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愛上觀鳥的年輕人,可以請一個月假去數鳥,歡迎閱讀。
不知從何時起,身邊的 95 後、00 後已經撕下了 " 宅家 " 的标籤,越來越多人穿上了衝鋒衣、登山鞋,對 GPS 定位打點和氣象變化也頗有研究心得。我接觸到了一群非常年輕的觀鳥愛好者,發現這個愛好沒我想象中那麼小眾,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嚴怡如是我認識的第一個觀鳥人,一個雖然常年奔走于戶外接受暴曬,但因為防曬工作做得異常缜密,皮膚依舊白皙的 95 後。她任職于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做森林保護的公眾意識傳播工作。
怡如在觀鳥。
2023 年年末,我跟着怡如去過一次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它是北京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目前有記錄鳥類為 307 種,約占北京鳥種數量的 60%。
那天很冷,怡如用一個馬甲一樣的裝置帶着望遠鏡,我一路跟着她,聽她辨識不同的鳥,時不時接過她手中的望遠鏡,似懂非懂地進行觀察。
從傍晚到天就要黑下來,我越走越冷,最後幾乎是催促着怡如結束這場觀鳥體驗活動,趕緊找一個室内的地方暖暖身子。
你穿得太少了,她說。我看着怡如,她在薄羽絨服外面套了一個棉襖,手套帽子圍巾把她包裹得嚴實,我知道她腳上還穿着要大一碼鞋子才能塞下的最厚的那種羊毛襪。
那天,怡如還幫我 " 加新 "(鳥圈術語,意為記錄到新鳥種)了,那是一種名為棕頭鴉雀的肥嘟嘟的小鳥。
入職工作的第一年,怡如就鬥膽向直屬上司請了一個月的假,去海島 " 數鳥 "。她回來後與同事分享了這趟 " 海島去浪漫化 " 的經歷。她說,參加這個項目的動機很簡單,作為一個新手觀鳥愛好者,生态學的門外漢,自然保護從業者,她很好奇鳥類野外研究在做些什麼。
怡如在海島。
我更加好奇,觀鳥是怎樣的一種原生動力,能讓她 " 揮霍 " 假期,在一個荒島上歷經數周的風吹日曬,只為調查研究這種叫作環頸鸻的小鳥及其栖息地,重復性地進行捕捉采樣、沙灘調查等工作。
2023 年 6 月,在大理市區的一個公園裡,頂着烈日,一行人手持望遠鏡,一路走走停停。
他們中有個叫提燈的學生,00 後,本科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直接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攻讀博士學位,是學校保護生态學課題組裡年齡最小的學霸。他總是能在其他人前面識别出特定鳥種,普通人還沒看到哪裡有鳥的時候他已經語速飛快地完成了鳥種辨識。
2023 年,他去了 18 個省級行政區,加新鳥 145 種,爬行動物 31 種,兩栖動物 30 種,順便拍了 100 多種植物、看了二三十種哺乳類動物。
我後來向他請教,如何才能成為他這樣較為專業的觀鳥者,他說最重要的是要把物種的識别和鑑定當作一個事兒,而不是只去看一看、拍拍照。
其次,學習上包括室内和室外兩塊工作。室外工作是大量的野外觀察。在室内要多查資料,看圖鑑,看論文;在觀鳥之前做預習,如果檢索圖片時發現有相似物種,要用大量照片進行比對;旅程結束也要做復盤。
提燈從 2019 年開始接觸觀鳥,如今已經觀鳥 5 年。他在暑假的新生入學報到現場報名加入北大綠色生命協會,大一開學後跟着社團開始一周兩次的例行觀鳥活動。
提燈在官廳水庫觀鳥。
在北京大學的校園,提燈觀鳥開始的地方,每年春季,可以看到十幾種候鳥在未名湖邊的小樹林歇腳,猛禽構成的 " 鷹河 " 在他的頭頂流淌而過;秋冬季節,提燈跟着社團去京郊水庫邊,看似荒涼肅殺的農田和荒地裡,雁飛鶴鳴,偶有一只灰背隼掠過地面,驚起一群雲雀,刺激而精彩……
提燈發現,觀鳥不僅是在看鳥的活動、鳥與鳥之間的關系,還有鳥與環境構成的畫面,一次次的發現和驚喜讓他逐漸愛上觀鳥。
