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英特爾,帝國遲暮,歡迎閱讀。
最近,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發文稱,英特爾公司產品漏洞頻發、假借遠程管理之名行監控用戶之實,暗設後門危害網絡和信息安全,在其财報中更是将台灣省與中國、美國、新加坡并列,還主動對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斷供停服,這是典型的 " 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就砸鍋 "。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建議對英特爾在華銷售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切實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發文
上述指控,如果查實,必将影響英特爾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要知道,英特爾全球 500 多億美元的收入,有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
其實,半導體巨頭英特爾,早已陷入困境。
今年以來,關于英特爾 " 賣身 " 的傳聞不斷。
先是 ARM 收購產品部門,後是台積電收購代工業務,現在又開始傳高通整體并購英特爾 ……
十年前,這些企業在英特爾面前都是 " 弟弟 ",現在都 " 闊 " 起來了。
英特爾曾是全球芯片霸主,引領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帝國為何遲暮?
簡單來說,主要是因為存量減少,增量未漲,包袱太重。
先看存量減少。
中央處理器(CPU)市場,是英特爾的基本盤。
2011 年,全球 PC 出貨量見頂後,開始逐年下降,本就對英特爾不利。
AMD 等競争對手的崛起,更是在搶奪英特爾的存量市場。
據 " 對比法 " 技術市場研究公司統計,2022 年在應用于伺服器的 CPU 方面,英特爾市場占有率為 71%,較前一年下降 10 個百分點。
具體到營收業績上,從 2022 年第二季度以來,英特爾幾乎一直在虧損。
英特爾季度銷售額和運營利潤變化
2024 年第二季度淨虧損更是高達 16.1 億美元,不得不決定裁員 1.5 萬人。
再看增量不漲。
這兩年,芯片領網域最大的增量市場來自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領網域。
在 AI 芯片領網域,英特爾與英偉達差距甚大。
IDC 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 AI 芯片市場規模約為 560 億美元,英偉達拿下了 80% 的市場。
數據中心用 AI 半導體份額 圖片來源:日 · 經中文網
英偉達賺得盆滿缽滿,SK 海力士、台積電等企業也跟着吃肉,英特爾連口湯都沒喝到。
最後看包袱太重。
在半導體行業,英特爾比較另類,是唯一一家既自己設計芯片,又自己制造芯片的公司。(三星有代工業務,沒有英特爾那麼徹底)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能夠内部協同優化設計、制造等環節,保持技術優勢。
壞處也很明顯,除了投資大、管理成本高外,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制造技術。
如果自家的制造技術落後于行業,那麼,自家的芯片性能就會受到牽連。
現在," 如果 " 變成了現實。
英特爾的制造技術落後于台積電,這讓 AMD、英偉達、高通利用台積電先進的技術實現了性能反超。
英特爾不僅沒有放棄制造部門,反而擴大投資,涉足代工領網域,與台積電搶訂單。
2023 年,英特爾投資 258 億美元購買設備,卻未能收回回報,代加工部門 2024 年第二季度巨虧 28.3 億美元。
英特爾投入巨資購買設備 圖片來源:日 · 經中文網
制造部門,已經成了英特爾的包袱。
在外界看來,英特爾包袱太重,主營業務被蠶食,新業務拓展不力,成了一家沒有希望的公司。
資本市場給了回應。
與年初相比,英特爾市值已跌去了一半,不足 1000 億美元。
英特爾最新市值
相比之下,英偉達市值高達 3.36 萬億美元,台積電市值也邁上了萬億美元門檻,AMD、高通市值都在 2000 億美元左右。
AI 引發的半導體盛宴中,有人起高樓,有人樓塌了。
英特爾,為何落得如此田地?
一個細節是,2005 年,蘋果找到英特爾,希望後者為其生產 iPhone 處理器。
時任英特爾 CEO 歐特裡尼,認為商業前景堪憂而拒絕。
錯過 iPhone 合同,被稱為 " 英特爾歷史上最大的誤判 "。
帝國崩潰的源頭,往往蘊藏在帝國最強盛的時候。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