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OPPO,買下一家女博士創企,歡迎閱讀。
來源:獵雲精選;文 / 孫媛
AI 創企被大廠并購的一幕,在國内也開始上演。
昨日,據鳳凰網科技披露,位于杭州的波形智能于近期解散,而其 CEO、CTO 在内的多位團隊核心成員已集體入職 OPPO。不過,產品仍在正常運營。
而 OPPO 買下的這家公司,可謂 1 歲半的 AI 新秀。你可能不了解波形智能,但你或許聽過蛙蛙寫作。
就是那個上線一年内,注冊用戶超過 30 萬,生成了近 200 億字的文本,付費用戶平均每天使用時長超過 6 小時的 AI 寫作助手,連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知名天使人費革勝都投資了。
買家 OPPO,在大模型領網域也動作頻頻,不僅年初宣布成立 AI 中心、自主訓練 AndesGPT 大模型,還對外宣告将于今年全面普及 AI 手機,計劃讓約 5000 萬用戶的手機搭載生成式 AI 功能。
一邊是 AI 新晉明星創企,另一邊是對着大模型不斷出擊的大廠,順着這邊交易看去,會發現類似人 + 技術的 " 打包 " 并購今年在全球已陸續上演。
9 月,為讓前雇員、AI 大咖兼後者創始人 Noam Shazeer 同意重返谷歌,谷歌 25 億美金收購 Character.AI,帶走了 30 名核心員工和他們的模型技術,連月訪問量 2000 萬的產品都沒要。
此前,微軟 6.5 億美元收購 Inflection、亞馬遜收購 Adept,就有着類似動作。
再來看 OPPO 買下波形智能,更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98 年 NLP 女博士逐鹿大模型,井賢棟、費革勝都來投了
而波形智能的故事,得從 NLP 女博士姜昱辰談起。
出生于 1998 年,姜昱辰本科就讀于浙江大學竺可桢學院,畢業後去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攻讀人工智能博士,主要研究自然語言處理方向。不過雖身處學術界,她卻一直有着創業的想法。
故而,在 ChatGPT 掀起的 AI 風暴正 " 席卷全球 " 時,25 歲的她敏銳抓住了機會。
姜昱辰意識到這是一個相當 "industry-ready" 的時刻,LLM(large language model)的出現,讓人們有機會創造出真正理解語言、生成自然文本的智能系統,是時候可以做一些真正能讓大語言模型應用落地的項目。
放棄了瑞士的高薪工作,2023 年 3 月姜昱辰便回到杭州西湖區,創辦了波形智能。
在她的号召下,曾任美國上市公司掌門教育(ZME)聯合創始人兼營銷高級副總裁的餘騰來到了波形智能,擔任起了聯合創始人兼 COO,就讀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專注于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的周王春澍博士也加入、做起了 CTO。
群星閃耀,自然資本聞聲而動。
創辦僅 1 個月,藕舫天使便帶着數百萬元獨家投入種子輪;再過 7 個月,波形智能就完成了藍馳創投領投的千萬元 Pre-A 輪融資,也就是在這輪中,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知名天使人費革勝登場。
資金到位,波形智能便開始技術破局。
姜昱辰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與推理,參與了大規模長中英翻譯數據集的建設,故而她認為團隊天然在長文本處理方面有明顯優勢和技術底氣。
同時,作為網文資深愛好者,姜昱辰認為小說是一種高頻且普遍的娛樂形式,網文雖不那麼 fancy,但觸及了非常廣泛的用戶群體和需求。
所以,在長文本内容生成 AI 在眾多大模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上,姜昱辰選擇了 " 個性化 " 這一殺手锏,在原有的無限式長文本和可控性技術能力基礎上,重點攻克個性化、可進化特性,疊加多模态、多語言能力,發布了集長記憶、個性化、可進化、普惠化特點于一體的 LPA 技術。
很快,這支平均年齡近 25 歲的超 40 人團隊,朝着網文出擊。
今年 1 月,波形智能先是發布了一款能生成無限式長文本的内容創作垂網域大模型 Weaver,支持寫大綱、續寫、潤色、風格遷移等 10 類寫作任務,覆蓋爽文小說、工作總結、營銷寫作等 30 多個領網域。
再以此為基礎,推出了爆款產品——寫作速度達 10 分鍾 1 萬字,面向專業作者、自媒體、文案創作者的生產力工具蛙蛙寫作。
半年時間,注冊用戶便超過 30 萬,生成将近 200 億字數的文本,平均每日使用時長甚至達到 6.5 小時,占到用戶一天超 1/4 的時間!
7 月 28 日,在 DevDay 上,波形智能發布的蛙蛙寫作 2.0 版本更是 " 越寫越懂你 ",從無限式長文本到長内容的更新,能夠通過多模态直接生成視頻故事,實現了從 " 小說 " 到 " 劇本 " 到 " 視頻 " 的一站式全鏈路内容創作,直接打入 AI 短劇腹地。
網文 + 短劇,真是該有的熱點内容方向 AIGC 應用都被波形智能湊齊了!
