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空調安裝師傅,困在爆單的酷暑裡,歡迎閱讀。
今年入夏以來,全國多地都出現了 40 ℃以上的高溫天氣,持續的熱浪讓人苦不堪言。小雷所在的廣州,氣溫沒有這麼誇張,但悶熱的糟糕天氣同樣折磨着每一個人。對抗酷暑的辦法很多,最有效的無疑還是開空調。在一塊封閉空間裡,空調持續輸出的冷氣成了炎炎夏日受害者們的救世主。
持續高溫天氣碰上 618 年中大促,整個 6 月份的空調銷量迎來一波激增。空調安裝師傅們的工作量瞬間暴漲,他們頂着烈日在不同的樓宇間穿梭,成為 6 月份最忙碌的人群之一。
小雷今年 6 月正好搬了家,接觸了這個時間段的空調安裝師傅,對他們忙碌的工作多了一些了解。
頂着烈日酷暑搬家,絕對不是一個理智的決定。正式搬入新家的前一周,小雷就把安裝空調的優先級拉到最高。618 大促花樣繁多,預售膨脹金、下單後返現、以舊換新折扣、贈送清潔服務 …… 空調品牌們的競争手段讓人看得眼花缭亂,不過這個時候小雷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去一一比價了,我迅速選定了要下單的空調款式。
今年 618 期間普通商品的配送效率基本和平時無異,畢竟經過多年歷練的電商平台和商家們有充足的應對經驗。但空調這樣的大件并不是這樣,負責配送是另外的物流公司,時間也要長很多。面對小雷的催促要求,電話那頭的客服語氣裡滿是無奈:本地倉庫的貨早已售罄,目前發來的空調是從外地工廠調的貨。
(圖源手機 App 截圖)
不過就在空調即将送上門時,安裝師傅的電話很及時地打了過來。着急的小雷很快就在電話裡确定了安裝時間,送貨師傅和安裝師傅幾乎同時抵達小區。安裝師傅麻利地在物業管理處辦完了空調安裝報備手續,對于需要復印什麼證件、籤署什麼檔案,他都了然于胸,對流程比作為初來乍到新住戶的小雷熟悉得多。
上樓來到房間裡,兩位安裝師傅熟練地拆開空調包裝,确定了連線和安裝位置後開始向小雷說明安裝費用。一位師傅向小雷解釋費用明細:高空作業費 100 元、外機安裝處百葉窗拆裝 40 元、空調支架安裝(含材料)80 元。雙方确認後,兩位師傅迅速開始動工。
(圖源雷科技攝制)
家用空調的安裝流程不算特别復雜,一般是先在室内安裝位置打好孔安裝支架,再把連線上牆,同時要把管道從牆壁上預留的孔洞裡延伸出去連接外機。作為旁觀者,看得最驚險的部分自然是安裝外機。安裝師傅需要爬過陽台,懸空着身子完成空調外機的擺放安裝。對這項操作,安裝師傅表現得倒是輕車就熟,挂上安全繩就高空作業了。
兩位師傅的動作很麻利,不到 1 個小時就完成了空調安裝。在和他們攀談的過程中,小雷得知,這已經是他們當天安裝的第八台空調。結束了這單後,他們當天還有兩個安裝單要完成,所在小區距離這裡有六七公裡。據了解,他們所在的品牌公司在附近區網域的空調安裝基本都由他們兩個人負責,6 月份的工作日常就是在這片地方來回穿梭。
安裝師傅稱,他們 8 點開始工作,持續到下午 3 點才吃了點東西,一方面是天氣炎熱,沒有胃口,在一直猛灌水;另一方面是單多時間緊,經常有客戶催促,擠不出時間來從容吃頓飯。其中一位師傅苦笑道:" 你這種不急着入住的還好,那些空調壞了換空調的,一般都特别着急,一直打電話催。畢竟這麼熱的天氣,不開空調誰都睡不着。"
而且,對于公司派下來的單,他們沒有拒絕的權利。給小雷安裝完空調後,兩位安裝師傅還有一大堆單子要去消化處理。理論上說,他們接的安裝單越多、提成就越高,當月的收入也會更多。電梯裡碰到的一位裝修工人,略帶調侃語氣對安裝師傅說:" 空調裝得多,工資肯定也更高啊。" 兩位師傅連連擺手,表示裝空調收入沒你們想象得那麼多,他們寧願少接點單多休息會。
在和安裝師傅詳聊後,發現空調安裝不能簡單理解為一份高收入職業。小雷了解,到空調安裝工人的收入通常由底薪 + 提成構成,其中提成是大頭,自然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安裝數量和提成金額成正比。只是,提成的金額并不是特别高。
