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筆記俠2023年中演講:主動變化者進,固步自封者退,歡迎閱讀。
内容來源:2023年6月10日,筆記俠舉辦的"AI新視野,增長新勢能"新商業千人大會。感謝語言模型研究專家祝韬的内容指導。
分享嘉賓:柯洲,筆記俠創始人。
責編 | 金木研
第 7484 篇深度好文:13068 字 | 30 分鍾閱讀
AI
筆記君說:
6月10日,筆記俠在廣州舉辦了第一屆"AI新視野,增長新勢能"新商業大會。
此次大會,筆記俠創始人柯洲進行了《AI智能商業時代下的增長破局》的主題分享,演講過程中金句頻出:
1.每一個偉大格局堅定者,無不經歷過黑暗時刻。
2.相信相信的力量,苦中作樂,才能堅毅卓絕;積極擁抱變化,主動進化,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認知,持續學習,才能殺出重圍。
3.用舊方法,走不到新大陸;用舊思路,走不出新方向。
4.創新是因為一步步的探索而湧現出來的,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确定的事情。
下面,筆記俠将柯洲的演講内容進行了完整精編,以飨讀者:
今年2月份前,誰都沒想到AI的巨大突破。
1月份的時候,易到創始人周航在群裡說:"這次的GPT讓我很興奮,感受到了第三次浪潮的味道,就像12年前開始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感覺。"
目前看來,這至少是一次文藝復興級别的變革,這麼大的變革,這個世界最聰明的人都參與進來了。最開始醒悟的人是矽谷搞技術、搞投資的人,到處開高薪挖人。
截止到今天,這個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們也能再次經歷其中。
今天,我從"明道、定法、優術"的結構,跟大家一起去看明白智能商業。
一、明道:
AI時代的那些偉大格局堅定者
"明道"最快捷的方式之一,就是找到這個領網域的最強者去研究學習,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擁有一種活在未來的思維模式。
當你看懂了喬布斯,你可能就看懂了移動互聯網的50%;又或者,當你看懂了張小龍、張一鳴,你可能就看懂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50%。
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踏浪前行的人。
AI時代浪潮中,一批偉大格局觀的堅定實踐者,已經站在潮頭。
他們代表了商業增長破局的創新力量;
他們的思考和實踐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他們超越了傳統的思維框架,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和市場變化,我們需要超越傳統的思維模式,擁抱創新和變革,不斷學習和适應新的技術趨勢,站在未來的立場,去思考今天。
算力、算法和數據,構成了AI時代的三要素。因此,今天帶你們看三個AI理科生,他們是算力、算法和數據上的偉大格局堅定者。理解他們,将意味着我們怎麼看待這輪AI浪潮。
1.李志飛的出門問問
出門問問創始人、CEO李志飛,或許大眾知名度不高,卻是這一波AI創業的明星。
有人評價他,每次都能無比準确地踩在一個點上,并且有備而來。
但在ChatGPT到來之前,李志飛在AI領網域已經深耕了十多年,甚至在創業路上幾次死裡逃學生。
2012年,谷歌科學家李志飛從美國谷歌總部離職,回國創立了出門問問。
只用一個簡單的Demo,就打動了紅杉和真格,拿到1000萬天使融資。
随後6年半,完成七輪融資,累計融資超2.5億美金。
然而,作為早期AI創業者,即使是頂級AI科學家,頭頂明星光環,李志飛在公司經營上也吃過不少虧。
我們知道,搞AI是非常燒錢的,商業化更要面對很多落地難題。出門問問以AI識别為重點,以To C的語音助手為方向,但是因為很容易出錯,很難滿足用戶需求。
李志飛也嘗試過To B業務,但是為了獲取客戶,只能先讓客戶免費使用,然後不斷打磨產品,到有一天有機會收到錢,然而大公司也在參與競争,并且祭出了免費大招,這讓李志飛一直很苦悶。
2017年以前,李志飛做智能硬體,一股腦地撲在了技術、產品的研發和商業化上。他做的智能音箱,一下子就撞到了當年的"百箱大戰",和大公司的正面競争讓他受盡折磨。
