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大廠員工“畢業”之後,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奇傑 石震方 如果要選互聯網大廠近幾年的關鍵詞," 裁員 " 大概率榜上有名。
近年來," 人員調整 "" 部門裁撤 " 的情形不斷在互聯網大廠中上演。2023 年 11 月,被視為互聯網 " 新王 " 的字節跳動接連收縮了虛拟現實業務和遊戲業務;2024 年 1 月,網易(09999.HK)進行内部調整,主要集中在網易傳媒板塊;此前,騰訊(00700.HK)旗下美國網遊開發商拳頭遊戲也在 1 月份官宣,計劃裁員 530 人,約占員工總數的 11%;據阿裡巴巴(09988.HK)财報數據,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該公司員工總數約為 21.93 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約 2 萬人。
中國互聯網協會此前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指數(2023 年)》報告顯示,2022 年互聯網前百家企業員工數量共 151.7 萬人,同比下降 7.4%,降幅較上一年擴大 6.7 個百分點。綜合企業營業收入、互聯網業務收入、員工數量和市值等指标計算,2023 年我國互聯網企業規模指數值為 983.5 分,同比下降 5.7%,這是過去十年(自 2013 年)以來該數據首次出現同比下滑。
但在數據的變化之外,那些從互聯網大廠 " 畢業 " 的員工去了哪裡?
有人離開一段時間後,選擇重回大廠;有人整理了職業需求,最終轉向制造業;有人數月未找到合适的工作,仍待業家中;還有人選擇當一名人生教練,希望幫助更多的人走出迷茫……我們采訪了數個不同案例,了解他們如何看待在大廠的經歷,離開大廠之後再做什麼,來去之間,他們的心态又產生了哪些變化。
不過,相比其他行業,目前 IT(信息技術)互聯網行業依然還算是就業市場的 " 香饽饽 "。智聯招聘日前發布第二期《2024 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該平台數據顯示,春節後第二周,計算機硬體、計算機軟體分别以 80.5%、79.5% 的簡歷投遞量環比增速,排名行業第一,第二。此外,IT 服務、通信 / 電信 / 網絡設備、互聯網 / 電子商務等行業,投遞量增幅均超 50%。
選擇一:大廠之後還是大廠
2022 年 6 月,在一家頭部大廠的產品崗位工作了十一個月之後,哔哩哔哩 UP 主(上傳者)" 林慢慢鴨 " 收到了裁員的通知。
盡管公司内部在 3 月份已陸續開始裁員,但林慢慢并沒有想過這會降臨到她自己的頭上。在一個普通的上午,林慢慢和項目組成員被叫到了一起," 因為業務調整,整個組都被裁撤了 "。除了組長和總監争取到了 " 内部活水 "(指互聯網公司的内部應聘)的機會,林慢慢和其他小組成員全部離開了騰訊。
裁員并沒有在第一時間給林慢慢帶來什麼精神上的衝擊,那時的她只有一個想法:盡快找到下一份工作,不要失業很久。
工作時間沒有達到一年、失去應屆生身份成為擺在林慢慢面前的巨大阻礙。林慢慢告訴記者,在尋找工作時,她也曾經考慮和面試過金融及制造業崗位," 但是感覺到他們跟互聯網行業的要求有不少區别,首先對學歷要求更高,其次更偏好男性員工 "。同時,在面試的過程中,很多面試官會質疑林慢慢的工作經歷。因為工作時間不足一年,她只能接觸到一些基礎的工作。所以面試官會不留情面地指出," 這一年的工作看起來是沒有價值的 "。
之後在朋友的推薦下,林慢慢去到了一家位于上海的互聯網小廠," 校招的時候自己不會去看的那種 "。裁員的影響在這個時候才深刻地體現在了林慢慢身上。作為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林慢慢在畢業前帶着 " 清華包袱 "," 覺得產品并不是一個門檻很高的工作,以自己的能力和學歷應該做得更加優秀才對 "。
