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街區化”幹掉“大盒子”,你逛的街有哪些變化?,歡迎閱讀。
本文為《世界著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一書序言,來自微信公眾号:丈量城市 (ID:Measure-the-World),作者:李忠,原文标題:《"街區化"幹掉"大盒子"!》,題圖來自:AI生成
我叫小D,就是那種你在任何一個城市都能看到的打工人,Z世代,未婚,無房無車,暫時無女友,但有時間,有愛好,有一點點錢,最重要的是還有一部手機。
今天中午,倒班,待在出租屋,心情不悅。
倒也沒有什麼不悅的理由,只是午餐點單時,少點了一杯咖啡,就覺得少了點什麼。
剛要再下個單,突然有一個新想法,為什麼不出去喝一杯呢——聽說騎樓步行街新開了一家咖啡廳。
出了地鐵站,很快就找到了,還真的是剛開張,沒什麼人,所以店員很熱情。
她,應該比我年紀還小,一看就是來兼職打工的。
也算是我喜歡的類型,和咖啡本身給我的感覺差不多,值得多坐一會兒,于是就多坐了一會兒……
待了兩個多小時,還挺賞心悅目的,就發了幾條朋友圈,也多點了幾個贊,本來還想再發個抖音的,結果發現有人比我先發了出來了,看看拍攝的角度,才知道這人就坐在我的右前方。
快3點了,又來了一撥人,頓感無趣,起身要走,發現這幾個人是一起的,看架勢,有點兒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的場景。
過了一個多月,又刷到幾條抖音,才知道,這家咖啡店火了,有款椰香摩卡是爆品,正是我那天點的那杯。
咖啡店是年輕人群的打卡勝地
故事講完了,小D不是我,我是個大叔——如果我這個大叔,在一個月後,也路過這間咖啡店,看到這裡人山人海,一定會覺得頗為奇怪,于是好奇心上來了,還激發起了專業人士的責任感,就拉着這裡的店長聊了一會兒,沒想到店長也挺能說的,半小時内,就總結出六條經驗來!我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這個案例值得推廣!
于是,一個商業經營的成功案例就這樣誕生了。
其實,這一切,原本都起源于某個午後,一個心情不悅的男孩,在茫茫人海中,朝這個店裡的一位女服務員多看了幾眼……
故事,當然是編的,但案例是真實的,下面要讨論的問題,更是嚴肅的。
本書中的所有讨論,其實都涉及了一個很深層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消費。
消費這個詞,在不同的時代,内涵是不一樣的。
在解決"痛點"的那個時代,消費是一個"名詞"。
在滿足"爽點"的這個時代,消費是一個"動詞"。
消費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内涵
"消費"作為一個名詞,其内涵在于,先假定消費是确定的,只是行為不相同罷了。
這一袋米,你是一定要買回去過日子的,否則,"飢餓"就會成為你的"痛點",無論你是開車來進行一站式購物,還是讓我給你送貨上門,米就是那些米,就算需求有波動,那個波動也是相對确定的——這種研究消費行為的學問,就是我們很熟悉的消費行為學。
"消費"如果作為一個動詞,那它本身就是一種行為,而且還是一種會受到其他行為影響的行為——消費決定不了行為,但行為會影響消費,也就是說,新時代咖啡這樣的消費,抽成了兩類:
每天幾杯的續命咖啡,具有很強的确定性,這還歸于消費行為學研究的範疇;但是對于那種為了追求"爽點"而多消費的咖啡,則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多喝不算對,少喝也不算錯,全看行為本身。
消費決定不了行動,但行動會影響消費
以小D為例,如果他在騎樓步行街那家店裡,喜歡上了那名女服務員,開始瘋狂追求,那他喝咖啡的量就會狂升;如果追求成功了,他的咖啡需求量會明顯下降,而去酒吧約會的次數反而會急劇上升。
下一階段,如果進入戀愛穩定期,甚至進入婚姻期了,他的咖啡需求量會很穩定,因為他媳婦每天都會利用自己的優惠券,給他打包咖啡回家;而如果他失戀了,那他喝咖啡的量也有可能狂升,用以防止抑郁,防止不爽,但一定不會再喝他前女友店裡那個牌子的……
這種相對不确定的行為模式,如果也需要專門研究的話,那就應該叫作"行為消費學"。
這門研究人的行為對消費的影響的學問,與其最接近的并不是"消費行為學",而是"行為金融學"。與行為消費學很像,都是研究行為的,都是研究不确定性的,只不過一個是用金錢購買物品或服務,另一個是用金錢理财或獲得錢的衍生品。
人的行為時刻影響着消費
那麼,消費作為一個名詞的"消費行為學"和消費作為一個動詞的"行為消費學",是一個學科嗎?
