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京東進軍外賣業務,劉強東“虛晃一槍”?,歡迎閱讀。
美團深入京東零售腹地,劉強東的反擊開始了。
京東為何選擇此時大舉進軍外賣業務?
2 月 11 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 " 品質堂食餐飲商家 " 招募,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這也意味着京東外賣 "0 傭金 " 計劃的啟動,即便後期 5% 的傭金,相比美團和餓了麼也有巨大優勢。于是京東外賣成為多個社交平台的熱搜,引發了廣泛關注。
很多媒體形容京東是突然殺進外賣領網域,這種說法或不确切,京東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外賣領網域進行布局,時任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在 2022 年就曾表示考慮進軍外賣業。2024 年 5 月,京東就已經上線了瑞幸、Tims、庫迪等為代表的咖啡、奶茶品牌,以及以漢堡王等為代表的快餐連鎖品牌,但非常低調,并未得到外界關注。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京東外賣僅限堂食餐廳和品牌連鎖餐廳,該業務仍處于初級階段。想短期内撼動背靠阿裡的餓了麼以及外賣巨頭美團難度不小。
京東進軍外賣業的消息傳出,卻并未拉升京東股價,2 月 12 日京東美股股價甚至下跌 3.65%,受其影響美團股價也下跌 4.05%,但 13 日京東和美團股價分别上揚 0.71% 和 2.54%。
從此前的美團和餓了麼的雙雄争霸,再到如今的三足鼎立,京東的入局打破了原本兩家獨大的局面,未來外賣市場或将迎來巨變。值得一提的是,京東不是外賣市場唯一的 " 攪局者 ",出行巨頭滴滴,流量巨頭抖音以及傳統飲料巨頭娃哈哈都對外賣市場虎視眈眈。
無論是雙雄争霸還是三足鼎立亦或者群雄并起逐鹿外賣戰場,京東的入局都将對外賣市場的格局影響巨大,面對京東 0 傭金的政策,美團和餓了麼将會做出怎樣的應對?
外賣 " 登擂者 " 甚眾
本地生活是個超過萬億級的大市場,該領網域一直是美團一家獨大,抖音穩居第二,無論是用戶量還是銷售額都遠勝于快手,而外賣則是本地生活的重要一環,同樣吸引多家公司。
美團和餓了麼一直是外賣市場的兩大巨頭,尤其美團早已經發展成為行業的一哥,美團現在外賣市場的地位相當于擂主,在這個位置就面臨着眾多登台 " 打擂者 " 的挑戰。
2023 年初,抖音憑借巨大的流量優勢,率先殺入外賣市場,抖音的入局讓外界對美團較為擔憂,在抖音官宣進軍外賣的當天,美團盤中股價一度下跌超 9%。抖音觊觎外賣市場由來已久,2022 年 8 月就和餓了麼達成戰略合作,餓了麼與抖音一起為 6 億抖音日活用戶和數百萬商家提供外賣等即時配送本地生活服務。
只是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盡管抖音擁有龐大的流量,但其外賣模式顯然尚未撼動美團的護城河,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個城市試點初期一天外賣單量甚至不足 10 萬單,而 2023 年美團财報顯示外賣日單量就超過 7800 萬單,體量上的巨大差異,說明抖音尚未能将流量轉化為單量,一度還出現外賣被叫停的尴尬。
2020 年 7 月快手就入局本地生活,但直至 2024 年 6 月,才被曝入局外賣。作為短視頻平台,快手不具備線下履約能力,不得不依賴第三方配送,只是為商家提供外賣服務的平台支持,包括提供團購商品的外賣展示标籤,配送下單按鈕等,但配送服務由商家獨立聯系相關團隊完成。
投資人史保剛認為配送能力是外賣服務的核心,抖音、快手都不具備。美團和餓了麼的配送團隊都是耗費巨資才搭建成功,成為其成本大頭,抖音和快手沒有選擇自行搭建而是押寶第三方,顯然已經失去了競争力,已經在外賣的擂台上 " 失敗 "。" 配送能力決定外賣行業的生死,美團之所以能成為行業老大,700 多萬外賣小哥是其基礎,而京東之所以在進軍外賣引發巨大關注,是因為京東的配送能力同樣強大,這點是抖音、快手以及新入局者沒有的巨大優勢。畢竟外賣需要末端配送能力,最後一公裡的配送網絡很重要。"
面對眾多 " 登擂者 ",美團也做出相應應對措施,2024 年連續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美團平台、到店事業群、到家事業群和基礎研發平台将合并成為 " 核心本地商業 " 板塊,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業 CEO。為反制抖音和快手的流量制約悄然上線了短視頻,其高管也公開回應外賣行業的競争,稱 " 無論其他行業參與者可能采取什麼舉措,我們都有信心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只是面對沒有配送能力的抖音和快手,美團優勢明顯,而同樣擁有出色配送能力的京東入局,美團還能輕松應對嗎?