新的小廠屬于較為專注垂直領網域的公司," 相對大廠增長比較容易,大概在工作上只要付出 50% 就可以完成 100% 的工作 "。但當時,林慢慢依舊覺得環境對于人有深刻的影響,小廠的環境讓她產生了 " 對于環境的倦怠 "。焦慮随之而來,被裁員的恐慌會延續到對未來的認知。" 如果幾年後,再次進入了求職階段,自己究竟還能否和其他在大廠工作的同齡人在項目經歷和專業能力上競争?" 大廠的資源、培養體系都是小廠無法企及的,林慢慢想要有更長更好的職業周期。
出乎意料的是,不到一年時間之後,林慢慢重新回到了大廠。在求職面試時,林慢慢甚至得到了許多家知名互聯網企業的青睐。
兜兜轉轉,林慢慢最後還是回到了互聯網大廠工作。根據智聯招聘提供的數據統計,2023 年,互聯網行業從業者投遞簡歷的第一順位依然是計算機軟體崗位,甚至相較于 2022 年增長了 3.94%,除了軟體相關,IT 服務、計算機硬體等都是互聯網從業者的選擇。
從互聯網大廠到小廠,又回到大廠,林慢慢開始可以站在更清醒的視角來看這段經歷:在大廠裡面能跟一些非常專業的同事合作,也有非常好的成長和管理體系,但由于體量大,往往只能扮演 " 螺絲釘 " 的角色;但如果是在一個業務比較好的小廠,則往往能夠負責更核心的業務,做出的成績也會帶來更高的成就感。
如今,林慢慢已對自己的專業成長能力有了充足的自信,不再需要靠在大廠還是小廠來證明,回首過去,她說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選擇二:走出的 " 代價 "
清石、阿堯和小羅都是 2022 屆畢業生,他們的經歷很相似:畢業後入職了某電商大廠,在離職時被要求籤署競業限制協定,入職新公司後,都被前公司起訴要求支付違約金,費用從 26 萬元到 44 萬元不等。
競業限制是指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後,用人部門和勞動者約定的一定期限内,勞動者不得到與原部門有競争關系的其他用人部門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部門有競争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由于身體原因,去年 3 月份,小羅在工作 8 個月後向前公司提出了離職," 離職時,HR(人力資源)跟我講,要籤 9 個月競業協定,如果不籤的話就辦不了離職手續。" 小羅說,當時她并不了解競業協定,只是想着早點回家,于是籤下了協定。
之後,這家電商公司每月按此前小羅基本工資的 30% 向小羅發放補償金," 發了大概 5、6 個月,總共 1.4 萬元左右。" 然而不到一個月,小羅就入職了另一家大廠從事跨境電商業務。她說:" 按照現在的互聯網環境,9 個月不工作等于職業生涯毀掉了。我本身來自農村,也不可能待業不工作。" 小羅避開了在前司的負責品類,她的想法是,當時她負責的是速食調味品類,但食品類商品 " 做不了出口 "。
同年 10 月,小羅收到仲裁通知書,前公司要求她支付 "26 萬元的違約金,以及之前發的大概 1.4 萬元競業補償金。" 小羅說,仲裁結果是法院基本支持了前公司的所有訴求。
清石的情況與小羅很接近,她過去負責的是采銷相關崗位。此前,清石收到仲裁委的電話,說她被前公司起訴," 文書上面寫我要賠償 30 萬元左右。"
清石發給記者一張圖片,内容是她與前公司約定的競業協定範圍,圖片上,幾乎國内所有的知名互聯網公司和關聯企業都被列入其中。
" 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列入了,我當時閱讀了四五個小時,實在是沒有找到能入職的公司。" 清石說:" 我覺得非常匪夷所思,我只是一個打工的,怎麼就打出 30 萬元的官司?我在職的時候很努力,績效也很好。"
