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iOS 17更新,讓蘋果失去了靈魂!,歡迎閱讀。
随着 WWDC2023 的落幕,蘋果也正式發布了開發者測試版的iOS 17。
因為這一次的更新需要開發者賬号,所以不少果粉都無法再搶先體驗 iOS 17 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因為 iOS 17 的更新,屬實沒有看頭。
iOS 17,變了但又沒變
下面,黑馬就來幫大家簡單梳理了一下iOS 17 的更新内容。
新增功能方面,iOS 17 增加了語音郵箱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查看呼叫者留下的信息判斷是否接聽電話;全新的待機模式——橫屏顯示,支持讓 iPhone 變身一個智能鬧鍾;全新的 " 手記 "APP 會通過識别視頻、照片、位置、音樂等信息,自動幫助用戶生成 Plog。
除此之外,iOS 17 就沒有新功能了。至于我們期待已久的 App Store 開放側載,在現階段蘋果還沒動作。
除了以上新功能之外,iOS 17 的其餘更新均為優化更新。
例如落後安卓推出的聯系人支持設定全屏海報;鍵盤支持錯别字糾正;hey Siri 去掉了 hey;AirDrop 支持斷連之後通過網絡傳輸;iMessage 增加語音轉文字、位置共享等。
可以說,兩段文字就把 iOS 17 這兩個多 G 的更新包(不同機型存在大小差異)所更新的内容概括完了。
新功能莫名其妙、舊功能縫縫補補,iOS 17 的誠意,就這?
事實上,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甭管是 iOS 17 還是 iOS 16,這兩個大版本新增的功能都屈指可數,要不就是安卓早就擁有的功能,要不就是對現有功能的優化。
最讓黑馬不能理解的是,在 iOS 16 中,一個自定義鎖屏都被蘋果和果粉們吹上了天。當時黑馬還以為,蘋果要在 iOS 17 中放大招,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iOS 17 的更新内容,甚至還不如 iOS 16。
缺乏創新的 iOS,逐漸讓蘋果失去了領先的靈魂。
當系統失去創新
對于 iOS,我們總是抱有極高的期待。
因為它代表了當下第二大移動設備作業系統的發展方向。
然而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卻發現,iOS 的近年來的更新愈發的沒有新意,就如同 iPhone 的造型一般,那種讓我們驚豔的創新也越來越少。
雖然大家不能接受,但黑馬要說,失去創新是每個系統發展起來的必經之路。
在 iOS 17 還未發布之前,有媒體稱 iOS 17 的更新内容會為用戶帶來最需要的功能。在暢享中,大家又是想着應用分屏、長截圖,又是想着應用雙開、邊緣返回,甚至還有人想着通話錄音。
怎麼說,沒出來之前大家是一個比一個敢想,但當等到 iOS 17 真正發布時,我們才發現,大家所暢享的這些功能全是幻想。
抛開具有法律風險的通話錄音不說,作為非 iOS 開發人員,黑馬實在是想不通蘋果為什麼不做應用雙開和長截圖之類的功能,要知道,這些功能在隔壁安卓身上早已經過多年檢驗,同時也得到了海量安卓用戶的好評。
蘋果推出類似功能,勢必可以在海量果粉中提高自己的口碑,甚至還能從友商那裡吸引一部分用戶轉移到 iOS。但是蘋果偏不,面對果粉的需求,蘋果一定不會随意滿足。
在黑馬看來,原因大抵有兩種:一是蘋果不想被用戶所 " 綁架 ",二是蘋果獨有的傲慢。
例如長截圖和應用分屏這些功能屬于是剛需,但是按照蘋果的想法卻是,這些功能不符合自身風格,也有可能會帶來其他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習慣了 iOS 生态的用戶,平時根本不會接觸到這些功能,可能也不會有類似需求,如果真有強需求,那肯定也不是 iOS 用戶。如果蘋果滿足這部分用戶的需求,那另外一些用戶的需求是不是也得滿足呢?
