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2024年,中國汽車的三場關鍵戰役,歡迎閱讀。
文 | 新商業派
上世紀 50-60 年代,傳播學者埃弗雷特 · 羅傑斯在研究美國農民使用雜交玉米種子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況: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從一開始就接受這種這種新事物——只有小部分人很早就願意嘗鮮,大部分人的策略是随大流跟随,只有一小群人 " 頑固不化 " 無論如何也不接受新事物。
這引起了羅傑斯的興趣,深入研究後他發現,受人際關系和日常接觸習慣的影響,在一個群體中,最先接受新事物的人大約占 2.5%,他們就是種子用戶;接下來 13% 的用戶也會看到率先看到價值,加入其中;而新事物的普及真正的引爆點則出現在 30%-40%,就是說一個群體中有 30%-40% 的人接受了事物,那麼其擴散程度将前所未有的膨脹,很快會翻倍達到 80%,完成普及。
1962 年出版了埃弗雷特 · 羅傑斯《創新的擴散》這本書,闡述了創新是如何在社會中傳播和被采納的,以及影響這一過程的各種因素,成為傳播學中的經典名著。50 年之後的互聯網時代,這個理論重新被熱捧,因為人們發現書中提到的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幾個概念幾乎完美的貼合了技術的發展路徑。
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正在跨越 30--40% 的節點,進入成熟期。
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只有 5.8%,2021 年增長到 14.8%,2022 年達到了 27.6%,而 2023 年達到 31.6%,尤其是最後兩個月滲透率已經越過了 40% 的關口。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預計,2025 年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 60%。
顯然,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大普及時代。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在潑天的财富降臨的同時,市場競争也将前所未有的加劇。
展望 2024 年有三場戰役最為引人矚目,它們的結果可能将徹底決定新能源時代中國汽車行業的市場格局。
01 小米汽車的立足戰
2024 年上半年,小米汽車将迎來其首款車型的交付。
作為雷軍最後一次創業的產品,小米汽車的成敗不僅關乎雷軍的聲譽,對小米集團來說也同樣至關重要。
雷軍表示,小米集團的長期投資高達 1080 億,其中第一輛車上投入了 3400 名工程師 , 整個研發投入超過了 100 億。
瞄準 "2024 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 的目标,小米首款車型 2024 年計劃銷售 10 萬輛,2025~2027 年每年至少再交付 30 萬輛。
由于熱度不斷,加上遲遲沒有公布售價,外界對于小米汽車有着很高的期待。
不過小米汽車能不能打響第一槍,在競争日趨激烈的汽車行業站穩腳跟,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有分析人士認為,就目前小米汽車而言,其前景還存在兩大未知數。
其一是小米第一款車到底能不能滿足粉絲們的期待。從用戶的角度來說,無疑都很期望成為小米第一款車是高性價比的爆款車。
雷軍曾在微博上發起過投票 " 你希望小米的第一輛車大約是什麼價錢?",結果顯示,40% 左右的投票用戶希望 10 萬以内,58% 希望在 15 萬以内。
當小米新車車型曝光後,因形狀酷似保時捷,就有網友調侃:"9.9 萬交個朋友,年輕人的第一輛保時捷要靠小米了。"
雖然是網絡投票和網友調侃,但也多少反應了用戶對于小米汽車的期待——性價比。" 最好再復制當初小米第一款手機打破行業地板的定價。" 有米粉表示。
小米汽車卻未必這麼想,回頭來看,性價比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造就了小米手機的橫空出世,但也成為小米走向高端的沉重鐐铐,時至今日小米手機依然不能說在高端站穩腳跟。
所以殺入汽車領網域時,性價比已然成為令小米汽車避之不及的詞語。雷軍多次給外界暗示," 定價确實會有點貴。"
根據汽車自媒體對于公開信息的分析,小米第一輛車起售價最有可能在 30-40 萬區間。
這個價格有多少米粉可以接受,在沒有實際銷售之前誰也說不準。
小米汽車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作為後來者它到底能不能造出有亮點的車。
如果按照 30-40 萬元的起售價,小米汽車可以說在 " 紅海 " 裡誕生,這一價格區間強者雲集,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理想、問界、小鵬的主力產品均在此厮殺。
" 從其他科技公司入局造車的表現來看,第一輛車依然不完善,會比較小眾。",一位汽車博主表示,大部分人會等到產品線成熟之後,擁有穩定的口碑才會入手,這意味着小米汽車的第一輛車銷量不會很高。
" 小米汽車 2024 年 10 萬銷售目标恐怕有點太樂觀。" 他認為縱然是強如華為,同樣有如此遭遇。更糟糕的是,如今小米汽車和蔚小理入局的時機已經完全不同,消費者有沒有耐心給品牌試錯,恐怕也是未知數。
02 華為的汽車突圍戰
2024 年将是華為在汽車行業的關鍵之年。
2023 年下半年,問界汽車迎來了翻身,新 M7 上市僅短短三個月累計大定已突破 12 萬輛大關,M9 上市七天累計大定突破 3 萬輛。
面對這一成績,餘承東總算可以長舒一口氣。
在過去幾年,華為在汽車業務上一直投入很大。餘承東曾透露,華為在智能汽車的投入每年 100 億元人民币,直接投入研發人員 7000 人,間接投入人員超過萬人。
華為的汽車業務光在對外合作的模式上就是三種,分别是供應商模式、Huawei inside ( HI ) 模式和智選模式,但是過去這三種模式都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以供應商為例,華為的目标是成為 Tier 1,與博世對标,但是汽車廠商們對此心存警惕。