阿堯被要求賠付的競業協定違約金高達 44 萬元,是 3 人中最多的一位,他告訴記者," 他們找我和解,但要 30 萬元,并且得半年之後給,實在拿不出來。" 據他觀察,他所在部門流動性挺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籤競業協定。阿堯表示," 我覺得競業協定對一些高管,或者說高級技術管理人員來籤可以,但是對我們剛畢業做運營的人使用,說實話有點不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被要求賠償的人員,均籤署了競業協定,并在保護期内到競對名單上的企業工作。在證據确鑿的情況下,司法系統的歷史裁定,更傾向于維護協定執行。
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與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部門支付違約金。
事實上,近年來關于企業起訴前員工違反競業協定的報道并不少見,許多知名公司均有過類似情況。
競業協定的認定範圍也屢屢引起争議,記者注意到,去年 12 月,上海市行政法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欣欣在撰寫的《勞動者離職競業限制協定效力問題研究》中指出,随着創新型社會的發展,我國競業限制案件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然而,激增的案件量凸顯了法律的滞後性,解決競業限制協定效力認定這一問題迫在眉睫。
通過對 71 份有關競業限制協定效力問題的樣本案例進行規律性分析,李欣欣表示,一部分法院在應當實質審查的 " 商業秘密 " 和 " 義務主體 " 這兩個要件中存在如下錯誤邏輯:即籤訂了競業限制協定,就被認定為屬于負有競業義務的人員,存在商業秘密。
" 司法實踐中之所以存在這種忽視對商業秘密和義務主體實質審查的做法,可能有兩種原因。其一,我國法律對二者的規定不明晰,導致法院對商業秘密和義務主體的認定存在困難;其二,競業限制案件畢竟區别于專門的商業秘密案件,關注的重點更多地在于勞動者是否實施了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行為,存在商業秘密、勞動者系負有競業義務的主體僅是認定競業限制協定效力的其中兩個要件,而認定協定效力又僅僅是競業限制案件的其中一環,對二者進行實質審查會耗費大量的司法資源。"
李欣欣認為,對于 " 負有競業限制義務的人 ",應當嚴格限定其内涵和範圍。首先,應當保留對 " 兩高人員 " 的适用。将 " 兩高人員 " 作為競業限制義務主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 " 兩高人員 " 多為董事、監事、總經理、經理、技術總監、研發工程師等,這類勞動者職級高、薪資水平高,掌握商業秘密的可能性較一般崗位的勞動者大。
其次,應當在法律層面對 " 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 的具體範圍作出規定。認定可由兩個要件構成:第一,用人部門存在商業秘密;第二,勞動者在崗位中能夠接觸到該商業秘密。這種方式需要以法律對商業秘密的認定有明确的規定為前提,進而實質審查勞動者是否能夠接觸到該商業秘密。從上述兩方面細化對競業義務主體的認定,有利于解決司法實踐中法院在認定時無法可依的困境。
選擇三:接不住的小廠
從北京郵電大學畢業以後,小魚一直在互聯網大廠做圖形渲染相關工作,"5 年多以來都比較順利,沒遇到過大風大浪 "。
但 " 每個人都躲不過時代的潮流 ",去年 11 月中旬,小魚所在公司實施組織架構調整," 裁撤北京區網域,崗位收縮到上海 "。小魚也因此被裁員。
剛遭遇裁員時小魚甚至還有點興奮," 一筆賠償到手,還能玩一段時間 "。但這種興奮很快就消失了,失業在家的小魚除了準備面試新工作就是在玩,他說:" 短時間的玩放松且愉悅,玩得多了就會空虛無聊,加大焦慮。"
