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那些被美國撤銷籤證的留學生,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識分子,作者:李珊珊、李璐,題圖來源:AI 生成
" 我只剩下一個學期就能畢業了 ",卡内基梅隆大學的一位馬姓中國留學生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距畢業還有一個學期,馬接到了學校的電話,告知他,他相當于學籍檔案的 SEVIS 被終止了(Termination),這意味着,他将失去在美國的合法身份,繼續留在美國便可能面臨被驅逐出境和未來的美籤受限的風險。
" 我非法留在這裡完成學業,還是必須馬上離開,犧牲我過去三年半一直在追求的學位?我真的不知道。" 這位 2016 年就來到了美國讀高中的大學男生向媒體吐槽。
馬被卷入了這場愈演愈烈的學生籤證撤銷潮的原因,疑似與其 2023 年的一次酒駕指控有關,雖然那次,他并沒有被判有罪,而且相關記錄在當時就已經被 " 删除 " 了。
小紅書上,在一個因交通違規遭遇 SEVIS 終止的個人故事評論區裡,一位讀博第 5 年的學生提到自己收到了 SEVIS 終止的郵件,因為 7 年前的一次交通違規(超速);另一個人則吐槽自己因為 6 年前駕照過期 1 周,被認為是 " 無證駕駛 ",這一次也遭遇了籤證的撤銷。
交通違規之外,一位中國女留學生在小紅書上自曝了自己 SEVIS 終止的原因:一場家暴烏龍。
小紅書上,那位即将畢業,已拿到了全美 Top10 研究生院錄取通知的女生自稱 " 不喝酒沒駕照不開車無任何不良嗜好 ",僅僅因為一年前與男友争吵時過于激烈遭遇了鄰居報警,被警察誤定為 " 家暴 "。雖然當時她認為解釋清楚了,這一次,她同樣遭遇了 SEVIS 的 " 終止 ",給出的原因是:Others(Criminal)。
知識分子曾嘗試接觸了數位遭遇了 SEVIS 終止的受訪者,這些受訪者遭遇的終止原因都是 "others","others" 所涉及的細節,幾乎都與交通違規有關。這些人中,只有一位,沒有任何犯罪記錄,但這位學生因為馬上可以畢業回國了,且境外學習時長足夠不會影響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認證,學籤撤銷對他毫無影響,已經不準備繼續申訴了。
截至 4 月 12 日,美國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的統計系統上,籤證撤銷的案例已超過了 1000 例。而根據《高等教育内幕》的調研統計,受到波及的學生涉及 170 所以上的美國高校,其中除了哈佛、耶魯、加州大學系統等知名度較高的名校,一些小型的私立學校,甚至社區學院也出現在了名單中。
90% 受影響的學生曾被采集過指紋
這場籤證撤銷潮究竟因何而起?
最初的撤銷主要是指向那些參與了那場反對巴以戰争的抗議的學生,之後,在社交媒體上表達過支持哈馬斯的學生也都成了籤證撤銷的目标。《印度時報》曾報道了有印度學生因分享甚至點贊某些帖子,而成為這場打擊的目标。
然而,很快,事情開始失控。NBC 就有報道指出," 美國國土安全部最近成立了一個特别工作組,使用數據分析工具仔細審查國際學生的社交媒體歷史記錄,以尋找吊銷其籤證的潛在理由。他們還表示,該工作組還在查找學生記錄中的指控和犯罪記錄 "。
最終,這場以籤證撤銷為武器的打擊終于不可避免地被擴大化了。
移民律師、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埃洛拉 · 穆克吉 ( Elora Mukherjee ) 向《高等教育内幕》驗證了這點,:" 最初針對的學生似乎主要來自中東。但後來,這種關注點已經擴大到對國際學生的普遍攻擊 "。
而年入學人數超過 20 萬的中國留學生,則首當其衝受到了衝擊。
這次的籤證撤銷理由,出奇的簡單粗暴——與執法部門有過接觸并被提取過指紋,(以便于被篩查出來)。
《衛報》的報道中,一位被注銷籤證的學生收集了大量遭遇類似情況的同學的信息,發現了一個規律:大多數受到影響的學生都曾被 " 采集過指紋 ",即便并非刑事犯罪。在那篇報道中,一位加州的移民律師蔡申琪(音,Shenqi Cai)分析," 系統标記了他們,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篩查觸發機制 "。
蔡申琪解釋:(根據她了解的情況),大約 90% 受影響的學生曾被采集過指紋,這輪籤證撤銷的情況似乎是 " 史無前例 " 的," 學生們根本沒有機會解釋自己的處境 ",而且,用于标記學生的标準因州而異," 每個州對這些觸發條件的定義不同,門檻也不一致 "。
" 大多數面臨這一情況的當事人與美國執法部門有過接觸,無論是交通違規如超速,還是更嚴重的逮捕和定罪都會觸發籤證撤銷行為。"Joseph & Hall 的合夥人 Zachary R. New 律師他告訴 " 知識分子 "。Zachary 具備大規模移民訴訟的經驗,根據他們觀察,目前,雖然未統計具體人數,但随着新一輪的撤銷不斷發生,他們懷疑已有數千人受到影響。
看上去,因為所謂的 " 犯罪 " 而撤銷一個學生的籤證,仿佛合理,然而,在隸屬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北加州媒體 KQED 上,一位國家移民項目駐伯克利的律師 Khaled Alrade 則堅決的表示,這并不合适。
Alrade 解釋:根據移民法,終止學生身份的門檻是可被判處一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 暴力犯罪 " 然而,本次的很多籤證撤銷案例中,美國政府援引了移民法中一條很少被使用的條款,即:如果非美國公民 " 在美國境内的存在或活動,國務卿有合理理由相信其可能對外交政策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則該非美國公民可被驅逐出境。
不确定的未來
謎一樣的原因之外,這場大規模的學生籤證撤銷事件下一步會走向何方,這些學生們的籤證撤銷會不會被撤回?成了學生和高校們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這關系着國際學生們在選擇學校時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還要不要去美國留學?
