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這點尺度也删改?但很幸運,都能在内地上映,歡迎閱讀。
很高興,《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最終都能在内地上映。
雖然兩部都是香港電影,但它們觸動人心之處在于,電影所叙述的社會問題,又不僅僅局限于香港。
從老人到幼兒,都有各自的生存難題,前者直指社會制度和邊緣群體,後者則是指向社會教育體系和原生家庭中的成長創傷,這是一種 " 集體創傷 "。
細心的觀眾就會發現,内地上映的版本裡,遺書中提到 " 前男友 ",但字幕卻把 " 前男友 " 改成了 " 密友 ",并且删去了第二段床戲。
正如有豆瓣熱評所說的:仿佛内地高中生談戀愛比自殺還見不得光。
當然導演也明白,如果不改的話,電影根本沒辦法在上映,即便創作時并沒有想過最終有機會在内地上映。
而在内地的映後談,則有主持人說如果小男孩沒死,那他一定會考上香港大學并過上幸福一生。
蟬主只能說,如果有認真看完電影,真不至于說出這樣的話。
《年少日記》源于導演卓亦謙在大學時期,有朋友自殺離世,沉重的打擊讓他充滿了愧疚和無力感,電影便是他對朋友的思念,此後他也一直有留意類似的新聞。
香港學童自殺潮越來越嚴重,電影上映時,有數據指出 2023 年有 31 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的個案,是過去 5 年最多,更是比 2018 年增加逾 1 倍。
以小見大,當個體絕望到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形成悲劇,背後也離不開社會和家庭問題所帶來的厚重壓力。
" 前男友 " 變 " 密友 ",
早戀比自殺更不見得光?
電影以一本日記,兩條叙事線進行展開。
看見天台上的一個男孩跳落,以為他要選擇自殺,随後才發現圍牆後原來還有平地,男孩只是在努力為自己打氣:
" 鄭有傑,你這個垃圾,答應我一定要努力讀書,考上香港大學。"
這個自稱垃圾的男孩叫鄭有傑(黃梓樂 飾),他一開始沒有自殺,才讓觀眾誤以為鄭有傑是後來的鄭 Sir,但其實鄭 Sir 是弟弟鄭有俊。
長大後的有俊,成為了中學老師鄭 Sir(盧鎮業 飾)。
某天學校找到一封沒署名的遺書,但面對學生的遺書,學校的副校長卻輕飄飄說現在的學生抗壓能力差:
" 現在的學生真的很難教,動不動就說要跳樓。"
" 可能這件事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絕望。"
上面有一句" 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 ",讓陷入離婚風波的鄭 Sir 想起自己充滿遺憾和創傷的童年往事,以及再次翻開了哥哥那本年少日記。
鄭 Sir 決定要阻止悲劇重演。
哥哥鄭有傑的自殺成為了整個家庭的陰霾。
即便鄭 Sir 不是被暴打被罵垃圾被看不起的那個,但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卻一直圍繞他整個人生,影響他的愛情婚姻、工作,無法和解無法 move on。
當哥哥因為成績差留級而被家人暴力對待、被老師同學無情嘲笑時,作為出色成績好的鄭 Sir 依舊選擇了漠視沉默,繼續扮演乖孩子的角色。
以至于在哥哥自殺後,他萬分愧疚,因為他自己也有那麼一刻是看不起哥哥。
随後不斷回想如果自己在半夜選擇和哥哥多聊一下天,在哥哥不會做題時幫他一下,甚至在最後主動給他一個擁抱,這結局會不會就不一樣?
哥哥跳樓自殺被家裡人說是因病離世,大家對哥哥的事逐漸避而不談,而母親最後選擇一走了之,父親依舊以自我為中心。
鄭 Sir 開始反思和叛逆,他不再遵從父親的命令,學會了打架抽煙,長大後不做律師,選擇做了哥哥想做的老師,一個對學生寬容的好老師。
因為哥哥的死,鄭 Sir 一直不敢過得幸福,哪怕表面幸福,内心仍是在逃避。
他的原生家庭不幸福,被暴力圍繞,他不知道該如何組織幸福的家庭,也不知道該如何充當一個好爸爸,他有愛的人,但卻無法和她訴說自己的童年經歷和創傷。
以至于當妻子懷孕時,鄭 Sir 只能說他 " 未 ready",令妻子堕胎。
" 人和人之間沒有永遠,因為大家始終都會離開,我寧願以後都獨自生活,都不想再看見身邊的人離開。"
鄭 Sir 翻開哥哥的年少日記,續寫自己的心情,希望找到寫遺書的學生。
當他坐在班裡細看每位學生時,他們的神情沉重,各懷心事愁眉苦臉,似乎每個人都有可能是遺書的書寫者。
當家人選擇要把哥哥的東西全部收起來時,鄭 Sir 把哥哥的書包和日記迅速塞進自己的書包,這也意味着,鄭 Sir 永遠沒辦法忘記哥哥,即便他想。
鄭有傑最後沒有成為大人,沒有考上香港大學,日記停在了十歲,他再也不會留級。
小傑不自殺,
他的人生就幸福了?
