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預告變臉拉響“*ST”警報! 星光股份發布修正公告,去年歸母淨利潤将由盈轉虧,歡迎閱讀。
4 月 21 日晚間,星光股份(002076.SZ,股價 2.81 元,市值 31.17 億元)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其在今年 1 月份預計去年歸母淨利潤為 335 萬元 ~520 萬元,此次修正為預計虧損 2800 萬元 ~3600 萬元,2023 年同期則是虧損 1310.56 萬元,這也意味着,星光股份将持續虧損。
根據公告,本次修正的主要原因有三項,主要包括參股公司回購義務所涉訴訟,導致計提預計損失約 700 萬元;子公司信息安全與系統集成業務商譽資產組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 2300 萬元;子公司動力锂電池生產設備業務存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230 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商譽減值準備計提來源于星光股份在 2024 年收購的兩家子公司股權,分别在去年 6 月、10 月才納入合并報表範圍。目前來看,在收購當年,這兩家标的公司便給上市公司帶來業績侵蝕影響。
營收小于 3 億元且虧損,公司或被 "*ST"
3 個月前,星光股份發布了第一份 2024 年業績預告,預計 2024 年利潤總額為 150 萬元 ~225 萬元,歸母淨利潤為 335 萬元 ~520 萬元,扣非淨利潤為 135 萬元 ~200 萬元,将實現扭虧為盈。
如今,星光股份發布更正公告,公司最新預計利潤總額為虧損 2900 萬元 ~3700 萬元,歸母淨利潤為虧損 2800 萬元 ~3600 萬元,扣非淨利潤為虧損 2300 萬元 ~3000 萬元,而 2023 年,這三個項目的數據分别是 -1237.98 萬元、-1310.56 萬元及 -2233.23 萬元。對比可見,2024 年星光股份虧損或進一步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業績預告更正公告中,星光股份并未修改此前的營業收入預計。公司預計 2024 年營業收入為 1.8 億元 ~2 億元,2023 年則是 1.51 億元,同比将增長 19.34%~32.60%。
不過,收入的增長并未帶來公司利潤情況的改善。記者注意到,星光股份在公告中還提示,預計 2024 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後的營業收入低于 3 億元,在披露 2024 年年度報告後,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前冠以 "*ST" 字樣)。
記者查詢到,星光股份原名雪萊特,是廣東佛山南海區首家民營上市公司,業務圍繞 LED 展開,2021 年至今其年度營收均未能突破 3 億元,2021 年— 2023 年分别是 1.55 億元、1.56 億元及 1.51 億元。
收購不足 1 年,子公司已被計提商譽減值
此番業績更正,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星光股份對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
記者查詢了解到,2024 年,星光股份以 800 萬元增資收購廣東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光量子)51% 股權,又以 1000 萬元增資收購廣州元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生信息)51% 股權,并分别于 2024 年 6 月、10 月被納入公司合并報表範圍。
根據此前增資收購元生信息的公告,元生信息 2023 年營收超過 7000 萬元,但虧損也超過 2000 萬元,2024 年前 5 個月也處于虧損狀态。不過,該标的原控股股東承諾,元生信息 2024 年 9 月— 12 月完成合并報表内主營業務收入不少于 7000 萬元,2025 年完成合并報表内主營業務收入不少于 1.5 億元,且 2024 年 9 月— 12 月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稅後淨利潤)不少于 300 萬元。
星光量子方面,增資公告中未明确業績承諾,但提及投資完成後,若标的公司在 2024 年或 2025 年完成 6000 萬元營收業績,則将繼續獲得 1500 萬元投資用于技術研發及業務拓展。
根據星光股份介紹,增資收購控股權後,公司積極督促星光量子、元生信息原股東及核心骨幹努力開拓業務,加強内部管理和開源節流,争取在 2024 年達成好的經營業績。但由于公司收購股權時間較短,協同效應難以快速發揮,以及受外部經濟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星光量子、元生信息未能在 2024 年度并表後 3 到 7 個月内扭虧為盈。
業績修正公告發布當晚,星光股份同步發布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對子公司經營作出自願性承諾的公告,稱如星光量子、元生信息在 2025 年 1 月— 10 月累計淨利潤和 2025 年 1 月— 10 月累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兩者孰低為負值,承諾人願意分别以不低于 800 萬元、不低于 1000 萬元的交易對價收購上市公司所持對應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