一開始覺得被裁也沒什麼,工作再找就是了,然而現實情形很快就 " 打臉 "。11 月下旬開始,小魚陸陸續續面試了七八家互聯網大小廠," 要麼不是完全匹配,要麼就是薪資接不住,沒有一個 offer(錄取通知)"。小魚表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會開始焦慮," 一焦慮找工作就會更加着急,一着急就容易發揮不好,導致更焦慮,惡性循環 "。
小魚也不甘心降薪就職," 經歷過職場的人都明白,漲薪是多麼的不容易,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果實,堅持到最後一刻 "。
過完春節和元宵節已是 2 月下旬,小魚準備 3 月份好好開始找工作。在他看來,現在找工作依然不算特别難,但很難找一個還不錯的工作,就業環境和兩年前完全不同," 曾經只要覺得應聘者能力還不錯就會通過,現在要求和工作内容非常匹配;曾經跳槽薪資漲幅 30% 的人不少,現在大部分企業都接不住較高的工資 "。
" 原因就是各大公司都在裁員,崗位縮減,市場上失業的人太多了。對于企業來說,可選項也變多了,因此條件異常苛刻。" 小魚說。
這一次失業也讓小魚開始反思,他說:" 現在才 30 歲出頭,還年輕,被裁不是什麼問題,如果到了 40 多歲,該怎麼辦?" 小魚打算以後做一點除了工作之外的事情," 這樣也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養活自己 "。
選擇四:成為制造業 " 廠妹 "
夢蝶有過兩段互聯網企業的工作經歷:大四時在學而思實習了一年,之後去了字節跳動,均是在招聘相關的崗位工作。不同的是,夢蝶在學而思經歷了裁員,離開字節跳動則是裸辭。
" 其實互聯網教育行業在‘雙減’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頹勢,他們非常内卷,每一家公司都為了搶占所在賽道做了不少營銷,導致一直在虧空。" 夢蝶說。
離開字節跳動的原因主要是無意義内卷帶來的加班以及工作壓力,夢蝶表示,她習慣在下班前就完成所有工作,但同事往往會加班工作,使得她也不好意思離開。與此同時,崗位的考核雖然不是特别難,但與同事存在競争關系," 有時不到 10 分鍾候選人就會被搶走 "。夢蝶說,領導也逼得比較緊," 比如完成 100% 考核的時候,他會說,你的同事完成度是 120%,你為什麼沒有達到 "。
在夢蝶看來,互聯網大廠優勢明顯:薪資高、福利好;可以進行系統化的學習,成長快;同事思維都比較活躍,會去創造一些新的東西,然後一鼓作氣去嘗試。
但優點在另一種層面也成為缺點,工資可觀的同時是加班多,這讓夢蝶覺得自己在犧牲生活時間與 " 撒旦 " 交易。夢蝶向記者表示:" 标準化的培訓體系雖然可以讓人快速地成長,但是每個人更像是為工作結果而生的工具人。業務之間各司其職,使得員工很難接觸和學習更多板塊的内容。"
在對自己的職業需求做過分析後,夢蝶列出了兩個選項——考公務員或者進入制造業,在經歷了考公失敗,以及進入一家小公司工作幾個月後,夢蝶最終入職了陝西一家擁有 1000 多位員工和自家生產工廠的頭部美妝企業,目前已經在職一年左右。
對自己的 " 廠妹 " 新身份,夢蝶顯得非常滿意," 沒有沒完沒了的動員、匯報、復盤,企業氛圍很務實。壓力也适中,現五點半半下班之後的時間都是自己的。2023 年學會了遊泳,也有時間做手工了 "。
夢蝶告訴記者,不少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的離職或被裁員工也會到她所在的企業應聘,但 " 公司偏好踏實穩重的人,而互聯網人思維活躍,比較跳脫和有個性 "。夢蝶說,之前有互聯網行業的人到她所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最後雙方都不滿意。此外,由于互聯網行業工資水平比較高,與制造業有差異,從前者出來的員工成功受聘進入夢蝶現在公司的概率并不高。
" 還有一個共同點,這兩年不管是在互聯網大廠還是制造業公司,我都發現人才市場上流通着很多優秀的大學生和來自雙一流院校的碩士,但他們過去的工作履歷并不是特别漂亮,往往都在一些不知名小公司待過幾個月或一年半載。" 夢蝶覺得," 可能也側面反映了現在工作不是特别好找 "。
選擇五:數字遊民
