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被遺忘的太空貓,歡迎閱讀。
太空貓費莉塞特(?-1963)© Public Domain
利維坦按:
顯而易見的是,現在,乃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動物實驗都不會在短期内被禁止——當我們想到每年有數百萬只動物(從老鼠到猴子)為人類健康獻出生命時,我們許多人都些許會感受到矛盾和痛苦。
僅在美國,實驗室研究設施中就有大約 1700 萬至 2200 萬只動物。對許多人來說,動物研究代表着通往未來醫學治療的一扇大門。但對動物保護主義者來說,動物實驗是一種野蠻、過時的做法。1997 年 2 月,《科學美國人》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從動物實驗中收集的數據幾乎總是多餘和不必要的,且經常具有誤導性,而且本質上也不可能為人類疾病提供可靠的信息。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issue/sa/1997/02-01/)
此文一出争議極大,反對聲支持聲此起彼伏。縱觀實驗動物權利的歷史,其實也不難發現,每一次的抗争都是道德進步的體現。例如,1874 年,英國諾維奇大學的一名講師演示了如何通過給狗服用苦艾酒來誘發癫痫症狀。聽眾中有學生提出了反對意見,這只狗被釋放了。後來,該講師被依據 1822 年迪克 · 馬丁法案被起訴,該法案要求對任何虐待動物的人處以 10 先令的罰款。兩年後,即 1876 年,議會通過了《虐待動物法案》,要求進行動物實驗必須獲得許可,并對某些痛苦的實驗形式進行限制。
醫學實驗如此,載人太空實驗也是如此。只可惜,我們已經無法問這只唯一進入過宇宙的貓,她的真正感受如何了。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1947 年 2 月 20 日,一枚被俘獲的德國 V-2 火箭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試驗場發射升空。三分鍾内,它達到了 109.4 公裡的遠地點——剛好超過定義外太空邊界的 100 公裡卡門線(Karman Line)。
© Public Domain
盡管如今幾乎不被人提及,但這次發射頗具歷史意義,因為火箭上載有乘客:一群普通的果蠅,它們成為了首批進入太空并成功回收的生物。
在接下來的 20 年中,數百只其他動物——從豚鼠到烏龜、青蛙、甲蟲——相繼踏上了太空征程,為人類宇航員的首次飛行鋪平了道路。美國的太空計劃偏好使用恒河猴和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而蘇聯則更喜歡使用狗——所有這些動物都被認為性情溫和,且易于訓練。
在這些早期的太空旅行者中,似乎沒有貓的身影,因為它們以性格獨立、不易馴服而著稱。然而在 1963 年,法國人将一只貓送入了宇宙。這是歷史上首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貓宇航員的故事。
就像英國、美國和蘇聯的同行一樣,早期的法國太空計劃也從戰後俘獲的德國火箭工程師和研究中獲益匪淺。1946 年,30 位德國工程師受雇于法國導彈研究中心,開始研發一種基于戰争時期設計的 " 超級 V-2" 彈道導彈,該導彈能夠攜帶 1000 公斤的有效載荷,射程可達 3600 公裡。然而,這一設計遇到了技術難題,法國政府也不願為該項目提供資金,因此,在 1949 年,導彈研究中心取消了 " 超級 V-2" 項目,轉而開發一種更簡單、更便宜的探空火箭,體積只有 " 超級 V-2" 的十分之一,主要用于科學研究。
1962 年," 維羅妮克 AGI" 探空火箭。© wikipedia
該火箭被命名為 " 維羅妮克 "(V é ronique),這個名字是 " 維農 "(Vernon,火箭開發地)和 " 電子 "(electronique)的合成詞。維羅妮克火箭高 6 米,重 1000 公斤。與其他探空火箭不同,維羅妮克在發射的前 55 米由細導線引導,這些導線從可折疊的鳍片中延伸出來。這種設計消除了大多數探空火箭所需的高發射塔的必要性,使火箭在達到足夠的飛行速度前保持穩定,随後由固定的導向鳍片接管飛行控制。
1950 年 8 月 2 日,第一枚 " 維羅妮克 " 火箭在法國東北部的叙普(Suippes)發射。測試發射陸續在法國本土的各個地點進行。這些早期的測試令人失望,火箭的推力出奇地低,導致其最高點只有 65 公裡。不過,在 1957 年,一種輕型版本火箭被開發出來,稱為 " 維羅妮克 AGI"(AGI 是 " 國際地球物理年 " 的縮寫),其最高點達到了 135 公裡。國際地球物理年是 1957 年 7 月 1 日至 1958 年 12 月 31 日期間的一項跨國科學計劃,各國的團隊合作進行關于地球及其環境的研究。正是這一項目促使蘇聯在 1957 年 10 月 4 日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 1 号(Sputnik 1),從而拉開了太空競賽的序幕。