直到2019年,他才發現,AI商業模式有很大問題。
于是,不得已只能裁員,精簡業務線。同時,借助SaaS服務擴大營收規模,公司才得以起死回生。
到2019年以後,融資環境越發艱難,市場上"AI窮燒錢"的吐槽和質疑聲越來越多,加上公司轉型艱難,以及2020年疊加的疫情,一系列現實打擊,讓李志飛對AI的智能能力和社會價值,一度產生了巨大的悲觀和失落。
那段時間,李志飛甚至不想對外發聲,覺得很多時候說話沒有意義,既改變不了行業,也改變不了大家對AI的普遍認知,甚至對AGI能不能實現都產生了懷疑。
就在李志飛以為,"有生之年,都看不到AGI實現了。"
2020年1月,在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李志飛被一個高畫質渲染出來的數字人吸引住了。于是,2020年李志飛開始留出一部分人手,嘗試做AIGC。不久後,研發出的AI配音平台"魔音工坊"給他帶來了超預期的利潤。
2020年5月,OpenAI的GPT-3橫空出世,重新點燃了李志飛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熱情。
他開始做自研大模型,花了一百萬美金做算力測試,訓練出一個60億參數的模型。但跟當時的GPT-3對比,"舉一反三"的能力簡直太弱了。
如果進一步增大參數規模,訓練千億級模型,又太燒錢了。李志飛跟企業家們讨論過大模型,但是企業家們只當作故事聽。因此沒有人投資,最終李志飛的模型沒有走到能力湧現的那一天。
直到後來,才發現訓練思路錯了,做指令微調而不是舉一反三,效果可能更好。
雖然,最初體驗并不算好,但卻讓李志飛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實現的可能,也越發堅定了要AII in這場技術革命浪潮。
到了2022年10月,多個美國投資人提醒李志飛關注Jasper這款AIGC應用,當時的Jasper基于GPT-3模型,通過產品設計,彌補了早期GPT學習成本高和調用不便等問題,再結合團隊的營銷經驗對模型精調,釋放了GPT-3在營銷場景下生成營銷文案的潛力。
同時,通過團隊在營銷行業的人脈,短短兩年内就成長為10萬用戶和15億美金估值的明星獨角獸,一時間風頭甚至蓋過了OpenAI。
那一刻,李志飛覺得自己是傻子。他曾經想過文案場景,但做的是糾錯、潤色、改寫,沒想到完全生成一篇内容。
于是,李志飛重新啟動了自研大模型。直到2023年1月ChatGPT的誕生,所有人終于知道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威力,而李志飛已經啟動了3個多月了,雖然在算力上被卡脖子,但是李志飛用精打細算的方式訓練模型,在論文裡反復研究,去找到最适合訓練大模型某項能力的框架或超參數。
2023年4月,出門問問推出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并發布基于自研大模型的AI寫作應用"奇妙文"、AI繪畫平台"言之畫"、數字人視頻與直播平台"奇妙元","魔音工坊"等應用也開始和大模型整合。
AI創業的10年,李志飛不僅扛住了行業起伏、經濟周期,現在還要去做大模型,衝刺IPO,搶占"AIGC第一股"。
李志飛在這條路上的一波三折,讓我們看到:每一個偉大格局堅定者,無不經歷過黑暗時刻。相信相信的力量,苦中作樂,才能堅毅卓絕;積極擁抱變化,主動進化,才能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認知,持續學習,才能殺出重圍。
用舊方法,走不到新大陸;用舊思路,走不出新方向。
在接下來的AI創新浪潮中,我們每一個其實都是李志飛,我們要去理解AI的邊界,知道它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了解它能為人類提供什麼幫助,怎樣更好地為人類所用;人類可以釋放哪些生產力,而更專注于人類自己該做的事情;哪些業務能和AI結合,從而走出新的可能性。
改造自身,是一個人未來唯一的出路。
2.山姆·奧特曼的OpenAI
下面這個偉大格局的堅定者,是OpenAI創始人山姆·奧特曼。
ChatGPT成為頂流後,大家開始好奇它的創造者Sam Altman(山姆·奧特曼),有什麼不同尋常的經歷。
他在8歲就學會了編程,之後考上了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僅花了2年時間,修完了所有課程。
然後,他做了一個決定——退學,去創業!
