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降薪中的銀行業:有高管團隊薪酬砍半,山西某行提倡“多發朋友圈”省廣告費,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周夢梅
過去的 2024 年,銀行降薪的傳聞時時牽動着市場神經,随着上市銀行相繼公布年報,其真實的薪酬支出也公之于眾。
截至 3 月 31 日,已有 23 家 A 股上市銀行發布了 2024 年年報,包括 6 家國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及農商行。
Choice 數據顯示,在 2024 年,這 23 家銀行中,有 9 家銀行的人均年薪酬出現同比下滑,浦發銀行年均人收入下降超 7 萬元;有 18 家銀行的高管薪酬總額在 2024 年出現同比下滑。
銀行業降薪指向的是在息差收窄、營收增速放緩,以及數字化加速的背景下,不少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等開始向内變革,開啟調結構、控成本之路。
來源于圖蟲創意
9 家銀行 2024 年人均薪酬下滑
2024 年降本增效的風吹到了銀行業,過去一年建設銀行降薪、平安銀行降薪、浦發銀行年終獎發 " 家書 " 等傳聞皆連引發熱議。
銀行基層員工也有體感。 "2024 年,身邊的同事、同行都在讨論降薪。" 葉辛(化名)是一家股份行的前台工作人員,正經歷着 " 降薪 "。他表示,自己薪資分為固定薪資 + 浮動薪資,其所在的分行 2024 年主要是調整浮動部分,除了年終獎縮水,還調高了薪資職級業績門檻,獎金方案也設定了更高門檻,相關的扣罰幅度變大,拿到手的收入減少了不少。
2024 年确實有部分銀行出現降薪。據 Chioce 數據,23 家銀行中有 9 家 2024 年人均薪酬較上一年出現了下滑,降薪主要集中于原本人均薪酬更高的股份行,國有大行則還有較小幅度漲薪。
數據來源于 Chioce 終端
人均薪酬最高的第一序列依舊被股份行占領,例如中信銀行為 60.80 萬元、興業銀行達 55.37 萬元,招商銀行、浙商銀行人均薪資也超 50 萬元。但在過去的一年,降薪也主要集中于股份行,如浦發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 2024 年人均薪酬相較上一年皆有所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浦發銀行,下降 7.61 萬元。
與之相對應地,原本薪酬水平就更低的 6 大國有行裡,中、交、工、建、農 5 家銀行 2024 年人均薪酬較上一年有所增加。除農業銀行人均年薪酬上漲 2.24 萬元,其餘 4 家人均年薪酬皆是上漲 1 萬出頭。
有高管團隊薪酬總額 " 腰斬 "
相對于銀行業基層,高管們的收入經歷了更大幅度的下滑。
Chioce 數據顯示,23 家上市銀行 2024 年高管薪酬總額為 3.78 億元,相比 2023 年的 4.57 億元下降 17.29%。23 家銀行中,2024 年共有 18 家銀行高管薪酬總額出現下滑。
數據來源于 Choice 終端
其中,2024 年不少銀行的高管薪酬總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如平安銀行高管薪酬總額為 2126.94 萬元,相較上一年下滑 2188.86 萬元,相當于 " 腰斬 ";光大銀行的高管薪酬總額也同比下滑 1410.83 萬元;此外,有 5 家銀行高管薪酬總額下滑超 400 萬元。
目前,高管薪酬總額最高的是民生銀行,為 4048.54 萬元;其次是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均在 2000 萬元以上。
銀行員工的薪酬與經營情況密切相關。随着銀行息差不斷收窄,銀行整體盈利能力有所下降,降薪也随之而來。以六大國有行為例,2024 年 6 家銀行的淨息差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數據來源于 Wind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向時代财經表示,銀行員工人均薪酬縮水反映出當前多家銀行機構降薪的現實情況,一方面是由于銀行機構已過高增階段,業務經營出現放緩,淨息差等關鍵指标也有所承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銀行機構的薪酬管理進一步完善,在内控趨嚴的大環境下," 反向讨薪 " 等屢見報端,反映出銀行薪酬目前已與機構整體經營情況、業績表現深度挂鉤。
她指出,除了銀行機構,資管機構、證券機構等其他金融類機構亦面臨不同程度下滑,而銀行與此類機構之間存在較多業務交集,因此也會受到整個金融環境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以存貸利差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銀行機構,特别是中小銀行來說," 降本增效 " 成了不可回避的話題。
時代财經注意到,近期不少中小銀行印發《降本增效工作方案》,要求踐行 " 習慣過緊日子 ",管控費用支出。如山西某農商銀行在官微發文稱,壓降廣告費,鼓勵通過朋友圈、微信群轉發擴大營銷閱聽人面。
而金融行業高級管理人員,還要面臨監管機構發出的 " 限薪 " 要求。
2022 年 8 月,财政部發布了對國有金融行業的 " 限薪令 ",要求金融企業要優化内部收入分配結構,科學設計薪酬體系,金融企業的工資要向一線員工傾斜。此外,該限薪令也對高級管理人員作出限制,要求他們的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總額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