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零跑朱江明:紅海競争沒有退路,銷量是第一性原理,歡迎閱讀。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朱江明
在這個每一天都可能有新車上市的 2025,中國汽車行業步入了極限内卷的新常态。
2025 上海車展,超千家企業參展、超過百款新車集中亮相,汽車行業的 " 熱鬧 " 似乎遠未退潮。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朱江明在接受媒體群訪時透露,今年市場預計将迎來 600 至 700 款車型上市。若将年度改款車型納入統計,該數據或達此規模;而嚴格意義上的全新車型,實際上經統計約為 120 款。
在朱江明看來,行業已經步入深度紅海競争,絕對是殘酷的,價格戰必然不可避免。當前汽車行業競争格局中,新勢力車企、傳統中國車企與海外車企構成三大主要競争陣營,未來三年對每一家車企而言,其銷量表現都至關重要。
可以說,市場格局最終明朗尚還需要經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在此關鍵視窗期内,各大車企開始瘋狂向市場推出新產品,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讓自己活下來。
朱江明坦言,去年對今年市場的一些預估和策略都有調整,但零跑整個 B 系列車型的定價策略沒有變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零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有信心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标。
走量車型打開新增量,衝刺年銷 50 萬輛
零跑在 2024 年全年銷量達到 293,724 輛,同比增長 103.8%,在造車新勢力銷量排名中穩居前三。2025 年一季度,零跑共交付 87,552 輛新車,同比增長 162%。
朱江明給零跑定的 2025 年銷量目标是衝擊 50 萬輛,海外市場銷量達到 7-8 萬輛。這一目标意味着零跑要在 2025 年實現接近翻倍的銷量增長,這就需要零跑有更多走量車型。
根據零跑的產品規劃,2025 年 B 平台将會有三款產品上市,分别是 B10、B01、B05。零跑預計 B 系列車型将貢獻 40% 的增量,并且海外市場的占比将提升至 15%。
其中,B10 車型已在 4 月 10 日正式上市;B01 在上海車展亮相,預計七月上市;B05 預計 11 月開啟預售。
作為零跑 B 系列首款全球化產品,零跑 B10 定位緊湊級 SUV,依然延續高配低價策略,價格區間在 9.98-12.98 萬元,上市一小時大定超 1 萬輛。近日,零跑官宣 B10 第 1 萬輛下線。
朱江明表示,随着二季度新產品陸續上市,零跑 B10 有望成為市場爆款;零跑 B01 雖然還未公布售價,但在顏值、功能配置上都有一定的競争力。
零跑定位車圈 " 優衣庫 ",一直采取高配低價策略赢得市場份額。不過,在高端化方面,零跑也在布局。根據網上信息顯示,對标理想 L9、問界 M9,零跑将要在今年推出全尺寸旗艦 SUV 的 D 系列車型,售價将會在 20-30 萬元,預計将在 12 月亮相。
在這次交流中,零跑高級副總裁曹力表示," 代表零跑品牌以及技術最高端的車型将會在今年零跑十周年推出。" 但關于 D 系列更多信息,曹力并未透露。
朱江明則表示,零跑的特點是堅持全網域自研、成本定價,高端產品依然遵循這兩個原則。" 所謂高端就是要用目前業界最好的技術、最先進的技術,别人有的配置我們必須有,别人沒有的配置我們還要有。哪怕是豪華高端品牌,同樣還是成本定價。"
輔助駕駛是未來,但要回歸理性與安全
在 2025 年,幾乎所有車企都在圍繞智能駕駛展開新一輪競争。
朱江明認為,端到端的輔助駕駛一定是大趨勢,也必然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 " 制高點 "。
然而,當前行業發展仍面臨階段性挑戰。部分市場宣傳中存在誇大功能、弱化風險的現象,例如不當展示 " 車内睡眠 "" 脫手駕駛 " 等違規操作,這類誤導性内容不僅可能引發用戶對技術能力的誤判,更存在顯著的安全隐患。
對此,零跑主張行業需強化技術能力的客觀宣傳,推動智能駕駛功能标準與使用規範的完善,從源頭上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
智能輔助駕駛正逐步成為車企打造數智化供應鏈體系的關鍵支點,也在重塑整車廠的行業角色。在 " 軟體定義汽車 " 的浪潮中,車企正從傳統制造商加速轉型為 " 數智鏈主 "。
朱江明認為,端到端輔助駕駛的演進路徑,與早期互聯網生态的構建邏輯高度相似——數據已成為驅動技術革新的核心資源。正如互聯網企業依托海量數據推動爆發式增長,智能駕駛技術的迭代同樣依賴于真實場景中海量駕駛數據的沉澱與反饋。這不僅關乎算法訓練與模型優化,更關乎持續解決實際駕駛中的 " 長尾問題 ",從而提升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在這一演進過程中,整車企業因其貼近用戶、直接連接使用場景的獨特優勢,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導者。作為數據的第一觸點,車企能夠實時洞察用戶需求、收集行為數據,并據此優化軟硬體體驗,實現對用戶價值的精準兌現。
因此,朱江明認為,整車企業主導智能駕駛研發,是實現技術突破與用戶價值最大化的關鍵路徑,也是構建高效數智化供應鏈生态的核心基礎。
回顧新能源汽車從 2014 年至今的電動化發展節奏,輔助駕駛技術的成熟進程将進一步提速。當前,高速公路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接管頻次持續降低,城區復雜路況的輔助駕駛能力亦逐步提高。基于此技術演進趨勢,朱江明預判未來 3 — 5 年内,L3 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化落地具備現實可行性。
在智能駕駛領網域,零跑前期采取跟随策略,自 2024 年初起加速布局,将研發團隊規模從 300 人擴充至 500 餘人,通過高強度投入與頂尖人才引入,結合自身 AI 技術優勢,實現技術研發的跨越式發展。
朱江明透露,零跑計劃在 2025 年二季度,基于 B10 車型搭載的高通 8650 芯片,實現點對點通勤功能,希望城市輔助駕駛在今年三到四季度跻身行業第一梯隊。
" 我們希望在安全方面比行業内的其他競品有所突破,希望把 AEB 做到行業内最先進的水平,在輔助駕駛裡面先把安全放在首位,這是零跑要做的事情。" 朱江明最後強調說道。(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張敏,編輯|李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