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寶馬汽車的下一個“十年”,就是拿下中國市場,歡迎閱讀。
新能源時代裡,赢得中國市場,就能赢得世界市場。
2023 年上海國際車展前夕,寶馬汽車的外國高層在寶馬之夜上,全程用中文發言,連提詞器上顯示的都是中文,可見寶馬已經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 " 家 "。
寶馬集團在上海車展中的表現仍然出彩,BMW Dee 數字概念車、純電動 i7 M70L 等純電車型齊齊刷屏
從數據上看,中國确實是寶馬汽車的主戰場,2022 年向全球客戶交付了 239.96 萬輛汽車(包含寶馬、MINI、勞斯萊斯)。其中,寶馬向中國市場交付了約 79.2 萬輛 BMW 和 MINI 汽車,純電車型銷量約為 4.19 萬輛,同比增長 91.6%。
BBA 三傑在全球的影響力仍然不容忽視,它們是燃油車時代的标杆,即便是經歷 " 冰淇淋 " 事件,對寶馬在大眾心中的分量不會有太大的削減。許多對參數一概不知的人,仍然把 " 存錢買 BBA" 放在第一目标。
話是這麼說,BBA 也感受到了來自電動新勢力的壓力,周銷量穩坐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榜單前三的同時,理想、特斯拉、騰勢等新能源品牌逐漸看到了他們的尾燈。造車新勢力們也在用自己的產品誠意,撼動着用戶們對 BBA 的 " 信仰 "。
不到 32 萬就能買到一輛規格比肩寶馬 X5 的 " 移動的家 ",這時再去考慮後者,恐怕都要多猶豫一會。
把中國當作家的寶馬集團,必須要在消費者面前,體現出豪華品牌的誠意。
電動化時代,傳統車企對新能源汽車的反射弧遠比燃油車時代更長,對這樣的新事物抱有保守的态度。
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的内部千差萬别,打造純電汽車無異于 " 推倒重來 "。但純電架構、平台的研發以及產線布局的成本實在過于高昂,與他們保守的觀望态度相悖。
因此,寶馬集團在原有產品線的基礎上,補充了純電版 " 油改電 " 車型,使其看起來在電動化時代更有參與感。
基于燃油車改造的電動車,内部空間利用效率很低,但勝在研發周期足夠短,成本足夠低。高傲的純電車型讓消費者感受不到誠意,并且他們并不一定會為了 " 不加油 " 而去買 BBA。
除了把純電版 i3 打到 22.8 萬元,油改電車型的誠意只能到這了。但純電平台是電動車品牌門面,這是不争的事實,徹底消滅油改電,才算真正擁抱新能源時代。
寶馬汽車 CEO 齊普策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寶馬将在其全新的 Neue Klasse 平台上生產針對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對此,他表示只能透露一點點,但寶馬上海設計有限公司已經在為新款車型做本土化特色設計和功能。
2023 年 7 月 18 日,位于上海的寶馬新研發中心正式開業,這是寶馬除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立足中國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齊普策口中透露的 " 中國特供版電動車 ",可能是新世代純電車型,基于 Neue Klasse 平台打造的 BMW Vision Neue Klasse。根據寶馬此前公布的計劃,新世代車型将率先在寶馬位于匈牙利的德布勒森新工廠生產,在寶馬沈陽工廠投產的版本還需要等到 2026 年。
并且 Neue Klasse 平台還為氫能源方向打下了基礎,做了一定的更新冗餘,當有需要就可以快速轉型。
與 BMW 新世代車型相匹配的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已經同步開工。
Neue Klasse 平台是未來寶馬電動汽車的基礎,但相關的技術細節并不透明。不過寶馬研發負責人 Frank Weber 确認,新一代 M3 将會純電化,與燃油版 M3 共存,基于 Neue Klasse 平台打造。新車擁有四電機,支持 800V 快充,動力電池可擴展,由此能看到新平台的一些基本特性。