不是,它們從根上就不同,在方法論上也不同,就像行為金融學和金融學那樣。研究行為的學問,對于市場操作而言,要實用得多、有用得多,當然研究起來也困難得多。
但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消費行為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打造真正能夠聚人,又能夠旺财的消費中心,就一定要研究行為消費學,把"消費"當成一個動詞來看!
在這樣的視角下,今後的商業,或者再聚焦一點,城市中的消費中心,會是怎樣一個消費趨勢呢?
一言以蔽之,是"街區化"幹掉"大盒子"。
先把鏡頭拉到20年前,那時候正是"大盒子"滿天飛的時代,"超級市場"這一概念經過一代人的努力,已經普遍為國人所接受。所以,在所有的商業區中,"大盒子"形态的購物中心是必備的,唯一需要讨論的,是我們需要引入哪一家"大盒子"。
然後,把鏡頭拉到近十年,這時的商業街區,行不行還不知道,但絕大多數"大盒子"都有點意興闌珊,頹勢已顯,于是也就有很多人開始朝街區化方向努力,開始出現了不少将"大盒子"和商業街區結合的模式。
門可羅雀的"大盒子"
更加熱鬧的是各地都出現了很多復古風格的商業街。很可惜,街好做,商難招;屋好蓋,沒東西。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家賣梳子的店鋪,幾乎成了那時我國所有的風情商業街中很少有的風情!
再把鏡頭拉回到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風情了!淄博火了,哈爾濱火了,你去看看,都是在哪裡火的——有街區的地方,不一定能火;但火的地方,一定是在街區。
淄博街區中熱鬧的燒烤
再看看這些街區中,都火了些啥?一定不會是你原來最熟悉的麥當勞、肯德基和星巴克。你可别告訴我,你衝着這三家跑去了哈爾濱,這三家在城市每個"大盒子"裡都有,不用去哈爾濱。
可是你看看,這些"大盒子"和"大盒子"裡那幾個"安靜的美男子",依舊安靜。
你再去那些火了的街區中,去看看他們那些主理人的店,一個比一個鬧騰,也不知道是線下的熱鬧帶來了線上的鬧騰,還是線上的鬧騰成就了線下的熱鬧。總之一家勝過一家,載歌載舞,争奇鬥豔,互相之間還遙相呼應,那叫一個喜慶!
主理人組織的線下活動
先看看現在的豐盈,再想想過去的窘迫,真的讓人感慨。這不到十年的光景,這個世界,尤其是咱們中國,怎麼就平地冒出來這麼多的品牌,這麼多的門店,還有這麼多的體驗。再看看家旁邊那個曾經熱鬧的"大盒子",怎麼就不行了呢……
一、"爽點"取代了"痛點"
購物中心,也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大盒子",之所以"大",就是為了"全",以品類齊全來解決你的一站式購物,用咱們最标準的話來說,是要解決消費者的消費"痛點"問題。
可是,還記得前面說過的小D嗎?就是他們中間的很多人,都說過同樣的話:只要手機有電,卡裡有錢,消費就"無痛點"。
是啊,過去在周日早上,通常是一家人開上車,趕到某個"大盒子"來一個"集中式采購"。
現在,有了網上購物,有了快遞小哥,有了數不清的購物網站,只要你卡裡有錢,還有什麼"痛點"。就算你暫時沒錢,也還有信用卡之類的來幫你。只要你願意做個"尾款人",人家雖然不能完全解決你的"痛點",至少能讓你晚痛一點……
可是如果你覺得"不爽",那就沒辦法了,"無痛"好辦,可是,"不爽"這件事兒,還真的不好辦。
痛不痛,是個個人問題;爽不爽,常常是個社會問題。所以說,一個人待在家是可以做到無"痛點",但要想找"爽點",就要從一個人的狀态走出來,哪怕是從線上走出來。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真正走出來,走到街上來,常常是什麼都不幹,你就已經開始爽了。
上海豫園熙熙攘攘的遊客
這裡有三個原因:
第一,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喜歡看到同類,尤其是喜歡看異性同類;
第二,人是一種步行動物,只要一走路,啥氣都順了,千萬别一個人坐着生悶氣,大多數情況下,你不是因為不爽才久坐的,而是因為久坐才不爽的;
第三,人是一種戶外動物,别說你是什麼白領,人類做"白領"的時間,要比人類做"無領"的時間,短得多得多!
