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曾毓群的想法又變了,歡迎閱讀。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對于氫能的看法,正在不斷變化。
上汽集團原總工程師、陽氫集團董事長程驚雷曾經透露,寧德時代在面對未來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上的巨大糾結。
起初,寧德時代認為氫燃料電池和其他類别電池差别較大,不能列入同一賽道,此後便一直與氫能保持疏離态度。在随後的幾年中,曾毓群對該技術既表達過認可也表示過擔憂,他說過氫能做儲能不錯,但做燃料電池不如做增程式,今年 5 月,曾毓群的話鋒又變,表示氫能技術比較難,但對大型車輛等場景比較适合。
如今的寧德時代,又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從 " 疏遠 " 到 " 拉攏 " 的階段過度——近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重塑能源籤署框架合作協定,後者是一家專注于氫燃料電池和氫能裝備相關的企業。
這是否意味着,寧德時代決心進軍氫能賽道?曾毓群對于氫能的看法,終于想通了?
寧王也曾陷入矛盾
雖然早期的寧德時代曾經為宇通提供過配套燃料電池,但由于技術路徑的不同,基本上一直與氫燃料電池保持距離。
2018 年 3 月,寧德時代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在募資用途中曾表示:" 用于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新能源商用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下一代電池研發等,包括全固态锂電池、锂金屬空氣電池、氫燃料電池等。"
但在後續技術研發和應用中,寧德時代認為氫燃料電池和其他類别電池差别較大,不能列入同一賽道,此後便一直與氫能保持疏離态度,主要從事锂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曾毓群本人的态度變化也耐人尋味。
2021 年 4 月,在上海交通大學 " 問道 · 通未來——新能源與新能源智能汽車企業家校友高端對話 " 會上,有人提問燃料電池汽車的前景,曾毓群回應稱,燃料電池汽車成本上競争不過電動汽車,但是像氫能做儲能還是很不錯的,做燃料電池的話還不如做增程式。
他直言," 前面做個大電池,後面做個發電的東西,其實不一定是氫燃料,但如果 100% 沒有碳排放,我可能會用氫燃料做增程器。不過我認為整個系統還是太復雜。"
但後來的曾毓群,其實也陷入了矛盾之中。2023 年 11 月,上汽集團原總工程師、陽氫集團董事長程驚雷曾經透露,寧德時代在面對未來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上的巨大糾結。
程驚雷當時表示,自己前段時間跟曾毓群聊天,他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 程總你告訴我,未來的汽車到底是電動的還是氫能的?第二句話他問我:到底将來電動汽車占比會是多少?" 程驚雷的回答是,乘用車 95% 以後都是電動的,商用車裡面 30% 是氫能的。
這個回答不知道曾毓群認可多少。但之後,他的口氣确實有所松動,表示氫能對一些場景應用比較适合。
實際上在氫能領網域,友商也都在伺機而動,目前已有很多動力電池企業釋放出布局氫能業務的信号。比如,目前唯一能和寧德時代一比高下的比亞迪,在前段時間取得了一項 " 電解槽端板、電解槽以及制氫設備 " 的技術專利,正通過探索制氫前沿技術,從上遊制氫環節切入氫能領網域。
看起來,寧德時代也坐不住了。
衝刺 IPO 背後是 " 巨頭朋友圈 "
不管寧德時代布局氫燃料電池收獲會有多大,可以肯定是,對于重塑能源來說,是有了更好的背書和加持。
重塑能源成立于 2015 年 9 月,号稱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系統、氫能裝備及相關零部件的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并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氫燃料電池工程開發服務。重塑能源集團董事長兼 CEO 林琦表示,早在 2017 年,重塑能源就與東風集團合作,共同推動了我國也是全球首批 500 輛氫燃料電池輕卡物流車的商業化運營。
在重塑能源的背後,有一群巨頭的影子。
自成立以來,重塑能源合計進行了 8 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 39 億元,投資方陣容相當豪華,包括紅杉中國、高瓴、中銀、中國石化、一汽、宇通、君聯資本等。
而且,重塑能源正在衝刺 IPO。據港交所披露,2024 年 2 月 29 日,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重塑能源 " 或 " 集團 ")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重塑能源在招股書表示,該公司是中國氫燃料電池領網域内首家同時實現自主研發及量產燃料電池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的企業,首家實現了專有氫燃料電池系統海外商業化應用。
對于和寧德時代的此次合作,重塑能源有關人士透露,重塑能源目前在燃料電池和制氫裝備領網域進行了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布局,產品及服務組合涵蓋從上遊制氫到下遊氫能應用多個環節,正在着力構建 " 電 - 氫 - 電 " 新型商業模式,也是希望在更多領網域裡推動氫電協同應用和發展。
對此,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從用戶端來說,一輛燃料電池汽車的零部件比較多,不是只有氫燃料電池,一般都會配置锂電池用于充放電,所以重塑能源作為氫燃料電池企業,跟锂電池頭部企業寧德時代的合作,對其客戶來說是可信的品質背書。
" 從能源端來說,锂電和氫能适用的領網域是有差異化的,重塑能源比較贊成宜氫則氫、宜電則電的發展思路,而且很多場景裡,氫電是可以協同發展的,比如國家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這個裡面就有很多氫電協同應用可以開發的場景。" 上述人士表示。
從招股書數據看,重塑能源的收入大部分來自銷售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零部件,占總收入的九成以上。其中,銷售氫燃料電池系統所帶來的收入占據主導地位。但毛利非常不穩定,雖然產品已經開始了商業化,但仍未實現盈利且虧損金額巨大,于 2021 年至 2022 年及 2023 年前三季度,淨虧損分别為 6.5 億元、5.4 億元及 4.6 億元。
在官宣簡單的表述中,此次重塑能源和寧德時代的合作,除了寧德時代為重塑能源提供電池和服務之外,還涉及產品開發、技術合作、市場推廣、售後服務等領網域。其中的想象空間還是很大的。
" 這幾年燃料電池的成本下降得比較快,我們預測明年能降到 2000 元 / 千瓦,大概是 2018 年價格的 10%,雖然還達不到現在的锂電池價格,但是降本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國氫科技總經理張銀廣認為,從能源的減碳目标來看,氫能必須進入到交通。" 從氫能的發展來看,也需要由交通產業拉動。為什麼要選擇交通?只有在交通上,氫替代的是油,它的價值是油的價值。所以,交通對氫能是最有拉動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