提燈所在的保護生态學課題組還在 2021 年秋季與保護工作者、觀鳥人 Terry Townshend 合作開展了北京夜間鳥類遷徙項目。他們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 80 米高的樓頂安裝了一台錄音機,在每天日落到第二天日出的時間内錄音,并查看聲譜圖、鑑定鳴聲。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樓頂的錄音機。
2021 年秋天、2022 年春秋、2023 年春天,錄音項目目前已經進行了 4 個遷徙季,項目組一共記錄到 8 萬多次鳴聲,從中識别到 100 多個物種或物種組合,大多數是夜間遷徙鳥的飛鳴,少數則來自一些本地留鳥。
" 當我們進入夢鄉時,地球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正在北京的夜空中悄然發生,而北京夜間鳥類遷徙項目的初步結果讓我們得以一窺其盛況。" 提燈在一篇項目回顧文裡這樣寫道。
同時,團隊也擔心,北京的夜間燈光對候鳥的影響。
人造光在全球範圍内每年至少增加 2%,而光污染可能導致候鳥在夜間飛行時迷失方向、與建築物相撞,擾亂它們的生物鍾或幹擾它們進行長途遷徙的能力。
2022 年的世界候鳥日,主題是減少光污染對候鳥的影響及其造成的重大威脅,那一年的口号是 "Dim the Lights for Birds at Night"(為夜晚的鳥類調暗燈光)。
鳥圈不大,但是圈内關系緊密,鳥友之間不論天南地北可以很自然地聯系到彼此,就像一個神秘組織。
怡如開始觀鳥後,第一次在 " 中國觀鳥記錄中心 " [ 一個在線的觀鳥記錄數據庫,鳥友會把自己 " 推到 "(鳥圈術語,意為發現)的鳥記錄在這裡 ] 上傳了在無錫的觀鳥記錄,被當地鳥友發現,并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她問好,還把她吸納到無錫觀鳥群。
我為這種過于熱情真摯的交友方式感到驚奇,一度擔心它是隐藏着騙局的 " 殺豬盤 "。
怡如向我解釋,觀鳥圈确實很需要交流。
她說,當 " 推到 " 新鳥種時,會很想與鳥友分享," 自己捂着就沒意思了 "。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可以接收鳥友分享的相關知識,很快樂。
紅嘴鷗
李享從 2016 年在廈門大學讀大二時開始接觸觀鳥,已經觀鳥 7 年,推鳥超過 1000 種。他是怡如在去廈門觀鳥時,被鳥友推薦認識的當地小有名氣的觀鳥大神。
大學期間的一次經歷讓李享意外獲得了在鳥圈名氣的 " 原始積累 "。
那是 2017 年 11 月的一個早上,李享像往常一樣在學校的後山觀鳥,一群秧雞在學校和植物園交界處的水潭活動,其中一只不是平常所見的白胸苦惡鳥,于是他趕緊拍照記錄下來。
查圖鑑後,他判斷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鳥——斑脅田雞。但是他又不太能确定,于是把照片傳給學哥學姐,向他們求證。
斑脅田雞
得到肯定的消息後,李享激動地把消息散播到鳥圈,廈門及周邊的鳥友們立馬聞訊趕來,有位學姐甚至從漳州坐船到廈門,只為一睹斑脅田雞真容。
李享一天接待了兩波、十幾個客人,很多人因此認識了當時還是 " 小透明 " 的他。
漢堡觀鳥時間不算久,從 2022 年開始接觸觀鳥的她形容這是一個 " 人傳人 " 的愛好。她還在業餘時間與朋友一起運營着一個女性觀鳥社群,不定期在群裡組織觀鳥活動,鼓勵 " 萌新 " 來體驗。
女性觀鳥社群在觀鳥。
漢堡說,她覺得日常生活中女性的表達常常是被壓抑着的,希望在這裡有一個輕松自在的氛圍,可以讓大家自由發言,沒有比較與競争,不必擔心被批評與打擊,也沒有社交壓力。
她觀察到,也有參加活動的人一直不說話,就靜靜散步,這樣也挺好的。
交流一圈下來,我發現觀鳥是個可 i 可 e、包容性非常強的愛好。可能它也順應了當代年輕人 " 仰卧起坐式社交 " 的追求吧——不想說話時就一個人去觀鳥,想分享時随時都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興趣愛好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提燈曾因高考取得高分、選擇就讀于北京大學的生态學專業而被媒體報道。當時他的選擇理由是 " 生物界有着驚人的多樣性,而裡面又暗藏高度的統一性 ",他沉醉于這種奇妙的統一性。
