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京東宣布大幅漲薪,真的該叫好嗎?,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穆勝
近期,京東集團宣布,2024 年 1 月 1 日起,京東采銷等一線業務人員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漲近 100%,京東零售全員平均加薪将不低于 20%。
消息一經發出,迅速引發全網熱議,在這個充斥着裁員、降薪的 " 寒冬 ",京東的漲薪無疑是點了一支 " 火把 "。
那麼,京東有底氣加薪的原因是什麼?他們的出位之舉将為他們帶來什麼?
01 京東不躺平
京東公布了更為詳細的薪酬調整計劃:采銷等一線員工,将原月度績效工資、浮動年終獎均增加到固定薪酬中,并享受 4 倍月薪的固定年終獎,調整後年度固定薪酬漲幅接近 100%,提高業務人員的基礎待遇。此外,對于業務激勵,京東更是采取了上不封頂的原則,即以不封頂的方式拉漲了浮動薪,鼓勵員工作出更大的貢獻。
同時,京東發出 " 采銷召集令 ",喊話離職的采銷員工稱 " 回家即加薪 "。
2023 年,互聯網頭部電商的格局重新洗牌和拼多多的崛起,着實給阿裡巴巴和京東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競争對手如此強勢,不躺平的京東也沒閒着,頻頻出招,積極尋求改變,包括東哥内部的 " 絕不躺平 " 講話,向拼多多學習 " 僅退款 " 服務等。當然,諸多的舉措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漲薪。
02 内因——采銷體系組織變革
京東的上述動作并非偶然。
我們曾在文章《熱評 | 馬雲出牌,劉強東跟進,電商雙雄組織變革齊步走?》中對京東采銷體系組織變革進行過點評,我們預測京東組織結構上的調整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解決作戰單元的激勵問題。京東要想讓員工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增加員工的投入度,就必須提高他們的收益。
京東的邏輯與其他平台型電商的邏輯不同,阿裡等電商是平台型邏輯,以撮合交易為主,平台并不需要承擔進、銷、存、物流的風險;而京東是典型的自營電商邏輯,需要進、銷、存、物流的全鏈條管理。所以采購和銷售就成了京東電商的關鍵,采購控制着商品的上遊,決定着進貨;而銷售控制了商品的下遊,決定着出貨。對于京東來說,控制了這兩端很大程度上就控制住了交易的鏈條,所以,對這兩端進行強激勵無疑是一個正确的選擇。
不出所料,京東的下一步果然是做激勵,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測。但問題是,單純提高員工固定薪酬的激勵方式真的合理嗎?
單純提高固定薪酬無疑是操作最簡單、員工最歡迎的,但其風險在于,其有點 " 大赦天下 " 的感覺,未必能夠起到獎勤罰懶激勵效果,更可能會因為需要支付大量的固定人工成本而降低企業的人效。
我們再說簡單一點,如果有一筆預算來加薪,更合理的選擇似乎是通過更加精細的績效考核系統來進行 " 差異化加薪 ",按照價值貢獻傾斜獎勵能人。如此一來,企業既能通過加薪來提升員工士氣,也能傳遞企業的價值導向,更新企業文化。
當然,通過提升固薪來激勵,也并非不能達到上述效果。但這裡有個前提——企業的職級體系和任職資格體系必須有極強的甄别能力。換言之,企業把區别員工價值貢獻的重點放在任職資格上,而非績效考核上。一旦符合某個職級職等的任職資格,那麼,企業就默認他有相應的績效產出。
從邏輯上推測,京東應該是選擇了這一條路。
03 外因——競争對手來勢洶洶
11 月 28 日,拼多多憑借三季報業績的強勁表現,美股持續暴漲。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拼多多市值為 1943.9 億美元,阿裡巴巴市值為 1974.0 億美元,而京東市值僅為 454.7 億美元,遠低于競争對手。
