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河南加強本科高校通識教育,支持新興學科的通識課程教材編寫,歡迎閱讀。
圖源:Pixabay
芥末堆文 5 月 22 日,河南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本科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廣 " 大班上課、小班研讨 " 教學形式,加強教材建設,鼓勵專業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參與通識課程教材(講義)的編寫,支持新興學科、跨學科、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相關的通識課程教材編寫。
意見提出,明确通識教育課程定位,鼓勵高校建設高水平通識教育課程,遴選支持建設 300 門左右的省級通識教育示範課程。
優化通識教育課程結構,充分結合學校辦學定位與學院專業特色,合理統籌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目标要求,系統規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跨學科等不同領網域的知識體系,科學設定經典研讀、藝術審美、哲學思辨、科技探索、社會研究、國際比較、創新創業、心理健康、藝體教育、研讀寫作、管理與領導力、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國際視野與文明對話、經典研讀與文化傳承、數理基礎與科學素養、藝術鑑賞與審美體驗等課程模塊,積極開設中國文化與智慧、中國與全球問題多元理解等相關課程。鼓勵高校結合實際構建數量充足、結構科學、寬深适當、特色鮮明的通識課程體系,打造 100 個左右的省級通識教育标杆院系和示範高校。
與此同時,完善通識課程修讀模式。結合高校人才培養實際,創造性地運用多種修讀模式,提高通識教育成效。包括但不限于:
分布選修模式,引導學生在指定的學科領網域或課程模塊中修讀規定數量或學分的課程,拓展在某一領網域的知識和技能;
核心課程模式,圍繞人類文明與傳統、現代社會與問題、思維與能力提升等關鍵主題,開設綜合性跨學科課程,所有學生必修,培養人的關鍵素養和核心能力;
自由選修模式,僅對學分或課程總量作出規定,不對學習領網域進行特殊限制,允許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任意課程,滿足個性發展需要;
書院修讀模式,結合書院特有的精神文化和辦學傳統,開設特色通識課程和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價值塑造和心智熏陶等。
支持高校圍繞通識課程的組織與實施開展綜合創新,支持 100 項左右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產出一批标志性的優秀教學改革成果。
此外,建設通識教育大課堂,重視文化育人,充分利用現代融媒體優勢,加強通識教育主題宣傳,營造通識教育濃厚氛圍;将知識講座、名家講壇、文化沙龍等納入通識教育範圍,拓展通識課堂邊界、豐富通識教育内容。選樹 100 項左右的省級通識教育實踐活動典型案例。
意見還強調,要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通識教育教學質量。嚴格課程管理,突出教學重點,豐富教學形式。推廣 " 大班上課、小班研讨 " 教學形式,以啟發式、讨論式教學為核心,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和深度學習。鼓勵專家教授、知名學者聯合開設新生研讨課等課程,促進科研成果進課堂,開展跨學科研究性教學,激發學生志趣,拓寬學生視野,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意識與能力。豐富教學環節,除課堂教學之外,鼓勵增加實驗、實訓等實踐環節,切實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鼓勵開展教學範式創新,打造 100 個左右的省級通識課程優秀教學團隊。
此外,強化教材管理,完善考核體系,構建共享機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國内外優質課程資源的引進,推動河南省高校通識課程數字化、網絡化建設。鼓勵開展通識課程校際互選與學分互認,支持高校合作共建通識教育共同體,建設省級通識教育資源共享庫,每年遴選一定數量優秀通識課程入庫,面向全省高校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