由上述三點看來,人在戶外的街道上行走,在街區裡購物,并和許多同類一起購物,這才是一種寫在基因裡的正常行為,不是異化,而是一種回歸。
相形之下,在人造的燈光環境和空調環境中購物,那才是某一時期某一城市化階段的特殊產物。所以,準确地說,形式上是"街區化"幹掉了"大盒子",事實上,是購物行為或者叫消費行為,重新向街區的一種回歸。
消費行為重新回歸街區
二、貨向人走來,取代了人向貨走去
在"街區化"與"大盒子"的博弈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變量,那就是物流成本。
在"大盒子"購物的黃金時代,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三個東西的容積是完全正相關的:超市裡的手推車、私家車的備份廂和家裡的冰箱。推滿一車吃的,用轎車拉到家裡,裝在冰箱裡,恰好吃上一周,下周再去買,這就是所謂的"一站式購物",其實,準确來說應該叫"一周式購物"。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答案是:汽油太貴了!更準确的表達應該是:汽油曾經太貴了。
我們今天知道的絕大多數"大盒子",都發源于歐美。如果你在談話中,想拉近和歐美人的距離,那麼,抱怨汽油價格太高,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有很多人覺得美國油價很便宜,其實油價便宜不便宜,和你抱怨油價便宜不便宜,是兩碼事。
對于歐美人,特别是美國人,你說他們是曾經遊牧民族的子孫也好,說他們是郊區化的居住形态也罷,總之,他們很多時候是看着油價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的,更何況受中東戰争等因素影響,歐美國家,特别是美國,是有過真正的石油危機的。到現在,這場危機留下來的心理陰影還在。
也正是出于成本考量,在相當長的時間内,在發達國家,人們的購物模式都是一站式購物,其潛在的含義就是:大家需要的生活用品都已經運到一個地方了,利用周末休息的時間,大家各自來取一下。
這樣的消費模式,肯定不會是"體驗更好",而是"效率更高"。體驗,與油價相比,沒那麼重要嗎?
誰也沒想到,物流成本後來能降得這麼快。如果有人在20年前告訴你,20年後,我們的城市裡到處都是外賣小哥,估計你是不會相信的,但現在還真的實現了。
到了周末購物的時間(其實,都不用等到那個時間),已經不再是你向着許許多多的貨走去了,而是許許多多的貨,通過許許多多的人,向着你走過來了!
仔細想想,這還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最經典的四幕話劇《茶館》中,老舍先生借唐鐵嘴的嘴,講了一段極有代入感的話,"我已經斷了大煙",唐鐵嘴卻接着說:"改抽白面兒,大英帝國的香煙,日本的白面,兩大強國侍候着我一個人,這福氣還小嗎?"
是啊,什麼叫"人上人",不就是很多人伺候我一個人嗎?沒想到,現在這年頭,只要你拿出手機一點,咱們人人都是"人上人"。
那麼讓我們問一句,咱們的物流成本是怎麼降下來的?答案是"共享"或者叫"分擔"。大家要有一個基本概念,私家車是城市交通工具中成本最高的一種,而公共交通之所以成本更低,就是因為大家共同分擔。
如果一位外賣小哥是一對一、點對點地給你送外賣,估計,你的外賣每一口吃下去,都能嘗到一股濃濃的人民币的味道。可是,如果你看到那位快遞小哥在你們家的這棟樓都不只送你這一家,那你就能明白,你這"人上人"是怎麼當上的。
三、有場景消費取代無場景消費
人,是一種情感動物,也是一種很感性的動物,并且,很多人在很多人的眼裡,還是一種很性感的動物。
我們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實還可以說一句類似的話:有人的地方才有場景。而人在消費時的愉悅感,是會被場景所強化的。
德國波茨坦廣場内熱鬧的索尼中心
既然出來消費不是為了解決"痛點",而是為了尋求"爽點",那麼就讓我們讨論一下,如何消費才能更爽:
——有場景助力更爽;
——越符合我的個性需求越爽;
——兩個更爽加一起叫作超爽!
