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OTA系,正在衝擊國内酒店市場,歡迎閱讀。
文 | 增長會
上周,同程旅行以 24.97 億元收購萬達酒店發展旗下萬達酒管的消息,引得行業熱議;上個月,攜程則以 2626 萬元拿下了高端民宿品牌大樂之野 67% 股權。
OTA 對于酒店的動作,再次頻繁起來,對于國内酒店市場的衝擊,也越發明顯。
OTA 系酒店正日益壯大
在收購萬達酒管之後,顯而易見的一個點是,同程旗下的酒店超級矩陣将初具雛形。
同程旅行旗下的酒管業務,主要依托藝龍酒店科技平台展開,本身就有尤為豐富的品牌,包含了雅致酒店、藝龍酒店、美豪麗致酒店、美豪酒店、廷泊酒店、莫林酒店、藝龍安悅酒店等,主要為中高端、中端以及經濟型品牌,雅致酒店則是唯一的高端品牌。
而在收購萬達酒管後,除了萬達酒管旗下的中高端及中端酒店品牌萬達美華、萬達悅華、萬達安悅之外,萬達瑞華、萬達文華、萬達嘉華、萬達錦華、萬達頤華、萬達安柏等諸多品牌,則一次性幫藝龍酒店科技平台補齊了高端板塊的 " 拼圖 "。
入駐藝龍酒店科技平台公司,包含酒管公司、業務中台及會員體系
不止是同程旅行,攜程的酒店矩陣,近些年也在逐步壯大。
早在控股大樂之野之前,2018 年攜程集團就推出了麗呈酒店集團,這個集團在創立初期,瞄準的是高端酒店市場,通過将全國一二線城市的高星級酒店結成 " 同盟 ",借助攜程集團的大數據分析與服務等,助力酒店進行市場競争。
正因如此,麗呈将主要目光放在了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單體星級酒店上,并按不同的定位和等級,分為了超高端、高端與中高端三類,并以 " 輕加盟 " 的模式輸出,降低了投資者前期投入的預期。
另一方面,麗呈則聯手一批酒管公司共同開發,加速了品牌擴張速度,為中小酒管公司賦能。比如加入麗呈酒店矩陣的漫亭酒店、富士麗雅旗下 " 季楓 " 和 " 富士 " 等系列品牌;另外,這些中小酒管還與麗呈集團聯合發布品牌,比如麗呈集團與富士麗雅酒店集團聯合發布旗下高端豪華商旅品牌 " 麗呈花盛 ",與武漢信誠達科技集團成立聯合品牌 " 麗呈江河潮 ",與河南桔作酒店集團共同創立聯合品牌麗呈文覽品牌等等。
這種輕巧的開發模式,使得麗呈的發展尤為迅速,大有逆勢而上的姿态。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麗呈集團旗下超高端、高端和中高端酒店品牌共有 22 個,開業酒店超 700 家,客房總量突破 8.5 萬間,分布在全國 200 多個城市。
麗之呈聯盟品牌
去年年底,美團成立經營範圍涵蓋 " 酒店管理 " 業務的公司—— " 成都裡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同樣引發業内關注,不過具體是否會涉及自營酒店品牌,尚不确定。
實際上,早在 2021 年就有消息稱,美團計劃投資酒店品牌東呈國際集團,在東呈集團的上市招股書中,由美團間接控股的公司也确實是東呈集團的股東之一。
酒店正從地產時代,邁向 OTA 時代?
與 OTA 系酒店不斷壯大相對的,是地產系酒店的逐漸式微。同程旅行對于萬達酒管的收購,某種程度上,就像是酒店正從地產時代,邁向 OTA 時代的冥冥暗示。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酒店受地產發展影響頗深。
我們曾在《地產酒店,路在何方?》一文中提到,酒店與地產的彼此靠近,幾乎是一種必然,一種 " 商業本能 "。在最早期,酒店作為地產配套而得到重視。而在地產行業飛速發展的十多年裡,酒店行業也變得炙手可熱。
在無比輝煌的大酒店時代裡,随着地產增量的不斷增加,一座座驚豔的國際高星酒店落地,成為點綴物業皇冠的明珠。
在地產發展驅動下,特别是 2011 年至 2018 年,酒店業持續高歌猛進。根據盈蝶咨詢統計,2018 年中國已開酒店 48 萬餘家,1816 萬多間客房,整體酒店數量規模大約是 2003 年的 50 倍。
如果說以 2018 年為界,前 10 年的關鍵詞是 " 增量 ",那麼 2018 年之後,受地產行業增速放緩影響,地產配套的增量酒店開發機會減少," 存量 " 則成為了主旋律。
此時的地產酒店,也早已陸續轉向輕資產運營,紛紛推出自己的品牌,以挖掘存量物業的收益優化機會。
與此同時,等待改造、更新、煥新的存量酒店市場,也迎來了對酒店市場關注許久的場外玩家—— OTA 們。
在 2018 年之前,OTA 們也曾涉足過酒店行業,不過,試探意味更濃。