首次創業并不如意,奧特曼賣掉了初創公司,加入了YC孵化器。
在這之後成為YC總裁,YC進入一個超速發展時期。
2015年,奧特曼與馬斯克等人一起,創辦了非營利組織:OpenAI。
相比于同時期AI公司專注于影像識别、自動駕駛、棋類博弈等產業化領網域智能,OpenAI的目标是通用人工智能(AGI),這是人工智能領網域的皇冠,也是最難的一條路。
夢想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研發通用人工智能,需要用大量的人才和資金,而OpenAI作為非營利組織,并沒有造血能力。
這一度讓研發陷入停滞,不得已進行部分裁員。
那一年,奧特曼不得不為資金籌集花心思,試圖獲得聯邦資金,推出新的加密貨币,但最終都無功而返。
于是,OpenAI的高管們希望創建一個營利性部門OpenAI LP,吸引投資者,加速OpenAI的進步。
但這個計劃遭到了馬斯克的強烈反對,馬斯克說"讓我成為OpenAI的總裁來拯救它"。
不過,這個提議并沒有通過,馬斯克就選擇了離開,并撤回了大部分承諾的投資。
看起來,OpenAI完蛋了,因為它失去了最大的投資者,不能再燒錢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了。
轉折發生在2018年的夏天,在太陽谷科技與媒體年會上,奧特曼在樓梯間遇到了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向他推薦了OpenAI。
當時,微軟正苦于應戰谷歌。OpenAI的出現,讓納德拉眼前一亮。
第二年,微軟就承諾在5年内投資10億美金。後來,投資又增長到100億美金。
有了資金的注入後,OpenAI開始大展拳腳,在2022年11月發布了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3.5,它能夠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寫論文等任務。
ChatGPT發布僅5天,就收獲了超過100萬用戶注冊。兩個月内,它的用戶已達到1億,這是歷史上消費應用程式達到這一目标的最快速度。
在驚訝之餘,奧特曼開始思考一個新問題:安全。人工智能到底會不會對人類安全造成影響?
在5月16日的聽證會上,山姆·奧特曼一邊強調人工智能的益處,一邊坦言它可能對世界造成重大傷害。
作為相應的對策,奧特曼甚至還主動提出要求政府成立監管機構,通過"AI開發許可",建立行業壁壘,讓AI領網域也開始"憑證入場"。因為AI的下一步,一定是需要各種開發者解決AI對齊問題,也就是讓AI系統符合人類的價值觀。
而最近,OpenAI也将會發布ChatGPT-4.5模型,據Open AI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在TED的演示,GPT4.5可以通過插件完成跨平台、系統自動化,還可以數據可視化分析。
回過頭來看,整個通用人工智能競賽,為什麼不是谷歌等巨頭先勝出,而是OpenAI?
因為奧特曼等創始人團隊是對這個世界有自己強烈主張的天才型人物,是有着強烈使命感的偏執狂,他們有信仰、有方向感、有定力,把AI做成"產品",而不僅僅是技術。
為此,他們在人才上集合了能動手的研究員、精通算法的工程師,團隊每個人都很強且很努力,他們在執行力上以目标驅動,聚焦和All in在AGI(通用人工智能)這個确定的方向,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最終跑出了十年難遇的OpenAI。
而這恰恰是矽谷這個地方的魅力:創新思維和工程實踐完美結合的地方。
OpenAI的過人之處就在于堅定AGI這個方向和發展願景後,在長時間的探索過程中,保持對技術選擇的理性判斷,并持續付出大量的成本投入,最終在迎來微軟百億美金的加注下放大了算力和模型參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因此,選擇技術路線的背後,是創始人的堅定信仰,一如王興殺入千團大戰。在轉折時代,信念才是當下最稀缺的。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做了筆記俠新模式增長俱樂部,所謂俱樂部,就是一群有共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的組織,這樣大家才會特别團結。
我們希望帶領大家去近距離看到AI等增長方向上,各種大公司、創業公司整個生态的變化、機會、信仰、精神、方向和鏈接。王小川說:"以前是信息鏈接,以後是陪伴和知識服務,再以後是世界的構建。"