讓我們先依次說說這幾件事,先說場景。場景,和場所的不同,在于它是一個有故事、有含義的地方,而事實上,所有那些能夠讓我們爽的消費,或多或少,都是有故事的,而且故事越多,就讓你感到越爽。
從我的一項短板講起:喝酒!
我是個不愛喝酒,也不太能喝酒的人,但對于兩種酒,我還真有點喜歡,那就是西班牙的雪莉酒和葡萄牙的波爾圖酒。
前一種,叫作裝在瓶子裡的西班牙陽光,巴倫西亞這個城市,給我的印象是極其美好的,所以我就愛上了在那裡每天必喝的雪莉酒。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波爾圖,我去的時候,恰好有幾天天氣不是太好,有一天,甚至可以說是太不好,正好那天我要去拍歐洲最著名的衝浪海灣,海上浪極大,雨也極大,你或許可以想見,我那天衝進一家餐館時的狼狽樣子。
那是一家碼頭邊上的餐館,門格外厚實,用力推開再關上,那漫天的風,也就不存在了。
剛接近吧台,手裡就被遞上了一杯溫熱的波爾圖酒,從不主動喝酒的我,居然連飲了三杯,剛要開口說話,沒想到老板娘就對着自己的丈夫,指着我說:"他也像個剛從船上下來的男人!"
于是,那位大哥趕忙又給我倒上了一杯,還給自己倒了一杯,拍拍我的肩,一邊對飲,一邊遞給我一條幹爽的毛巾,那一瞬間,我的眼淚都要下來了……
從那一次之後,我就愛上了一種酒吧,水手和船員去的那種,并且還特别喜歡守在離門口不遠的位置,看看那些剛從船上下來的水手,聽聽他們講的關于海洋的故事。
葡萄牙波爾圖俯瞰
所以,你現在看看,在咱們中國也好,在外國也罷,那些城市中心裡,所有能成為消費中心的商業街區,都是老城區的比新城區的多,為什麼?老城區中有歷史,老房子裡有故事,稍加整理,就會是一個生動的有吸引力的消費場景。
四、多元化取代統一化
如果一條街中只有一個故事,那它的吸引力還是不夠強。最好的狀态,是一個城市中有不同的街區,不同的街區中有不同的街道,不同的街道中有不同的房子,不同的房子中又有不同的故事。
在這麼多的不同中,當然也可能有相同的東西,就如同在許多的大城市中,都會有一些被我們稱為"文化馬賽克"的東西,比如,"小意大利""小哈瓦納",還有咱們中國人特别熟悉的"唐人街"。
倫敦唐人街
這些街區的本質,都是"讓這裡人的生活成為别人眼裡的風景"。為什麼即使在"大盒子"商業最鼎盛的時候,也威脅不到這些特色文化街區的發展,就是因為其文化濃度太高,場景代入感太強。
就如同,如果在我國的某個城市,有一個葡萄牙海洋風情的街區,我肯定特别願意去那裡的酒吧坐坐,因為這個場景裡所講的故事,能與我的某段經歷共振!
由于每個人的經歷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的故事也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爽點"更是不同的,要想讓這麼多不同的人,都能有相近程度的"爽",那就一定要做到一件事——消費場景的多元化。
消費場景的多元化激活了公園商業
城市就是要有多個不同主題的街區,街區中要有多個不同場景的街道,街道中還要有多個故事不同的網紅打卡點。
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一件事,"積小眾為大眾"。在今天這個分眾傳播的時代,無論是什麼樣的政府或商家,都不要再試圖通過講1個故事,就能把1萬個人吸引過來消費,而一定要試圖去講10個故事,每個吸引來1000個人;
如果有可能,你甚至可以再努努力,讓這條街上的100座房子講100個故事,每個吸引來100個人——要知道,越細分就能越深入,深入細分,帶來的消費結果是什麼?就是那句話:如果愛,請深愛。
這"深愛"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就不用我多說了吧,至少,越深愛,越花錢,這是必然的!
