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10000億規模AIGC產業,誰會成為下一個“巨頭”?,歡迎閱讀。
ChatGPT 的熱潮帶火了大語言模型,也讓 AIGC 插上了效率的翅膀,Midjourney、妙鴨相機等產品相繼走入大眾用戶視線。
根據艾瑞咨詢的預測,2023 年中國 AIGC 產業規模約為 143 億元,而随着相關生态的完善,到 2030 年,中國 AIGC 產業規模有望突破 10000 億元,AIGC 正逐漸成為企業增長的新藍海。
市場規模前景客觀,生成效率表現出眾,AIGC 在肉眼可見的改變内容行業的工作形态,也成為行業的基本共識。與此同時,行業也在探讨 AIGC 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應用,在落地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包括是否會對現有工作邏輯的颠覆,以及它所代表的底層技術,究竟是颠覆式的改變,還是漸進式的創新?
日前,在主題為 " 智能湧現 數開萬物 " 的騰訊科技 Hi Tech Day 暨 2023 數字開物大會上,昆侖萬維董事長兼 CEO 方漢,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王晟與騰訊科技 "AI 未來指北 " 主理人郭曉靜,圍繞 AIGC 創新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讨。
左起分别為騰訊科技《AI 未來指北》主理人郭曉靜、昆侖萬維董事長兼 CEO 方漢、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王晟
在方漢看來,今年 AIGC 爆火主要是技術推動,但核心是技術轉化為產品和市場,真正的商業模式創新才會是下一代巨頭成長的底層基因," 所有互聯網巨頭,最後創業成功的全是產品和市場,即使是技術也要轉成產品和市場,才能產生新的颠覆式創新。"
業界普遍認為,AI 時代的核心創新來自于規模小的創業團隊,此前騰訊新聞 ConTech 大會上,百川智能創始人王小川曾表示," 大模型行業裡,大創新靠小廠,小創新靠大廠。"
方漢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小廠才有颠覆性創新,因為對老的模式沒有任何敬畏之心," 本來就沒有用戶,沒有市場,一定是用颠覆式的模式颠覆市場。"
對于應用產品創新時間節點,王晟預判明年才是應用的元年," 今年是 Infra 之年,沒有誰在投應用。"
王晟表示今年 AI 投資顯著的特點——大家投的項目都集中在早期,都是最貴的,所以都要投得更早一點,稍微晚一點就會變得非常貴," 我們天使輪投的深言也融了大幾個億,從輪次來講是早期,但從拿到錢的數量來講好像也不是早期基金幹得動的。"
關于 AIGC 究竟是帶來颠覆式創新還是漸進式迭代,方漢的看法是因行業不同而有所差異,"B 端天生的屬性就是擁抱漸進式創新,做一個企業不是做一個玩具,漸進式創新一定是 B 端必由之路。颠覆式創新一定是在 C 端大放異彩。"
在王晟看來,如果業務的主線沒變,只是某些環節變得能力更強,應用更好的 AI,屬于漸進式創新的範疇," 大模型提供的強力 AI 湧現超能力的範式,本身是颠覆式的,但各個企業提供的應用,有的是颠覆式的,有的是漸進式的。"
以下為對話實錄精華版(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有删減,調整)
>騰訊科技:今年大家對 AI 領網域的投資有過很多讨論,是不是有這樣的說法——現在 AI 投資只敢投早期的公司?
王晟:我們投的深言也融了大幾個億,如果從輪次來講是早期,但從拿到錢的數量來講,好像也不是早期基金幹得動的。
今年 AI 投資顯著的特點就是高度集中在早期,都是最貴的,所以很顯然都是要投得更早一點,稍微晚一點就會變得非常貴。
騰訊科技:方總怎麼看待大家在 AI 領網域的投資态度?一級市場都是謹慎樂觀,一邊積極探索,一邊出手很謹慎,二級市場可以看到大家對 AI 投資的火熱,下半年似乎又看到大家對 AI 投資熱情的逐漸平靜和冷靜,您是怎樣看待這件事情的?