所以,三個關鍵詞,構建了我們筆記俠新模式增長俱樂部的核心價值所在。
第一個關鍵詞:信息鏈接;
智能商業來臨,新一波AI來臨,我們同樣也需要優質的AI信息内容,筆記俠帶着大家去了解最一線的信息,不在繁復復雜的信息世界迷失錯亂。
第二個關鍵詞:陪伴和服務;
新模式增長俱樂部更加關注标杆企業的學習、參訪,我們将走進AI和AIGC的領軍人物,走進大模型中心,走進優秀的應用企業,通過6個城市超過12個優秀企業的參訪遊學,切實幫助大家務實增效;
第三個關鍵詞:世界的構建。
筆記俠鏈接信息,也鏈接人,更希望力所能及地助力朋友們擁抱AI,和大家一起參與新世界的構建。
3.黃仁勳的英偉達
接下來,我們聊AI領網域的一家"賣鏟子"的公司——英偉達和他的創始人黃仁勳。
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AI這座金礦尋找機會,英偉達也迎來了新一輪的超級增長。正如互聯網時代的微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蘋果、新能源時代的特斯拉,黃仁勳執掌的英偉達正在成為AI時代中的"新王"。
前幾天,它盤中市值首次突破一萬億美金。收盤市值9920億美金,在蘋果、微軟、谷歌和亞馬遜後面,成為美股第五大上市公司。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AI大語言模型、AIGC的研發,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持。而英偉達推出的A100芯片、H100是當前支撐起大模型算力的"主力"GPU。
有一篇論文說,當參數達到千億,認知能力出現"湧現",智慧就會開始湧現。目前它的性能依然線性上升,上限仍未到達,但所有的大模型都在努力,我們已經來到了生成式AI的引爆點,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将有大量的計算需求。
這就不得不讓我們來看看黃仁勳的故事。他的故事并非一帆風順。1992年底,黃仁勳被兩位朋友拉到了英偉達的創業團隊,因為擁有技術、銷售和管理三重背景,成為了總裁兼CEO。
那時候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分析師對他說,這個市場已經有30家公司在做,你最好别摻和了。
黃仁勳沒聽他的。
但是呢,英偉達的第一代個人電腦遊戲圖形芯片產品NV1并沒有成功,還花光了錢,差點出師未捷身先死,只能裁員降本,公司從100人裁員至30人。
在這個生死關頭,日本遊戲巨頭世嘉公司一筆700萬美金的訂金,讓英偉達緩了一口氣。
雖然,世嘉最終沒有采用英偉達的產品,但黃仁勳向他們申請照常全額支付費用,否則企業就無法繼續經營,沒想到最終得到了理解和同意,這筆錢讓他們撐到了Win95時代。
怎麼撐過來的呢?當時的NV1和Windows的接口完全不兼容,團隊都認為應該繼續研發已有的產品,完成合同,然後再啟動新的研發。
黃仁勳當時看到了Windows的未來,如果不能立即投入新的研發,就意味着錯過時間視窗,放棄全世界電腦遊戲玩家,那就是在錯誤的路上。所以他沒有聽團隊的,決定立馬掉頭研發新的芯片,在他看來,以前錯了的產品研發方向就是錯了,改就要改得徹底。
最後,就在差點沒錢時,英偉達做出了新產品,不僅速度是競品的4倍,而且上市4個月後就賣出了100萬片,拯救了公司,也在行業站穩了腳跟,最後在那個時代,他們終于越走越遠。
有人說,黃仁勳是個工程師,但他更是個典型的商業人才。不同于西方式的理性與技術人格,黃仁勳會冒險,愛表演,懂得吸睛,也敢于下賭注。
回看英偉達的最重要決策,是黃仁勳在16年前定下的。
2007年,黃仁勳意識到,顯卡不僅可以作為圖形顯示,更可以作為運算工具。他決定建立名為CUDA的開發平台(通用并行計算架構),這是一個全新的運算模型,允許工程人員編寫程式,讓多個GPU進行并行運算,從而大幅提升計算性能。
最初5年,CUDA的成本非常高,花了近6億美金,但是營收上不來,利潤遭受巨大打擊。多年的市值低迷,讓很多投資人坐不住了,找黃仁勳讓他調整路線。
他還是沒有聽。
幸運的是,這回黃仁勳的判斷是準确的。正是在CUDA的加持之下,GPU脫離了影像處理的單一用途,開始真正具備通用計算的能力,并逐步被用到了AI的深度學習之中。
2016年,在OpenAI初創不久,他贈送了一台超級計算機DGX-1,在這台超算上誕生了GPT,成為了AI的推動引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當2010年移動互聯網來的時候,英偉達到了十字路口,手機市場非常巨大,但它并不擅長移動互聯網芯片業務,因為英偉達一直堅持追求算力,對散熱有極高的要求,而手機空間太小,裝上去之後就會發熱嚴重。
