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露營季來了,大牌賣不動了,歡迎閱讀。
文|定焦,作者 | 金玙璠,編輯 | 魏佳
進入 4 月,春暖花開,正是露營的好時節。
前兩年一到小長假,城市周邊沒有一塊草坪是閒着的,幾乎都被帳篷和野餐墊占領。" 今年的場面雖然沒這麼誇張,但天氣一回暖,露營的人還是一下子全都出來了 ",有從業者告訴「定焦」,三到四月,盡管天氣變化頻繁,營地的預訂情況依然在大幅環比上漲。
不過,在人們尋找露營去處、購買裝備,從業者扎營開帳的同時,國内外有名的 " 露營股 ",最新業績卻掉隊了。
有從業者認為,這是因為過去支撐露營需求的疫情紅利消失殆盡,露營陷入了流行周期的 " 魔咒 "。但值得關注的是,第一梯隊的 " 露營股 " 不能代表行業全貌,露營裝備的消費趨勢,并非集體走低,而是分層了。
露營裝備是近幾年戶外行業變化最大的賽道之一。前兩年的競争格局是,國際品牌牢牢占據高端市場,日韓、北歐、美國的品牌相繼入華搶份額;國内品牌因為價格帶接近,且不斷有新品牌入場,競争尤為激烈,有實力的衝高端,一頂帳篷賣到幾萬元,其他的只能卷價格,定價只有大牌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可現在的行情變了,賣得越貴的,業績越 " 慘 ",國產平價品牌,反而賣得不錯,大有 " 大牌失寵,平替當道 " 的趨勢。
從這個角度看,上述從業者表示,露營沒那麼火了,產業泡沫相繼被戳破,不是壞事。
高端裝備,不好賣了
國内的戶外裝備玩家,多是靠給海外大牌代工起家,成立于 2003 年、2017 年在 A 股上市的牧高笛是被露營熱潮催熟的典型玩家。有國内 " 露營第一股 " 之稱的它,2020 年以來營收和淨利潤飙漲,如今卻陷入了頹勢。
2023 年前三個季度,牧高笛的營銷費用漲到了上一年同期的 1.5 倍,可非但沒換來收入上漲,還小幅下滑到 11.6 億,并且拖累了利潤,歸母淨利潤下滑到了 1.1 億元。
制圖 / 定焦
關注戶外賽道的投資人吳毅對「定焦」分析,2023 年第四季度,牧高笛的業績依然不樂觀,代工業務會繼續下滑。這和牧高笛 2023 年全年的情況一致,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國内露營裝備的市場行情。
目前,牧高笛的代工業務和自有品牌兩大業務的比例接近五五開。此前,它的代工業務一直占大頭,主要為迪卡侬(DECATHLON)、GO Outdoors 等海外品牌代工帳篷,例如,2021 年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迪卡侬。
轉機發生在 2020 年,牧高笛抓住了疫情紅利,押注自有品牌,以賣帳篷等露營設備為主,也賣戶外鞋服。
自此,牧高笛的業績和估值,開始跟随露營風潮一同起飛,尤其是自有品牌發展飛速,讓它下定決心走上中高端路線,并在營銷上瘋狂砸錢。在 2022 年财報中,牧高笛定下了 "2024 年底前成為中國中高端露營裝備第一品牌 " 的目标。
可轉型中高端的牧高笛,不但業績回到了疫情前營收和利潤均增速下滑的狀态,資本市場對它的态度也明顯轉冷,股價從此前的 110 元高點,一路跌到 35 元。
國内興起 " 露營熱 " 後,中國市場還闖入了一批國際大牌,它們無一例外都重視起了渠道管理和用戶運營。國内露營玩家熟悉的日本品牌Snow Peak(雪諾必克,也被用戶譯為雪峰)是代表之一。
Snow Peak 最突出的特點是 " 貴 ",比如,幾萬元一頂的帳篷、300 元一雙的筷子,因而有 " 露營界 LV"" 戶外品牌天花板 " 的稱号。
别看東西賣得貴,Snow Peak 前些年的發展一直不錯,2022 财年的業績還創下了歷史新高,可如今,不但業績 " 變臉 ",還即将主動退市。
轉折發生在 2023 年。它的年度業績結束了過去連續十七年增長的勢頭,銷售額、利潤通通大跌:銷售額同比下降 16% 到 257.3 億日元(約合 12.3 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暴跌 99.9%,只有 100 萬日元(約合 47.9 萬元)。
