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廣州百億天使母基金:如何“投早、投小、投硬”?,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9 月 12 日上午,由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 廣州金控集團 ")發起設立的廣州天使母基金與國内 43 所高校及研究院所、部分拟投資項目及參股子基金代表、部分直投項目代表進行了籤約。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廣州天使母基金于今年 6 月由廣州金控集團發起設立,并由廣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托管理,目标規模 100 億元,首期規模 10 億元,采取 " 母子基金 + 直投方式 " 運作,以 " 母子基金 " 與市場化基金管理人合作設立子基金為主、直投為輔,其中直投比例不超過 40%。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母基金分會秘書長、母基金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王爽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引導基金的設立宗旨就是發揮财政資金的杠杆放大效應,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網域和薄弱環節,因此引導基金将更多比重的資金規模投資于子基金,更有利于政府基金的資金放大效應與引導作用發揮。
如何投?
據經濟觀察網了解,廣州天使母基金重點聚焦 " 大學大院大所大平台 " 早期項目的投資孵化,引導社會 " 耐心資本 " 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此外,該基金還圍繞廣州市确定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聚焦原創性引領型科技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瓶頸領網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鏈上下遊中小企業,優先支持廣州市新興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布局未來產業。
廣州信築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下稱 " 信築醫療 ")董事長牛曉兵作為直投項目代表參與了當天的籤約儀式。牛曉兵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在他看來," 耐心資本 " 的重點并不在于投資時間有多長,而是能夠在企業早期產品研發的關鍵階段給予支持,幫助企業解決最困難階段即研發前期的資金問題,也包括後續持續推動所投企業的實力及融資能力的不斷提高。
信築醫療成立于 2016 年,是一家專注于激光醫療技術的創新研究、技術開發、科研合作、技術服務以及進出口貿易的醫療健康科技企業,現有員工 25 人,其中 60% 是研發人員。據牛曉兵介紹,2023 年,信築醫療已與廣州金控集團就醫療研發項目的投資進行了溝通。今年年初,廣州金控集團發起的另一個硬科技基金對信築醫療直接投資了 1000 多萬元。到了 4 月份,廣州天使母基金經過項目調研和進一步的考察後,最終對信築醫療投資 60 多萬元。
牛曉兵同時表示,根據與廣州天使母基金籤訂的股權協定,廣州天使母基金對信築醫療產品沒有硬性要求,但有一項限制性條款則指出,天使母基金承接硬科技資金對信築醫療的投資要求,而硬科技基金對信築醫療要求的就是在多少年内實現產品的注冊取證和進入市場推廣,不涉及盈利。
牛曉兵進一步表示,對于天使輪融資的企業來說,投資機構關注的核心是產品是否具有競争力、足夠的創新性和先進性。在醫療器械領網域,取得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是關鍵一步,否則再好的夢想都不能實現。等以後產品進入市場,到了 A 輪融資,則需要考慮盈利模式,產品的變現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
廣州金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聶林坤介紹稱,近年來該集團通過管理的各類基金累計投資項目 1197 個,投資金額 515 億元,其中 90% 屬于科技類項目,三分之二屬于早中期項目。他認為,廣州金控集團具備一定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實踐經驗,此前與廣州大學城 12 所高校以及國内知名風投、創投機構合作發起設立的 "1+12+N" 金谷聯盟,在利用 " 耐心資本 " 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中也進行了有益探索。
聶林坤同時表示,廣州金控集團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制定印發了基金管理辦法及配套制度,完成了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的工商主體設立和備案,并與全國 26 家重點高校、32 家科研院所、60 餘家投資機構建立了務實、緊密的溝通合作機制,完成了 2 只子基金和 7 個直投項目的投資決策,儲備了 150 多個直投項目。
" 容虧率 "
近年來,全國多地都已宣布設立地方國資母基金。時至今日,國資已經成為一級市場非常重要的力量。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 LP(有限合夥人)的合計披露出資金額占比達 81.2%。
一位深圳的創投機構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由于近期 IPO 收緊,加上一些上市企業的估值在降低,不少市場化創投機構原來投的項目無法退出,致使新的投資變少,投資基金基本是地方政府資金在拉動。
然而,國資的風險厭惡與創投、創新的規律是存在一定矛盾和衝突的,尤其是對投早、投小項目而言。此前在一場研讨會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曾指出,對國資管理機構來說,如果直投了 100 個項目,其中 99 個都成功了,但是有一個項目投資失敗了,也需要為此承擔責任。這導致國資管理機構在做股權投資時,容易出現風險厭惡行為。
将于 2024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的《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其内容提及," 對國有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期和退出期設定不同考核指标,綜合評價基金整體運營效果,不以國有資本保值增值作為主要考核指标 "。這一提法引發業内的廣泛關注。
王爽表示,國務院辦公廳 6 月份發布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 創投 17 條 ")提出,健全符合創業投資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國資創業投資管理體制和盡職合規責任豁免機制,未來對國資投資機構的考核不以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為主要指标,是業内很重要的發展大趨勢,預計今年各地都會陸續出台相關的政策,但完全不考核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可能短期内也還無法實現。
在王爽看來,并不是退出金額不低于投資成本或賬面公允價值才是保值。很多情況下,部分回本或按賬面公允價值折扣變現同樣盡到了勤勉盡責義務,不應被視為國有資產流失。
LP 智庫創始人國立波亦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未來對于國有投資基金的考核,可能會更多元化,例如對各類投資基金設定不同的容虧率等,而不再從 " 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 的單一維度進行考核。
記者注意到,7 月底,成都高新區國資金融局對各類投資基金明确了虧損容忍的尺度,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容虧率從 80% 到 30% 進行設定,市場化基金的容虧率則設定為 20%。
對此,王爽表示," 耐心資本 ",就是不以追求短期收益為首要目标,專注于長期的項目或投資活動,并對風險有較高承受力的資本。因此,這種容虧率的設定有利于更好發揮基金管理人的積極性,促進投早、投小、投長期。
國立波則表示,關于容虧率的設定,每個投資階段的比例設定如何更具科學性?容虧率是按每一年的投資業績還是整個基金生命周期來計算?這些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更具體的細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