去年 5 月,覺得自己因為繁重工作而身心俱疲的貳肆,鼓起勇氣離開待了兩年的大廠,開始探索數字遊民之路。數字遊民是指那些通過互聯網和數字技術,能夠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的人。貳肆把這次裸辭稱為 " 重啟人生 ",他定下目标,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并能以此為生。
裸辭之後,貳肆開始在小紅書上做起了旅行博主,他興奮地分享着自己裸辭之後的旅行經歷:去新疆騎馬,到海南衝浪,在菲律賓與鲸鲨共遊等等。這也是他 " 重啟人生 " 的目标之一—— " 盡情去體驗,去喜歡的地方旅居,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生活方式 "。
但很快,貳肆就走出了被他叫做 " 裸辭甜蜜期 " 的前三個月,慢慢開始變得焦慮," 對熱愛的尋找沒有進展,英語學習計劃沒有按時完成 "。在通過内觀、正念、人生教練等一系列方式向内探求之後,貳肆找到了他的理想事業,第一是做能幫助 " 更多青年人擺脫迷茫内耗、找到熱愛 " 的人生教練,第二是做 " 旅行 + 自我探索 + 同頻社交 " 的旅修產品。
在那之後,貳肆參加了 ICF(國際教練聯合會)認證的人生教練課程,并考取了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培訓中心的森林療愈師證書,他告訴記者,因為覺得現階段商業化程度還不高,選擇做人生教練前他也觀望了許久,且考慮過就業前景和市場接受程度,但咨詢過的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前輩給了他信心。" 森林療愈師這一職業在國内可能比人生教練還新,所以我跟幾個合作夥伴目前在嘗試做旅行 + 修行的旅修方向。" 貳肆說。
作為一種職業,人生教練旨在通過啟發和引導,幫助客戶分析當前的情況、識别可能存在的限制信念和其他障礙,并激勵他們發揮個人和職業潛力。這一行業興起于 20 世紀 90 年代的美國,并于西方世界發展壯大,但在國内還相對新鮮。2022 年 ICF 年度報告顯示,全球共有超過 5.6 萬名 ICF 會員,其中約 78% 在北美和歐洲,亞洲會員比例僅約 10%。
森林療愈師的主要工作場所則是自然環境,他們通過帶領人們進入自然環境中,教導亞健康人士如何與自然互動,從而達到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提高幸福感的效果。
總體而言,貳肆覺得在目前經濟不夠景氣的環境下,精神療愈是一個在向上發展的行業,人們會更多地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在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努力後,貳肆已經作為人生教練接待了十幾名客戶。" 整體反饋都很滿意,其中 2 名成為長期客戶。對話完之後,他們覺得收獲很大,覺得當下需要有人長期幫忙梳理問題。" 貳肆說,森林旅修的項目還在發力招募,正想辦法鋪開渠道。
貳肆介紹,他目前的人生教練收費是 300 元 / 小時,首次體驗是 199 元 / 小時,兩天一夜的旅修項目定價則是 1500 元左右。" 有朋友覺得比較貴,我們正在摸索。" 貳肆告訴記者,他也還在探索完善自己的商業模式,主要定位的目标客戶是白領人群。" 共同點的話,大家可能都想跳出原有框架做一份内心渴望的事情,例如職場轉型等等。因為新事業不确定性很大,所以需要一份安全感。"
有了理想的事業,裸辭近一年的貳肆如今已經不太焦慮了,但他仍要面對一些職業的挑戰," 現在的主要困難是商業化,市場的體量還不夠大。一方面自己的私網域要打開,最近會去赴一些客戶的單獨邀約,另一方面小紅書這種公網域的運營也需要做好,建立個人 IP(品牌或知名度)很重要 "。
(文中采訪對象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