2014年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為了追求算力這個目标,決定繼續專注在創造出普通電腦解決不了的問題的計算機,放棄手機芯片這塊市場。
這個追求,讓英偉達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機器人技術,這在當時是一個不知道規模的市場,現在成了英偉達一個數十億美金的自動駕駛、機器人技術的事業。學會戰略性的撤退、放棄、犧牲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在此之後,GPU也一頭撞進了加密貨币、VR/AR、元宇宙和AI的市場。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在其投資報告中稱,英偉達今年将在人工智能(AI)產品市場中占據高達60%的份額。英偉達也已經是GPU設計領網域的領導者,擁有超過80%的獨立顯卡市場。
但黃仁勳的口頭禅沒有變化,依然還是那句,"記住,我們離倒閉只有30天"。
在李志飛、奧特曼、黃仁勳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最重要的能力,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時,你想做創新,就得承擔風險性和後果,因為創新是一步步的探索而湧現出來的。
湧現是什麼意思?湧現是一種集體現象,是許多小個體相互作用、相互促進之後產生了大集體,而這個大集體展現了組成它的小個體所不具備的特性。
也就是說,智慧就是一定數量的計算力的湧現。而人工智能的終局,就是基于李志飛們、奧特曼們、黃仁勳們加在一起後,最後湧現出來的。
我想,這就是AI時代的偉大格局堅定者,給我們的一個最大的"道"。
二、定法:
AI技術對這個時代的改變
1.AI改變企業
《市場營銷概要:4P理論》一書中說到:"技術以兩種基本方式影響營銷:它為新產品創造機會,并推動新流程(做事的方式)的發展。預測技術有助于企業發現威脅和機會。盡管大多數技術發展不會憑空出現,但可以很清楚的是,一項剛過及格線的技術會如何改變一個企業。例如,照相機和鬧鍾的生產商可能沒有看到智能手機會如何迅速地切入他們的業務。"
AI為我們帶來了百年一遇的機會。反應敏捷的企業,将利用AI技術提升競争力,而無法善用AI的企業将面臨衰退。
我們看到,在4月份,藍色遊標華東區總部運營采購部宣布,無期限全面停止創意設計、方案撰寫、文案撰寫、短期雇員四類相關外包支出。
在人工智能時代,所有的部門都要智能化。在羅漢堂舉行的系列AI講座中,麻省理工學院的尼爾·湯普森教授研究發現,得到人工智能助力的研發,能把生產率增長率提高1.7-2倍。
我們可以做合理的設想,接下來很多企業會出現新的部門,比如AI部門。
而企業裡的CTO/CIO的定位和角色,也要發生變化。不能因為過去越成功就越吃老本,必須有好奇心和學習力,否則一大批不願意或不能轉變的CTO/CIO會被淘汰。
了解AI,運用AI,需要我們做出改變。比如,第一個階段,要和李志飛一樣到處收集信息學習,訪談,做MVP,傅盛也是跑出來了。第二階段,就是承接未來。組織得變,下面團隊也要變,人才評估和激勵得變。這都是為了生長出新業務,進入新價值網的競争生态位。
所以,每個企業都必須學會利用AI的優勢,通過AI的幫助做出比以前更出色的成就。
如今,數智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基于此,去年12月,筆記俠在中國信通院EDCC企業數字化發展共建共享平台的指導下,與InfoQ一起,發布了:"2022中國企業數智化創新TOP50"榜單。
我們相信,今年的企業數智化轉型,将在AI的幫助下邁出更大的步伐,因此,今年我們還将在後續的大會上發布"2023中國企業數智化轉型TOP50"榜單,繼續助力中國企業數智化發展建設,歡迎大家掃碼報名。
2.AI改變營銷
目前來說,營銷可能是從AI中獲益最多的。比如,增強現有產品和服務、創造新產品和服務、加強與客戶的關系等等。
比如,可口可樂發布的AI廣告短片。再比如,在ChatGPT出現以前,智能客服的滲透率就從2018年的15%增至2022年的80%;企業平均節約人力成本42.6%,提升人力資源利用率39.3%,培訓與監督客服依然關鍵,而在人機互動和成本上,聊天機器人更勝一籌。
因此,所有的營銷人員都要開始注意到人工智能。
對于文案生成、創意生成來說,接下來将如何嵌入到算法的分工中?
