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碩士就業,輸給本科,歡迎閱讀。
文 | 祝越、韓笑
編輯 | 向由
新媒體編輯 | 寶珠
視覺 | 林溪
" 復旦文科碩士找不到工作 ",言言在應聘失敗後,随手在社交平台發了這樣一條吐槽帖。在此之前,她本以為自己面試中的考核匯報發揮得不錯。
這不是言言的第一次失利。她參與的是一家國企的應屆生定向選聘,最後敗在了 " 四進二 " 階段。之前,她還面試過一家策展公司文案策劃的實習崗位,公司規模不大,十人左右,最終招了一個大學生。
策展公司的面試官委婉地告訴言言:" 像你這樣的學歷應該可以去更好的策展公司。"
高學歷此時沒有成為言言的助力,反倒成了被拒絕的理由。又是一年畢業季,關于 " 學歷倒挂 " 的讨論聲量也逐漸升高。
數據證明了 " 學歷倒挂 " 的存在。智聯招聘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2024 年,碩博學歷畢業生 offer 獲得率為 44.4%,低于大學生的 45.4%。高學歷低就業率的 " 學歷倒挂 " 現象,在非 " 雙一流 " 高校中更為嚴重,其碩博畢業生 offer 獲得率為 33.2%,比普本院校本科畢業生的 offer 獲得率低 10.7%。
2023 屆和 2024 屆,不同學歷及不同院校畢業生獲得 offer 情況 / 圖源:智聯招聘
高學歷就業 " 内卷 " 的苗頭在 2020 年就已出現。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官馮麗娟在此前的采訪中告訴鹽财經,2020 年開始,不少企業在招聘中發現,他們收到的簡歷中,碩士學歷比本科學歷要多。
而對于企業來說,高學歷不完全是 " 閃光點 "。通常情況下,碩博研究生的預期薪資會高于大學生,而企業希望用低廉的成本招到創造更多價值的人。" 企業它永遠都是利益為先,能花一個人的錢,招一個人來幹兩個人的活,就不會花兩個人的錢。" 一位有着 8 年人力資源經驗的資深 HR 湛禮告訴鹽财經。
高學歷求職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在學歷上投入的時間和物質成本,不一定能轉化成就業中的安全感和保障。初出校園的社會新人,只能各憑本領,在紛繁的就業市場中艱難奮戰。
學歷倒挂
那場國企定向選聘進展到 " 四進二 " 階段時,言言原以為自己能夠通過。四個應聘者中,除了她,其他都是南大碩士。言言猜測,公司會 " 留一個復旦的,留一個南大的 "。
她用 " 窩火 " 形容自己應聘失敗的心情。最讓言言受到打擊的是,她在招聘軟體上投遞過兩個文旅相關的運營崗位,甚至還沒有走到面試那關,就被以 " 專業不合适 " 的理由拒絕。可崗位簡介裡,專業要求寫得很寬泛,漢語言文學大類、歷史學類、新聞大類等專業均可。
言言的專業選擇最初是出于興趣。她的碩士專業是文物與博物館,讀研之初,這個專業曾讓她 " 好像看到了人生新的機會和可能 "。
本科,言言就讀于一所财經類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大二時,綜藝節目《國家寶藏》的熱播,喚醒了她心底對博物館的熱愛。從小到大,她都很喜歡去博物館,想要通過讀研深入探索博物館的奧妙。理科出身的她,其實對本專業沒什麼興致。于是 2020 年、2021 年,她兩次跨專業考研,上岸了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
興趣之外,避免就業也是言言考研的原因之一。她高考的第一志願是計算機審計,差了一兩分,被調劑到了物流管理專業," 不知道學出來能怎麼就業 "。
事實上,讀研時的專業選擇不一定與就業相關。" 學生讀碩士的目的,和實際的就業情況之間存在比較多的偏離,專業的求學和就業之間是脫節的。"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官馮麗娟說。