方漢:我是 1990 年代開始做互聯網,完整地經歷了互聯網那一波投資浪潮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投資浪潮,對我們參考意義更大的是互聯網那波,就是 1996 年到 1997 年開始,再到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和慢慢恢復。
目前的 AI 投資熱潮,可能只有一年左右,絕大多數投資機構是最近一年,時間實在太短。我們看投資是十年為部門,下面的十年,AI 仍然是互聯網或者技術投資的一個主賽道,競争還遠遠沒有到來,高潮也遠遠沒有到來。任何困難或者任何短期的投資收縮,我認為都是暫時的,大潮一定還沒有到來。我堅信在這一波一定會出現下一個字節這樣的巨頭公司,而且一定是從小企業起來。
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出現,剛開始只是技術突破。在互聯網早期,Netscape 只是純技術公司,做了一個浏覽器獲得很大的追捧,但最後卻是雅虎、Google、亞馬遜這樣通過互聯網創造新商業模式的公司笑到最後。
我認為這一波 AI 也是一樣,技術只是現在的熱潮,真正的商業模式創新才會是下一代巨頭成長的底層基因,需要以十年為周期看待這個事情。
騰訊科技:二位都經歷了互聯網的 "iPhone 時刻 ",方漢說應該更看重產品落地和應用層面的創新,現在英諾在評估創業公司時,最看重什麼?
王晟:從投資的角度很簡單,投什麼都一樣:一個是 " 事對 ",另一個是 " 人對 "。
事對涉及到很多東西,你的技術方向是不是對的,要素資源配置是不是對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是對的,所以就要比投資機構和創業者的認知。
投資機構很難深度保證人對,因為我們這樣的機構早期投資都很快,聊幾次就給錢,最終靠信任和朋友推薦背書,所以要看項目是不是有最好的團隊,很厲害的老師,包括企業運營等等。
稍微多說一點,這種範式用在投任何項目上的都是對的,能夠判斷好方向就可以。我們看一個新技術範式,要看其是否符合熊彼特的 " 創造性破壞 " 理論,這屬于非常重要的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一個新的技術範式從產生到變得成熟,其周期就是基礎科學的研發先產生突破,比如 3G 和 4G 產生突破,觸摸屏要產生突破,然後進入 Infra(基礎設施),讓更多的人能夠創新、低成本創新,然後再去做創新,真正找到新的東西能夠湧現。
AI 創新的時間點在哪裡?目前還是 Infra 建設的階段,包括 Infra 逐漸往創新遷移。明年可能是應用的元年,今年絕對不是,今年是 Infra 之年,沒有誰在投應用,明年肯定是應用的元年。
騰訊科技:昆侖萬維在 A 股上市公司當中最早推出大模型,包括天工千億大模型到現在推出的天工 SkyAgents,中間肯定經歷了很多不容易的地方,你們對未來都有什麼判斷?
方漢:大家知道技術路線有兩條:一條以 Google BERT 為代表,另一條是以 OpenAI 為代表的 GPT 路線。
在早期,中國所有技術棧都在 BERT 路線,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開源模型可以參考,當時開源模型只能達到 GPT2.0 的水平,無論是算法還是技巧都要自己摸索。我們剛開始覺得數據并不重要,但現在看來最難的反而是數據的處理和清洗,怎樣挑選好的數據。
對我們來說最困難的還是認知,技術的困難、人才的困難其實都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解決,認知是沒有辦法靠别人替你去想的。
我們也是以史為鑑,得出了幾個結論: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不願意付費使用一個服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都做出了無數次證明,只有免費模式才能獲取最多的用戶,所以也一定是 C 端企業會成為巨頭。
第一波互聯網時代的 Google、亞馬遜,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字節、頭條、美團、滴滴和 UBER,所有增長快的一定是 C 端企業,為什麼?因為 C 端用戶的增長是指數級的,B 端的增長一定是線性的。
AI 時代有一個比較大的困難,因為 GPU 在内的推理成本,包括 OpenAI、微軟這樣的企業在内,任何一個公司都無法做到為所有人提供服務,我們認為未來還是要看端側模型。未來手機上就可以推廣 7B、13B 甚至 500B 模型,用戶是用購買手機的價格涵蓋将來要支付的 AI 推理費用。
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創新之一,是在手機端整合了攝像頭和 4G 網絡這些原來只能在專業相機和 PC 上的能力,允許用戶直接拍攝視頻上傳,進而出現了颠覆内容創作的範式,字節和快手這樣的短視頻企業出現是必然的。
所以 AI 時代的競争,一定是端側推理普及以後,新的商業模式就會出來,颠覆大家的認知,那個時候所有人需要真刀真槍去比。
今年是技術推動為主,但反觀所有互聯網巨頭,最後創業成功的全是產品和市場,即使是技術也要轉成產品和市場,才能產生新的颠覆式創新。
騰訊科技:AI 是否會延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 C 端爆發,加上免費的模式,再加上端側邊緣計算的創新,未來端側的大模型會不會是一種超級入口?