五、互動化取代同質化
請注意,我在上面講到場景時,說的是100棟房子,我可沒說是100家餐廳或100棟民宿,因為這個不重要,或者說,是否是統一經營不重要,在功能上有些差異,能互動起來,反而會更好。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就熟悉了一種叫作"一條街"的概念,比如餐飲一條街、購物一條街等,現在你再聽到的街區名字,在功能指向上,反而都趨于模糊了,往往只是籠統地說某某街,某某巷子或某某天地之類。
再進去看看它們的功能,往往很難概括,東邊一家餐館,西邊一棟民宿,北頭是個紀念館,南端是家培訓機構,中間很可能還有個旅遊場所,其實,這才是我們城市原來應該有的樣子。
有的興旺,當然好,有的倒閉,也沒關系,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流水的兵不在了很正常,只要還有鐵打的營盤,就可以常變常新,與時俱進。
陝西袁家村俯瞰
一切網紅都是一時的網紅,所有的成功都是相對的成功,只有失敗才是絕對的——只要放的時間足夠長,企業會倒下,城市永留存。
把改變的力量留給時間,讓我們的街區更有韌性。給歲月以文明,而不必給文明以歲月。
市政配套當然必須有,風貌也可以多樣化,對于業态而言,市場需求就是最好的規劃,甚至可以說,有時沒有規劃的規劃,就是最好的規劃。
六、多樣性取代統一性
如果你本身就是某個"大盒子"的經營者或者老板,看我寫到這裡,肯定要跟我急了。就算你說的場景化多元化的東西都是對的,那我們這些"大盒子"也可以這樣做啊。
是的,也可以,而且是必須。
但是,成本會更高一點兒,這也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現在很多"大盒子"都已經展開了自救,自救的方式都很一致——街區化、主題化、場景化。街區是不可能做得像"大盒子"一樣,但是誰也沒規定,"大盒子"不能做得像街區一樣。
如果大家到美國的聖地亞哥去看一看,那裡有一個叫作"霍頓廣場"的購物中心,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按照街區化、場景化的模式,成功地進行了改造,由此還帶動了當時美國購物中心的改造熱。所以說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實上咱們也必須走這條路。
霍頓廣場
但是,在我國,至少是在當下的政策環境中,成本會更高。道理很簡單,按照美國的商業監管辦法,只要業權是你的,只要大方向不變,你就有可能把商場改酒樓、改酒店、改培訓機構,甚至改醫療診所。
一大批"關門商業廣場"(Dead Mall)後來改成了"醫療商業廣場"(Medical Mall),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改造後的霍頓廣場俯瞰
可是咱們現在的監管政策,還缺乏靈活性。過去定位的正确,并不等于現在的定位還正确。按說,如果在一個統一都是購物功能的商場中,業主覺得需要加入一個酒店或者博物館,只要這種改造符合建築規範,就應該有這樣的可能性。
但以北京為例,類似的功能多樣性的購物中心是非常少的,就連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也不是改造出來的,而是一開始就那樣規劃和報批的——僑福的老板與團隊,确實是有長遠眼光,所以到現在人家也不用改造,其購物環境就已經是"場景化"和"多樣化"的。
既然如此,那可不可以給我們自己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呢?我們常常會說到"日新月異"這個詞,并且時常用它來比喻我們近幾十年的幸福生活。
既然我們的生活都已經"日新月異"了,那麼我們的購物中心是不是也應該至少來個"求同存異"呢?否則就只能是"大同小異"了,這樣不太可能滿足我們"日新月異"的新生活。
與之相比,城市街區,特别是老城區裡的老街區,優勢就格外明顯,特别是那些本來業權就不太統一的,可以你做你的酒店,我開我的民宿,他整他的劇本殺,相互助力,反而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那萬一,其中有些人經營失敗了怎麼辦?這也就是我下面要講的。
七、強韌性取代脆弱性
先讨論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消費中心叫"成功"。
普遍而言,當然是家喻戶曉、熙熙攘攘、日進鬥金,現在還要加上四個字,叫作"網紅出圈"。
洛邑古城憑借"漢服特色"成功出圈
其實,具體到街區和購物中心,大眾的評判标準是很不一樣的。對前者,往往是成功率會掩蓋失敗率,而對後者,失敗率反而會拖累成功率,一言以蔽之,大眾或商家,對于購物中心"大盒子"的評判标準,要嚴苛很多!