馮麗娟告訴鹽财經,在内卷壓力裹挾下,大學生越來越覺得,必須讀一個碩士才敢就業。而這種内卷,有時也導致了學生讀研的盲目和非必要。
在這種趨勢下,我國研究生數量近幾年大幅增長。教育部數據顯示,2019 年至 2023 年,四年時間中中國累計培養研究生數量就從近 800 萬人上漲至 1100 多萬人,且目前仍在以超 100 萬人 / 年的速度上漲。2023 年,在北京市高校畢業生中,研究生人數甚至首次超過大學生。
2015 年 -2023 年研究生招生人數(部門:萬人)/ 數據來源:教育部,新錦成制圖
高學歷與崗位的匹配度也造成了困難。馮麗娟告訴鹽财經,對于高學歷人才來說,就業市場沒有足夠多的崗位與之匹配,這一情況尤其在文科、商科、法律專業相關的崗位比較多見。" 事實上,企業的很多崗位要求本科學歷就夠了。"
而應屆生的求職意願則與市場需求不同。馮麗娟團隊曾調研過應屆生的求職意願,2018 年之後,碩士畢業生的工作意願相對而言是最強的,大學生反而會傾向于繼續讀研、出國,或者花時間去考公考編。
言言周圍同學的選擇正是如此。她的一位本科舍友工作幾年後,又回到了考公考研的道路上。另一個舍友做了兩年 HR,又決定備考本校的碩士。一個舍友畢業進了教培行業,行業遇冷之後轉做獵頭,因為業績壓力太大,現在正待業考公。
而現實情況要求應屆生調整預期。馮麗娟指出,大部分碩士生實際上是在和大學生争奪機會。當他必須去争取一些只需要本科學歷的機會時,這種學歷和崗位的匹配性問題,也要求求職者去調整自己的預期。
應屆畢業生求職看重的因素 / 圖源:智聯招聘
屢屢碰壁之下,言言對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放寬。以前,她希望薪資達到七八千,現在只希望不要太累。發布的帖子裡,言言寫出了自己的預期:" 南京,雙休,4000(元)以上 ",要求低到被網友懷疑是編造的。評論區裡不少網友質疑:" 復旦要 4000,感覺有點太假了 "" 一看就是瞎編的,還有這麼多人以為真的 "。
即使如此,言言還沒有求職 " 上岸 "。如今對她而言,讀研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只能盡量往好的方面想," 心态在被迫變好,已經擺爛了 "。
性價比
言言很清楚,自己的學歷對企業來說,可能意味着高成本和低穩定性。
" 他們(企業)覺得復旦的碩士肯定會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薪水需求。" 言言說。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2024 屆碩博畢業生的期望月薪為 12083 元,遠高于大學生的期望月薪 6898 元。
一般而言,碩士應屆生的起薪的确會高于本科應屆生。不止一位 HR 告訴鹽财經,在确定員工工資級别時,學歷是一個重要因素,通常來說碩士生起薪會高一兩千元。" 區别不是特别大,到公司以後就看員工個人的發展了。" 從事人力資源 12 年的袁理說。
更高的起薪是對學歷含金量的認可。有 7 年工作經驗的 HR 黃捷解釋:" 他(求職者)多花了幾年的時間讀書,理論上我們會希望尊重他的付出帶來心智上一定的差異。" 所以,即使是同一個崗位,碩士生的起薪也會比大學生略高一些。
這一規律并不适用于所有行業與公司。湛禮現在就職的互聯網大廠,會根據面試表現決定薪酬,大學生也有可能拿到比碩士生更高的薪酬。一個更為特殊的例子是,此前的校招曾錄取過一位專科應屆畢業生,加面一輪後,公司最終給了他 SP(super,即薪資更高)級别的 offer。
企業永遠是利益為先。湛禮說:" 如果說大學生和碩士生的工作能力差不多,甚至大學生因為沒有讀研,有三年的工作經歷,已經很熟練了,還比碩士生便宜的話,那我為什麼要招碩士生?"