這份财報公布後不久,今年 2 月,Snow Peak 宣布将在美國私募基金貝恩資本的支持下完成私有化。
Snow Peak 業績惡化的主因是,戶外產品賣不動了,以及擴張計劃的失策。
這個品牌雖然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但中國玩家過去只能通過由韓國分公司開設的四家經銷商店,以及跨境電商渠道買到它的裝備,直到 2023 年 2 月,它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成立雪峰中國。
2023 年,中國市場為 Snow Peak 貢獻的營收體量雖然不大,銷售額 11.3 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5500 萬元,占比 4%,但增長迅速,因此,Snow Peak 的步子邁得不小,目前已經開出 28 家線下門店。
一個是從代工走向品牌高端化的本土代表玩家,另一個是把中國市場視作關鍵增量的國際大牌,如今,都難逃 " 退燒 " 的命運。
大牌失寵,平替當道
牧高笛們為什麼越來越不好賣了?
" ‘露營退燒’只是因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露營正在走向大眾化、輕量化。" 裝備集合店創業者李諾表示。
述野野奢合夥人、光源探索 CEO 張怡也對「定焦」表示,"現在明顯能感受到,露營玩家的裝備都在精簡化、平價化"。
疫情以來,興起了大量中國工廠 " 出口轉内銷 ",或依靠國產供應鏈新建的露營裝備品牌,產品定價是 Snow Peak 甚至牧高笛的十分之一,這些本土平價品牌賣得還不錯。
近幾年,國内戶外露營賽道的競争格局是,國際大牌都更加重視中國市場,争奪這個增速最快的市場,例如日本的 Snow Peak、丹麥的 Nordisk(大白熊),它們也是賣高端露營裝備的代表玩家;國内品牌中,傳統代工品牌和不斷入場的新品牌競争尤其激烈,并分出了中高端和平價兩個細分市場。
中高端市場的代表是牧高笛,它的精致露營系列產品,價格上探到了萬元級别。
平價市場的玩家又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經營多年的老牌選手,例如三夫戶外、駱駝(Camel)、思凱樂,還有過去主做海外市場的 KingCamp 等。另一派,是乘着露營風口而起的新勢力玩家,包括挪客(Naturehike)、黑鹿(Blackdeer)、原始人、探險者等。
這兩派玩家的帳篷定價多在百元級,少數產品達到千元。有 " 體育界宜家 " 之稱的法國品牌迪卡侬(DECATHLON),以及國内一些區網域性的露營裝備品牌,也屬于平價玩家。
早在 1997 年瞄準戶外市場的三夫戶外,同樣是露營概念股之一,不過,因為經營思路保守,存在感不強,前兩年露營風頭正盛時,它沒有牧高笛那般的高光時刻,營收一直在 5 億元的體量徘徊,但如今,多輪轉型終于見到效果,結束了連續 4 年的虧損,在 2023 年實現盈利。
除三夫戶外之外的上述平價玩家,都未上市,也沒有公開業績,不過,電商平台的銷售數據,能從側面反映出它們的產品賣得不錯。
淘系平台 2023 年 1 月的數據顯示,駱駝、原始人、探險者、挪客,是戶外用品銷售額前四的品牌。
挪客是其中市場份額較高、風頭最盛的玩家之一。它的成長之路和牧高笛類似,也為其他品牌代工,不過,它更注重自己做品牌和產品,2022 年 4 月首次接受外部融資,融資金額近億元。Shoptop 發布的《2023 戶外露營出海行業白皮書》顯示,挪客在全球市場每年的銷售額增長超過 40%。
迪卡侬雖是賣戶外裝備的綜合零售商,但產品賣得便宜,露營裝備從露營椅到帳篷,基本都能三位數搞定,公司業績卻連年走高。這也可以視作露營裝備平價化的信号之一。
