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補稅1個億,太極集團業績大翻車,歡迎閱讀。
兩家子公司補稅 1 個億後,太極集團預計 2024 年歸母淨利潤大降 96% 以上。對于公司 4 萬多股東來說,前日的一紙公告,無異于晴天霹靂。
從公開披露的信息來看,這次補稅主要是稅務稽查、企業自查,大概率不是主觀逃稅。公司稱,不涉及行政處罰。
在這種情況下,太極集團改善經營态勢,更加任重道遠。這副重擔落在了新任董事長俞敏肩頭。
70 後俞敏自上世紀 90 年代上海财大畢業後,在華潤醫藥下屬企業歷練多年。2021 年,太極集團控股股東太極有限完成混改,中國醫藥集團成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後,俞敏上任總經理,去年 10 月剛履新董事長一職。
補稅 1 個億
昨日,太極集團(600129.SH)一紙補繳稅款公告,讓 4 萬多名股東,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天。
根據公告,稅務部門對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藥業進行了檢查,公司全資子公司重慶中藥材有限公司進行自查後,兩家企業應補繳稅款及滞納金等共計約 1 億元。
其中,西南藥業需補繳所得稅 8000 萬元,重慶中藥材需補繳增值稅及滞納金 2000 萬元。公告稱,此次不涉及行政處罰,上述補繳稅款及滞納金計入 2024 年度當期損益,預計将減少 2024 年歸母淨利潤 1 億元。
西南藥業由公司持股 99%,系西南地區唯一麻醉藥及精神類藥品定點生產企業,為中國第一個口服緩釋制劑誕生地。其擁有近 500 個生產許可證,擁有益保世靈等多個治療領網域的普藥產品。
緊接着,太極集團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 2024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約 2665.27 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約 7.95 億元,同比降幅約 96.76%。同期,扣非淨利潤約 3853.93 萬元,同比下降約 95.02%。
兩個月前,公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約 1.56 億元,同比下降約 80.98%,扣非淨利潤 1.34 億元,同比下降約 82.67%。
前後兩份業績預告,巨大的落差,讓中小投資者們緊緊捏了一把汗。昨日開盤,公司股價即大跌超 5%,随後向上拉升,全天收跌 1.09%。
經營乏力
太極集團是西南地區知名大型藥企集團,涉及種植、制藥、流通和零售等上下遊環節。旗下擁有胃腸類、抗感染類以及神經系統用藥等眾多產品,藿香正氣液更是人盡皆知。
不過,2024 年,公司經歷了近年來最難的時刻。
受 2023 年高基數和部分產品社會庫存較高影響,去年,公司的胃腸感冒類、抗感染類等藥品銷量下降,全面清理渠道庫存。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加大庫存藥品促銷力度,仍未能扭轉乏力的局面。
經過财務部門核算,2024 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20.56%,其中,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大降 42.5%,影響了全年業績。
去年前三季度,太極集團各產品線幾乎全線下降,其中,消化及代謝用藥、抗感染藥物收入 17.69 億元、8.48 億元,同比分别下降 34.28% 和 43.13%,在 7 大系列產品中降幅最大。
藿香正氣口服液是太極集團的大單品,2020 年以來持續增速迅猛,其銷售收入由 2020 年的 6.89 億元飙升至 2023 年的 22.71 億元,所占公司收入比重由約 6.15% 增至 14.54%。
前任董事長白禮西一手帶大藿香正氣口服液,并寄予厚望,2017 年曾公開表示 10 年内将其打造成銷售規模百億級的中成藥大單品。不過,在他辭任後,這個宏大目标繼任者幾無提及。
藿香正氣液是公司以大品種帶動大品類發展的經典案例,除了口服液,還衍生出膠囊、顆粒、丸類、合劑等藿香正氣全新品類上市,連鎖覆蓋率超 85%,借以補充市場增長曲線。
不過,靠一支藿香正氣口服液難以救贖公司。
白禮西離任前的 2018 年,太極集團已出現增收難增利的狀況,當年藿香正氣口服液銷量大降,銷售僅完成 " 過 10 億元 ",未能完成 20 億元銷售目标。
白禮西離開後,繼任者李陽春執掌太極集團,但未能控制住市場維護開拓費用開支。2020 年至 2023 年,其開支所占銷售費用比重保持在 50% 以上。去年上半年,為 54.67%。
2021 年,央企中國醫藥集團通過混改入主公司,中國醫藥系高管陸續進入,俞敏擔任總經理,與時任董事長李陽春搭班子。
去年 10 月,太極集團董事會換屆,李陽春到齡退休,70 後俞敏被選舉為新任董事長。他能否徹底扭轉公司經營疲軟的局面,外界已經給予了很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