企業是否願意多花錢,取決于招聘的崗位和數量。黃捷負責的管培生項目每年只招十多個人,她希望優中選優,不太在意多出來的用工成本。" 如果有一個人特别優秀,我甚至想多添點錢給他,我還怕他拒絕我們的 offer。" 但是,如果是基礎性崗位大批量的招聘,黃捷說,同等能力下,她會選擇更便宜的,能省下一部分錢。
博士研究生學歷在招聘中的情況有所不同。多位 HR 告訴鹽财經,對研發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公司更傾向于定向招聘某個研究方向的博士。因為博士的研究足夠深入,企業希望将研究課題用于實際生產場景,達到攻堅突破的效果。
人才穩定性,是企業的另一個考量。
學歷和崗位的匹配與否,影響着人才在崗位上的穩定性,對于基礎性的崗位而言尤其如此。馮麗娟告訴鹽财經,她曾經了解到零售行業一家有名的跨國公司,招聘在零售店工作一年的管培生。最初要求本科學歷,後來就發現一年之中,2/3 的大學生都離職了。所以後來這家企業招管培生,就只招中專、大專學歷的,匹配度很高,離職率也就降低了。
相對而言,中小企業更加擔心人才的穩定性。HR 李臨在武漢一家 1000 人左右的外企工作,她表示,篩選簡歷的時候看到武漢大學畢業的 " 不敢用 "。在她看來," 好大學不會在市面上流通 ",校招就會被好部門挖走。
小微企業因此更加偏愛大學生。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2024 屆已籤約的畢業生中,36.8% 的大學生籤約了小微企業,高于碩博畢業生 6 個百分點。
學歷不等于能力
除了高成本和低穩定性,高學歷和高工作能力的轉換難題,是碩士生求職不順的另一大原因。
相比第一學歷,碩士學歷的含金量在 HR 的眼裡并不高。多位 HR 告訴記者,碩士存在 " 水化 " 問題,保研名額增多、海外一年制碩士都讓碩士的門檻降低。不止一位 HR 對一年制碩士能否學到東西抱有懷疑。相較而言,高考的篩選更具有公平性和可靠性,多位 HR 提到,第一學歷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湛禮總結,在求職中,本科學校層次的影響大于本科和碩士差異的影響。
由于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的鴻溝,高學歷不一定能轉化為高能力。湛禮說:" 我不會特别關心他究竟學了什麼,因為能應用什麼是更重要的。"
而一些求職者可能還停留于 " 學生思維 "。湛禮用這個詞來形容 " 還沒有走出象牙塔 ",不明白就業市場想要什麼的求職者。言言發現,自己也還處在 " 學生思維 " 中,且因此對求職的規劃不夠長遠。
表現之一在于,她的簡歷上沒有什麼可寫的。本科時言言沒有實習的意識,碩士階段除了優秀畢業生,也沒有什麼經歷可以寫進簡歷。寒暑假的時間言言都花在了考古所裡,幫同門采集文物數據,用于他們的論文。" 只幹活,沒有任何的名号,這怎麼往上寫呢?"
因為缺乏實習經歷,言言覺得自己更适合 " 以考試論成敗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打算再參加一年省考。
面試這關她也不擅長。言言用 " 真誠 " 來形容自己的面試回答。應聘策展公司時,面試官問她為什麼想來,她回答自己對博物館感興趣,希望能夠有一些實踐經歷。
在湛禮看來,如果應聘者說自己希望在工作中能學到什麼,這就是一個非常學生思維的回答。" 我真的不關心你在我這裡能夠學到什麼,這對我來說不重要,我希望你來是給我幹事的。"
實習有助于跳脫出學生思維。湛禮說,學校生活和職場生活差異很大,哪怕是短短一份實習,也有助于感知到真實的工作場景,面對有過實習經歷的求職者,HR 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氣去 " 調教 "。
湛禮希望聽到的是,應聘者可以結合之前的工作經歷,對工作流程有一個大致了解,復用之前的經驗,快速上手,在崗位上創造價值。
相比之下,李柚為求職做了充足的準備。在一篇吐槽 2024 屆應屆生到 5 月還沒找到工作的帖子下面,近 1000 條留言清一色地傾吐着在求職中遭遇的挫敗、打擊、失利,只有李柚的評論不同。
社交平台上,網友紛紛分享自己的應聘經歷
她講述了自己考研失敗後的春招經歷。2024 年 3 月開始投簡歷,5 月下旬确定工作,總共拿到了四個 offer,其中包括一家頭部的證券公司。最終,她選擇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外貿崗位,待遇是 7000 元底薪加績效,公司提供一年住宿。
她恰恰處在 " 學生思維 " 的反面。李柚過去有過兩段互聯網大廠的數據處理的實習經歷,一段審計相關的畢業實習經歷,實踐經驗更為豐富。為了應對求職,她會把每次面試的問題收集起來,形成一個面試問題集。" 我能知道他想聽什麼樣的答案,有哪些經歷是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的。"
還要讀研嗎?
