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馬麗《水餃皇後》路演口碑爆棚,影票秒搶光,預定五一票房冠軍,歡迎閱讀。
雖然說 " 五一檔 " 電影預售時數字很不理想,市場也有頹勢,但該幹的 " 架 " 還得幹。
尤其是由劉偉強執導、馬麗主演的《水餃皇後》,不管是口碑還是預售票房,都頂在 " 五一檔 " 電影前列,努力努力在小檔期拔個頭籌,票房成績也應該不會太差。
所以《水餃皇後》從 4 月 20 号開始,就進行大規模路演,為自己的電影積攢口碑和數據。
路演首站選在沈陽,導演劉偉強與主演馬麗宣傳自家的電影都很賣力,不光在現場模仿東北方言段子 " 嘎嘎好吃 ",引得觀眾滿堂哄笑。
還現場商量,要讓李宇春來演唱《水餃皇後》主題曲,有粉絲評論:春春第一張專輯叫《皇後與夢想》現在又給《水餃皇後》唱主題曲," 皇後唱了皇後 " 具象化了!
在與影迷交流環節,馬麗坦言:" 臧姑娘的經歷讓我想到自己的北漂歲月 ",還強調 " 成功背後是無數日夜的堅持 "。
目前《水餃皇後》的路演都安排在武漢、成都、青島、杭州、北京等 " 大碼頭 ",還特别有新意的将最後一站定在香港,算是對主角臧健和的一種另類紀念。
為了吸引更多的口碑觀眾,大部分城市推出了 19.9 的限時優惠票價,不過成都路演《水餃皇後》部分場次票價有點高,在網上還引起了争議。
但就是這樣,《水餃皇後》的路演票還是秒光,有搶票網友直呼:" 簡直瘋了 ",可見馬麗這個招牌還是很響亮。
《水餃皇後》有非常濃郁的年代氣息,主角臧健和也有真實原型,她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從街頭攤販到年入 60 億的商業女強人,臧健和有着傳奇的一生。
電影的故事線以 20 歲後臧健和為主,在她在醫院做護士期間,認識了一位泰籍華人醫生,很快兩人生了情愫,組建了小家庭,并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可惜這樣平淡的生活過得很快,1974 年她丈夫收到泰國父親病逝的消息,趕回泰國料理家事,結果一走就是三年音訊全無。
臧健和找到泰國見到丈夫後才發現,自己的丈夫是現代版 " 陳世美 ",丈夫已經另娶了個妻子,并且生下孩子。
雖然婆家還算有良心願意接納他們母女三人,但是臧健和不願意委曲求全,也沒臉回山東老家,于是在香港轉機時聽說香港錢好掙,決定留在香港打拼。
她帶着兩個女兒從洗碗工做起,後來又在灣仔碼頭擺攤賣水餃,又經歷無證經營與城管交涉、與日本百貨合作被刁難、抵押房產建立生產線,最終創立 " 灣仔碼頭 " 品牌,整個從 1970 年代至 21 世紀初,非常有時代性。
《水餃皇後》1995 年 TVB 也制作過一部港劇,不過劇情側重情感糾葛,馬麗的電影版則強化商業智慧與時代關聯,看過的觀眾感覺影版更貼近真實人物。
曾經執導過《無間道》、《傷城》、《頭文字 D》等作品的導演劉偉強對影版《水餃皇後》拍攝和剪輯都很慎重。
為了貼合電影背景,他復刻了 1980 年代香港夜市風貌,包括木制擀面杖、手寫配方本等劇情細節也沒有忽視。電影的初剪版本,據說長達八個半小時,最終是導演下狠手才有了當下的 119 分鍾的正式版本。
很多人說《水餃皇後》算是馬麗的轉型之作,其實真的是誤解。
馬麗雖然大多都在喜劇圈厮混,但事實上她演正劇真的很有力量,比如說曾經的《第二十條》還有極具荒誕色彩的《東北虎》,都是凸顯她演技的片子。
這次馬麗飾演女性傳奇人物臧健和,不僅年齡跨度從 20 歲到 60 歲,還增肥了 15 斤,最有意思的是,片中所有水餃鏡頭均為她親手包制,甚至她包的餃子太多,成了劇組的日常夥食。
除了馬麗,片子實力演員很多。
惠英紅演外冷心熱的房東紅姐,朱亞文演市井俠義警察華哥,袁富華演糖水伯,沒用年輕流量拖後腿真好。
目前市場對《水餃皇後》期待值還是很高,貓眼預測票房突破 2.2 億元,還有網友預測高達 5 億元,看來我們馬姐單挑也很扛票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