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撬動十萬地推大軍,京東摸着美團過河,歡迎閱讀。
文 | 電商在線
" 一單 170 元,一天輕松收入上千。"" 京東地推急招,180 元一單,無門檻日入過萬!""2025 年最大風口,再不上車就遲了!"
2025 年開年,京東大張旗鼓地開展外賣業務。在官宣啟動 "0 傭金 " 招募商家後,最近的消息,則是京東外賣在 39 個城市上線一周後,就有近 20 萬餐飲商家申請入駐,部分城市訂單量增長超 100 倍。
這 20 萬商家申請入駐,離不開一場全國範圍内的地推。
小紅書、抖音和微信公眾号上,無數關于京東地推的消息幾乎在一夜之間火了起來,省團、街推聯盟、任推邦等線上地推平台紛紛上線相關項目,各路本地服務商也開始招兵買馬,單店 170 元的高額報酬,更是讓無數想要趕上風口的玩家競相入局——截至 2 月 24 日,僅在任推邦這個平台上,京東外賣的推廣人數就超過了 11 萬人。
這批京東外賣的地推人員,和曾經阿裡、美團的地推鐵軍不同,他們更多是 " 自由作戰 ",通過線上平台注冊,拿着社交平台上總結出的話術,帶着自己打印的京東工牌,從京東外賣最早布局的 39 城到全國各地的小縣城,開始了一場 " 搶風口 " 的比賽。
但僅僅一周過去,社交平台的風向就變了一番," 京東地推是騙局 "" 避雷,京東地推根本拿不到錢 ""170 元的單價就是騙人 " 的消息層出不窮,不少拿到京東外賣地推資格的服務商,也開始了勸退," 服務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錢,都是自己墊付,何況做平台的地推 "。
在心智養成階段,資本已經習慣打搶灘式的閃電戰,地推,則是本地生活最為有效的戰術。
14 年前,美團就是靠着十萬地推鐵軍吃下一家家小店再到一座座城市的。如今,當京東這個有着 5.3 億月活用戶規模的電商平台,拿出頗具 " 野生軍 " 風格的地推手段,瞄準全國 1.2 萬億市場規模的外賣市場,曾經一度沉寂的本地生活賽道,再次開始沸騰,而每一座城的服務商和地推們,則是這場戰争中的先遣軍。
170 元一單,京東十萬地推軍
2 月 18 日,湖南某二線城市的一家面館門口,挂着京東工牌的胡楊向商戶介紹京東外賣的入駐政策,一句句介紹極具衝擊力和誘惑力:"5 月 1 号前入駐的商家全年 0 抽傭,京東用戶很多都是高消費人群,平台還會智能推薦餐飲,轉化率還比普通平台高兩倍!"
類似的場景和相同的話術,幾乎同一時間出現在全國各地。00 後胡楊,并不是京東外賣官方的工作人員,會參與京東外賣地推,是因為看到了社交平台上 " 高薪兼職 " 的消息。
抖音上的京東外賣地推直播間
2 月 11 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 " 品質堂食餐飲商家 " 招募,并且承諾 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一夜之間,社交平台上就湧現出無數京東外賣的地推兼職信息——一單 150 — 180 元,還有不少人表示自己短短兩三天就賺到了幾千元。
曾經的美團、餓了麼或抖音,地推團隊大多都和公司本體緊密結合。美團曾靠着幹嘉偉組建的團購地推大軍推進外賣業務,餓了麼初期 400 人的創業團隊中有一半是地推,抖音則在 2021 年 3 月把 1 萬名銷售人員轉成本地生活人員,主要負責地推等業務。
相比之下,席卷社交平台的京東外賣地推,并沒有采用這些策略。
來自東北的一個地推團隊負責人表示,京東外賣目前的地推模式,更偏向于自營 + 服務商代理模式。
去年開始,京東就已經和不少連鎖餐飲品牌開始了外賣合作,今年,京東外賣則将多個城市的地推工作分派給不同的服務商,由服務商分級去完成地推工作,各個線上推廣平台的京東外賣地推項目,也多和不同的服務商相關," 這些服務商有做過美團的,也有做過抖音外賣的 "。
不同的模式,結合高額補貼,迅速轉化為市場動能。
短短幾天,京東外賣就有了十萬地推大軍——僅在任推邦這個平台上,2 月 19 日,京東外賣的推廣人數為 2.6 萬,而到了 2 月 24 日,這個數字就超過了 11 萬。
本地生活快速開城的秘訣,來自于地推能力和對商家的覆蓋力。
和十萬地推大軍一同出現的,還有眾多京東外賣地推模版,從穿着到話術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胡楊注冊了一個線上平台接地推任務,他戴着的京東外賣工牌其實是打印店自制的,話術則來自一份文檔,至于其他 " 轉化率兩倍 " 等數據,胡楊也并不知道真假。
