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用記賬 APP,真的能省錢?,歡迎閱讀。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我們團隊内部,就出現了一個人傳人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同事開始使用記賬 App。
在 App Store 上,最火的記賬 App 鲨魚記賬,評分人數 215W,比微博、知乎這些熱門的 App 還多,像喵喵記賬、随手記評分人數也有大幾十萬,這肯定不算一個冷門的應用類型。
但很多人卻從來沒用過甚至沒聽過這類 App。
很多記賬 App,推廣時常常以記賬能省錢作為噱頭,但我與同事的使用目其實都不是省錢,甚至像我,可能因此消費了更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以我們就來聊一聊被很多人忽視的記賬類 App,記賬類 App 能省錢嗎?我們要怎麼記賬,最後分享幾款熱門記賬 App,包括用支付寶和微信記賬功能,他們有什麼特點,你适合用哪個,僅供大家參考。
記賬 App 究竟能不能為我們省錢?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像買 kindle 是能讓人多讀書,還是讓蓋的泡面更香,這個答案因人而異。但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考慮,為什麼我們要用記賬 App。
我問了我們公司所有使用記賬 App 的同事,加上我,一共 6 位,其實最初使用記賬 App 的目的,都是為了弄清楚自己的錢到底花在了哪裡。
像我們這種在大城市當牛馬的打工人,每天的消費其實很碎片化,城中村東市買早餐、西市買食材做晚餐、南市買水果,北市去享受夜生活。
有人可能會問,怎麼沒有午餐,我只能說,牛馬的午餐都是在公司吃預制菜外賣。
還有定時交的房租,時不時得充值的電費,地鐵打車的交通費用,網購,App 的會員,再給喜歡的 up 主充電,給支持的女主播打賞。
上班已經頭昏腦脹,下班還想要記住錢花在了哪,這實在是超出了我的生理極限。
而記賬的意義就體現在這裡,它能讓我們知道錢到底花在了哪,提高自我認知,像是吃飯、交通費用、住房,這些基本的支出是多少,水果零食、網購上的花銷有沒有增加,App 會員每個月是不是能少續幾個,打賞的女主播是不是還能再增加幾個 …… 有了直觀的統計,就能更合理地調整自己的支出比例。
然後你會發現,很多消費支出會存在調整的空間,比如消費主義作祟的額外支出,比如在深夜餓着肚子時一激動,下單了很多零食飲料的衝動消費。
衝動消費沒有人比我更懂,寫稿時我特地查了京東購物記錄,零食飲料的下單時間,往往晚上 11 點過後,這很難繃 ~
當你能通過自己的消費記錄,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每天設定一個預算,有意識地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省錢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不過我顯然不适合這套邏輯,雖然我給自己每天設了一個預算,但超出預算時沒有任何心理包袱,所以這個預算其實形同虛設,甚至如果發現今天沒超出,就會想着把它花完,跟我一樣的朋友,可在下方留言。
所以說,記賬不省錢,甚至還讓我多花了錢。
再進一步,記賬對家庭也是有意義的,像周明剛剛生二胎,假如他要廣州準備好兩套房,需要對自己、包括對自己家庭的整體經濟情況掌握得更好,尤其是自己如果有車貸房貸的負債情況,需要把控好資產、負債、現金流等信息,這個時候,記賬對控制家庭支出,資產管理将會非常重要。
至于如何記賬,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記賬的顆粒度,我簡單的把記賬劃分為地球版、足球版和原子版。
顆粒度最大的是地球版記賬,也可以稱為流水賬。
以我使用鲨魚記賬為例,生活中就是把每筆消費都記上,像是一日三餐這種常規消費,不用記得太細。如果有特别的支出,比如我上個月在柏悅府買了一套臨江大平層,今天買了一台保時捷 911,我覺得有必要備注一下。
地球版可能适用于大多數人,必須聲明一下,這裡不是給鲨魚記賬打廣告,不是廣告,不是廣告,但可以是廣告,懂我意思吧。
足球版的記賬,對支出、收入、資產和負債記錄更細致,工作室的代表人物是不會武功的葉師傅,有且只有他是這樣記賬。