" 有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經的 " 靈魂論 " 代表了大多數企業的内心想法——受夠了被 Tier1 卡脖子的汽車廠商們,只要有一定實力,都希望自己掌控三電等核心部件。
與此同時,HI 模式也進展不暢,華為分别與極狐汽車、阿維塔汽車進行合作,然而極狐與華為合作的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銷售不佳,不得不降價銷售,而阿維塔在 2023 年的 10 萬輛車銷售目标最終僅完成了不到 3 成。
在前兩條途徑受挫的情況下,華為的汽車業務要翻身只有兩條路:要麼放棄成為 tire1 的目标成為汽車行業内的一家普通供應商,要麼自己造車。
而後者也是餘承東等造車派的想法,因此,智選車路線成為餘承東最為看重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華為深入整車型設計到銷售的全環節,整車廠商幾乎淪為代工廠角色,可以等同于華為已經在造車了。
華為與賽力斯深度合作的問界承擔了破局的重任,不過讓餘承東壓力倍增,在新 M7 發布之前,問界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平均月銷量僅有幾千輛。不過好在問界新 M7 和 M9 的出現,暫時打消了外界的質疑。
問界到底能不能取得長期成功?智選車到底能不能真的跑通?關鍵要看 2024 年,據媒體報道問界将 2024 年的銷量目标定為 60 萬輛,相當于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了 6 倍 , 平均月銷需要完成 5 萬輛,這充分顯示了餘承東的焦慮和野心。
然而,競争對手并不會坐視華為的壯大。
以問界最大的對手理想為例,由于兩者在造車路線和目标用戶有不小的重合,2024 年雙方将直接在市場短兵相接,刺刀見紅。
為了狙擊問界,理想早已經全面學習華為,按照晚點的報道,李想要求各個部門的高管每人讀十本以上關于華為的書。
進入 2024 年以來,雙方的比拼已經到了按周計算的程度。比如在 2024 年開年 3 周以來,問界問界在連續兩周保持第一後,第三周理想則實現反超。
一個是 2023 年的新勢力銷量榜第一,一個是依托華為強大研發、組織能力的黑馬。有人認為,如果不出意外,2024 年新造車的第一名将在理想和華為之間產生。
對于華為來說,這可能是它成長的第一戰,但無疑也是最重要的一戰。
03 國產與外資的諸王之戰
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裡,2024 年中外汽車品牌之戰也同樣是一大看點。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3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均突破 3000 萬輛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記錄,自主品牌乘用車年度份額首超 50%,達到 57%。
而達成這一成績的關鍵,是自主品牌的電動車市場份額超過 80%,占據絕對的優勢。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日本汽車品牌在國内遭遇滑鐵盧:
據乘聯會數據統計,2023 年,日系車在中國的零售銷量約為 370 萬輛,同比下降 9.9%,銷量份額連續三年下滑,跌至 17%,創下歷史最低點。
其中豐田中國全年新車銷量 190 萬輛,同比下滑 1.7%,本田中國全年累計銷量 123 萬輛,同比降幅超 10%;馬自達全年銷量 8.8 萬輛,同比下滑 14.77%;日產汽車中國區銷量比 2022 年減少 25.12 萬輛,降幅達 24%。
德系車方面,多年位居市場頭名的大眾汽車同樣難擋頹勢,大眾汽車品牌及捷達子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為 239.86 萬輛,市占率從上一年的 10% 下滑至 9.4%。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產新能源車的擠壓下,外資車節節敗退是全方面的,從 A 級到 C 級豪華車基本都受到了衝擊。
在 A 級車裡,日系的常青樹——卡羅拉、雷凌、軒逸和大眾的朗逸、速騰在銷量上已經國產超越。
在 B 級車裡,凱美瑞、亞洲龍、雅閣、英仕派、天籁銷量紛紛出現兩位數下滑,與此同時該市場銷量确同比增長 6%。
在 C 級車裡,傳統的 BBA 豪華車也遭遇衝擊,許多用戶轉投國產品牌懷抱。
理想汽車 CEO 李想曾表示,BBA 等高端品牌的市場份額已在理想敲打的 " 算盤 " 之内,理想汽車透露,在換購用戶群體中,有 40% 的用戶曾擁有過 BBA。而家庭中擁有 2 輛或以上數量汽車的用戶群體,同樣有 40% 的用戶還持有 BBA。
蔚來的增換購用戶中有 48% 來自 BBA,而部分車型用戶來自 BBA 增換購的比例更是高達 56%。蔚來 CEO 李斌也曾表示 " 将用 5 年的時間,搶占 BBA 更多的市場 "。
一項網絡投票也表明,超過 60% 的投票者認為,國產新勢力能夠打敗 BBA。
為了抗擊國產品牌,一向強勢的 BBA 們也開始打起了價格戰,2023 年,是 BBA 紛紛降價,奧迪 A4、奔馳 C 級的終端優惠 10 萬左右。
" 再不努力,以後只能買 BBA 了。" 既是段子,也是人們心态的轉變。
不過面對國產新能源的強勢進攻,外資們也并沒有坐以待斃。
以 BBA 為例,寶馬在中國投放了 6 款在售純電車型覆蓋所有主要細分市場。2023 年寶馬集團品牌純電動車型全年共交付 99972 輛,同比增長超過 138%。
同樣實現新能源汽車增長的還有奧迪和奔馳。
有關數據顯示,2023 年,奧迪在華純電車型 e-tron 系列銷量為 3.1 萬輛。奔馳也表示,其 2023 年純電車型的年度交付量超過了前一年的兩倍。
2024 年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還将繼續纏鬥。
國產品牌的短板是品牌積澱和用戶認知,但優勢是沒有歷史包袱,智能化程度領先。
而外資品牌的優勢是品牌成熟,底蘊深厚,但短板是技術研發投入巨大,且純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尚不完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雙方都将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短板。
而戰局到底走向何方,恐怕還要等待市場給出最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