" 人靠衣裝馬靠鞍,工牌就是打開合作大門的鑰匙,到店裡一亮工牌,老板們的态度立馬就不一樣了。" 胡楊表示,除了自制京東工牌,還有人會自制京東 T 恤和背心。
過去一周,不少京東外賣地推相關的群聊也匯聚了上百人,讨論着怎麼更好去做京東外賣地推,怎麼說服潛在的商家入駐,甚至還有不少自稱美團、阿裡和抖音本地生活服務員工的人,在群裡詢問京東本地生活服務就業前景如何。
直到最近兩三天,這股京東外賣地推的熱潮才有所冷靜。
" 平台幾乎沒有人結算成功。" 胡楊做了三四天,跑了三十多個商家,也有幾個商家通過了平台的一審二審,但目前沒有一單結算," 平台顯示 T+3,但目前也沒聽說有人結算成功,據說是商家開始經營了才能算完成了一單 "。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選擇暫時放棄,擔心自己白費了時間。
在抖音開播的服務商大魚則表示,平台沒有結算,一是京東方面前期審核比較慢,二是需要服務商大量墊資," 京東外賣給服務商結算周期很長,前期基本都是服務商自己墊資,有實力的服務商才能玩起來。如果一個平台 11 萬地推,就算只有一半的人做了一單也有 5.5 萬單,一單 170 元,那就是 935 萬元,除非有實力,不然誰墊付得起?"
至于一單 170 元的價格,大魚也表示水分很大,還不如找自己本地的服務商,給服務商打工," 京東給服務商一單也就 200 元,扣了稅 187 多元,算 188 元好了,服務商給你一單 170 元,就為了賺 18 元?他自己沒有運營成本嗎?那些推廣平台,你能看到的數據是他們想給你看的,前三四單給你好好結算,後期單量上來了,他吞一些單量,你也不會知道 "。
京東外賣,一門不算好做的生意
接地氣的地推,看起來是一份和互聯網毫不相幹、沒有什麼門檻的工作,卻是無數本地生活老玩家早已實驗過的一條成功路徑。
2011 年,美團從 " 千團大戰 " 中勝出,靠的就是地推大軍。
彼時,中供鐵軍出身(阿裡旗下一線銷售團隊)的幹嘉偉空降美團擔任 COO,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制定管理制度等方式,将美團地推團隊精細化、規範化。
早期的美團地推,圖源:美團微信公眾号
2012 年美團年會上,幹嘉偉喊出 " 狂拜訪,狂上單 " 的口号,鼓勵地推員工掃街,并且在 2012 年春節前提出 " 谷滿倉 " 的激勵活動,這也是美團第一次實行激勵措施:只要地推員工銷售業績達到一定标準,就為他們報銷回家往返的機票。
靠着豐富的地推和運營經驗,幹嘉偉帶着美團在 " 千團大戰 " 中殺出一條血路,2012 年底,美團拿下第一的市場份額,第二年,美團就實現了全年微盈利。
但不可忽視的是,激進的地推确實讓美團快速拿下了眾多本地生活商家,美團團購也成為美團做外賣業務的一大助力,但想要讓外賣業務跑起來,還需要配套的配送體系、運營體系和售後等配套設定。
美團最寬最穩的護城河,除了美團地推,就是美團龐大的騎手體系。
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 年,美團有 745 萬 " 有接單收入騎手 ",其中,全年接單在 260 天以上的占總人數的 11%,約為 82 萬人;京東外賣配送由達達秒送,一位地推人員給我們展示的 PPT 中,顯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京東秒送業務覆蓋了 2200 個縣區市,有着超 120 萬活躍騎手。
只是,據《晚點 LastPost》報道,雖然京東方面表示達達秒送有 130 萬名年活躍達達騎手,但除了極少數為山姆等大客戶服務的駐店騎手為事實全職狀态,絕大多數達達秒送騎手都是無固定工作時長的眾包兼職。
這也導致京東外賣地推存在一個難題:運力不足。
京東宣傳秒送的 PPT
眾多地推玩家和服務商直言,雖然京東外賣地推聲勢浩大,但除了京東外賣最開始的 39 城,其他城市大多都是運力不足的狀态,想要商家上線經營,那就基本只能選擇 " 自配送 "," 有些商家沒有自配送資源,就會放棄 "。
同時,商家在上傳資料通過審核後,還面臨上傳菜品等運營問題,抖音的多個京東外賣地推直播間中,也有不少地推人員詢問怎麼幫助商家上新,怎麼給商家解釋經營問題," 上傳 5 個菜品才有效,那是直接百度下載圖片上傳還是自己拍?"" 商家問我怎麼才能出單怎麼回?"" 商家沒有外賣小票機器怎麼辦?"
