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春節最神奇:天王巨星寧願和一頭豬溝通?,歡迎閱讀。
每年寫春節檔電影已經成了慣例。今天也起了個大早,看的是《紅毯先生》,因為我實在太好奇了。
畢竟從宣傳方式來看,它姿态決絕像是一個逆行者:
每年春節檔都很鬧騰,但《紅毯先生》主動打出了 " 讓觀眾自己選擇 " 這個口号,讓觀眾安靜享受電影。
前期去了好幾輪電影節做展映、有很多明星客串也都沒怎麼強調,連劇情切片都少。成龍、梁家輝、楊千嬅、孫陽其實他們有來露一小臉這事,我也是在正兒八經開看了才知道的。
甚至它還舍棄了最容易衝票房的 " 爆笑 " 和 " 合家歡 " 噱頭,嚴肅告知各位這 " 不是八卦片 ",哪怕導演寧浩和主演劉德華在一輪輪專訪裡掏心掏肺,從對電影的态度聊到自己當下的生活感悟。
在預售開啟的節點,别家都在加速衝刺了,《紅毯先生》這邊反而優哉遊哉地釋出一支 " 高情商過年寶典 " 短片,讓劉德華擔任 " 春節溝通大使 ",去給過年不知道怎麼應對各種問話的朋友們提意見。
所以哪怕我事先看了一些短評和專訪,預先知道這部電影是寧浩風格回溯之作,也還是要親眼看一看才敢下最終評語:
會兩極分化,有一定觀影門檻,是認真的電影,而我剛好喜歡。
劉德華的角色叫劉偉馳,一看就知道是最能代表香港影壇的三個人:他、梁朝偉、周星馳的集合,完美符合大眾認知裡活躍三四十年依然矗立行業頂端的巨星認知。
再說到寧浩,他本人之前不是沒到過幕前。
《瘋狂的石頭》客串了醫生,《将愛》電影版就演民警,《無人區》裡扮完混混又跑到《老炮兒》劇組遭抓一回 …… 網友說他是最愛客串的導演。
△圖源:B 站 up 主 @長天 _longsky
這些出鏡其實沒什麼表演難度,但會給觀眾提供點 " 開彩蛋 " 的樂趣。
我印象最深也覺得最有趣的一次是在許鞍華那部《桃姐》裡,他頂着 " 導演寧浩 " 這一真實身份被制片人 Roger 家不懂電影的傭人桃姐教育," 抽煙會得癌症的!"
來到《紅毯先生》,他變 " 寧 " 為 " 林 " 化身導演林浩,和劉德華演的劉偉馳一起讓戲外人分不清虛實與真假。
前半段集結了大量娛樂圈梗、行業内部梗甚至迷影梗,也包括不少外界對電影圈子的偏見和不解。
比如劉偉馳明明對演農民嗤之以鼻,但看到别人靠這個拿影帝了,才開始放下姿态去接觸自己其實也不理解的農村題材想衝獎。
" 接 xx 角色就是為了突破為了拿獎 " 就是一種刻板認知,因為有時候并不是演員能力不夠,而是既有角色要麼空間不大要麼同質化高,沒能形成讓評委驚豔、想要給予肯定的 " 質變 ",所以需要演員從形象上、表現方式上做出突破來完成最後衝擊。
而演農民是對明星身份的一次颠覆和落地。同樣也沒有 " 農村題材就一定能拿獎 " 的說法,只不過底層人民生活的苦難曲折更能展示人性灰度罷了。
而林浩想拍農村電影也不是單純想做讨論和表達,而是因為他覺得電影節就要看中國農村破落守舊那一面,正如人們一說到美國就會想起西部牛仔,說到法國就會想起浪漫小品 …… 出發點還是淺薄且功利的。
劇情簡介裡寫《紅毯先生》講的是天王劉偉馳落地拍農村戲引發了一連串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誕喜劇,但戲劇衝突和 " 貧富差距 "" 先進文化面對落後生态 " 這些觀眾預想的老梗無關,全都圍繞着身份錯位、認知錯位而來。
一來是搞電影的人平常生活得高高在上的,無論是導還是演亦或者普通打工人都遠離了現實:
林浩把奇觀當藝術,張口 " 庫斯圖裡卡 " 閉口 " 賈樟柯奉俊昊 ",都 2024 了還要拍破棉襖爛窯洞,殊不知村子裡現在基本都脫貧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早就不存在。
他和戲外的寧浩一樣想拍 " 溝通 ",卻因為劉偉馳的星光和自帶投資而對其搞錯劇本重點硬要 cue 父愛這事順應到底。
哪怕資方植入搞得一團亂,林浩也肯擺爛照做。
而劉偉馳拿苦難做度量衡,自己住個三星酒店就算 " 體驗生活 ",開着豪車下鄉調研,要找的是想象中的貧窮農村。
好不容易找到個符合想象的屠宰場,随便拍點照片就覺得自己做足了功課。不用替身拍騎馬戲摔了一跤,就敢發片段宣傳自己 " 親身上陣太敬業 "……
二來是劉偉馳本人出道太久、資歷太深,年紀也太大,已經和現在的社會流行格格不入了。
預告片裡他做着年輕時出演角色的招牌動作,生澀地說着 " 各位老鐵 …… 輕按兩下 liaoliaoliao" 就是典例,哪怕短視頻平台編導再三保證這條很有效果、一定會有好的傳播率,劉偉馳也無法理解。" 短視頻也要認真,你的東西做得不認真。"
入住内地酒店看到送餐機器人,劉偉馳也一臉警惕。
他不知道為什麼酒店特意攔住不讓别人使用的專屬電梯,這個小東西可以不受限制地進入,也不明白自己想要問東西在哪裡的時候機器人竟然拿不能給出回答 …… 超出認知的新鮮事被解讀成針對、找茬," 我是劉偉馳啊你尊重下我好不好?"