據 " 知識分子 " 了解,對于學籤無故被撤銷,有學生選擇了申訴,先叫停身份終止的狀況,為下一步的訴訟争取時間。也有學生選擇了 " 自願離境 ",也就是完全放棄留美的權利,而不是挑戰這種明顯違法的籤證注銷和身份終止行為。有受訪者向 " 知識分子 " 解釋,選擇後一種的學生大多是比較幸運的即将畢業的同學,可以回國上網課,且境外學習時長足夠不會影響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認證,但大多數人仍前途未卜。
高校方面能提供的幫助往往有限,因為這件事對高校也同樣非常突然,據《華爾街 ` 日報》報道,高校也只是通過國際學生數據庫或因為移民官員進行逮捕才得知(學生籤證被注銷)。目前,一些高校為學生的申訴和訴訟提供了法律援助,一些高校已經開始籌備一些在線課程,以确保國際學生在不得不離開美國後仍可以繼續學業。
然而,如果處理得不好,大學也會面臨諸多合規性風險。根據《高等教育内幕》的報道:" 特朗普政府曾威脅過要調查大學學生交流與訪問計劃中的籤證欺詐行為的,對那些他們認為窩藏了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學生的大學,他們将取消資格 ",而被取消資格,則就意味着這些大學将完全禁止招收任何國際學生。"
" 由于問題還比較新,進展還處于早期階段。美國各地的律師正在起訴這些學生籤證終止的行為,因為它們似乎違反了一些法律和規定,但最終結果仍需時日。"Zachary 律師告訴 " 知識分子 "。
這位律師認為:預計在接下來的兩周左右時間内,将陸續出現數百起訴訟,大家主要會采取兩種方式,一些學生選擇單獨訴訟;而另一些學生則選擇采取大規模的聯合行動,通過共享資源以團體而非個人原告的身份挑戰對他們的籤證注銷決定。目前,一些集體訴訟(class action)也正在籌備,但集體訴訟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因此估計要在第一批個人訴訟之後,才會看到這類集體訴訟的情況。
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是,4 月 9 日,新罕布什爾州聯邦法院在緊急聽證會上裁定,暫時恢復中國留學生劉小天(音,Liu Xiaotian)的學生身份,讓他可以繼續學業與研究,直到法院作出進一步裁決。劉小天是達特茅斯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其 F1 學還是那個籤證于 4 月 4 日被美國國土安全部撤銷,随後,在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和律師事務所協助下,劉小天對政府提起訴訟。
劉小天的訴訟之外,目前,加州兩所不同大學的兩名學生正在向美國國土安全部發起訴訟,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名學生正在尋找因刑事指控而被撤銷 F1 身份的人士,希望共同發起集體訴訟。
" 目前,我還沒有聽說有國際學生因 SEVIS 記錄被終止而被驅逐的消息。"Zachary 律師告訴知識分子,然而這還遠遠不夠,他提醒:"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對學生群體的心理威懾甚至比政策本身更‘有效’。"
" 學生們的恐懼感每周都在加劇 ",《高等教育内幕》上,穆克吉說。
更深遠的影響也許還在大學中,大學 "并不認為這只是一次性的事情。他們認為這是大學政策的一次重新調整,一次永久性的轉變,他們正在認真讨論預算重組的問題。" 一位波士頓學院高等教育教授這樣告訴《高等教育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