至于搭載 3.0 升 6 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燃油版 M3,還将存活到 2030 年。
"BMW 新世代概念車融合了我們在電動化、數字化和循環永續這些核心領網域的創新能力。量產的新世代車型将會從 2025 年陸續問世 ",這些車型将把未來十年的出行願景在兩年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而寶馬集團也将随着這些車型的推出進入一個全新發展階段。"
全新的純電平台和互動系統奠定了寶馬汽車的下一個十年,只可惜這一個十年的開端至少要在 2025 年。兩年内足以讓電動車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寶馬汽車讓友商兩年,應該是對自己的新世代理念胸有成竹。
燃油車時代,廠商給什麼,消費者就買什麼。但時代變了,現在是用戶需要什麼,廠商給什麼。如果違背了用戶的心聲,廠商 · 的造車之路一定不會太順利。
不同國家的人對汽車的要求天差地别,旅行車能夠在歐洲市場大火,卻無法在中國流行,這或許是 " 因地制宜 " 的最佳例子。
正所謂 " 最高的要求就是沒有要求 ",國内用戶對汽車的要求很簡單,只需要大、簡單、好用即可。大倒是容易,把車身做大即可。但要做到簡單和好用,背後一系列的系統工程和适配優化才是車企最頭疼的地方。
新能源車與燃油車最大的區别其實不在于動力系統,即便三電系統以及底盤操控做好了,缺失相應的智能化一級娛樂功能,在我看來這跟 " 電動油車 " 無異。總有人吐槽 " 冰箱沙發大彩色電視機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功能逐步成為用戶的 " 标配 "。
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逐月上升,我認為旗下產品完美切中了對應群體的需求,解決了他們的用車痛點,打開了家用 SUV 的新賽道。
中國特供車型不僅要體現在長軸距,更要在其它方面拉開差距。不過車載大屏時代勢不可擋,如今沒點大屏和娛樂功能的新車,似乎都不入消費者的法眼。強調車機大屏操作便利性的同時,又催生了基于大螢幕的娛樂功能,在路上追劇,眼下已經是不少人的迫切所需。
要做 " 中國特色車型 ",首先要适配專屬于國内的流媒體平台、導航地圖,這是最基本的本土化。說到底,BBA 不僅要用長軸距版本車型匹配國内用戶需求,用起來更要像一輛符合中國消費群體的車。相信深耕國内市場多年的 BBA 們,讀懂消費者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實在不行,找一家實力足夠強的造車新勢力合作,加速智能化轉型,也不是什麼丢人的事情。
寶馬也意識到了,不在電動汽車多下狠功夫,不把先進技術全盤托出,無法跟兇猛的電動車企硬碰硬。
問題就在于,概念和理想總是很豐滿,消費者連眼前的大螢幕都沒适應,甚至有些人還未從物理按鍵的時代過渡過來。廠商也沒有在科技感與互動便利性之前取得完美平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另辟蹊徑在我看來足夠創新,但不完全是好事。
寶馬仍然是汽車行業顯眼的标杆,但 Vision Neue Klasse 不一定是未來十年的最佳答案。
答案不在任何一家車企的手裡,而是在消費者,他們代表了整個市場,廠商必須跟着他們的需求推陳出新。身為豪華品牌的寶馬,同樣不能忽視消費者的感受," 油改電 " 便是反面教材,降價只能讓它看起來更有性價比,但一味的低價不能給豪華品牌帶來好的結果,更容易被貼上 " 雜牌電車 " 的标籤。
于是寶馬能夠拿出來的,只能是更适合新能源賽道的純電平台,以及超脫燃油車的理念。很難說這種增強現實互動能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歡迎,但寶馬汽車至少在努力擺脫燃油車的設計思路,向智能化高地進攻。
不管是四電機的新一代寶馬 M3,或者是 2025 年發布的 Neue Klasse 平台新車,都是這家豪華車企發力的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