範。
對方說他有 8 個男友,也抵不住全國人民對劉曉慶的支持。
而這一次,在《一路繁花》中,慶奶再次憑實力圈粉。
75 歲高齡,卻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
主打一個不内耗,不作妖,情緒穩定,乳腺通暢。
8 個人吃一條魚,她說不夠,要再加 1 條。
她是真的覺得不夠,自己點的也都全部吃完。
她會給出偏離普世的提議,也能對這個提議負責。
她當隊長的時候,安排出去玩,李小冉和張薔表示不想去。
她沒不去糾結對方沒什麼不出去玩,也不去勸說對方非要出去。
反正你不想去,肯定有你的理由。
我帶着想出去玩的出去就行了。
她只是在做自己,沒有瘋狂消耗觀眾情緒,沒有撕扯,情緒穩定堪稱吾輩楷模。
關鍵她情緒是真的穩定,這種裝是裝不出來的。
李小冉多次怼她,她都是笑呵呵的,完全沒有生氣。
但是對方說的不對的,她也不會忍着,也會怼回去。
不是那種潑婦罵街式的,而是平靜地讓對方啞口無言。
這樣做既不會讓場面太難看,也不會讓别人覺得你好欺負。
錄節目時遲到,大家對她意見很大。
誰知她有 5 個官司同時進行,珠寶被盜,親人背刺,欺詐合同,她一個人單打獨鬥得很辛苦。
換成别人,也許早就崩潰,她依舊笑對生活。
就像重頭再來時,她當年可以去做 50 塊一場的群演一樣,70 多歲老無所依她還能殺入短劇市場。
三、
張蘭和劉曉慶,都是不會向命運低頭的人。
不認命,不妥協,打到了也能重頭再來。
只要 " 不死 ",就能活出個人樣。
但是她們又有本質上的不同。
劉曉慶的刺,是指向自己;
張蘭的矛,卻是對向他人。
劉曉慶能重頭再來,靠得是逼自己,不斷地突破自身潛力;
張蘭的東山再起,靠得是消耗别人,用毫無底線地模仿吸引流量。
一個刀刃向内,一個刀刃向外。
劉曉慶從未放棄做演員,不論什麼賽道,角色大小,戲份多少,她從不渾水摸魚。
她為了紅,做了很多努力,榨幹自己所有的能量。
她拼的,是自己。
張蘭卻不一樣。
她也拼,更會借勢,或者說是不擇手段。
失去俏江南後,她很早就嗅到了拍短視頻的商機。
視頻裡,她總是穿着華麗的給汪小菲和大 S 打電話,瘋狂輸出人生哲學。
觀眾卻并不買賬。
最開始拉着兒子一起賣酸辣粉,銷量也不怎麼樣。
直到汪小菲破防曬賬單,張蘭開始了瘋狂消費大 S 的帶貨之路。
她是對自己狠,對别人更狠。
人生不是開盲盒,選擇的道路,早已注定了結局。
劉曉慶那打不死的勁兒,能把路人變成粉絲;
張蘭的手段頻出,只會讓吃瓜群眾紛紛轉黑。
同樣是 " 姐圈頂流 ",
一個憑實力圈粉,一個因手段敗好感,高下立見。
這就是 " 奶 " 和 " 姐 " 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