如果你是一個買東西的人,當你來到一個購物中心時,一見到有沒開起來的店鋪,你一定會說出這麼一句話:"這家購物中心看來不是很旺,還有些店鋪都空了!"其實人家開旺商鋪的可能更大。
可到了一個商業街,特别是一條老城的老街,你卻常常會發出這樣的驚喜:"喲,這裡還有家星巴克,那邊,是不是那個特别有名的網紅店?快點進去看一看。"而對于那些連紅也沒紅,甚至連開也沒開的店,你卻多數會選擇視而不見。
所以,老城區裡的商業街區,不怕有缺點,就怕沒優點,只要有一個大亮點,其他的缺點都不是問題。但對于購物中心而言,不光要有優點,還不能有太過明顯的缺點,至少不能有成批的空店。
老城商業街區需要有特色,才能有人氣
所以,購物中心要想讓别人給個五星好評,真是太不容易了!可偏偏今天,又是一個網絡引領潮流的時代,所以為什麼城裡商業街區的韌性更強,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所生存的輿論環境要比"大盒子"強得多!
除了輿論環境,它所生存的物理環境也要好得多,特别是在"一南一北"的城市中。
王府井商業街區
八、低成本取代高成本
相對于前面講到的運輸成本的降低,這些年的空調成本卻是大大提高了,無論是節能減排的要求也好,還是全球極端天氣的增加也好,總之,要維護一個巨大的購物中心,空調能耗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要高得多,并且規模越大能耗越高。
一個6米高的中庭空間,其能耗并不是5米高的中庭的1.2倍,而是有可能接近2倍,總之,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系。
更重要的,是相對于街區,"大盒子"們還有一個大問題——不管來多少人,中央空調都得開着,這是一個說起來很簡單,但一算賬都是眼淚的問題,越是往南往北走,在那些更冷更熱的地方,這個問題也就更突出。
當然,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的"大盒子"的主題做得好,場景做得好,在氣候更極端的環境中,你的吸引力也許會更大。新加坡很多購物中心就是很好的正面案例,但畢竟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性因素。
新加坡金沙綜合體打造特色商業水街
相對而言,街區式的消費場所,在這個問題上就要輕松很多,各自為戰,各自形成自己的小氣候,有生意你就開,沒生意你就關,不必擔心城門失火會殃及池魚,而且現在對于街區而言,還多了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戶外消費的價值越來越高了。
"外擺"這個詞,以前對咱們國家的商家而言,還是挺陌生的,我們相對熟悉的反而是"包間"。
但是到了這兩年,這個詞變得越來越時髦,大家都知道有外擺的商業容易火,容易打卡,容易有直播,還容易有人抱着吉他來唱歌。所以,現在老城區裡的商業街改造,應當把有無外擺作為一個重要的要素。
鑲嵌在街道裡的外擺空間
九、眾樂樂取代獨樂樂
前面說過,有了街,有了外擺,就有了來打卡拍照的,還有來做直播的,那麼對于這些人,咱們到底是歡迎還是不歡迎呢?
歡迎歡迎,大大歡迎,熱烈歡迎!
因為,他們能帶來消費中心裡最值錢的東西——"人氣"!
大凡從事過一點商業經營工作的人,對于"人氣"的重要性,就不用再強調了吧。正如我們前面講過的,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具有明顯的從眾心理,也就是說"人往人處走",越熱鬧就越有人來,越冷清就越沒人來。
高人氣激活消費,帶動商業發展
還記得前面講的那個小D嗎?那間咖啡店在那一天,之所以旺,以及後來之所以能做起來,還真的有可能就是要感謝他,感謝他在自己那一個無聊的下午,到店裡多坐了那麼一會兒,于是就來了第二個人;
看到了已經坐上了兩個人,就又來了第三個人;按照這樣的次序,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全都來了……再然後,有一個消息就不胫而走,這家咖啡廳"火了",開得很成功,大家趕緊去吧!
只要是做過商業的人,就不會覺得我這個故事有什麼幼稚和可笑,只是會感慨,要是真的有這麼容易就好了!是的,做生意就是做"人氣",可是要想把"人氣"做起來,又談何容易?所以問題的關鍵,也就聚集于這樣一件事——如何才能讓一個消費中心,街區也好,"大盒子"也罷,顯得更熱鬧!