手機大廠 OPPO 先買,更多國内 AI 并購或在路上
再到 OPPO 為什麼會盯上波形智能,大概率不是盯着短劇跟網文去的。
答案或許就藏在千人千面、量身定制的 AI —— LPA 技術上。
從 2018 年開始,國内智能手機市場便在尋求新出路。随着 2023 年 AI 大模型的持續出圈,AI 手機概念興起也讓手機廠商燃起鬥志。
去年下半年開始,從早期推出語音助手小布,到 AI 識别照片,再到 2023 年發布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 ) 的 OPPO 就加入将大模型内置于手機之中,完成從雲端 AI 向終端 AI 的轉變的 AI 手機浪潮。
2 月 18 日,OPPO CEO 陳明永發表的一封内部信更是堅定了 OPPO 向 AI 之心。
他說,2024 年是 AI 手機元年。未來五年,AI 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完全可以比肩當年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機。公司已做好充分準備,并專門成立了 AI 中心,資源将向 AI 集中。
所以,我們看到,春節期間,OPPO 推送了最新的 AI 應用,率先在 Find X7 系列上展現,已經實現了 AI 消除功能、AI 通話摘要、AI 超清合影等諸多 AI 新功能,并正在為系統級的 Agent 而努力。
在人員架構上,OPPO 做出重大調整,将所有 AI 相關的職能部門,整合到一個實體部門之内,在人員資金投入上不設上限;在技術上,OPPO 布局了三級大模型,同時将 Titan 超大模型、Turbo 大模型、Tiny 輕量級模型實現端雲聯合部署。
此外,OPPO 與聯發科等芯片廠商緊密合作,圍繞 AI 芯片進行深度定制,為 AI 大模型的端側部署提供強大算力。
而 LPA 技術,正符合手機端側模型千人千面的需求。
姜昱辰認為,大模型的發展會越來越個性化,這也一定會做得更加端側,(數據存儲端側)也是未來更大的場景,讓隐私保障再上一個台階。
從她對 LPA 技術的描述中,會發現,這是一種端雲結合的技術解決方案,具備持續自進化的特點。
波形智能搭建了一套 persona 系統,存儲了比如個人身份信息:年齡、住所、國籍或者 MBTI 以及一些點擊行為,還有一些有模型通過你生成的内容分析行為偏好等等個性化數據,把它存儲在端側,以 Decoding 的能力,指導模型在本地進行解碼,用個性化的 persona 不斷指導模型完成個性化的進化。
由此來看,波形智能的技術和人才可以有助于 OPPO 加速實現更人性化、更個性化、更具隐私安全性的 AI 手機 Agent,助力其跑赢 AI 大模型落地手機端的主戰場。
而這種收購方式,已經成為了目前國際 AI 賽道主流玩法。
事實上,自 OpenAI 的 ChatGPT 掀起 "AI 浪潮 " 後,各種 AI 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風口吹到現在,面臨着融資、商業化等困境,多家海外 AI 獨角獸已經行至巨頭收購這一步。
6 月,亞馬遜用 4.39 億美金買下曾紅極一時的 AI 獨角獸 Adept,後者總融資超過 4.15 億美元,已同意将其技術授權給亞馬遜,Adept 聯合創始人和部分團隊成員也已加入亞馬遜。
這為亞馬遜提供了先進的 AI 功能,同時讓 Adept 在新的首席執行官 Zach Brock 的領導下以大幅縮減的團隊獨立運營。
8 月,谷歌聘請了 20% 的 AI 聊天機器人公司 Character.AI 員工加入其人工智能部門 DeepMind,而 Character.AI 将在新的領導下繼續運營。
簡單來看,他們都是只接收核心團隊,而不收購整家公司,呈現出了 " 人 + 技術>產品 " 的并購趨勢,其中,買方獲取了核心技術和人才、賣方得以繼續發展、投資人則通過早期投資獲得豐厚資本回報,可謂三赢。
以 Character AI 為例,谷歌将以每股 88 美元的價格被收購,這一價格是上一輪融資價格的 2.5 倍,當時該公司的估值為 10 億美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投資者來說,這意味着 25 億美元的退出。
這一筆筆交易,似乎為國内大模型賽道并購打好了範本。
早在去年 11 月,金沙江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嘯虎就曾預判,200 多個大模型很快就會進入收斂期,大部分大模型現在很難差異化和商業化。沒有商業化落地的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都是講故事,投資人很難有興趣。
對于大模型公司的出路,朱嘯虎更是在今年對外表示,最好的結果是賣給大廠。
而 OPPO 買下波形智能,或許揭開了這一種可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