他不僅對支出有詳細的記錄,比如把餐飲分為了早餐、中餐和晚餐,同時,還在 App 上記錄了自己的資產信息,包括收入,不同賬戶的存款、還有購買的基金、黃金等理财產品,對自己的資產情況有非常詳細的了解。
最詳細的原子版記賬,則是在地球版上進一步細化,并且擴大到家庭範圍,梳理家庭的資產,包括流動資金、固定資產、投資理财、借貸和家庭淨資產,甚至還可以考慮固定資產的折舊率。
到了地球版和原子版記賬,其實看起來就非常累了,在這裡,我還是推崇輕松記賬,不要因為記賬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
公司同事大部分沒有記賬習慣,理由也是嫌棄記賬麻煩,事實上,記賬的同事,也絕不是每次消費完就記賬,每天晚上或隔三差五做一次統計也行。
不過借助 App,也能實現每筆賬實時記錄,比如 vivo 手機自帶的記賬功能,就能自動識别每筆消費。
比如喵喵記賬,它能通過輕按兩下 iPhone 背部識屏記賬,不過,這個功能需要付費。
如果能做到每筆消費實時記錄當然很不錯,但其他 App 沒有識屏記賬,兩只手可能會忙不過來。
需要注意的是,本來消費不大,生活節約的人,我認為不用記賬,因為他們很容易做到心中有數,記賬反而會給她帶來焦慮。
最後,我們來聊一聊手機上哪些工具可以用來記賬。
首先是最常用的支付寶和微信,他們都有記賬本的小程式。
以支付寶記賬本為例,它能設定預算,不是支付寶的支出也可以手動添加,增加消費标籤,有餅圖和折線圖來做基本分析,很方便的是,很多消費能自動分類。
但是,我要說但是了,問題也是出在自動分類上。
比如我早餐買了一個茶葉蛋,被默認為是交通費用,在樸樸超市買的水果,被标記成生活日用。
這兩筆便利店的消費本來是飲料,卻被歸為餐飲,在我的消費邏輯裡,一日三餐是必須的,但飲料不是,僅憑重要性它們就不應該分在一起。
這些都要手動更改。
如果只是簡單的記賬,而且日常生活中集中在支付寶或微信一個 App 上,對分類要求不高,那麼這兩個小程式可以考慮。
前面提過,vivo 手機支持自動記賬,一樣也需要手動修改,這是所有自動記賬的通病,方便和精度不可兼得。
再來聊一聊幾個記賬 App,前面提到了鲨魚記賬、喵喵記賬、随手記,也是在 AppStore 上僅有的三個評價數超過 10 萬的記賬 App。
順便說一句,在 App 開發行業,記賬、日歷和日記這三類應用,堪稱獨立開發者的 " 鐵人三項 ",因為市場需求量大,同時功能不復雜,個性化需求強,商業模式簡單,所以存在大量小團隊或個人開發,用戶評論數在 10W 以下的記賬 App,我們選擇以 iCost 作為代表,因為有好幾位同事都在用它。
在個性化方面,喵喵記賬,以漫畫的喵星人作為主題,主打趣味性,鲨魚記賬和 iCost 頁面比較簡潔,這個随手記的頁面(打開首頁和發現),我不想随手記,更想随手關。
基礎的記賬功能以及預算編輯就不多說了,值得一提的是 iCost,資產管理屬性更強,雖然四個 App 都可以添加現金,儲蓄卡,支付寶微信、投資,借貸等資產信息,但只有 iCost 可以設定貸款的金額、利率和還款期數,這一點對了解自己的淨資產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果你想成為巴菲特, 我更建議你使用這個 App。
而在多人賬單方面,比如公司的團隊和家庭内部賬單,鲨魚記賬和 iCost 需要開通會員才能額外建立賬本,随手記能額外創建兩個賬本,并且加入一名額外成員,再多也得收費,喵喵記賬則沒能找到這項功能。
在記賬 App 的數據轉移方面,幾個 App 賬單導入是免費,但導出就都得收費,這很符合記賬 App 的調性,只入不出,但鲨魚記賬只能導出,不能導入。
我用支付寶賬單和鲨魚記賬生成了兩份賬單,喵喵記賬和 iCost 都能讀取,只不過需要修改消費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喵喵記賬的導入來源只支持 5 個平台,并不支持 iCost 的賬單,這算是小眾 App 的通病。
除了以上支付寶微信和記賬 App 的記賬,我們還可以使用 Excel 表格或紙質記賬本記賬,這更麻煩,我認為記賬 App 的免費功能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人對記賬的需求。
好的,以上就是所有内容了,我們分享了一些關于記賬的知識和幾個記賬 App,大家可以根據視頻内容選擇适合自己的記賬方式,記賬不一定能讓你省錢,但會讓你消費更清醒。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支付寶、微信、東方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