拒絕被綁架,可能就是蘋果做 iOS 系統的理念之一。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蘋果獨有的傲慢: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我覺得你不需要這個功能,那我就不會做這個功能。
相反,蘋果在 iOS 16 上破天荒推出的車禍檢測功能就是蘋果覺得這是我們需要的功能。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每年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約有 130 萬人死亡和 5000 萬人受傷。
黑馬推測,蘋果正是在這個數據基礎上,加上自身設備具備相關實力,于是通過算法優化推出 " 車禍檢測 " 功能,其目的便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站在國際視野上來看,一個對全社會有益的功能比一個能提高區網域用戶口碑的功能,更實用也更能凸顯企業的社會責任。
黑馬也問過同事,你覺得現在的 iOS 和安卓還有什麼區别,認真想想,兩者似乎也沒啥區别了。
唯一存在區别的 App Store 可能也要在九月份正式開放側載。這樣一來,雙方在大功能上是真的不存在區别了。
如此一來,在沒有豐富創新的前提下,雙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只剩下:優化現有功能。
例如蘋果就選擇了優化來電、AirDrop、iMessage 的相關功能,達成了錦上添花的新成就;安卓這邊,早年被華為帶火的多屏協同也成了各家友商追捧的對象,除此之外,也就是一些性能和動畫優化、遊戲和安全功能之類的優化。
可以說,蘋果創新失速的背後,安卓的創新也開始止步。
站在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當不需要創新的設備,才是真正完美的設備,因為它已經滿足了用戶的所有需求。目前來說,無論是 iOS 還是安卓,手機這個產品形态出現革新之前,都在趨近這個 " 不再需要創新的完美 "。
不再被偏愛的 iPhone
根據蘋果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蘋果營收 3943 億美元,第四财季總淨營收為 901.46 億美元。其中,iPhone 營收為 426.26 億美元,占比接近 47%。
按理說,iPhone 作為蘋果公司的基本盤,理應得到更多的研發投入,但随着蘋果 Vision Pro 的出現,iPhone 失寵了。
在蘋果的定位中,Vision Pro 是要取代 iPhone 的存在。
盡管它目前存在諸多短板,包括價格昂貴、内容欠缺、續航不足等缺點,但是它仍被蘋果寄予厚望。
原因很簡單,智能手機的發展快到頭了。
無論是傳統的直板機還是近年來突火的折疊屏,它們本質上仍舊是一台手機。随着性能和配置的提升,大家更新換代的意願越來越低。
甭管你是拍照還是玩遊戲,新旗艦和老旗艦之間似乎也并沒有拉開多大的差距。在過去,大家是手機卡頓了更換手機,而現在,除非這款手機有獨到的賣點,否則真沒幾個人願意更換手機了。
在這種局面下,一款全新形态的 " 手機 " 就很重要了。
之前網絡上總是有蘋果也要做折疊屏的爆料,但按照黑馬的理解,蘋果不會做折疊屏,更沒有必要做折疊屏。
因為 Vision Pro,就是蘋果的 " 折疊屏 "。
作為一款全新形态的設備,Vision Pro 不僅配置強得離譜,優化也是十分到位。蘋果不僅為 Vision Pro 準備了全新的 visionOS 系統,更是為開發者準備了充足的開發工具和開發者套件。
可以說,只要蘋果能盤活 Vision Pro,讓 Vision Pro 在市場上帶動 MR 相關產業,拉低 Vision Pro 的開發成本,那 Vision Pro 必将成為蘋果的 " 下一台 iPhone"。
可能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蘋果逐漸減少了對 iOS 系統的創新投入。這也使得 iOS 被迫轉向 " 求穩 " 的道路:減少新功能的推出,優化現有功能的體驗。
總之,不管怎麼說,iOS 的創新性技術都正在減少,但你如果要說隔壁安卓創新就有多大的話,那也有點誇張。
就黑馬的體驗來看,現在的移動作業系統,已經開始進入了全體 " 擺爛 " 階段。
" 更新了個寂寞 ~"
如果喜歡我們的内容
真誠推薦你星标走一波,還能領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