到 20 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和蘇聯已經在為發射第一位人類進入太空的競賽中陷入了緊張局勢,而其他國家雖然缺乏相同的資源和專業知識,但也渴望為蓬勃發展的太空時代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這個階段,一個主要的懸而未決之謎是外太空的陌生環境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許多生理學家擔心,微重力會妨礙宇航員吞咽和正常消化食物,或者嚴重幹擾他們的内耳,使他們因眩暈和惡心而完全喪失行動能力。
在第一個人類宇航員踏入航天器之前,這些擔憂必須得到徹底解決。
1961 年,法國總統戴高樂籤署成立了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正式啟動了法國的太空計劃。同年,航空醫學教學與研究中心(CERMA)與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合作,啟動了一項研究太空飛行對生物體生理影響的計劃。為此研究,CERMA 的科學家選擇了生理和神經學特性已經為人所知的動物,從大鼠開始。六只實驗室飼養的大鼠被選中進行測試,這些動物的大腦中三個區網域被植入了電極,以監測它們的神經反應。
在 30 周的時間裡,這六只 " 鼠宇航員 " 經歷了一系列嚴格的壓力測試,包括在隔離艙和離心機中的訓練。實驗對象一個接一個地被淘汰,最終只剩下一只名為赫克特(Hector)的一歲白色雄性大鼠。
身穿抗荷服的赫克特。© Secret Projects Forum
© Secret Projects Forum
1961 年 2 月 22 日,赫克特在哈馬基爾基地乘坐維羅妮克 AGI 火箭升空,達到了 110 公裡的頂點,随後安全返回地球。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它始終保持清醒,這一結果對未來的人類宇航員來說是一個好兆頭。這一壯舉,使法國成為第三個成功将動物送入太空并成功回收的國家。
在 1961 年 10 月 15 日和 18 日兩次成功的載鼠飛行之後,CERMA 轉向了一種神經數據同樣豐富的更大動物:家貓。
1963 年,科學家們從巴黎的一家寵物商店購買了一批 14 只貓——全是雌性,因為它們被認為性情較為溫和。所有的貓都被賦予了數字而非名字,以防止科學家們產生情感依賴。
像之前的大鼠一樣,這些預備 " 貓宇航員 " 也在頭骨中植入了監測電極,并在兩周的時間内,逐漸适應了它們在短暫的亞軌道飛行中會遇到的所有壓力,包括被綁在狹小的、讓人感到幽閉恐懼的貓籠裡,遭受火箭發動機噪音的轟炸,并在離心機中承受最高達 7G 的加速度……
C341(左一)被最終選中,成為第一只進入太空的貓。© Star Walk
1963 年 10 月 8 日,從首批 14 只貓中挑選出 6 只,運往阿爾及利亞的發射場。10 月 17 日,最溫順的貓 C341 被選中。
C341 是一只體重 2.5 公斤的雙色貓,幾周前在巴黎街頭流浪,被撿到後賣給了 CERMA。除了腦電極外,C341 的後腿上還裝有心電圖電極來監測心率,胸部裝有麥克風來監測呼吸,前腿上還有兩個電極可以發出輕微的電擊。這讓科學家能夠監測她的大腦對上述電擊的反應,并确定她的神經反應是否在正常範圍内。
C341 裝載進 " 維羅妮克 " 火箭的鼻錐内。© Star Walk
1963 年 10 月 18 日,這只編号為 C341 的貓被裝載進了第 47 号 " 維羅妮克 " 火箭的鼻錐内,并于當地時間上午 8:09 從阿爾及利亞沙漠中發射升空。這次亞軌道飛行持續了 13 分鍾,達到了 152 公裡的遠地點。
在此期間,C341 承受了 9.6G 的重力加速度,并經歷了 5 分鍾的失重狀态。盡管如此,從她的各種生物監測器傳回的數據表明,她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冷靜,心跳和呼吸速率僅有輕微變化。當火箭達到遠地點時,裝有世界上第一只 " 宇宙貓 " 的鼻錐與彈體分離,再次進入大氣層,并通過降落傘沙漠着陸,最終被直升機成功回收。
C341 有了名字:費莉塞特。© The Economic Times
在法國政府宣布此次發射成功後,公眾立即将這只此前沒有名字的 C341 貓稱為 " 費利克斯 "(F é lix),以紀念著名的卡通角色。然而,當得知 C341 實際上是只母貓時,這個名字被改為女性化的 " 費莉塞特 "(F é licette),并被 CERMA 正式采納。