" 學歷倒挂 " 已然出現,對大學生來說,讀研還有必要嗎?
碩士學歷在不同行業中分量不同。湛禮曾在金融行業工作過,她告訴記者,金融行業非常看重學歷,非名校碩士不錄用。黃捷現在就職的化工公司雖然不嚴格卡學歷,但是每年留到最後的都是碩博研究生,沒有大學生能夠勝出。相較而言,在她此前所在的快消公司,大學生有更多可能性會脫穎而出。
黃捷解釋說,涉及化工材料、機械工藝的技術性的崗位,對專業能力和基礎知識有硬性要求,碩士階段跟着導師做項目會有更深入的研究。而市場營銷更多是 " 比較泛的(應用)場景 ",如果有實習經驗、對這個領網域有深入了解或者面試準備充足,大學生也可以勝任。
讀研的一大作用是實現學校層次的躍升。湛禮告訴鹽财經:" 能夠從二本、三本,躍升到一個優秀的一本,比單純拿第一學歷(求職)肯定是有幫助的。"
趙龍便是如此。他本科階段就讀于西北一所 " 雙非 " 院校,此後考研至南京理工大學,畢業後留在了江蘇工作。趙龍認為,人活在一個個圈子裡,出生賦予了無法改變的圈子,而高考、考研、工作都是在選擇圈子。
圖源:電視劇《親愛的生命》
" 融入圈子的方式有很多,考研只是我當時能夠選擇的最便捷的一個。" 他直白地表示," 不考研直接就業,我所在圈子的質量會不如讀研之後的圈子。"
一些崗位的招聘,則對碩士學歷有硬性要求。在報考選調生的過程中,何菲一再感慨 " 某北京‘ 985 ’高校的名頭真的很好用 "。2021 年,她以班級第一的成績,保研到北京一所 "985" 院校。擇校時她有兩個選擇,離家近的師範院校或者北京的 "985" 院校。親戚建議她選擇後者,學校在體制内認可度高,就業面更廣。
三年後的事實證明,親戚的建議是明智的。在求職中,學歷的用處發揮到了最大。
碩士學歷的背景,可以讓何菲在體制内選拔中占據優勢。何菲所在省份的選調難度堪比中央選調,雙一流學歷、校級榮譽、學生幹部經歷三者缺一不可,被稱為 " 小央選 "。而她目前的碩士學歷背景,使她能夠在學歷這一關 " 暢通無阻 "。除了報考選調生,她投遞的崗位集中在高校輔導員和國企黨建崗、文秘崗,這些崗位一般都對學歷背景有硬性要求," 偏向于有名校經歷的碩士 "。
2024 年 3 月,選調生名單公布,何菲成功上岸。
除此之外,湛禮認為,讀研的幫助還體現在轉換專業、獲得去海外的機會和延後進入就業市場的時間。如果讀完大學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通過讀研延後進入就業市場的時間,留出時間探索自我,湛禮覺得,也是一種選擇。
"(讀研的目的)最不需要的一種就是單純為了刷學歷。"湛禮說。
* 除馮麗娟外,文中其餘受訪者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