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體育經驗:火箭還有牌可打,勇士已是無效出牌,歡迎閱讀。
勇士 VS 火箭 G6
火箭連赢兩場,大比分扳平。周一回到休斯頓打搶七,火箭已經掌握了系列賽主動。勇士連丢兩個賽點,這很可惜。
但換個角度講,勇士能在沒有巴特勒的情況下赢 G3,之後抓住烏度卡錯誤用人又連赢了 G4,何嘗不是超預期的領先。如果烏度卡 G4 不下亞當斯,那一場的結果也未可知。
亞當斯改變了系列賽,他平時打 13.7 分鍾,今天打 31 分鍾,在場時火箭赢了 15 分。勇士球迷也應該記得 2022 年與灰熊的系列賽,在亞當斯重回輪換後,勇士打得很艱難。雖然最後還是成功過關,但彼時陣容畢竟更好,投射能力比現在強得多。如果勇士現在陣容中還有湯普森,或許今天的局面會完全不同。
當然,我不是想讨論去年該不該放走湯普森的話題。雙方分手是雙向選擇,湯神留下了也不一定是獨行俠的湯神。只是想說,勇士需要一個類似的角色,這個人證明不是希爾德。科爾 G4 把希爾德調上首發,效果不錯。G5 繼續首發沒有效果。G6 希爾德完全迷失,攻防兩端漏了餡兒。與此同時,科爾把 G4 取勝功臣波傑也拿下了首發,用佩頓頂了他的位置。科爾的思路可能是,希爾德的投射能力強,對這輪系列賽有戰略意義。範弗利特狀态火熱,需要一個更好的領防人去盯。結果兩個目标都沒達到,希爾德和範弗利特都延續了他們的狀态。
科爾的用人在賽後會被質疑,這倒也不能抹殺他這輪系列賽之前的成功操作。并且,首發是誰沒有誰打的時間久重要,希爾德和佩頓終究沒有超過波傑和穆迪的出場時間,這既是打臉,也是糾錯。
實際上,我認為,不管科爾這場怎麼布陣,勇士大概都赢不了。火箭方面,幾個關鍵球員圓滿完成了任務,刀刀打在勇士痛處,包括:
範弗利特繼續神準,他的狀态火熱導致了勇士不能安心守沉退,對申京的夾擊也有所忌憚;
申京繼續獲得相對寬松的一對一環境,避免了空間擁堵陣容帶來的持球難題;
亞當斯超強的籃板能力對勇士籃下構成巨大威脅,導致了勇士在上線逼範弗利特出球很危險,因為籃下人手變少會無法保護籃板球。
範弗利特手感在線 + 烏度卡意識到亞當斯重要無比而無視科爾的砍人,範弗利特 - 申京 - 亞當斯,三人就構成了完美的邏輯閉環,勇士怎麼防都不對。G7 這三人需要有一人拉胯,勇士的防守才能減壓,要麼範不進三分,要麼申不進勾手,要麼亞當斯不進罰球。
與此同時,小賈巴裡和伊森合計三分 6 中 4,看着不多,在這種每一分都致命的比賽裡,回應成功率這麼高,很讓防守洩氣。
反過來,勇士特定位置的球員沒有完成他們的工作,希爾德、佩頓、波斯特三人進攻端沒有作為。穆迪和波傑姆斯基後面逐漸找到狀态,假設科爾早點用他們,也許他們的狀态來得能早一些。但這 5 個人裡,只有波斯特是内線,理論上,在烏度卡擺出雙塔時,科爾擺出格林 + 波斯特才能體型匹配。波斯特今天的發揮是災難,他不靈,很要命。
這裡有個疑問——為什麼不多用盧尼?
為什麼他出場的作用只是對亞當斯犯規?
答案是,無空間純拼防守,勇士可能拼不過了。烏度卡擺出的申京 + 亞當斯 + 阿門前場組合,都沒有三分威脅。但這三人的進攻能力是不差的,特别是對籃筐的威脅都很大,申京有一對一,亞當斯前板強勢,終結無人可幹擾,阿門滞空無敵。反過來,勇士擺格林 + 盧尼 + 巴特勒這套無空間威脅三人組,格林和盧尼在籃筐附近威脅都太小了,而盧尼平時擅長的前板在亞當斯面前又不管用。所以盧尼還是不能跟格林、巴特勒同時擺。
一直念叨的空間型中鋒缺失,終歸在季後賽的關鍵比賽裡殺死了勇士。
另一個疑問是,為什麼雙塔陣容如此克制勇士?
這支勇士空間差是不需要多解釋的,這兩年被騎士爆打的記憶,各位應該還有印象。雙塔可以保證一人上線壓庫裡的同時,籃下還有護筐,進而把勇士的上線三分、順下和空切都遏制,将難題甩鍋邊線不靠譜的射手。勇士以往破解雙塔的辦法有兩個:
第一個,拼防守。大家都空間便秘,勇士拼防守未必會輸。但勇士對火箭已經不能這麼玩——系列賽前期可以,因為前期火箭沒想明白,而勇士新人有點 " 初見殺 " 的意思——如前文所說,範弗利特 + 申京 + 亞當斯閉環了,而勇士盧尼 + 格林 + 巴特勒前場組合進攻太容易被針對,除非格林和巴特勒一整場三分在線。波斯特防守能力太差,進攻也不夠穩定,拼防守的時候他是個破綻。說起來也很尴尬,假如勇士的側翼組合還是維金斯 + 湯普森,勇士說不定還能這麼玩。當下的投射能力撐不起格林 + 盧尼的内線組合;
第二個,拼五小。五小的核心優勢在三分球和機動性優勢帶來的拼搶。這支勇士的五小拼搶能力很強,問題是,對面火箭前場三人組的籃板能力遠遠碾壓,靠五小活力對不上。這時候角色球員的三分就成了最重要的破局辦法,而勇士确實缺少庫裡之外的穩定射手。
陣容缺陷的問題一直都在。只是勇士系列賽領先讓人產生了幻覺。中鋒這個位置的硬傷休假期一定要解決。2 号位到底用誰,誰是明确的勇士第 4、第 5 人,到時候也得有個定論。
說白了,鄧利維的工作還沒做完,拿到巴特勒原本就是勇士更新陣容的第一步。巴特勒跟勇士產生了良好的化學反應,波傑姆斯基進步明顯,穆迪和波斯特偶爾也很厲害。但季後賽這個舞台太苛刻,勇士還是第 7 打第 2,系列賽深入之後,火箭發現自己還有牌可打,而勇士的調整已是無效調整。
G7 火箭優勢,勇士下狗。這個心理準備要做好。不過,凡事都是看概率,一場決勝負,兩邊關鍵球員狀态有些起伏,結果也難料。庫裡、巴特勒托住底,波傑、穆迪、波斯特,或者希爾德、佩頓,哪個能站出來打出一場生涯代表作,勇士赢一場 G4 式的比賽也不是沒有可能。
享受這個賽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