王晟:如果應用形成飛輪效應,實現規模化迅速擴散的模式,本質是沒有變的——不管是 PC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還是 AI 互聯網,需要找到一個場景,形成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今天大家都說流量紅利消失了,實際上一個碾壓性的,用戶從未體驗過的產品和服務永遠是有流量的,就像 ChatGPT 一樣。過去很多企業都在做 ChatBot,包括微軟小冰、Siri,怎麼沒流量?因為不好玩,不好用。
至于端側這個話題,我覺得未來的世界是混合的。我認可方老師講的——端側非常重要,但我們認為雲邊端都很重要,不一定是端側,而是混合的,這取決于你的業務場景,有些業務場景就适合在雲端,有些業務場景就适合在端側。
騰訊科技:雖然現在有手機端側和混合式計算,但背後其實還是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撐,大模型的競争是不是大廠在卷算力的遊戲?
方漢:目前這個階段,我們不得不承認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都需要海量算力支持,所以目前大廠是有優勢的,這是一個事實。
任何一個事情,算力強的存在本質上是基于一個假設,就是大模型的迭代、能力沒有上限,算力越多就能夠換成等比的能力上限。但是從技術角度來說,任何一個技術都是有邊界的。算力模式在目前這個階段可能是主流的競争業态,但長期來看會有混合模式。
微軟剛剛推出的模型是在端側推理,可能小模型就能夠解決 80%-90% 的問題,剩下的 10% 需要大的算力、大的模型。即便強如 OpenAI 也在不斷地降低給大家提供服務模型的規模,GPT-4 可能只有 20B,因此現在這個階段是有很大的優勢,但長期來看一定是百花齊放的局面。
大家的出發點或者創業的模式是不一樣的,只有小廠才有颠覆性創新,因為對老的模式沒有任何敬畏之心,本來就沒有用戶,沒有市場,一定是用颠覆式的模式颠覆市場。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現在的巨頭企業在最早期階段,一定是全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產品颠覆原有的模式。
最早的互聯網時代,一台伺服器按照現在的價格,可能和現在 NVIDIA 的 H100 差不多貴,那個時候是不是大廠有優勢?但後來結果是開源軟體的出現迅速把伺服器從為小型機服務降到為 PC 機服務。所以目前只是一個中間階段,并不會是終局,終局一定是劇烈變化的,無法預知的新的商業形态或者產品形态。
騰訊科技:雖然終局很難預知,但我們還是希望兩位展望未來 AI 產業的發展路徑。王總投項目的時候肯定和大家一直在讨論 AI Native,未來到底是不是 AI Native?
王晟:這是一個特别好的問題,也是對所有投資機構和創業者的提問。
過去我們講的是商業模式創新,這些創新就是創造一種新的需求,解決一種沒有被解決甚至沒有被發掘出來的需求,就像滴滴打車和外賣。
大家都說 AI 互聯網可以媲美 PC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但需要注意到有一個本質的不同,PC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包括 XR 混合現實互聯網是基于設備,設備的用戶量都是從零開始往上增加。
今天 AI 又創造出來一個新的計算設備,是依附于 PC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所以 AI 今天更多的應用場景是賦能過去舊的場景,不作為一個創新事物,而是作為一種效率工具,能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體驗。
站在投資人的邏輯來講,其實 AI 就是一個工具,也是過去應用的延伸。今天大家有一個初步的共識,就是相信 Agent 屬于 Native 的形式,它會完全改變我們和計算設備之間的關系。
過去我們是使用設備,把設備當成一個工具,由人類思考、決策、操作、規劃,一旦有 Agent,設備就會變成智能物體,智能性在某些專業領網域不亞于一般的人才,可能會把很多任務交給它,不用思考、不用規劃、不用嘗試使用各種工具,不用操作。我們嘗試賦予情緒和情感的時候,可以發現可能是 Digital Being,我們人和 Digital Being 發生的化學反應非常有趣。你在互聯網上不知道對面是不是一只狗,将來你對面很有可能就是一個 AI,而你也分不清楚。
方漢:我覺得 AI Native 完全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是從 Cloud Native 衍生過來的。互聯網大潮有 Internet Native 這樣的說法嗎?移動互聯網時代有 Mobile Native 這樣的說法嗎?沒有。為什麼現在會有 AI Native?其實很簡單,AI 就是降本增效,降低生產成本。
對于我們做產品的人來說,不要從技術的角度糾結這個東西是不是 AI Native,而是倒過來從用戶的角度去推,能不能給 B 端帶來效用,能不能給 C 端帶來全新的創作内容和消費内容,這對所有的創業者和所有企業才是真正要考慮的問題。
騰訊科技:下次再有人跟王總說我是 AI Native,你要警惕這是不是提升估值的方式和說辭。
王晟:我覺得方總的思考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問題,但投資人一直在提 AI Native 的事情,這就是一個名詞,要是說這是 AI 原創也行,或者是 AI 新機會,那些描述比較復雜,大家就定義這樣一個概念,形成一種共識。
騰訊科技:現在好像大廠大部分都在做基礎大模型,創業公司可能出生背景比較豪華,本身也有很多創業經歷,可以去卷一下大模型,部分 AI 創業者可能還會去探索應用,未來屬于 AI 創業公司和大廠分别的機遇可能在哪裡?