六天後,即 1963 年 10 月 24 日,法國嘗試将另一只貓送入太空,但由于火箭故障偏離軌道并墜毀在沙漠,貓也随之喪生。
另一只被用于火箭測試的貓。© Amusing Planet
對于所有的動物愛好者來說,如果你們到現在為止已經覺得這個故事足以令人心碎,那麼後面發生的事情就可以選擇不看了,因為這個故事并沒有一個快樂的結局。
---
盡管費莉塞特為了科學而冒險,并成功完成了她的任務,但在她首次飛行兩個月後,她被執行了安樂死,以便科學家們可以解剖她的大腦。悲劇的是,他們沒有發現任何有科學價值的東西。
除了費利塞特之外,她的訓練夥伴幾乎全都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唯一幸存的一只貓在植入腦電極後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因此電極被移除,這只貓後來成為 CERMA 科學家的吉祥物。他們給它取名為 Scoubidou,名字來源于她脖子上佩戴的編織項圈 Scoubido。
值得注意的是,在費莉塞特被送入太空時,已經有 9 名人類成功進入太空,這使得此次任務的科學價值顯得有些可疑。盡管如此,法國的太空計劃從此大幅度發展。1965 年 11 月 26 日,CNES 成功發射了第一枚完全由法國——甚至是整個西歐——設計和制造的運載火箭 " 鑽石号 "(Diamant)。這枚火箭将法國的第一顆衛星阿斯特裡克斯(Ast é rix)送入了軌道,使法國成為繼蘇聯、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意大利之後的第六個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也是僅有的第三個使用本國自主開發火箭的國家。後來,法國還主導了歐洲航天局的成立,并開發了 " 阿麗亞娜 " 系列火箭。
© Orbital Today
然而,在這些成功的背後,費莉塞特卻被遺忘了,她的名字,被更著名的宇航動物,如太空狗萊卡(Laika)和黑猩猩哈姆(Ham)所掩蓋。盡管一些國家,比如前法國殖民地查德和尼日爾發行了紀念郵票以紀念她,但大多與真正的費莉塞特相去甚遠,甚至還錯誤地稱她為 " 費利克斯 "。
太空狗萊卡,以及松鼠猴貝克小姐(Miss Baker)。© Orbital Today
這種情況在 2017 年開始發生變化,當時倫敦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馬修 · 塞爾吉 · 蓋伊(Matthew Serge Guy)偶然發現了費莉塞特的故事:
" 大約六個月前,我在員工廚房裡發現了一條茶巾,紀念那只飛向太空的貓 50 周年。茶巾上沒有貓的名字,也不太像費莉塞特。經過谷歌搜索後,我對費莉塞特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想知道它是如何被遺忘了這麼多年,還被錯誤地命名。我覺得應該做一些事來糾正這些錯誤。"
蓋伊當時發現的茶巾,很顯然,這不是費莉塞特。© Matthew Serge Guy
同年,蓋伊發起了一項眾籌活動,以資助建造一座青銅雕像來紀念費莉塞特。到 2018 年 4 月,該活動達到了 4 萬英鎊的籌款目标,并委托雕塑家吉爾 · 帕克(Gill Parker)制作雕像。
© L'Alsace
2019 年 12 月 18 日,這座雕像在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附近的國際空間大學校園揭幕,費莉塞特站在地球儀上,凝視着星空。關于這個紀念,蓋伊後來寫道:
" 需要注意的是,費莉塞特,以及許多其他在科學名義下勇敢面對太空旅行的動物,最終都是這些實驗的非自願參與者。僅在這次任務中,她和另外 13 只貓在任務前都歷經了艱苦的訓練,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自 1963 年以來,數十種不同的動物飛向了太空,包括魚類、蝾螈、蝦、蠕蟲、水母,甚至蜘蛛,但費莉塞特,依然是唯一一只進入過黑暗宇宙的貓咪。
這或許印證了那句諺語:法國人不模仿任何人,也沒有人模仿法國人。
再見,費莉塞特,我們天上見。© Orbital Today
文 /Gilles Messier
譯 / 天婦羅
校對 / 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 /www.todayifoundout.com/index.php/2024/08/the-forgotten-space-cat/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定(BY-NC),由天婦羅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