這麼多年明星生涯練就他一身防偷拍技能,所有閃着紅外光的設備都會令劉偉馳緊張。
所以他住三星酒店也要讓助理反復确認沒有房間内沒有偷安裝的 camera,偏偏現在家家都安行車記錄儀,處處都有安保監控,劉偉馳也就時刻神經緊繃、不敢放松。
那種大明星和社會脫軌帶來落差感,會打破光環讓他們被祛魅。而這只是《紅毯先生》通過不 同身份立場錯位來讨論人和人可能始終沒法 100% 有效溝通的方式之一。
這很寧浩,又很不寧浩。
畢竟我們對他的認知始于《瘋狂的石頭》,之後《瘋狂的賽車》《黃金大劫案》《心花路放》《瘋狂的外星人》甚至《我和我的》系列裡張北京的故事,都有濃濃的黑色幽默味道。
粗粝,直給,不限南北,觀眾一看到 " 寧浩作品 " 就期待能笑爆全場。
但來到《紅毯先生》,他刻意拿掉了以前作品裡炫技式的多線叙事和過滿的台詞輸出,回歸到被大眾知曉之前拍《香火》《綠草地》的狀态,追求極簡式表達。
《香火》是他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一個和尚因為佛像坍塌而四處籌款的故事。畫面單薄生冷發着灰,看似喜劇卻透着無處掩藏的悲涼。
後來他又拍了《綠草地》,拍大草原上幾個蒙古族孩子怎麼莊嚴守護一顆 " 國球 "。那時候人們對寧浩的評價還無關黑色幽默,而是說他拍出了淡淡的詩意。
寧浩在《第一導演》的采訪對談裡說自己審美就是這樣大起大落,在極繁和極簡中來回遊移。
當觀眾對他的期待都堆積在前者身上時,人到中年的寧浩卻想嘗試把新極簡主義和自然主義混合到一起。
當初《瘋狂的石頭》接受劉德華贊助而欠下的 " 人情債 " 讓他決定圍繞劉德華來展開 " 實驗 "。這個橋段也在電影中有所體現。
劉德華是誰?娛樂圈裡著名的完美先生,那就撕開他的表象,去講明星這個群體的傲慢與虛偽、去承載自己在當下的思考和沉澱。
所以以往的多線視角變成了封閉視角下的單線叙事,黑色幽默被藏起來了,需要觀眾自己從留白裡去深挖,那些藏在試聽調度背後的意圖只給懂的人。
那些調侃電影節入圍是給夠了贊助、吐槽短視頻流行梗粗俗不過腦、資方外行指導内行但其實根本不懂電影的橋段可能是寧浩現階段的困惑所在。而行事先問白龍王、遇到問題先拜神也很符合香港娛樂圈的一貫做法。
至于劉偉馳,看到一些評論說在香港做了那麼多年天王的人不該這麼不懂得變通。但别忘了他長期躲在團隊精心打造的保護傘裡,連弄壞了别人的車也不肯出面道歉,只想塞錢做了解。
離生活遠了,也就離人間遠了。
至于他堅持的 " 真相 " 究竟對還是錯,就像公關人員所說的那樣," 下一個新瓜來了,舊瓜就不重要了。"
當劉偉馳 " 體驗生活 " 牽回來那只豬衝出房間、衝進挽回他聲勢的公關會場,衝散了所有代表當代文明的紙張電腦,衝向了難見底的深淵,大明星 " 下凡 " 的故事才真的荒誕到了極點。
這也是我看完《紅毯先生》覺得喜歡但也理解外界評論不一的原因:主創明知不讨好卻願意逆風向做一次回歸初心的深度表達,不迎合、不順從,讓電影回歸到電影本身。
雖然觀影過程注定需要邁過一些門檻,但在熱熱鬧鬧的新年裡能多一重選擇,讓同頻的人可以留一點跟自己獨處的時間去品味主創 " 捍衛 " 的姿态,這也挺好的。
原創不易,轉載本文請務必注明作者以及微信号(cj1014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