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蘿卜快跑轟油門出海,卷起了馬斯克,歡迎閱讀。
文 | 表外表裡 ,作者 | 赫晉一 周霄 譚鸠雲,編輯 | 曹賓玲 付曉玲 慕沐
發布 CyberCab 時,馬斯克将場地定在了華納電影制片廠,或許是希望自己坐着沒有方向盤的無人車出場那一幕,能像好萊塢電影一樣經典。
但發布會後,特斯拉股價大跌 8 個點。
不怪投資人不滿,在馬斯克立下 2026 年量產的 flag 時,舊金山市民已經對 Waymo 們的 Robotaxi 見慣不怪了。
在大洋彼岸的中國,蘿卜快跑不僅發布了全球唯一的前裝量產 L4 級無人車,而且自動駕駛車輛的足迹已經遍布十餘個大城市。
蘿卜快跑還在醞釀着出海,比如近期,其獲批香港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有了進軍右舵左行地區的跳板——這塊出行市場,占到了全球份額的 1/3。
根據機構的預測,到 2030 年,全球 Robotaxi 市場規模将達到 8349 億元,大概相當于 6 個 Uber(2023 年出行業務收入)、4 個滴滴的體量。
對這塊甜美的蛋糕,中國玩家們已經虎視眈眈許久了。
" 端到端 " 一腳油門,把自動駕駛轟進 L4 時代
放眼日本的繁華街頭,滿頭白發的老年出租車司機比比皆是,他們顫顫巍巍的車技,需要拿放大鏡來看地圖的操作,讓外國遊客捏了一把汗。
" 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卻出來闖蕩 " 的背後,是對自動駕駛需求的日漸高漲。
可以看到,跟着司機年齡起飛的還有打車費用:一小時車程的費用約 2 萬 + 日元,按照日本最低時薪 1 千日元計算,意味着打一次要花三天工資。
而這不是個例,可以看到,相比于中國大陸 0.35 美元 / 公裡、随叫随到的打車服務,中國香港打的每公裡收費約 1.28 美元,且就算成功上車也可能被堵在半路。
也因此,這些地區的民眾事實上比中國大陸更渴求 " 自動駕駛出租車 ",畢竟無需司機的自動駕駛正切中這些痛點。同時,自駕技術還可以智能調配路線,避開擁堵路段。
然而,海外旺盛的需求,在本土遭遇的卻是技術 " 鹽鹼地 "。
眾所周知,作為互聯網的更新應用," 軟體 + 芯片 / 消費電子 + 機械制造 " 是智駕技術落地的關鍵要素。
可 1990 年的 PC 互聯網浪潮中,美國矽谷的科技新秀們——雅虎、谷歌、Facebook、亞馬遜,席卷了歐洲和日韓,壓制本土互聯網公司發展,導致計算機人才缺口延續至今。
iPhone 引領的智能手機時代,又将曾吃下全球手機市場 80% 份額的諾基亞、愛立信等歐洲功能機,幾乎連根拔起,本土消費電子業一蹶不振,處理器、内存、芯片等電子供應鏈随之沒落。
唯一的優勢機械制造,如今也慘遭當頭一棒。
就在蘿卜快跑宣布出海的一周前,歐洲 " 全村的希望 "、肩負 " 超過寧德時代,搶奪新能源汽車浪潮主導權 " 使命的電池企業 Northvolt,向法院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
原因在于,本地從一線工人到董事會,都缺乏電池生產經驗,導致良品率太低,遲遲交不上貨。有消息稱,瑞典本土工廠真正會技術、能幹活的工人,只有來自中國和韓國的 100 多個外包工人。
種種限制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發展緩慢。如下圖,相較于中國 40%+ 的新能源滲透率,歐洲僅約 20%,且還一度下降。
其搭載的智能駕駛,進展也一樣。在國内卷無圖 NOA 開城,将技術卷得無限趨近 L3 時,歐洲連 L2 級都難以駕馭。
奔馳 L2+ 級别的輔助駕駛方案,最高速度僅有 64.4km/h,還不能變道;而同級别下,理想 L9 能開 120km/h,也能自動變道。
而如今,端到端技術引入下,自動駕駛迎來 "ChatGPT 時刻 ",可以無限接近真人,而且擁有更快的運算速度,得以轟入 L4 時代。
這一次,技術和應用的引領者,顯然還是自動駕駛巨頭雲集的中美兩地。
在這一新紀元,各車企競争點落到了運營落地上。正如李彥宏所說,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技術背後是大模型技術。
具體來講就是,通過落地應用,覆蓋更多駕駛場景以及各種異常情況和極端條件,讓端到端系統進行學習和優化,實現更高的泛用性和穩定性,最終形成技術 - 應用輪動。
如此一來,自動駕駛企業的擴張成為首要任務,而這與上述歐洲、部分亞洲(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市場的需求 " 不謀而合 "。
并且這些地區高度城市化,道路設施整體較為完善。
比如,德國 ATM 系統已實現自動化控制;瑞典宣布将在 2025 年建成全球首條能夠為行駛中汽車充電的永久性電氣化道路,這為自動駕駛的視覺識别與充電流程,提供了便利。
