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蜜雪冰城的供應鏈初窺,歡迎閱讀。
蜜雪冰城的供應鏈初窺
千山
3 月 3 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收盤價比發行價上漲 43.21%,迄今市值已超過 1700 億港元。其此前公開發售超額認購 5324.29 倍,凍資金額 1.84 萬億港元,被稱作港股歷史最大 " 凍資王 "。
憑借 4 元檸檬水等引流單品,蜜雪冰城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現制飲品企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蜜雪冰城擁有覆蓋海内外超過 45000 家門店,門店總量超過瑞幸、星巴克和麥當勞。
蜜雪冰城的引流單品有多火爆?2024 年前九個月就狂賣出 11 億杯 4 元檸檬水,港股發售材料顯示,在中國每 10 杯現制檸檬水有超過 8 杯來自蜜雪冰城。
9 個月 11 億杯的檸檬水銷量讓蜜雪冰城成為國内最大的檸檬采購商,甚至可以說蜜雪冰城已初步具備影響檸檬整體市場的能力。不過檸檬水畢竟是蜜雪冰城的一種引流單品,其較低的單價策略也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另一方面,檸檬種植則關系數萬乃至幾十萬農民生計。
兩者之間潛在深層問題不容忽視。
檸檬主產區的現狀
發售資料顯示,蜜雪冰城的檸檬采購成本比同行業平均水平低 20% 以上。低兩成成本也就意味着是留出了兩成利潤空間,在解釋這個原因時,蜜雪冰城認為原產地設立公司建立工廠 + 原產地收購是成本降低的主因。
這麼說也對。
我國檸檬種植呈現高度集中現象,主產區位于四川安嶽和毗鄰的重慶潼南。根據多個官方媒體的信息顯示,僅四川安嶽一地的檸檬產量高峰時就能占到國内產量六、七成。
2023 年蜜雪冰城檸檬采購量為 11.5 萬噸,考慮去年衝刺上市的業績需要,其檸檬采購量在 2024 年可能會更高。就算按照 11.5 萬噸計算,蜜雪冰城檸檬采購量已經大到讓人驚訝,它所采購的檸檬幾乎全部來自四川安嶽縣和重慶潼南區,其中安嶽檸檬占比最多。
2023 年安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當年安嶽縣的園林水果產量為 52.17 萬噸。從統計口徑看,安嶽縣園林水果統計範圍包括檸檬和橙、柚等,除檸檬外,其他水果產量占園林水果比例極小。初步推算,2023 年安嶽當年的檸檬產量應該在 50 萬噸左右,當年重慶潼南統計公報顯示,這一年他們的檸檬產量為 26.48 萬噸。
2023 年上述兩個主產區的檸檬產量大致定格在 76 萬噸左右,蜜雪冰城在 2023 年檸檬采購量為 11.5 萬噸,差不多占到兩大主產區檸檬產量的 15%-20%。
一家采購占比較大确實是檸檬主產區面臨的一個事實,另一個事實則是檸檬增量漲幅也挺猛。以安嶽為例,根據當地公布的近三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估算,從 2020 年到 2023 年,安嶽檸檬產量四年間漲幅可能在 25% 左右。
上述估算出的數據會帶出兩個潛在深層問題。
價格與利潤
面對市場中分散的供給者(農戶、合作社),蜜雪冰城在某種程度上具備影響檸檬市場價格的能力。
蜜雪冰城四元一杯的檸檬水除了房租、人工、能源、稅費外,在原材料環節中塑料杯、糖漿、檸檬是成本大頭,而三者之中前兩者原料又屬于國際大宗商品蜜雪冰城沒有 " 壟斷 " 地位,只有檸檬除外。
需要注意的是,四元一杯的冰鮮檸檬水一直被看作蜜雪冰城的引流工具,其實際利潤率并不高。
還是以數據說話。去年蜜雪冰城旗下的雪王檸檬公司在川渝兩地的黃果檸檬采購價每斤為 2.1-2.6 元(成品率不同價格亦不同)不等。根據更早前蜜雪冰城發布的 A 股版本招股書顯示,其在 2022 年一季度對外銷售的水果均價為 4.3 元 / 斤(報告期内價格波動不大),這些水果大致包括百香果、芒果等單價較高的熱帶水果和檸檬等,其中檸檬是最大單品。
以檸檬產區收購價 2.4 元 / 斤(取中間值)算下來,一斤檸檬的產地收購成本就能占到水果銷售均價的 55.8%,留給蜜雪冰城的水果銷售的獲利空間只有 44.2%。除此外,還要再加上檸檬腐壞率成本,田間到終端運輸成本、冷庫冷藏成本、檸檬分揀成本、折舊成本,如此算下來,蜜雪冰城銷售檸檬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之低。
潛在的問題在于,如果要維持引流產品的價格不變,在長期 " 焊死 " 檸檬水四元終端價格線和極低利潤空間的情況下,蜜雪冰城在產地的檸檬采購價 / 保底價會怎麼變?再延伸出的問題就是:若肥料、農藥、人工、能源等價格上漲,檸檬種植戶 / 合作社的利潤空間會被壓縮嗎?而如果引流產品提價,一旦喪失線下流量,又該如何是好?