在盈利方面,阿裡巴巴雖然近兩年利潤有所下滑,但由于前期積累的資源較多,市場份額最大,利潤仍然最高。反觀京東在追趕阿裡的途中,殺出個 " 攔路虎 " 拼多多,其憑借低價和 " 僅退款 " 的便捷服務迅速搶占互聯網電商市場,這給了 2020 年原本看似形勢大好的京東當頭一棒。拼多多在疫情三年不僅實現扭虧為盈,而且 2022 年淨利潤實現了 3 倍以上的增長。
圖 1:2018-2022 年拼多多、阿裡巴巴 & 京東淨利潤對比圖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整理,拼多多、阿裡巴巴 & 京東财報
曾經,阿裡是電商的龍頭,市場占有率最高,人均淨利也是最高的,近五年市場逐漸被競争對手瓜分。整體來看,阿裡人效呈下降趨勢,但人效依然壓制京東;拼多多人均淨利增長迅速,這也說明拼多多利潤增長明顯快于企業人數增長,其人效(人均淨利口徑)大幅增長,2020 年後,已然反超阿裡和京東,且差距還在擴大,2022 年,拼多多的人均淨利大約是阿裡巴巴的 10 倍,而阿裡巴巴的人均淨利大約是京東的 10 倍。反觀京東,受限于龐大的員工團隊,近 5 年,其人效變化甚微,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人效趨勢,京東都已經落後于競争對手。
圖 2:2018-2022 年拼多多、阿裡巴巴 & 京東人均淨利對比圖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整理,拼多多、阿裡巴巴 & 京東财報
三家企業商業模式不同,但大家都在電商的賽道裡競争,要勝出,只能放大自己的優勢。2023 年,阿裡巴巴在收縮業務,重新聚焦于電商,拼多多幾乎 All In 電商和物流業務,京東應該何去何從?自然是做強自己的自營能力,繼續用低價、高質、快速交貨來突圍。所以,利用加薪的方式留住員工,提升士氣,避免人才的流失,似乎就是合理的選擇了。如果連這群 " 兄弟 " 都沒了,那強東哥這些年打下的江山可就守不住了。
但問題是,在人上面砸的錢,能否更新京東的 " 自營能力 "?能否轉化為京東賴以生存的 " 用戶體驗 "?這裡,可能還沒有完全形成邏輯閉環,當然,我們也期待京東後續的行動。
04 激勵的正途
京東在這樣的時候決定漲薪,既是不躺平的京東聚焦零售業務的決心,也是強東哥回歸後做大做強京東的野心。這在當下互聯網企業普遍謹小慎微、心氣不高的大環境下,值得贊許。
但我們依然要強調,激勵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做差異化的激勵,才能真正起到獎勤罰懶的作用。所以,京東的這種激勵對象是正确的,但激勵方式有待商榷。即使他們選擇依賴職級體系和任職資格來甄别員工的價值貢獻,這種方式也很難做到精細。所以,我們不建議老板直接給員工加固定薪,這種撒錢的行為大多都是無用功。
我們看到的激勵的進化方向是 " 市場化激勵 ",即讓能打糧食的員工以項目形式組建經營單元,與公司共創價值、共擔風險、共享收益。一方面,可以讓員工以對賭方式進行投入,產生 " 錢在哪裡,心在哪裡 " 的效果;另一方面,提高超額利潤分享的權限,為員工產生近似合夥人的收益。
正确的激勵應該是,降低員工的固定薪酬,大幅提高浮動薪酬的空間,只要能面對用戶 " 打糧食 ",就應給予高額激勵。只有合理設計 " 市場化激勵機制 ",才能讓員工具備 " 自驅力 ",實現 " 人人都是自己的 CEO" 的效果,讓能者 " 多勞 " 也 " 多得 ",從而提高企業人效,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顯然,這種改變雖然會讓員工不安,但如果給予更大的事業和利益誘惑,員工中的 " 能人 " 自然會接招,這也是一個簡單的組織模式應該導向的。在平台型組織中,員工最終的角色應該是合夥人,而員工最終收入的主要部分應該是超利。
我們在與相關可靠信源的接觸過程中,得知劉強東個人對于京東的組織與人力資源工作有極強的控制力,他甚至會親自上手深入到這類政策的設計細節,所以,這方面能否有所突破," 遙控器 " 其實都在他的手中。要不要行動,何時行動,就看他作為企業家對于時機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