第一,AIGC開始應用于廣告内容、營銷文案;第二,AIGC生成的信息流内容、文字作品等也會不斷增加。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更少的時間,產出更多的内容。
但是,這只是表面的營銷應用。我們有必要進入更深的層次,重新去思考AI對營銷的改變。
詹姆斯·布蘭德是微軟高級研究員,在 5月 10 日舉行的羅漢論道在線研讨會上,布蘭德博士展示了如何使用大語言模型,生成與經濟理論和消費者行為相一致的調查結果。
布蘭德博士使用 GPT-3 針對牙膏和平板電腦等產品進行市場調研,并發現由人工智能生產的問卷回答與實際真人調研差不多。
這說明,大語言模型可能是一種有價值同時又低成本的工具,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客戶需求并做出明智的定價等運營決策。
雖然大語言模型還不完美,它生成的答案對提問的措辭和提示詞非常敏感,但這些限制都可以被一步步克服,如果使用者成功地将GPT使用于特定的上下文環境,它在市場研究中的有效性可能會增加。
因此,布蘭德博士的研究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那就是,大語言模型可能徹底改變企業了解客戶和為新產品定價的方式。
人工智能懂營銷,一定能帶來回報。
3.AI改變個人
那麼,AI是通過什麼方式,來改變個人?
第一個,信息整合的方法變了。以前我們是用搜索引擎、社交推薦等方式獲取知識。現在改變為通過與AI對話來獲取。
第二個,個人技能層面變了,各種AI應用将會爆發,我們每個人都将利用AI提升和延展自己的技能。
第三個,認知方式變了。世界上大量知識都被AI高度壓縮了,就看你怎麼取用。我們來到了一個知識密度很高的高壓倉中,再也回不到信息密度低的地方了。圈層秩序都會發生改變。
同樣來自羅漢堂系列AI講座中,沃頓商學院的丹尼爾·洛克教授和OpenAI合作發布了大模型對于美國勞工市場影響的論文《GPTs are GPTs》。
通過研究發現,美國大約80%的勞動者,至少有10%的工作任務,會受到大語言模型的影響;另外有大約19%的勞動者,他們的50%甚至更多的工作任務會受影響。
洛克教授的研究始于大量的調研,這些調研既向人類提出,也向GPT-4提出。最後發現,GPT-4的答案和人類的答案高度一致。比如,大多數職業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受到大語言模型的影響。特别是高薪職業,受到的影響更大。
如果能獲得大語言模型的幫助,美國15%的工作任務可以在同等質量水平下顯著更快地完成。如果是用建立在大語言模型之上的軟體和工具時,這個比例還會增加到47-56%之間。
所以,一方面,做大語言模型驅動的軟體應用者創業者注意了。你們對生產力的影響不僅是近期的,也是長期的,你們将對廣泛的職業產生普遍的影響。
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都創造了新的產業,AI也創造了新的工作機會,包括數據工程師、AI工廠操作員、AI安全工程師等等。
同時,也會加強很多工作者的表現,比如設計師、程式員、藝術家、行銷人員等等。正如之前那樣,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可以通過擁抱科技來獲得新的成功。
另一方面,且不論GPT本身會有錯誤,需要人類的幹預才能達到能用以及優秀的标準,而且一個人的工作崗位從來都不只是簡單地用一些工作任務的組合就等于滿足職業要求了。
但是,我們将不得不看到很多人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過往10個人的活現在可能只需要3-5個人就能做完,對于每一個職場個人,能力模型的要求也一定會發生變化。
再者,即使有些事情能被GPT替代,就代表人類不需要再去學會了嗎?就好比有人問,既然GPT都可以寫代碼了,還有必要讓孩子學習編程嗎?答案是,可以,因為編程本身就是數學,我們可以通過學習編程來訓練數學和邏輯能力。
在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個人快速學習和思辨的能力只會越來越重要。在信息大洪水面前,我們依然需要有一雙慧眼和深入的思考能力,快速分辨真偽,以邏輯和事實為前提,去判斷什麼是有價值的,對自己是有幫助的。
對于每個人,2023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你們今天所處的時間,正如當年電腦剛出來的時候,也正如當年智能手機剛出來的時候,這是最好的時候。我們都處在AI的同一條起跑線上。
三、優術:
在AI技術變局中找到更好的變化趨勢,
全力轉型更新
每個行業和企業都将被革命、重生,那麼哪些趨勢是必然要去擁抱的?
