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一口氣換裝五六百挺輕機槍!什麼樣的部隊,能有這種待遇?,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在近代戰争題材的影視劇中,國民黨軍的标配總是鋼盔化的,而且往往以德式鋼盔為典型。
不過國民黨軍配備德式鋼盔主要是 1930 年代中期到全面抗戰初期這一段時間,而且能夠配備德式鋼盔的部隊,往往都是中央軍的嫡系部隊。
所以超越了這個時間範圍以及部隊屬性,随便給一支國民黨軍的地方部隊就給德盔化顯然是不合适的。
那麼什麼叫中央軍的嫡系部隊呢?
主要指的就是最早由黃埔教導團編成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部隊;比較早中央軍化,由黃埔畢業生控制的部隊;亦或是完全重新成立的新軍,但由黃埔畢業生擔任骨幹的部隊。
到 1930 年代初期,這些部隊的規模已經不小,其中的一些步兵師就被揀選列入了整軍計劃。
比如前兩批調整師部隊,大都屬于中央軍嫡系;除了編制齊整、待遇較高、槍械整齊外,這些部隊基本都配備了德式鋼盔。
現在一般所說第一批調整師計有 10 個、第二批調整師也是 10 個,因此總計為 20 個師。
但實際上第二批調整師的确是 10 個,而第一批則不盡然,因為其中混入了教導總隊這支特殊部隊,該部實際的編裝規模要遠大于普通的調整師。
另外就是第 2 師補充旅被單獨拎出來,頂算了一個調整師,但實際上該旅當時還挂在第 2 師的編制麾下,所以當時的有些統計表便将這個補充旅跟第 2 師本部計算在一起了。
國民黨軍的步兵第 2 師,單從番号看就知道不簡單。
第一個步兵第 2 師,最早是由黃埔軍校教導第 4、第 5 團編成的,編遣會議後縮編為第 1 師第 2 旅。
而編遣會議後編成并長期存在的第 2 師,則是由第 3、第 14、第 54 師以及第 9 軍教導團合編而成的;因為其中的第 14 師當時調換了原屬第 1 師的 2 個黃埔教導團,所以新的第 2 師其實有原來第 1 師的黃埔基本部隊成分。
經過了不斷地編制演變後,第 2 師在 1930 年代中期整軍時所轄的基本部隊為第 4 旅、第 6 旅,每個旅均轄 2 個步兵團。
除了第 2 師本部外,所謂的第 2 師補充旅又是啥情況呢?
單從字面上看,補充旅似乎只是正規部隊的輔助部隊,以在正規建制部門出現傷亡減員後,再從該部抽調兵員補齊建制。
但實際上補充旅是 1930 年代初期國民黨軍擴充建制的一種手段而已,其編制名号看起來未必正規,但所轄部隊卻并非是字面意義上的補充兵。
1933 年時,國民黨軍在保定設立編練處,招募北方兵員總計組建了 6 個步兵團,原意是補充當時長城抗戰的第 2 師、第 25 師、第 83 師等部。
但實際上上述幾個師各有辦法補充缺額,而這 6 個團編成後因為兵員質量很好(多為北方老兵),所以自然舍不得直接打散建制充當補充兵員,所以被單獨編組使用。
其中第 1 團、第 2 團、第 3 團,單獨編組成一個旅,以第 2 師補充旅的名義存在;而第 4 團、第 5 團、第 6 團,單獨編組成旅,以第 1 補充旅名義存在。
當時的第 1 補充旅旅長就是王耀武,該部後來發展成了著名的第 51 師,因為沒有直接的挂靠部門,所以獨立性比較強。
而第 2 師補充旅時任旅長為鍾松,雖然該旅挂在第 2 師麾下,但獨立性也比較強,而且兵員、武器配備屬于較好水平。
将第 2 師本部以及挂靠的補充旅列入整編部隊後,其所轄總計有 7 個精銳步兵團,而在經過了調整師強化後武備更加充實。
以輕機槍為例,中央軍嫡系原本的配備标準為每個步兵連 6 挺,其實這個配置量在當時的國内部隊中已經不低了,而在調整充實後則進一步提升到了 9 挺。
當時國民黨軍的步兵團轄 3 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轄 3 個步兵連,因此一個團就有 9 個步兵連,按照整軍後的配置一個步兵團就會配備 81 挺輕機槍。
而第 2 師本部加上補充旅總計轄 7 個步兵團,那麼就應配備 567 挺輕機槍。
在換裝前,第 2 師本部及補充旅裝備的都是法制哈奇開斯、比造勃朗寧和大沽造,而換裝的信号則是清一色進口的捷克式輕機槍。
而且還是 567 挺輕機槍一挺不落的全部換裝,這在當時國民黨軍精銳部隊的配備程度上也是很罕見的。
因為全部換裝的第 2 師過于龐大,所以後來鍾松的補充旅就被分割出來成為了獨立旅,反倒成為了現在所謂的第一批十個調整師之列的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