當然,在一些地推人員看來,這些問題也不是大問題,即便商家暫時不能登陸京東外賣平台,或者商家暫時不知道怎麼運營京東外賣平台,他們也想要先把這個 " 坑位 " 給占住了。
" 先不管現在能不能上線,你先和商家加微信溝通,審核通過,推廣金就全是你的了。審核不通過,等以後京東降低标準或者改标準了,再拿這筆錢。"
在廣西小縣城做地推的宏遠表示,京東外賣最早的 39 城早已僧多粥少,一個商家一天能迎來三四波京東外賣推廣員,還不如提早押寶,布局小縣城,還能給小縣城不懂外賣運營的商家賣外賣服務," 沒運力不是問題,商家不會自配送沒騎手也不是問題,我幫你聯系騎手,還能從商家這再賺一筆中介費 "。
更深度的 " 留存 " 問題
聲勢浩大的京東外賣地推,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場京東的 " 陽謀 "。
高額的傭金激勵,讓全國都聽到了京東外賣的名字,就連不少曾做過美團、抖音本地生活服務的服務商和地推員工,都表示這次京東外賣的地推,比前幾年抖音外賣的地推更加 " 可怕 "。
京東外賣首頁,有着商家入駐通道
" 太瘋狂了,以前是服務商和服務商競争,現在是服務商和各路玩家打群架,就連普通商家都知道京東外賣地推的事,地推一進門,他們就說你這一單是 150 元還是 170 元?京東還在外賣首頁直接上線了商家入駐板塊,誰都知道京東外賣免傭金,給錢多,大方。"
商業競争,永遠是一場搶奪流量的戰役。這場席卷全國的地推突襲,背後是京東對即時零售市場的重新估值。
一方面,是抖音電商的虎視眈眈。
36 氪報道顯示,2024 年,抖音電商的商品交易總額(GMV)約 3.5 萬億元,同比增幅 30%,在今年 2 月 13 日字節跳動召開的 2025 年 All-hands 全員會議上,電商業務負責人康澤宇在會上透露,抖音電商市場份額已成為行業第三。
後來居上的抖音,擊敗了曾經 " 貓狗拼 " 三巨頭中的 " 狗東 ",給京東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另一方面,京東的傳統業務,增長正在逐步放緩。
京東 2024 年 Q3 财報顯示,在 " 國補 " 影響之下,京東自營業務收入 2046 億元,同比增長 4.8%,而 2024 年 Q2,京東自營業務收入同比零增長。同時,在 2024 年初,京東就定下了三大方向,也就是 " 三大必赢之戰 ",除了内容生态和開放生态,即時零售也位列其中。
在即時零售板塊開展外賣業務,意味着京東正試圖用高頻的餐飲消費撬動用戶習慣,進而提高用戶點擊進入京東平台的頻次和可能性,這也是每個電商平台都想成為涵蓋更多場景的超級 APP 的原因。
只是,京東做外賣,堪稱一場豪賭,百萬級甚至千萬級别的補貼投入,砸進去可能只能聽到一聲水花響。
曾經來勢洶洶的抖音外賣已經偃旗息鼓,并且在 2024 年 8 月被劃歸到抖音電商旗下的即時零售業務 " 小時達 " 中,從一個曾有着一級入口、叫板美團的重要業務,變成一個小小的板塊專區。
即便京東拿着 " 品質堂食店 " 等招牌和美團對轟,用 " 幹淨安全又衛生 " 做旗号,也防不住被高薪吸引而來的地推玩家,為了拿到京東外賣地推激勵的各種 " 手段 "。
京東外賣對于入駐商家的硬性要求和其他平台拉齊,相當于通過其他平台的評審機制過濾掉了一波外賣商家,比如要求商家大眾點評評分達到 3.8 分,如果商家沒有大眾點評,那就需要高德評分或者抖音評分達到 4.0 分。
一些地推玩家表示,如果商家想要入駐京東外賣,但是評分不夠,他們還可以提供 " 刷分刷評 " 服務," 很多袋鼠團(美團)商家也會這麼幹的,高分店排名靠前容易被人選擇,這都是行業内常見的事了 "。
從地推熱潮,到尚未完全解決的京東外賣履約環節,再到防不勝防的行業灰產 ……
" 你覺得最後能有多少商家和用戶留下來?那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就是衝着賺前期這波錢去的。" 抖音直播間裡,幾位讨論京東外賣地推的玩家直言。
美團王興在 2018 年說過 " 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注核心 ",京東做外賣,同樣遵循了這句話。從十萬地推大軍出發,京東外賣的這場戰役,終局或許不會出現 " 赢家通吃 ",但外賣行業的一條鲶魚,正在蓄力擺尾,打算攪混平靜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