1.數字人、聊天機器人會取代客戶服務嗎?
阿裡、亞馬遜都在用人工智能做客服替代。因此,做電商、做直播、做内容的賽道,數字人、聊天機器人都可以瞬間切入。
大模型及其應用帶來的本質變革,在于讓AI擁有了更聰慧的"大腦",人機互動可以像人與人一樣自然對話,從而可以從產品設計上重構智能客服的邏輯。
就像以前,每次重大技術突破,都會帶來新的人機互動形式和新一代的應用工具。比如,互聯網催生了浏覽器和網頁、移動互聯網催生了App Store、App,都是如此。
而GPT-4的出現,最大的機會點,或許就在于誰能做出新的人機互動形式和工具,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騰訊研究院AIGC發展趨勢報告2023》也提到:"數字人的進化,一定會融入對話式AI系統,這也是為了給傳統的Siri等虛拟助手、智能客服等聊天機器人以一個具象化、有親和力的人類形象,讓溝通更智能化、人性化,以此提升交流中的情感連接和體驗。"
所以,不管是數字人,還是聊天機器人,本質上都是為了提供高質量服務,而這些智能客服的底層技術都依賴于大模型。
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的智能客服,可以劃分為三種:人工智能、智能代理和智能分析。
① 人工智能,是讓機器在學習和決策方面像人類一樣運行
很多例行和重復的人工服務,就可以用最基本的AI工具來完成。比如,以前需要人工客服電話溝通的工作,現在可以由AI助理來回應人類自然語言的請求。
② 智能代理,是觀察環境并采取行為的設備
Google Now是一款在安卓智能手機上運行的智能代理,它将用戶的在線搜索行為、位置、電子郵件和日歷中的信息智能化,來預測用戶下一步的需求。
比如,當Google Now收集到一位商務旅行者今天要飛回家,并且目前正在開車去機場時,它可以在旅行者想到這個想法之前,建議他在機場附近的加油站加油。
③ 智能分析,是用于幫助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預測客戶需求
随着AI能力的提高,即使需要分析技能的服務工作也可能被替換。以前,很多人需要找财務顧問交談,來獲取有關資產投資、資金配置管理的建議。
現在,投資人只需要訪問智能投顧平台Wealthfront網站,回答一系列問題,AI就會根據客戶的目标和風險容忍度,為他量身定制出一套投資組合建議。随着機器學習的不斷提高,它們将不斷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在未來,多種形式的AI服務一定會滲透到更多的場景中。
2.人工智能會成為超級數字助手嗎?
會!毋庸置疑!這已經是斬釘截鐵的事實!
并且,微軟已經做出了示範!騰訊用戶研究員yantao說,自從微軟集成ChatGPT的搜索服務上線以來,自己在new bing上的使用時長是明顯多于Google,會天天問問題,還會讓它幫忙做閱讀理解、舉例子、做類比,推薦相關優質文章……
人工智能成為超級數字助手後,人類大量的基礎或者腦力工作都将被取代。
人工智能助手将會有五個級别:
第一級是通知助手,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也就是在手機上的簡單通知;
第二級是常見問題助手,這是目前最常見的助手類型,它能讓用戶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并回復;
第三級是上下文助手,它記得用戶之前說過什麼,何時、何地、如何說的。
第四級是個性化助手,随着時間的推移,它能更了解自己,并開始做同樣的事情,它了解何時應該進行溝通,并根據此上下文主動溝通;
第五級是自動化組織機構裡的人工智能助手,它們了解每個客戶,并最終完成公司的大部分運營:從市場、銷售、人力資源到财務等。這是一個需要多年才能實現的重大飛躍。
在這裡,從人開始做主導,人是組織者,分配任務,到逐步由助手來主導、組織和分配任務。
3.人工智能會誕生新生态鏈嗎?
什麼樣的組織能夠走向下一個時代?
