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15 萬喜提全新奔馳,恰恰是北京奔馳最危險的時候,歡迎閱讀。
現在優惠好大,差點就激情下單。
剛從奔馳 4S 店裡出來的蘇敏對董車會表示,自己差點就買了一輛奔馳 A180L,原因很簡單,銷售給她的裸車價是 15.45 萬。
十來萬的價格,買到一輛尺寸不算小、空間過得去、設計尚且在線的奔馳,誰看了還走得動道兒?但冷靜下來想想,136 馬力的買菜機,零百十秒開外,還得加 95,這買賣好像也不怎麼劃算。
▲奔馳 A 級
但蘇敏似乎對這些問題毫不在意,「我這種技術對動力什麼的需求不大」,她更看重的,是奔馳的品牌與設計。更何況,在 15 萬元的裸車價面前,原先的問題似乎都不復存在了。滿車的硬塑料?不摸就是了。扭力梁後懸架?後排又不經常坐人。
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流傳的這麼一句話,粗暴直接,真實得讓人無法反駁。
24 萬的 ID.4 狗屁不是,15 萬的 ID.4,真香。
而 15 萬的三叉星,同樣令人迷糊。
15 萬的奔馳,怎麼來的
在全面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國内不少合資車型都深陷困境難以自拔,只能通過裁員來下減緩墜落的速度。
以剛剛過去的 8 月為例,日產在華銷量同比下降 29.36%,本田下降了 25.1%,就連豐田也下滑了 6.6%。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數據,今年 1-8 月,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整體份額僅有 14.5%,而在巅峰時期(2020 年),日系車的份額高達 23.1%。
與日系三兄弟相比,奔馳在華的日子就要好過許多,依靠「豪華品牌」這一防線,奔馳中國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超過 37 萬輛的銷量,同比還增長了 6%。
只不過,奔馳為了達成這一銷量成績,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今年 8 月,北京汽車發布半年報,其中披露北京奔馳今年上半年營收為 908.17 億元,同比增長 11.47%,數據喜人。但在銷量營收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北京奔馳的盈利能力開始下滑,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為 226.15 億元,比去年同期少了 12 億元,同比下滑了 5%。
「以價換量」,正是北京奔馳維持增長的小妙招,也多虧了奔馳走的這一步棋,蘇敏才能遇見 15 萬元的奔馳 A 級。
光靠入門的 A 級來提振銷量顯然不夠,實際上,面臨換代的奔馳 E 級(W213)和去年才上市的新一代奔馳 C 級,也有着 9 萬元左右的終端優惠。就連今年 4 月份上市的新款 GLC,也在次月開始了超 3 萬元的優惠,随後逐步放大至 5 萬元以上。
可是,總不能一直這麼降下去,于是奔馳開始了自救。
近期,北京奔馳兩大整車制造工廠被曝停產,其中位于北京大興的 NGCC 工廠将停產超過 1 個月,2020 年才落成啟用的順義工廠也将逐步加入停產行列。
北京奔馳很清楚,雖然停產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但他們别無選擇。
巨頭自救
蘇敏購買的奔馳 A 級,便來自大興 NGCC 工廠。
在北京奔馳體系内,大興 NGCC 工廠是負責產品最多的工廠,沒有之一。基于奔馳 MFA 前驅平台打造的 A 級、C 級、GLA 級以及相對應的系能源車型,都出自這家工廠。
在奔馳的產品線中,A 級和 C 級的價格相對入門,正因如此,大興 NGCC 工廠被譽為奔馳品牌的「入門車生產基地」。其中 C 級是奔馳穩定的銷量支柱之一,今年以來月銷量基本穩定在 1.3-1.4 萬輛。
▲奔馳 C 級