京東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劉強東和王興看似關系不錯,兩人還一起聯手弄出了有名的 " 東興飯局 ",這個東就是劉強東,興就是王興。
王興當時最大的 " 敵人 " 是阿裡,而京東的最大 " 敵人 " 也是阿裡,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說法,劉強東和王興走到了一起,加上京東和美團都有騰訊的投資,屬于騰訊系,兩人關系也自然不會太差。
當年王興和程維的故事就說明了私交歸私交,利益歸利益。王興在 2018 年突然推出打車業務,程維只能 " 爾要戰,便戰 ",接着滴滴外賣橫空出世,用接單補貼大戰硬生生把無錫的外賣市場打成了白菜價。
很明顯,程維知道在外賣領網域完全拼不過美團,為何還要進入外賣?是因為程維并不是為了在外賣市場去賺錢,只是想讓王興陷入兩線作戰的泥潭,畢竟美團那時候剛推出打車業務,四處出擊的美團根基不穩,是典型的 " 圍魏救趙 ",程維這一招也确實有奇效,王興當時被迫将大量精力轉移到外賣業務,其打車業務自然受到影響,時至今日,美團打車也未能撼動滴滴。
這一幕有點眼熟。
美團和京東都有即時零售業務,且兩家都對該領網域極為重視,業内人士認為即時零售才是劉強東和王興寸土必争的兵家必争之地,誰也不會讓步。而餐飲外賣的高頻屬性,是提升用戶活躍度的關鍵,這一戰或早或晚,勢在必行,晚戰不如早戰。畢竟美團閃購日單量在 2024 年三季度已經突破 1000 萬單,逐漸把觸角伸向 3C 數碼、美妝個護等京東傳統優勢品類,嚴重威脅到京東到家的核心業務。
盡管有傳聞京東要私有化達達,但達達的兵力只有美團騎手的 1/10,即便算上京東快遞小哥,其兵力也遠不及美團。美團用 " 流量 + 數據 + 金融 " 三位一體的模式已經深度捆綁了全國 70% 的餐飲商家,而京東 3C 數碼為主的用戶畫像,也并不太匹配餐飲外賣的高頻剛需,這一戰表面上看,京東勝算不太大。
正如程維和王興此前的 " 打車 - 外賣 " 大戰一樣,劉強東的目的同樣不是為了打敗美團外賣,他或是為了盡可能拖住美團,耗費王興更多的精力,迫使美團把更多精力和資源向外賣傾斜,這樣就使得美團為了守住外賣基本盤,延緩了其在即時零售領網域的擴張。
劉強東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然從京東推出飲品外賣後,不至于耗時這麼久才大張旗鼓進軍外賣業。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王興和程維的大戰中,美團每單外賣補貼 10 塊,滴滴就得跟着補 15 塊,争鬥一番,只賠錢更多,彼此都耗費大量資金,最終美團對出行的興趣全無,滴滴外賣也不見蹤迹。
捍衛零售基本盤
" 不管從即時零售角度捍衛自己的基本盤,還是讓美團付出點代價,京東進軍外賣業都不是太意外。" 史保剛對京東做外賣并不意外。" 京東零售業務是基本盤,相比其他幾家阿裡有雲計算和螞蟻金服,拼多多有 Temu,抖音、快手廣告業務不俗,京東第二條曲線不明顯,捍衛基本盤勢在必行。"
為此京東早已經謀劃了布局,秒送、七鮮以及飲品外賣,都是前期培養用戶消費習慣,而其中就有從美團挖角的先例。
盡管京東外賣短期很難撼動美團的江湖地位。美團和拼多多類似,都能将核心能力做到極致," 省 " 和 " 快 " 是其優勢,京東目前或能在 " 快 " 上有和美團一戰之力,但論 " 省 ",京東目前并不具備這樣的基因。
知名财經博主英澤表示:" 京東入場就是王炸,0 傭金對商家極具吸引力,畢竟其他幾家平台的抽成比例太高,讓商家敢怒不敢言,京東抓住了消費者期望所在,推出了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計劃,通過審核營業執照、審核門店照片、銷售人員線下拜訪核驗等方式确保品質;後續也會不斷提升全方位審核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外賣選擇。這就解決了外賣不衛生、品質不好的問題,避免了幽靈外賣的行業問題,京東上來給消費者把關品質,京東找到消費者對衛生問題不滿的着力點,京東就有了三足鼎立的能力。"
京東對其外賣業務表現較為樂觀,除從宣布推出外賣到 5 月 1 日入駐的商家 0 傭金之外,已籤約商家傭金從 2 月 11 日 0 點起,也按照全年免傭調整。相比抖音 " 流量變現 " 的失利,京東擁有高質量的用戶和同樣出色的配送能力。
" 外賣不僅是京東高頻流量入口,更是撬動即時零售的杠杆。高頻外賣服務有助于提升京東 APP 日活,将流量延伸至生鮮、日用百貨、3C 等京東優勢品類,以此來反哺主業增長。京東可以将其物流配送員轉化為外賣員,提高其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率,通過本地配送服務來滿足京東會員的潛在消費需求。" 史保剛認為京東外賣能鞏固自身的基本盤。
0 傭金、免配送,京東外賣不僅引發行業關注,還吸引了大量商家和用戶。劉強東看中的,或是美團用十幾年時間構建的,一個連接 6 億用戶、數百萬商家的生态系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BT 财經 ",作者:夢蕭,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