對研究者來說,鳥具有獨特性,又是一個很好的指示物種,可以比較直接地反映一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它們比較容易調查,人們的認知也相對充分。
在觀鳥成為他的興趣愛好之後,提燈不再是泛泛地對生态感興趣,他發現并沉醉于認識生态系統的這一新視角,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也進一步建立了深度。
金眶鸻
本科畢業後,提燈選擇應用生态學領網域的保護生态學作為直博專業。
觀鳥對于怡如的改變則是更加微妙的。在北京生活了 5 年之後,因為觀鳥,她在這座擁擠而喧嚣的大城市看到了自然的運行。
2023 年冬天就要結束的時候,怡如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看到黃腹山雀。她知道,這是春天來了。
怡如說,她内心很笃定,沒有去查日歷," 我知道了四季是在流轉的 "。
棕頭鴉雀
通過觀鳥,怡如還對日常工作中在做的 " 什麼是好森林 " 的概念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 好森林 " 也是更多鳥兒會喜歡的森林。這樣的森林樹種多樣化,垂直結構完整,能給不同的動植物提供生存空間和食物。
以林鳥為例,它們可以吃植物的果實,再将未消化的種子通過糞便傳播到更遠的地方,促進森林植被的天然更新和群落演替;也可以吃各類昆蟲,從而控制森林中昆蟲的數量,維持森林生态系統中生物之間的平衡關系,她介紹。
怡如說:" 觀鳥使我意識到,好的森林裡不只有樹,而是一個完整、流動的生态系統。我希望這樣的好森林能越來越多。"
" 好森林 "
漢堡曾在故事 FM 與綠色和平主辦的一場開放麥活動中分享她因為鳥進了派出所,還跟鳥坐同一輛警車的故事。
在那個故事裡,走在打疫苗路上的漢堡,發現馬路邊有一個公開使用誘捕籠的大爺。她沒有過多猶豫,當場報警并指認出誘捕籠裡關着的黃雀、紅脅繡眼鳥、八哥和一只懷氏虎斑地鸫,其中黃雀、紅脅繡眼鳥是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上的鳥類。
日常生活中,漢堡看到周圍有小朋友去喂鳥,她真的會走上前去制止。通過觀鳥,或者說,通過與自然的深度互動,賦予了她更多的勇氣。
在她經營的女性社群裡,群友最經常做的事兒是分享自然文章,或是給其他人發獎狀,有群友救了一只撞玻璃的鳥,也有群友在觀鳥的過程中遇到露陰癖,報警後發現這個人是慣犯,最終這個人被拘留了。
黑頸鶴
讀本科時,李享每學期都要去杉際内觀鳥,那裡背靠廈門最高的山,一個單程距離 3 小時的地方觀鳥。年輕的大學生們沒錢打車,交通也不方便,要轉幾趟公交。有時觀鳥結束後,一行人坐下午 5 點擁擠的末班車,一小時的山路,他們站在車上一路聊着天,就這麼慢慢晃回學校。
李享說杉際内可以看到廈門很少見到的秋天的景色,紅色的、黃色的落葉,一起坐車的朋友,和那兒的鳥一起,構成李享 " 為熱愛而奔走的時光 " 中的一景。
李享和鳥友在瑞麗南京裡教堂前的大榕樹下合影留念。
時光飛逝,李享在觀鳥中離開校園,進入社會,這份愛好也讓本科學習電氣工程的他得以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職業道路——如今李享在廈門當地的公益組織做自然教育工作,正在把他對鳥的認識和熱愛分享給更多家長孩子。
文末福利
即日起至 2024 年 4 月 30 号
評論區留言分享
# 你的小眾愛好有哪些 #
我們将選取 5 位精彩評論用戶
分别送出一份
PHYSIOGEL 霏絲佳舒緩安膚潤護防曬霜
2024 年 4 月 30 号評論區開獎
PHYSIOGEL 霏絲佳舒緩安膚潤護防曬霜
SPF50+/PA++++
— END —
策劃 & 編輯 / 周鑫
撰稿 / 張安琪
新媒體設計 / 王愈哲
新媒體編輯 / 超楠
圖片 / 受訪者供圖
本文刊載于《時尚健康》2024 年 4 月刊
此處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