安嶽潼南兩縣區,以檸檬為生計的農民少則數萬多則十餘萬。
如果供大于求,怎麼辦?
一顆檸檬樹從載種到長成結果需要數年時間,如何控制檸檬產能的合理供給呢?
比如在我們給出的上述估算數據中,安嶽檸檬產量從 2020 年到 2023 年漲幅在 25% 左右,這個漲幅似乎與蜜雪冰城的采購模式存在時間上的正相關。蜜雪冰城分别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相繼成立了雪王(四川)、雪王(重慶)兩家檸檬采購公司,注冊地分别位于安嶽、潼南,這兩家公司對外均統稱為雪王檸檬公司。
另一方面,在保證引流產品檸檬水四元 / 杯價格不變前提下,蜜雪冰城對外銷售檸檬的利潤空間已非常之低。一旦 " 資本熱情 " 退潮,蜜雪冰城能長期維持穩定的市場地位嗎?其會不會改變目前檸檬水的定價策略?果賤傷農、果賤砍樹的現象會不會再次發生?更為關鍵的是,蜜雪冰城現在實行的檸檬 " 保底價 " 又能保得住多少增量的部分?畢竟上市之後的蜜雪冰城還要面對營收、利潤率等一系列市場要求。
殷鑑不遠,近些年來部分地區曾大量建立奶牛養殖戶 + 大型乳企的產業鏈模式,但随着疫情後鮮奶市場需求快速萎縮,部分增量奶牛養殖戶正在面臨虧損困境。" 資本熱情 " 對相對弱勢、分散的農民而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雙刃劍,如何趨利避害确實考驗着各方的管控能力,一個 " 農 " 字的背後便是農民、農業、農村,面對三農問題,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令人欣慰的事,主產區有關部門已提出了檸檬 " 穩產 + 提質 " 的相應計劃,這表明有形之手正在發揮調控作用。同時蜜雪冰城也在與產地農戶建立直接聯系,其從種到收的全流程管理與溝通頻次也更為密集。
兩份招股書的差異
在蜜雪冰城兩份招股書中,對于供應商的描述,有一些差别。在 A 股招股書中,2021 年,蜜雪冰城前五名供應商分别為福州市幫利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廈門建發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菲仕蘭食品配料(北京)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佳禾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上海光明乳業銷售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
截圖自蜜雪冰城 A 股招股書
但在港股招股書中,2021 年,蜜雪冰城排名第四的供應商卻變成了一家包裝企業,這家包裝企業在 2021 年向蜜雪冰城銷售了 2.7 億的貨物,而排名第五的供應商也變成了佳禾食品。
截圖自蜜雪冰城港股招股書
根據前五名供應商的采購總額及其所占比例,可以計算出 2021 年蜜雪冰城的對外采購總額。其中根據蜜雪冰城 A 股招股書的數據計算得2021 年蜜雪冰城的采購額為 74.34 億,而根據蜜雪冰城港股招股書數據計算得2021 年蜜雪冰城的采購量為 85.55 億,兩者相差超過 11 億元。
兩份招股書中供應商數據的差異,蜜雪冰城應該有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