安裝師傅解釋到,像小雷購買的這台空調,至少要兩個人一起完成安裝。而小雷支付的 220 元安裝費在人工費快速增長的今天并不算高,除去材料成本和公司抽成,他們拿到手不過 100 多塊,兩人一平分,不過七八十元。如果按照一天裝 10 台空調算,一位安裝師傅的收入能達到七八百元。
但是,這個數字其實只是看起來很美好。一天七八百高收入背後,可能是從早到晚超過 12 小時的高負荷體力工作,節假日無休,代價還有高空作業的風險以及不規律飲食、打孔風塵帶來的健康隐患。看着他們滿是割傷、口子的雙手和黝黑的皮膚,小雷心中對于空調安裝工作的認知再一次被改變。
現在來說,大部分品牌的空調安裝流程都很規範。小雷安裝空調時,師傅會提前告知收費項目、支付時通過官方渠道、事後會有詳細的收費清單。而且,之後會有安裝服務評價和客服電話回訪環節,空調師傅從中攫取灰色收入的空間非常小。
(安裝費用明細,圖源手機截圖)
對安裝師傅而言,真正掙錢的大單字,是企業等商業客戶的空調安裝單。一般而言,大型辦公室、寫字樓安裝空調,要麼是價格高得多的中央空調,要麼一次性安裝的數量會比較誇張。無論怎麼樣,安裝工人能從中一次拿到的提成都會比從個人客戶那裡的多。只是,很多時候,商用空調安裝通常有專門負責的團隊,和這些我們日常見到的安裝師傅沒太多關系。
總的來說,空調安裝工人的收入不能說低,但背後的辛苦程度的确比很多工作都要高,并且他們要承擔很多我們看不到的風險和代價。
在選購空調時,小雷發現,國產品牌的聲量非常大。如果買 2000 元左右的產品,高性價比的選擇幾乎只有幾個國產品牌可選。不得不說,國產空調品牌價格戰能力很強,2000 來塊就能買到一級能效、帶 IoT 智能模塊、1.5 匹、有變頻功能的產品。海外品牌的同配置產品,價格往往要翻個倍。
不誇張地說,在國產品牌的努力下,空調早已白菜化。要知道,十幾二十年前,空調還是少部分家庭才有的奢侈品。但如今,空調幾乎是生活必需品。即便是房租低廉、居住環境相對差的城中村出租房,空調也基本都是标配。這其中,當然有國產品牌們的功勞。
只是,就整個空調行業來說,内卷和價格戰已經成為常态,走低的利潤下,安裝師傅等相關從業者,必然會受到影響。奧維雲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國内空調全渠道銷量 5714 萬台,同比下降 3.3%。排名前三的空調品牌分别為格力、美的和海爾,這三家廠商拿下了超過 80% 的市場份額。
不難發現,空調市場呈現出了和手機行業類似的情況: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頭部效應加劇、產品同質化、品牌利潤下降。整體來說,空調產品的毛利率仍能有 20% 左右,比手機情況好一些。但線上銷售的面向互聯網用戶的產品,利潤率還要更低些。小米等互聯網品牌的加入,進一步加劇了整個行業的内卷。和手機等設備不同的是,空調銷售有很強的季節性,夏季往往是銷售和安裝高峰,秋冬季節安裝的人就要少很多。
(圖源品牌官方)
而空調安裝師傅的處境,就是整個市場環境下的縮影。出于人力成本控制,品牌公司會限制安裝工人的人數,一個安裝師傅可能要負責一大片區網域的安裝工作。出于競争力考慮,安裝費用會被壓縮,安裝師傅拿到手的提成不會特别高。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安裝師傅拿到提成前會經歷一系列考核。就好像有一張無形的網,把他們困在其中。
在銷售旺季疲于奔命、用辛勞和汗水為生活付出,或許是每一位空調安裝師傅的日常。坦率說,在消費者角度來說,我們對高性價比的空調、快速響應的安裝服務和低廉的人工服務費自然是欣然接受。
而想要讓安裝師傅們的處境好一點,可能需要品牌走出價格戰泥淖打造出更有價值的產品,可能得要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服務費用。細究起來,這是很復雜的綜合性問題。現實中,要改變這些并不容易。
像小雷這樣的普通消費者,目前能做的大概只有對這些勞動者報以尊敬,享受清涼體驗的時候記得他們的辛勤工作,這或許能讓這份職業多一點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