據媒體報道,至今未上市的迪卡侬,2022 年的淨銷售額達到 154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1160 億元),2023 年,它在中國市場的營收突破 100 億元。這對于 2003 年進入中國市場、有 200 家門店(其在全球有 1700 家門店)的迪卡侬來說,是份不錯的成績單。
吳毅總結,相比前幾年,露營熱潮的确有所消退,但也是平價品牌的機會,主攻大眾市場的國產品牌,開始借勢搶占市場份額。
營地和玩家,都更理性了
戶外露營賽道的最大變數,無疑是前幾年的疫情,長線旅遊受限,讓露營這項戶外運動走進大眾視野,并成就了 "2022 戶外露營元年 "。
張怡對「定焦」分析,前兩年,露營裝備的購買需求是爆炸的、過剩的,現在之所以 " 銷售下滑 ",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露營裝備的銷售本該循序漸進地增長,像歐美、日韓市場每年有百分之十幾、幾十的增速,可國内市場因為熱度過盛,一度達到了每年三位數的增速,後面幾年的增長紅利,在短時間内被提前釋放了。
進入 2023 年,跨省跨國遊的恢復,客觀上讓露營相比巅峰時期明顯 " 退燒 ",市場上的泡沫很快被戳破。于是,整個露營產業鏈開始了一場大洗牌。
首先是用戶端。" 盲目跟風的、拍照打卡的,基本都消失了。現在留下的是真正熱愛露營、希望親近大自然的玩家。" 張怡說。
這部分玩家正以更理性的方式參與露營,在吳毅看來," 雖然用戶體量縮小了,但用戶需求是穩定的,對從業者也更有參考性 "。
玩露營,裝備價格是不能忽視的因素,現在,越來越多用戶更追求高性價比的裝備。
2020 年入坑露營的周路,早期着迷的是高端高顏值的裝備,帳篷要買 Snow Peak、Nordisk(大白熊),天幕、桌子一定要買日本小眾品牌,碗要買中國匠人手工打造的那種。一整套下來價格不菲。
但真正成為露營玩家後,他發現,實用才是第一位的。小眾圈子裡推崇的露營品牌,已經被他束之高閣,性價比高的國產品牌,反而成了新寵。" 平價、輕量化的裝備才是最有性價比的,既能保住‘荷包’,還能兼顧露營的效率和樂趣。"
不止周路,在露營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的路上,還有更多對戶外露營感興趣的用戶,曾經因為高昂的裝備成本望而卻步。
用戶需求變了,企業端不得不開始洗牌,這也是更多國產品牌的機會。" 近兩年,國產品牌推出了很多‘大牌平替’產品,相比海外高端品牌,品質差别不大,價格至少抹掉一個零。" 張怡稱。
李諾對「定焦」表示,戶外裝備的一大趨勢是,品牌集中度明顯提升," 迎合露營裝備精簡化、平價化的品牌,賣得更好 "。有數據顯示,2023 年前十大戶外裝備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 80%。
在露營產業鏈中,營地的洗牌勢頭也非常明顯。而營地的運營情況也能更直觀地反映出,露營到底有沒有過氣。
近一年多,露營地關停的消息頗多。據張怡觀察,被 " 洗牌 " 的多是低成本投入、衝着 " 半年就能回本 " 的噱頭而改造的營地。比較典型的是由農莊、民宿改造成的營地,後期場地維護和用戶運營都不到位,只好轉讓或關掉。
" 還在運營的營地,普遍都能維持比較好的增長,盈利也比較可觀。這個清明節假期的預訂情況也不錯。" 他說道。
營地也在走向平價化。" 現在我們都不叫營地了,而是小型綜合體,既有露營文化,同時還加入了面向親子、年輕群體的玩樂產品,客單價偏低,覆蓋的人群更廣,復購率更高。" 張怡補充說。
這何嘗不是整個露營產業的趨勢。露營本身就是一個豐儉由人的大眾戶外項目,高端裝備 " 賣不動 "、國產平替正當道,并不意味着露營涼了,而是它從小眾的戶外玩法,走向大眾的必然結果。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諾、周路、吳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