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明明在《甄嬛傳》裡巨美,為啥唐藝昕到了其他劇裡就差點意思,歡迎閱讀。
說到《甄嬛傳》裡的反派,華妃跋扈、皇後陰險,但有一個角色卻讓人讨厭不起來,甚至還有點喜歡——
那就是瓜爾佳氏,祺貴人。
她漂亮、驕縱、沒腦子,被觀眾戲稱為 " 笨蛋美人 "。
愚蠢,卻實在美麗!
真的好像一顆剝了殼的荔枝,祺貴人是有點美貌在身上的,感覺嫩的能掐出水了。
哭的梨花帶雨,真是我見猶憐,絕世佳人。
祺貴人一出場就帶着一股傲氣,人美,家世好。
但是她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嘴巴沒個把門的,太沒城府。
她居然當着皇後的面說:
" 皇後娘娘不嫌棄臣妾啰嗦就好。
臣妾家裡有兩個庶出的妹妹。臣妾和她們說不上話。
可是見了娘娘,臣妾心裡卻有很多心裡話要說。"
這兩個庶出的妹妹,真是格外的刺耳啊。
要知道,皇後娘娘一生最大陰影就是自己庶出的身份,而皇上的白月光正是自己的姐姐純元。
就連甄嬛都不是純元的對手。
皇後表面上是說:" 後宮都是姐妹,自然不會計較的。"
但是後面皇後扭頭就私下和安陵容吐槽,有了那句經典的 " 祺貴人愚蠢卻實在美麗。"
祺貴人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但是已經沒有用了。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她嘴巴沒把門的,就是這智商跟不上。
可奇怪的是,觀眾對她卻讨厭不起來,反而覺得她有點可憐。
為什麼呢?
因為她不是純粹的壞,而是被家族推着往前走的一枚棋子。
她進宮不是為了自己,只希望能夠在皇上心中占據一席之地,能夠登上那最尊貴的位置。
也能夠為家族帶來無上的榮耀。
所以哪怕再蠢再嚣張,觀眾也能理解她的處境。
你說她傻吧,她知道去抱皇後的大腿,但她全部的心機都用來算計甄嬛了。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讓祺貴人感覺到了威脅,于是便在皇後的指使下,開始針對甄嬛,處處跟甄嬛最對。
只是祺貴人沒想到失去皇後的靠山後,關在冷宮,父親被斬首,家人被流放。
祺貴人為了求情,跑去求皇上,被拒絕後辱罵甄嬛和皇上。
蘇培盛為讨好甄嬛,讓人将祺貴人拖到遠處亂棍打死。
祺貴人死在大雨中,而這不是最凄慘的。
當她的光着腳的屍體被在板上,這才是對她最狠的羞辱。
在古代,女性的腳屬于私密部位,只能讓自己的丈夫看,而現在她死了,卻只能赤着腳,被無數人看到。
這場雨洗去的不僅是她的生命,更是她曾經存在過,争取過的所有痕迹。
她入宮的第四年,死于一場大雨。
幹幹淨淨。
唐藝昕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才 23 歲,正是青春靈動的年紀,導演鄭曉龍一眼就相中了她,覺得她身上那股嬌蠻勁兒特别适合祺貴人。
果然,劇一播出,觀眾立馬記住了這個又美又憨的角色。
她的旗頭造型、淡雅的妝容,再加上标志性的小梨渦,把 " 笨蛋美人 " 的形象演活了。
尤其是她後來被貶冷宮,雨中哭求皇帝的那場戲,明明是個反派,卻讓人心疼得不行。
可奇怪的是,唐藝昕後來演的其他角色,再也沒有祺貴人這麼出彩了。
比如《獨步天下》裡她演 " 大清第一美人 " 東哥,結果被觀眾吐槽 " 就這?"
同樣是清宮劇,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其實不是她顏值下降了,而是《甄嬛傳》的造型團隊太厲害,把她的優勢全放大了——
甜美的長相、靈動的眼神,配上精致的旗頭和淡妝,怎麼看怎麼美。
而其他劇的造型要麼太厚重,要麼不适合她,自然就少了那份驚豔感。
說到底,祺貴人能成為經典,靠的不光是唐藝昕的顏值,還有角色本身的立體感。
她不是單純的壞,而是帶着點天真和無奈,再加上演員和造型的完美配合,才讓這個 " 笨蛋美人 " 成了觀眾心裡的白月光。
反觀現在的很多古裝劇,配角要麼臉譜化,要麼造型敷衍,難怪很難再出一個像祺貴人這樣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了。
所以啊,有時候一個角色能火,真不是演員一個人能決定的,劇本、造型、導演的眼光,缺一不可。
祺貴人能讓人記住這麼多年,恰恰說明《甄嬛傳》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每個細節都做到了極致。
而唐藝昕呢,雖然之後再難超越這個角色,但能有一個讓觀眾念念不忘的代表作,也算是一種幸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