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英媒放話:遼寧、山東艦合起來不敵英國航母,月底來中國近海切磋,歡迎閱讀。
【軍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轟炸機
根據新華網的有關報道,近日英國 " 國防雜志 " 報道稱,英國海軍旗艦 " 威爾士親王 " 号計劃于 4 月 22 日從樸茨茅斯港啟航,帶領 45 型驅逐艦 " 勇敢 " 号、23 型護衛艦、" 機敏 " 級核潛艇和補給艦前往亞太地區執行部署任務。
▲ " 威爾士親王 " 号,圖片來源:網絡
英國國防大臣約翰 · 希利稱," 威爾士親王 " 号将搭載 24 架 F-35B 戰鬥機,穿越印度洋到達新加坡、馬來西亞,并在澳大利亞附近海網域進行演習,回應之前解放軍編隊對澳大利亞的繞行。
約翰 · 希利驕傲地說,英國航母此行是 " 全球範圍内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完成的軍事部署 "。更有部分激進英國媒體分析稱," 遼寧 "、" 山東 " 艦就是 " 一起來 ",也無法和 " 威爾士親王 " 号編隊正面交鋒。" 威爾士親王 " 号編隊出發前,将首先在英國康沃爾郡海岸邊上集結。先去地中海參加北約組織的 " 海王星打擊 " 演習,後前往亞太。這支航母編隊将總共帶領 4000 名軍人,包括 2500 名海軍、900 名陸軍、近 600 名空軍。
▲英國航母編隊,圖片來源:網絡
英國此行并不孤單,挪威 " 羅爾德 · 阿蒙森 " 号護衛艦、" 莫德 " 号補給艦、加拿大的 " 魁北克 " 号護衛艦、甚至西班牙的護衛艦都大概率在地中海演習結束後組團搭班,伴随前往。眾所周知," 威爾士親王 " 号是英國皇家海軍 " 伊麗莎白女王 " 級航空母艦的第 2 艘艦,也是其首艦的姐妹艦,它們共同組成了英國的雙航母力量核心。它從 2019 年年底開始服役,耗資 31 億英鎊,約合如今的 40 億美元。
二戰時期,英國有一艘 " 威爾士親王 " 戰列艦,它的名稱現在被航母替代。" 威爾士親王 " 号航母以樸茨茅斯港為基地,長期處于戰備狀态,滿載排水量約 6.5 萬噸,全長 280 米,艦寬 73 米,水線 39 米。
▲ " 威爾士親王 " 号,圖片來源:網絡
它的動力系統出色,由兩台羅羅公司生產的 MT-30 燃氣輪機和 4 台柴油發電機提供動力,雙軸推進,最高航速可達 27 節,續航能力 18500 公裡。艦艇人員核心配置 679 人,滿載時可達 1600 人。裝備了探測距離 400 千米的 BAE 系統公司 S1850M 遠程搜索雷達以及 Artisan 三坐标雷達,用于中程監視與目标指示。
武器系統包括 3 座 " 密集陣 " 近防系統、4 座 30 毫米炮。" 威爾士親王 " 号核心戰鬥力是 24 架 F-35B,來自皇家空軍 617 中隊和皇家海軍航空兵 809 中隊,極端情況下可增至 36 架。由于 F-35B 航程不佳,因此只要有空中加油的情況下才能支持遠程任務,不過 F-35B 隐身能力強大。戰鬥機外航空母艦還配備了 " 野貓 "HMA.2 輕型多用途直升機,用于偵察、運輸,可承擔部分攻擊任務,另外還可以打載 " 梅林 " 反潛預警直升機。
▲英國 F-35B,圖片來源:網絡
英國人對自己的 " 伊麗莎白女王 " 級航母是非常驕傲的,當然這也要看跟誰比了。當今世界上裝備航空母艦的國家本來就不多,意大利裝備了一艘 " 加富爾 " 号航空母艦,但排水量僅有 3 萬噸,屬于輕型航母,也适配意大利的國情和軍事需求。俄羅斯有一艘 " 庫茲涅佐夫 " 号航空母艦,排水量 55000 噸,但處于長期維護狀态,基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印度同樣是雙航母配置,一艘 " 維克拉瑪蒂亞 " 号,一艘 " 維克蘭特 " 号,可以搭載米格 -29K,兩艘的排水量均超過 4 萬噸。
但艦載機性能不佳," 維克拉瑪蒂亞 " 号是一艘改裝的二手艦,艦體老化,内部的空間很局促,不支持重型艦載機彈射起飛。印度自產的 " 維克蘭特 " 号整體比較新,但是設計保守,甚至還不如采購自俄羅斯的舊航空母艦排水量更大,導致其甲板面積小于英國航母,限制了艦載機的搭載和出動效率。法國的 " 戴高樂 " 是一艘 4.2 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可以攜帶 30 架 " 陣風 "M。雖然它是全球唯一一艘非美國核動力航母,但是排水量要比英國航母小了将近 2 萬噸,搭載的也不是 5 代機,實力還是略遜一籌。美國就不用比了,英國的航空母艦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比美國稍遜一籌。
▲ " 山東 " 艦,圖片來源:網絡
從客觀角度說,中國的 " 山東 " 艦和 " 遼寧 " 艦确實都不如英國的這艘 " 威爾士親王 " 号。這兩艘中國的航母均為 6 萬噸級滑躍起飛航母,其中 1 艘是采購的二手軍艦,另一艘雖然是中國獨立設計生產的,但是仍然基于較為保守的設計思路,整體能力有限。它們可以搭載殲 15 戰鬥機,數量約為 40 架,整體航母運作起來不管是艦載機的出動效率,還是戰鬥機本身的數量和質量,确實都要差了一些。不過這一點對中國來說并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中國已經有了最新型的 8 萬餘噸級的 " 福建 " 艦,能搭載 50 餘架艦載機,航母平台的技術上已經超過了美國的部分航空母艦,裝備了電磁彈射器。現在雖然繼續搭載殲 15,但是殲 35 已經在去年航展上露面。官方透露其不僅有空軍型号,還會有艦載機型号以及外貿型号,将來上艦後," 福建 " 艦的整體作戰能力将再躍升一個等級。
至于英國媒體宣傳的 " 遼寧 "、" 山東 " 合起來不敵英國航母,完全可以被當做是個 " 玩笑 "。有句老話說得好,正所謂 " 雙拳難敵四手 ",就算是單說航母在二打一的情況下," 威爾士親王 " 号也不可能撈到太多的便宜。
▲ " 福建 " 艦,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不是阿根廷,在英國航空母艦不遠萬裡到達中國近海區網域後,中國能出動的力量可就不止是航空母艦了——包括火箭軍、空軍,在整個作戰過程中都會配合海軍一起反擊航母。比如全球首款反艦彈道導彈東風 21D、具備反艦與對地打擊雙重能力,可以搭載核彈頭的東風 26B、可搭載高超音速彈頭,精度可達 " 米級 " 東風 17,以及轟 -6 的鷹擊 12,都能進行配合,因此解放軍能夠動用的反航母手段多種多樣。
英國的宣傳也好,航母之行也好,顯然就是對中國進行 " 威懾 "。正如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曾說的一樣,英國人的目标就是不遠萬裡炫耀武力、插手攪局,故意挑起對立和衝突。但今時已經不同往日了," 大英 " 不再是昔日的 " 日不落帝國 ",中國也不是當年的中國。英國如果非要刷打着各種幌子來亞太地區找 " 存在感 ",搞不好還真可能碰的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