由于停產時間過長,NGCC 工廠為 C 級建立了大規模的庫存以保證銷量,為此,其餘產品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犧牲。
北京奔馳在聲明中表示:
依照公司的戰略部署與生產規劃,我們将在近期對部分生產線以及設備進行安檢維護或改造更新,以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并為下一代車型投產做好準備。
促使北京奔馳做出如此決定的,正是奔馳在慕尼黑車展前夕帶來的新一代入門車型 —— CLA 級概念車。
▲奔馳 CLA 級概念車
梅賽德斯 - 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CLA 級概念車支持 800V 超充,15 分鍾即可增加 400 公裡的續航,「是全新梅賽德斯 - 奔馳新生代電動車的先驅」。而它的量產版本将會在 2024 年問世,由大興 NGCC 工廠負責生產。
沒錯,大興 NGCC 工廠此次停產正是為了将 MFA 平台的產線改造為 MMA 平台。
MMA 平台是奔馳純電平台規劃中的第二代平台,針對中型和緊湊型車型,此後的 A 級和 C 級都将基于 MMA 平台進行生產。
奔馳急于讓 MMA 平台這個「二胎」出生, 無非就是因為 EVA 這個「老大」不争氣。
2018 年,奔馳和北汽共同宣布,雙方将投資超 119 億元人民币,建成一座梅賽德斯 - 奔馳全球生產網絡中最先進的工廠,這便是後來的北京奔馳順義工廠。
順義工廠的總裝線是奔馳最新規劃的高柔性 40JPH 總裝線,可以生產奔馳旗下包括 EQS 在内的所有乘用車。也就是說,順義工廠不僅可以生產 FMA 前驅平台和 MRA 後驅平台的車型,更是承擔了 EVA2 電動平台的生產工作。去年 6 月,該工廠還實現了全新 EQE 下線,迎來了第 400 輛國產奔馳。
▲奔馳 EQE
只可惜,無論這座工廠有着多強的制造能力,造出來的車賣不出去,也是白搭。
今年 8 月,EVA 平台下的 EQE、EQC、EQB 和 EQA 四款產品在國内的銷量總和不超過 1700 輛,其中銷量最高的 EQE 銷量還未過 1000 輛;今年 5 月,奔馳全新 EQE 純電 SUV 上市,首月銷量僅僅只有 1533 輛。
產品的連續失敗,是順義工廠停產的根本原因。目前,順義工廠内部僅有一些慣常的設備維護。
奔馳純電的完全體
不得不承認,作為首款基于 EVA 純電平台正向研發的國產車型,奔馳 EQE 開創了中大型豪華電動這個細分市場,752km 的 CLTC 純電續航裡程,也向世人展示了奔馳優秀的電控能力。
按理來說,在轉向真正的純電平台 MB.EA 之前,EQE 會是 EVA 這一過渡平台的絕對主力,但順義工廠的停產,為這款產品後續的走向打了一個大大的問号。
2022 年,北京奔馳透露了其未來的純電平台規劃:基于 MMA 平台打造的「新生代豪華車型」和基于 MB.EA 平台打造的「核心豪華車型」将在 2025 年投產。
可見,EVA 平台的潰敗,強行将 MMA 平台的問世時間往前拉了一年,而 MB.EA 平台,也會在近期開始布局。這一大型純電平台,将交由北京奔馳 MRA 工廠生產。
這裡是北京奔馳的老廠區,共有兩條 MRA 總裝線,一條負責奔馳 E 級,另一條負責生產 GLC —— 兩個都是主銷車型,可見這一廠區的重要性。由于承擔了主銷車型的生產,MRA 工廠只能通過逐步改造的方式來進行更新。
今年 8 月,康林松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奔馳的電動汽車發展計劃被一定程度地推遲:2025 年實現 50% 的電動汽車銷量占比的目标,将在 2026 年實現。
EQ 系列的失敗已是板上釘釘,MMA 和 MB.EA 若是無法翻盤,這一目标恐怕還會延期。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蘇敏為化名。
參考資料:
[ 1 ] 每人 Auto- 被日系車企裁掉的人,正在送快遞
[ 2 ] 汽車像素 - 北京奔馳停產度過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