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搶占AI原生應用入口,百度上線首個無代碼開發平台,歡迎閱讀。
圖片由钛媒體 APP 拍攝
3 月 24 日,百度 AI Day 上,钛媒體 APP 獲悉,百度全量上線了首個無代碼開發平台秒哒。
以對話式為互動方式,秒哒打出了三大核心功能:無代碼編程,多智能體協作、多工具調用。
簡單理解,秒哒改變的是通常意義上一款開發應用的環節,即,從產品經理定需求、設計師出圖、程式員寫代碼、測試改 Bug 和上線運營等環節。
在秒哒上,用戶可以用自然語言的方式描述需求,即可自動生成完整功能代碼。
以钛媒體 APP 現場實際體驗來看,只要在秒哒的對話框内,簡單地描述一個需求,不需要敲一行代碼,平台就能生成一些簡單的 H5、網站、小遊戲或者輕應用。
同時,秒哒還支持多輪修改,生成後繼續和秒哒對話,提出修改和補充建議,能立刻查看修改後的效果。
之于百度,秒哒上線的意義在于,進一步加深 AI 生态的協同。
秒哒與百度智能雲和文心大模型等技術資源深度綁定,尤其是百度智能雲多種工具和服務,包括數據檢索、影像處理、地圖定位、語音識别,以及雲計算資源的管理和調度。
而在構建開放平台和開發者網絡上,由于進一步降低了應用的開發門檻,秒哒可以鼓勵不同行業背景的開發者,提出更多垂直細分領網域的解決方案,更貼近一線真實需求,而豐富的應用庫,有助于生态壁壘的鞏固。
事實上,在秒哒之前,市場上已有諸多低代碼或者無代碼開發工具,比如,Bubble、Adalo、Microsoft Power Apps、OutSystems、Zapier 等,同樣主打的是邏輯設計簡化與開發效率提升,并且在不同維度上有核心亮眼表現,吸引着大量應用開發者。
但要熟練操作以上工具,或多或少需要一定的技術背景,并且,它們主要面向的用戶群體是專業的程式員。
秒哒的核心賣點在于多智能體協同和自然語言,直接将應用開發 " 下沉 " 到了普通人群,将無代碼工具從 " 低代碼輔助 " 改造為 " 全流程替代 ",更大程度上,切入的是缺乏技術支持的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創業者,尤其是非技術群體的需求。
這也與國際上一些主流 AI 科技公司的思路形成了差異化。
比如說,在 ChatGPT 上線一周年之後,2023 年 11 月 7 日,OpenAI 舉辦了首屆開發者大會,其中,一項重要的議題是,發布了專門用于創建、管理和自定義聊天機器人的工具 GPT Builder。
GPT Builder 主要面向 ChatGPT Plus 訂閱者及企業客戶。通過 GPT Builder,用戶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快速創建定制化的 GPT 應用。
GPT Builder 承載了山姆 · 奧特曼(Sam Altman)一個頗具野心的生态願景:引入更多 GPT 開發者,允許用戶發布和分享 GPT 應用,以 "GPT Store" 打造類似于蘋果的 App Store 的生态,并與開發者共享收入。
而随着近期國内對 AI Agent 的熱情再度燃起,在 AI Day 現場,百度集團副總裁袁佛玉對钛媒體 APP 表示,秒哒希望成為一個開發 AI Agent 的工具,而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許多用戶為秒哒 " 買單 ",從前期内測的結果來看,教育、金融、招聘等垂直行業需求度比較旺盛。
不過,钛媒體 APP 觀察到,秒哒目前而言還無法替代專業的應用開發。并且,不是每個普通用戶都有清晰的產品和設計思維,而自然語言的模糊需求,也可能會導致生成應用的結果大幅偏離預期。同時,也已經有專業開發者對秒哒創建應用穩定性,以及應用的質量提出了質疑。
此外,一些企業級用戶可能會秉持一個觀望的态度,需要考慮到其開發的數據是集中在百度的伺服器上,而秒哒還沒有明确披露安全審核機制,應用的隐私保護機制尚未得到完全驗證。(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