比如 2008 年,攜程投資成立星程酒店管理 ( 上海 ) 有限公司,推出了星程酒店品牌;2016 年,由攜程集團戰略投資,經去哪兒網内部孵化而成的旅悅集團,推出了針對民宿客棧市場的品牌花築;2017 年,去哪兒網推出酒店品牌 Q+ 等等。不過這些品牌在如今,大多發展平平。
但到了2018 年之後,幾乎國内所有的 OTA 平台都以不同的形式進軍到酒店業。
前文提到的麗呈酒店集團,就是攜程在 2018 年推出的,也是在這一年,阿裡旗下的飛豬則推出了以 " 智慧酒店 " 聞名的菲住布渴,這一酒店被寄予成為阿裡 " 新零售 " 戰略試驗場的厚望。
但到了 2019 年,飛豬再度以 " 菲住 " 的名義,成立菲住酒店聯盟,并将低星單體酒店作為重點收編目标,以聯盟共享會員的方式,幫助單體酒店 " 脫單 "。
那兩年,OTA 推出的酒店品牌,大多與當時尤其炙手可熱的 OYO 輕加盟模式相似,針對低星和中小單體酒店的翻改,如美團推出的美團輕住酒店,攜程投資的旅悅集團推出的索性酒店品牌,同程藝龍通過戰略投資河馬酒店管理公司的形式,推出的 OYU(我寓)等等。
酒店行業也并非 OTA 們信馬由缰之地,上述不少酒店品牌在熱鬧之後,又歸于沉寂。索性酒店自 2020 年之後,便已沒有新的消息;OYU 酒店官網已無法進入,公眾号信息也停留在了 2019 年 8 月 8 日;菲住酒店聯盟雖然在開放免費入盟之處,以每 8 分鍾籤約 1 家酒店的速度迅猛發展,但到了如今,公眾号則停留在了 2022 年 2 月 4 日,沒有再更新。
在 OTA 入局酒店的熱潮中,當然也不乏憑借自身實力堅守在牌桌上的選手,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矩陣。
就像前文提到的攜程旗下的麗呈集團,同程旗下的藝龍酒店科技,都實現了自己的矩陣布局,向市場密集輸送品牌。
尤其是藝龍酒店科技,囊括了同程藝龍将投資及内部孵化的酒管公司,形成了行業中不容小觑的 " 巨無霸 "。
在增量式微,存量深耕的新時代下,地產酒店品牌們依然難以跳出地產下行的困境," 一邊賣,一邊開 " 的反哺式發展,終究阻礙重重。如今萬達酒管被同程旅行的收購,不由讓人猜想,OTA 的酒店時代,是否真的到來了?而這個時代,又将帶來什麼?
國内酒店格局,會有怎樣的變化?
在酒店市場中,OTA 系酒店與過去的地產系酒店一樣,真正的對手,是那些傳統的酒店集團,它們一致構成了如今的酒店行業,對新入局者,自然充滿警惕,正如 " 老錢 " 面對 " 新錢 "。
尤其是 " 新錢 " 們的規模正在不斷膨脹,以驚人的速度,跻身本土酒店開業規模榜單之中——從這一點來看,國内酒店的排序格局,已經發生了改寫。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OTA 系酒店的不斷深入發展,憑借 " 新錢 " 敏銳的嗅覺與靈活的嘗試,更多新的變化也在出現。
一方面是,全鏈路數字化正在 OTA 系酒店的嘗試下逐漸成為現實。
對于 OTA 平台來說,其既有平台,又有品牌,消費者從預訂到入住到評價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數據與用戶畫像,基本都可以在平台中實現閉環,單店可以依靠平台的數字化能力,實現經營的提升。
就像藝龍酒店科技提供的八大賦能,貫穿了品牌、營銷、運營、人才、技術、會員、采購、金融,打通了酒店的生态鏈。相比起在數字化上仍磕磕絆絆的不少傳統酒管公司而言,OTA 系酒店顯然有着天然的優勢,而它們的數字化嘗試,則無疑能為傳統酒管帶來一定的啟迪。
另一方面,OTA 平台們做酒店,也給了不少中小酒管抱團發展的可能。
不同于頭部酒店集團有敢于與 OTA 叫板的勇氣,中小酒管對于 OTA 平台,更多的則是依賴,更甚者,則是 " 敢怒而不敢言 "。OTA 系酒店則巧妙地消弭了 OTA 與中小酒管的對立,而是成為共同發展的合夥人,對于遭遇發展瓶頸的中小酒管而言,這無疑也是一條好出路。
比如山東的漫亭酒店,作為區網域型中小酒店品牌,在與麗呈的合作後,實現品牌知名度提升,規模擴張,用近 2 年時間,從 3 家直營店發展至 11 家開業酒店,籤約項目數超過 50 家,也走出了區網域。
依托 OTA 的力量,中小酒管也有了 " 上桌 " 的機會,對于酒店行業而言,引入良性的競争,顯然也并非壞事。
縱觀國内酒店發展的歷程,地產集團以 " 增量 " 為關鍵詞,影響了過去二十年的酒店發展模式,OTA 們則或許将從 " 存量 " 出發,改變酒店業的格局。傳統酒店與新銳玩家的面對面交鋒時時發生,交鋒過後的新紀元,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