回到一開始那位主持人說的,主持人說如果小傑沒死,那他一定會考上香港大學,過上幸福的一生。
背後的思維邏輯還是那套很傳統的成功論,仿佛只要考上了港大,有傑的創傷就能一下被撫平,走向幸福,這一套邏輯也很違背導演所想表達的觀點。
另一個在觀看過程中會產生的問題是:
這個家庭有愛嗎?還是說有愛,但父母用錯了方法。
鄭有傑作為哥哥,名字中是傑出的傑,父親把希望寄托于他,但他無論做什麼都比弟弟差,于是常被父親打罵羞辱,連老師也在課堂中公然罵他留級。
聰明有才的弟弟集寵愛關注于一身,鋼琴老師安慰他不一定要像弟弟一樣,但有傑心裡清楚,只要跟弟弟一樣,才會被父母疼愛和肯定。
雖然時常被打壓嘲笑產生自卑困惑,但有傑仍用自己的方式去鼓勵開導自己,成熟得讓人心痛。
聽到校長說,寫日記可以訓練語言寫作,有助于考上港大,他就用僅有的零用錢買下筆記本,開頭寫下 " 日記你好,我是鄭有傑 ",開始自己的孤獨對話。
漫畫《Pirate》曾是他的避風港,主角說:
" 總有一天你會長大,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你要加油!"
所以即便自己被打得滿身傷痕,心裡充滿創傷,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家人,期望自己日後可以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大人,每天對自己說加油。
當有傑在車上認真和母親說,自己夜晚沒辦法睡着,白天沒精神,想去看精神科醫生時,得到的卻是母親的責罵和無視。
" 你是心散是不專注,所以你成績才差,精神醫生是看神經病的,你覺得你自己是神經病嗎?"
有傑感覺自己一事無成,是垃圾,某天早上還看到了漫畫家選擇跳樓自殺的新聞,他不禁懷疑,未來真的有希望嗎?努力加油就可以撫平一切嗎?
" 我以為漫畫家都是很快樂的,他怎麼會跳樓呢?"
有傑離開時,他明白其實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得到父母的愛,自己始終不被看見。
于是在日記本絕望寫下:
" 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如果我離開了,很快大家都會忘記我的。"
在各類學童自殺的新聞中,總會有人評論說現在的年輕人承受能力差、難教,認為他們死了不該可憐,因為完全沒有替家裡人着想。
鄭 Sir 原本憤怒打出 " 你們這群撲街 ",但最後還是發問,讓大家反思:
" 抑郁不是一種選擇,他已經沒有自理能力,還要求他輕生時想及别人感受嗎?會不會太苛刻?"
暴力的父親由鄭中基飾演,他是一位大律師,他認為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失敗,自己成長環境雖然窮,但他比許多有錢人努力一百倍。
有傑一直無法成功,在他心裡只有一個答案,他不努力。
他的成功價值觀 + 父權至上的家庭地位,讓他認為賺錢便是對家庭的付出,也導致他難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會失敗,不能接受在公眾場合自己的關注和地位被搶去,并且習慣于施發命令,讓他人屈服。
而韋羅莎飾演的母親,即便已經是家庭中的受害者,但她仍然無法反抗,甚至繼續把自己的怨氣轉移到長期被暴力的有傑身上。
她認為家庭不幸福,是因為有傑,如果有一天他們離婚,也一定是因為有傑。
這個家庭,似乎沒有誰真正把有傑當作是家人,也沒有人看見有傑的付出和努力。
最愛的漫畫家離世,床邊對話的玩偶被扔掉,就連安撫有傑給予有傑曙光的鋼琴老師也因被嫌資質太淺被換走。
有傑失去了一切支撐,他認為自己長大後,一定無法變成想成為的大人,在人生的最後選擇擁抱了弟弟鄭有俊。
人總有絕望沮喪時,而要做到 move on,釋放過往,卻易說難做。
鄭 Sir 希望挽救寫遺書的學生,不讓悲劇重演,所以即便自己屢屢受困,但也選擇留下電話,讓學生放心找他聊天,對學生說出那句:
"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可以陪着你。"
社會制度和家庭結構性所帶來的暴力,或許不會因為一份遺書一個人自殺就立刻發生改變,但起碼,我們應該重視這一切,看見這些無形的壓迫,有時候還可以向他人傳遞善意。
在電影中,鄭有傑說了無數次 " 對不起 "。
為說錯英文單詞道歉,為自己的成績差留級道歉,為偷看漫畫和帶弟弟去天台玩道歉。
但真正該說對不起的人,從來都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