北京THE BOX朝外
要知道,對于所有的購物場所而言,不是來了人才顯得熱鬧的,而是顯得熱鬧了才會有人來。那麼,接下去的邏輯就是,有人來是因為有人來,沒人來是因為沒人來。
什麼人都可以嗎?是的!咱們過去那些商業前輩們,到處吆喝的一句話:"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這實在是一句了不得的至理名言,因為有了人場,不見得會有錢場;可是沒有人場,就一定沒有錢場!
咱們前面講過的那些直播的,唱歌的,甚至是閒逛的,都是可以幫着我們捧人場的。
在這件事上,街區化的場所也比"大盒子"強多了,尤其對于今天的這批"Z世代"而言,向往自由,講求個性,再加上今天文化管理部門的允許和支持,他們覺得能在街上擺個政府審批報備的牌子,大大方方地唱歌收錢,是件很潇灑的事兒!
所以,咱們現在對于這種原屬于西方社會的風景,也早已習以為常了,可是你在購物中心裡,見到的就少得多。在街上唱叫"放飛自我",那是我願意;在商場裡唱叫"駐場演出",那是要收費的。這個區别倒也不大,但是"故事性"可就差遠了。
倫敦西區吸引懷揣藝術夢想的從業者在此聚集
每個人,特别是每個年輕人,都希望能活成一個有故事的人,同時也希望遇到有故事的人,特别是在這樣一個人人搞直播,個個想成為網紅的時代。你時常就能見到那種在街邊彈着吉他拍抖音的人,也常常會看到和歌手聊着天現場直播的人。
而在大商場中,這樣的情況就少得多,可你一旦來到一個街區,情況就不一樣了,大家一起拍,大家一起"嗨",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十、主理人取代大老板
如果你去超市買東西,會和售貨員聊天嗎?如果有,大概率說明你這次購物遇到了問題。
那麼反過來,現在有沒有這樣的店,你和服務員甚至是老板聊天的時間,超過了買東西的時間呢?有啊!這叫做主理人的店。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叫"主理人",那你可以先到網絡上搜一下,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有一件事是共同的:這是一群"先講故事再賣東西"的人,是一群"先做傳播再做鋪面"的人,是一群"先忙線上再開線下"的人,是一群"先成網紅再成店長"的人!
先講故事再賣東西的主理人
所以,這也是一群追上了時代,并創造着時代的人;這是一群追趕着潮流,并引領着潮流的人;是一群制造着消費,并滿足着消費的人;是一群真正标志着青春,也成為青春标志的人。
一句話,他們,是真正開啟我們這個新消費時代的人!
那麼,主理人們更喜歡街區,還是"大盒子"呢?你去看看有個性、有品位的品牌店都選在什麼地方,你就明白了。哪裡更顯得有個性,哪裡更顯得有内涵,哪裡更有利于講故事,哪裡更方便搞活動,我想,答案是很明顯的。
如果再有這樣一群主理人自發組織起來,那效果就格外明顯了!他們相互帶動、相互扶持、相互促進,足以改變一條街、一個街區,甚至是一個城市級的消費中心。
這樣的趨勢綜合起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樣一個現象。
不斷地有老舊街區在復興,也不斷地有"大盒子"在更新改造,這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產物,如以科技行業發展的術語來講,就是一種"創造性的破壞",相對于在我國興盛了二三十年的購物中心,很多城市的老街區,都快衰落了100年了,也到了該進行更新改造的時候了。
成都猛追灣更新
那麼最後總結一下,是什麼促進了這一系列的變化呢?說到底還是人。
所謂商業進化,無非就是"人—貨—場"的變化,三者之中,以人為本,時代發展了,人群變了;人群變了,對貨的需求也就變了;貨變了,賣貨的方法、渠道,賣貨的場所,也就都變了。這,才導致我們前面總結的那十項變化,以及變化背後的原因。
想想,也挺讓人感慨的。到現在,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逛超市時的感覺,第一次在國外進購物中心時的那種震撼,第一次往自己的手推車中使勁堆東西時的那種幸福感……
而沒過幾十年,比我們更年輕的人,開始愛上了更古老的場所;穿着遠比我們更時尚的小家夥,反而成了國潮最堅定的擁趸;一大群比我們年紀小了一半都不止的主理人,又開始給我們講他們創業的故事,居然,也讓我們這群大叔聽得熱淚盈眶,并且還欣然買單。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