在和大模型相關的產業中,算力支持硬體與雲服務商會拿走50-70%的價值,類似于英偉達和微軟這些基礎設施提供商是這個市場當中最大的赢家。
在中國,未來也一定會誕生更多大模型和AI垂類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移動互聯網時代,巨頭都是產品型應用,它們通過網絡效應帶來的用戶規模,把社交、交易、娛樂等數據沉澱下來,從而用流量變現。
然而在大模型時代,通過價格戰或者補貼來搶占用戶,從而做大應用程式價值的邏輯已經行不通了,因為一旦產品應用創造的價值過于單一和單薄,對于用戶沒有高強粘性的價值,是很容易被大模型在能力更新的過程中替代。
就像Jasper這類AI寫作的服務,雖然搶占了早期用戶,成了GPT生态早期的最大赢家,但是随着ChatGPT的推出,快速被邊緣化,不再被看好。
沒有真内功,再多花拳繡腿都沒用;沒有長價值,再多華麗數據也是短期的。
有可能一些不起眼的邊緣公司,原來在網絡中不是樞紐,但随着迭代,最後形成一個系統,比如阿裡從中國誠信通開始,後來發展出淘寶,淘寶派生出支付寶,又再派生出雲計算,最後發展到整個生态鏈。
因此,我們不妨大膽想象一下,有沒有可能哪家小公司會成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樞紐?第一個思路是從硬體層面去拆,第二個思路是從數據層面去拆,第三個思路是從應用層面去拆。
甚至,有沒有可能都不是這些思路最終完成了時代解題,而是可能有一個人,他正在解決一個核心的難題,比如寫提示詞的技巧,從而從一個點發展成一條線,最後發展成一個網。
就像筆記俠,一開始只是做商業筆記,再發展到做知識服務,最後發展到今天的新商業服務平台,提供營銷服務和創業服務。
怎麼做服務呢?從去年開始,我們啟動了筆記俠轉型更新私董會,每一期陪伴15個不同行業的創業者會員轉型更新,精挑細選創業者和企業家,基本是各個賽道領網域第一和佼佼者,也是我們心中的未來新商業領袖。
他們在視頻電商做到第一、批發電商做到第一、高端餐飲做到第一、知識付費做到第一,又或者是跨境金融、靈活用工、服飾電商、SAAS、快銷日用、出海、數字技術、本地生活、高新材料技術、聯合空間等領網域做到領先。
他們在過去兩年也開始尋找第二曲線,轉型更新,會員可以做案主,找真問題,講真話,互為鏡子,互為友軍和藍軍,一起剖析互動。
每一期還可以跨期交流,互相幫助和合作,打造開放、自由、包容、講真話的文化。
筆記俠轉型更新私董會的願景使命是,聚焦決策質量和創業者精神,陪伴轉型更新,走向智能商業時代。
結語:
誰能和AI搭檔,誰就有更大的優勢
歐洲錯過了互聯網,也會錯過人工智能時代。不過,我們當下的很多人還是在遵循着原來世界的活法。
語言和工具的發明,讓人類占有了地球,站在了生态鏈和食物鏈的頂位。人類對于能量和信息的處理,帶動人類社會的巨大發展。
讓我們開始去迎接這個新時代吧,我們正站在一個将長達幾十年的大浪潮起點。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類要學會去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只是進化中的一環,而不是終結。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有進化的空間,才能尊重人工智能帶來的飛躍,并且通過人工智能,尋找一種和矽基生命共存、互有優劣的生态系統。
陳天橋說得好:"人工智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我們利用AI去探索未知,證明定理,治愈疾病,解決能源的可持續問題,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無論是重建自身,還是通過實現矽基和碳基的互動互聯,我們都應該抓住AI的機遇,在AI的幫助下實現人類自身的進化。宇宙的未來不會只有一種智慧。"
著名未來學家、《奇點臨近》的作者庫茲韋爾預測,到2029年,機器自我進化的奇點就會來臨,自我復制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導致人類文明出現巨大的變革,進而引發人類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捩點的時刻,智慧将獨立于人類而覺醒。
那麼,在未來幾年,教育、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可能被颠覆。要想讓人工智能發揮作用,需要每個人的參與。不要作為旁觀者,要作為觀察者、參與者、加入者和貢獻者,最後成為AI的合作者!
誰能夠和AI搭檔,誰就會有更大的優勢!
跑起來,不要慢吞吞的,就像黃仁勳說的:"不論是為了食物而奔跑,或不被他人當作食物而奔跑,你往往無法知道自己正處在哪一種情況,但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奔跑。"
又像王慧文說:"你一定要在漩渦的中心。現在是一個非常偉大,歷史性的時刻,我們不要去下定義,但是你必須保證你在漩渦的中心,時刻發生了什麼,身邊人用什麼你能看得見,這個很重要。"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