此外,歐洲、日本等地區具備汽車及電子零部件產業鏈基礎,便于本地化合作采購;自動駕駛落地的重要因素法規,在這些地區也都相對完善。
這樣的出海條件擺在面前,自動駕駛領網域自然騷動起來。可以看到,下半年以來,中美兩地紛紛掀起 " 開城大戰 ",在本土以外的多地區、多國布局落地應用。
不過,即便有備而來,在空白市場開拓也從來不是簡單的事。
Robotaxi 出海的風大,浪也大
如果車輛不做适配,平移出海到右舵左行地區,可能上路沒幾年就會出現制動踏板異常抖動、熄火趴窩等問題。
這是因為右舵左行國家和地區,大多屬于前英聯邦國家和地區,地處潮溼、溫熱的沿海地區,海風吹來的溼鹹空氣會在電子元器件表面形成鹽霧,腐蝕傳感器等部件,加快車輛損耗的速度。
基于此,出海企業往往需自研清潔系統,以适應當地復雜的氣候和路況。
可見,海内外截然不同的駕駛環境,時刻考驗着玩家們本地化的能力。
不過,對背靠 " 工業克蘇魯 " 的中國 Robotaxi 來說,硬體問題并不算棘手——目前國内自動駕駛產業鏈趨于成熟,部分零部件產品已領先全球,可快速響應出海的精益生產需求。
真正有挑戰性的,是軟體系統的定制。
海外用戶的駕駛習慣與國内是有出入的,如國内車主希望安全報警信号強烈一些,但歐洲車主習慣安安靜靜地開車,頻繁提示會被視為噪音。此外,自動駕駛系統也需要學習、适配不同地區的交規。
但了解也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想要做好用戶體驗,還得繼續錘煉技術。
比如,歐洲人喜歡生活在郊區,前往市中心的通勤路上會有許多高速場景,且往往是不限速的高速,車主玩命踩油門,車子能快出殘影來。
車速越快,意味着自動駕駛系統需要足夠的感知、規劃、控制能力,以做到 " 看清道路、注意路況、操作快速 "。
說白了,就是要更高清的攝像頭、更強大的算力,每秒處理更多的影像和信息。
也正是如此硬核的底層技術要求,讓自動駕駛落地艱難,如德國是最早對自動駕駛立法的國家之一,但要求駕駛員坐在座位上,并準備随時接管車輛。
不過,如今 L4 級别的自動駕駛,或許能帶來新變化。
以國内的蘿卜快跑為例,其在武漢幾乎提供了 100% 的全無人駕駛叫車服務,要知道,武漢在互聯網上也被叫做 " 一座全是超雄司機的城市 ",交通事故率常年居全國前列。
不僅如此,蘿卜快跑還走出了武漢,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十餘個城市落地。
能做到這一點,在于 L4 級别自動駕駛具備了很強的安全能力和泛化能力。
在傳感器敏感度、系統算法能力等多個技術充分進化後,L4 級無人車不用人類監督,就可以完全自主駕駛,特斯拉和百度的無人車都取消或隐藏了方向盤。
且 L4 也做到了較大的安全冗餘(對極端環境都安全,對正常環境就冗餘),這使得車輛即便出海面對更嚴格的交規、更擁擠無序的路況,都能較好地應對。
更進一步說,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加持下,系統也可以依靠不斷學習,來加快對不同國家和地區交規的理解,持續提升算法能力。
這樣也決定了,玩家積累的自動駕駛裡程越長、覆蓋的城市越多,将具備越明顯的技術優勢,正如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開放平台更新到 10.0 版本後,于 12 月 4 日面向全球用戶發布。
當然,這一切還得建立在拿到準入資格的前提上,否則積累經驗、訓練大模型就無從談起,這也是為何蘿卜快跑駛入香港後,百度股價應聲上漲的原因。
此外,Robotaxi 大規模出海也會 " 掏空錢包 ",畢竟海外大部分地區的新能源基建不發達,以香港為例,電動汽車數量占比僅有 11.2%,配套設施自然跟不上。
如此一來,出海企業必須有能力降低整車量產及運營成本,否則燒錢遊戲也很難持續下去。
目前,海内外玩家都給出了各自的解法,無人車量產成本已經卷到了 20 萬元的級别。
從這一維度看,Robotaxi 公司也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接下來的一兩年,将是決定命運的時間。
小結
2013 年,李彥宏在百度矽谷研發中心落成時,曾展望 AI 道:根據摩爾定律,繼續做十年、二十年的話,AI 大腦很有可能比人腦還聰明,那時候質變就會發生。
然而,十年堅持、千億的研發費用投進去,換來的卻一直是冷板凳。只因在華爾街,大家并不喜歡技術創新不确定賽道裡的 " 長期主義 "。
如今,靴子終于落地,汽車智能化轉型全面進入 L4 階段," 長期主義 " 到了兌現的時候,且随着蘿卜快跑駛入香港、駛向全球,中國玩家們也将有機會在這片藍海市場中搶跑、搶先,搶到定義賽道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