方漢:因為算力問題,大廠的優勢可能是被放大了,這是我們認知的事實。
長期而言,我們看到的是由于大廠的算力和先發優勢,大的 B 端賽道一定是大廠的天下,只有大廠才能提供落地;小的創業公司,要想做小而美也可以活得很好,選擇小的垂類 B 端賽道就很容易達到盈虧平衡。
真正想變成一個巨頭公司,小的公司一定是在 C 端進行颠覆式創新,去跟大廠 PK。大廠為什麼不能兼顧所有 C 端賽道?因為牽涉到對所有已有 C 端賽道的依賴,做得太成功一定不适合在所有新的賽道全力以赴,全力投資,這樣才會有移動互聯網新的企業起來。
作為 AI 創業者來說,如果志存高遠,一定要做成巨頭的話就去做 C 端,如果想先積累實力的話就做垂類 B 端。
騰訊科技:過去我們也在講產業互聯網個性化服務太多,很難規模化,以至于產業互聯網提及很多,但并不能夠做出超級應用或者超級增長的巨頭,中國市場上可能尤為明顯,王總如果投 AI 企業的話更看重 B 端賽道還是 C 端賽道?
王晟:我們肯定會看重 C 端賽道,但 B 端企業賽道也比較重要。其實無論哪個賽道,對投資機構來講,我們支持的是創新企業,所以必須投一個以創新為驅動力的大幅度創新。大的創新一定是創業企業,所有的漸進式創新更容易赢的都是大廠。
騰訊科技:希望二位給我們今天的議題做一個總結,AI 帶來的究竟是漸進式的創新還是颠覆性的發展?作為一個浪潮中的企業,應該培養自身怎樣的核心競争力,才能在這股浪潮中不被大潮甩下?
方漢:我覺得漸進式創新在 B 端落地比較快,因為 B 端天生的屬性就是擁抱漸進式創新,對颠覆式創新是非常恐懼。我做一個企業,不是做一個玩具,漸進式創新一定是 B 端必由之路。
颠覆式創新一定是在 C 端大放異彩,因為 C 端用戶的遷移成本和對新事物的認知程度,遠遠低于 B 端,所以一定會在 C 端湧現出用戶數更多,規模更大的新巨頭。
這個產業有做管理者的,有做技術的,有做產品的,所有人都不得不去面對一個事情,就是要努力學習,明白 AI 技術的邊界在哪裡,能力上限在哪裡,下一個突破口在哪裡,這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作為一個管理者,我花的最多的時間是閱讀 AI 論文,如果不去讀論文,我壓根不知道 AI 的技術邊界在哪裡。
所有人都會被逼着讀技術、理解技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有理解 AI 技術的邊界以後,我們的創業者才能做出更好的颠覆式創新,產品和運營才能思考什麼是 AI 能夠賦能的,能夠創造的以及破壞式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模式。總結下來就是,擁抱 AI 技術,思考颠覆式的創新。
騰訊科技:好像這波浪潮以後,我身邊關心 AI 的人都開始讀論文了。
王晟:現在李沐老師已經被尊稱為 "AI 投資人的論文之神 " 了,大家都會去讀論文,一方面是學習,另一方面新的論文出來,如果真的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和重大的突破,馬上就會跑過去問要不要出來創業。
騰訊科技:好像還有一些論文的作者都在被投資人追着問要不要創業。
王晟:未來應該是(漸進式和颠覆式)混合的創新。
過去企業開始擁抱 AI,原來有一個小模型,現在換成大模型,這個叫做颠覆式嗎?業務的主線沒變,只是某些環節變得能力更強,應用更好的 AI,所以是漸進式的。大模型提供出來的強力 AI 湧現超能力的範式本身是颠覆式的,各個企業提供的應用,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市場,有的确實是颠覆式的,有的确實是漸進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