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25%關稅重錘砸向全球車企,中國受影響最大的是零部件公司,歡迎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瘋狂的加稅政策,讓馬斯克也扛不住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當地時間 4 月 7 日,兩位消息人士稱,在過去的周末,美國政府效率部門負責人、全球首富馬斯克直接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了撤銷新關稅政策的呼籲。報道稱,馬斯克的嘗試沒有成功。
根據此前白宮發布的檔案,美國将對進口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以及關鍵汽車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等)加征 25% 的關稅,對進口汽車的征稅在 4 月 3 日生效,進口汽車零部件的征稅将在 5 月 3 日前生效。
這樣大範圍的加稅不僅讓造車成本飙升,消費者觀望情緒加劇;還打斷零件供應,導致部分工廠減產停產;迫使貿易戰升溫,讓市場預期持續走低,形成對全球汽車股的全面利空。
4 月 7 日,A 股市場汽車板塊成為重災區。A 股汽車整車板塊整體下跌 9.02%,23 家上市公司中過半數股票跌停。其中,除中國重汽、宇通客車、中集車輛、賽力斯、福田汽車、廣汽集團外,其餘個股均以跌停收盤。
盡管中國汽車 2024 年出口美國僅有 11.6 萬台,受到影響較小,但随車企出海建廠的中國零部件供應商,正面臨麻煩。
一、減產、停發、漲價
之前憑借《美墨加協定》,享有對美免稅出口優勢的墨西哥生產基地已經陷入困境。
路透社披露,日產旗下的英菲尼迪自 4 月 3 日起,停止接收美國市場兩款墨西哥產 SUV 訂單,并大幅削減合資工廠產能。Stellantis 集團則暫時關停加拿大溫莎和墨西哥托盧卡工廠,其北美 CEO 安東尼奧 · 菲洛薩在内部信中強調,集團正評估關稅的中長期影響并采取緊急應對措施。
據路透社報道,4 月 5 日,捷豹路虎表示将暫停其英國制造的汽車向美國發貨一個月,以考慮如何減輕 25% 關稅帶來的成本。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捷豹路虎每年銷售 40 萬輛攬勝運動版、Defenders 和其他車型,其中對美出口占總銷量的近四分之一。
奧迪也是如此。據汽車新聞報道,他們獲得的一份發給經銷商的備忘錄顯示,奧迪計劃在 4 月 2 日之後暫停所有在墨西哥和海外組裝并運往美國港口的汽車。Motor1 的消息顯示,大眾汽車和保時捷也采取了同樣的措施,而沒有提到恢復發貨的具體時間。
豐田和日產在考慮将生產線轉移至美國。據日經新聞報道,豐田汽車公司正考慮将部分銷往美國的汽車國内生產轉移至美國。報道稱,早在今年夏天,日產就計劃減少其位于日本西部的福岡工廠的產量,并将部分 Rogue SUV 的生產轉移到美國,以減輕特朗普關稅的影響。
在價格上,大眾将提高汽車售價。據汽車新聞報道,大眾汽車将對在美國境外組裝的汽車征收進口費,目前正在确定增加的成本。該公司表示,預計關稅将從 4 月 3 日開始影響從墨西哥和歐洲進口的汽車價格。
一些車企為了穩住銷量向消費者讓利。比如現代汽車在 4 月 4 日表示,将在未來兩個月内保持現有車型的标價穩定,以緩解購物者對關稅影響經銷商銷量的擔憂," 我們知道消費者不确定價格上漲的可能性,我們希望為他們提供一些穩定性 "。
梅賽德斯 - 奔馳也在 4 月 7 日表示,盡管特朗普政府目前對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征收 25% 的關稅,但該公司不會提高 2025 款車型的标價。
福特将向客戶提供員工優惠價。據 Motor1 報道,該計劃名為 " 源自美國,為美國 ",将于 4 月 3 日生效,持續至 6 月 2 日。該計劃涵蓋 F-150 和 Maverick 等車型以及少量林肯汽車,但此次促銷活動不适用于車隊客戶。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 · 法利在此前的聲明中表示,關稅将 " 對美國工業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 "。
二、中國整車承壓小,零部件企業壓力加劇
從出口量上看,中國整車車企受到的影響并不大。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汽車 2024 年出口美國僅有 11.6 萬台,在中國汽車總體出口數量的占比僅有 1.81%。
與之相比,中國零部件供應商面臨更大壓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對美國的零部件出口金額為 997.7 億元,占比 15%。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曾多次點名墨西哥汽車工業及其與中國制造商的聯系。美國汽車制造商超過 40% 的零部件從墨西哥進口,其中許多來自中資工廠。
例如,報道提到,汽車制動系統供應商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安徽省,向通用汽車、福特和 Stellantis 銷售產品。為減輕美國關稅的影響,該公司在 2024 年 1 月的一份股票備案檔案中表示已開始在墨西哥建廠。
還有特斯拉的供應商旭升股份,在 2023 年宣布跟着特斯拉在墨西哥計劃投資 2.76 億美元建廠。一年後特斯拉暫停了墨西哥超級工廠項目,旭升股份從一家未具名的 " 北美主要傳統汽車制造商 " 那裡獲得了價值 2.62 億美元的合同,并計劃利用墨西哥的這座工廠來完成訂單。
然而特朗普無差别的加征關稅,讓這些出海的供應鏈企業遭到重大打擊。
MEMA 原始設備供應商協會在 3 月對 139 家供應商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大多數零部件制造商都受到了鋼鐵和鋁關稅的影響,其中 97% 的人擔心關稅會導致規模較小、" 次級 " 供應商陷入财務困境。許多大型上市供應商的股票,例如麥格納國際,受關稅影響一路下跌。
據晚點 Auto 報道,一位特斯拉供應商表示大部分做出海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公司淨利潤低于 15%,這次他們不會和特斯拉一起承擔關稅成本。
但特朗普對汽車供應鏈出手,對美國車企危害更大。咨詢公司艾睿鉑的測算顯示,由于美國車企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若對零部件加征關稅,每輛美國產汽車成本将增加 4000 美元,年增成本達 400 億美元。
供應鏈混亂和潛在延誤也将出現在美國。據 EE TIMES 報道,考克斯汽車公司預測,如果新關稅在上周生效,到 4 月中旬,美國工廠每天的汽車產量将減少 20,000 輛,比現在減少約 30%。
報道指出,就算汽車制造商将生產轉移到美國以避免關稅,建立新的裝配線和搬遷成本高昂且耗時,通常至少需要兩年時間。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 教授邁克爾 · 庫蘇馬諾指出: " 這将在未來幾年對美國消費者造成破壞和高昂的成本。"
對于中國車企而言,盡管表面上受影響較小,但長期來看,美國不合常理的征稅引發的連環效應,也許會讓全球消費者心态變得更消極,加重持币觀望的情緒。" 我們無法控制關稅對消費者心态的影響,我們認為這種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一位首席執行官在接受 CNBC 采訪時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