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遍地開花的光儲充一體化:國資“買單”,民企撈金,歡迎閱讀。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最近一年多,一種新式的充電站——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又名 " 綜合能源站 ")火了。
從廈門到哈爾濱,從上海到烏魯木齊,全國各地不斷有光儲充一體化電站項目開工或投入運營。不少項目還被冠之以 " 首個 "、" 最大 " 等名号,并作為一種新的業态和物種,頻頻被媒體報道。
" 光儲充 " 一體化,顧名思義是一種由光伏發電、儲能、汽車充電集成一體、互相協調支撐的充電模式。由于具備高效、低碳等諸多優勢,這種新模式也被政府部門認為是未來充電站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光儲充一體化模式示意圖 圖片來源:科士達官網
2020 年國務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 2021-2035 年 ) 》就明确提出鼓勵 " 光儲充放 " 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此後的數年内,從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等各部委,到各省發改委,不斷有相關鼓勵政策出台。
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直接拿出真金白銀獎勵,這進一步刺激了項目的投資建設熱潮。
如重慶市政府《全市超充基礎設施建設評價獎勵辦法(2024 年)》就提出,充儲一體化站任務量為超充站總量的 30%,并以此為比例計算得分,納入超充建設成效考核當中。
嗅到市場機遇,包括華為數字能源、陽光電源、遠景集團、時代星雲、海博思創、協鑫能科、盛弘股份、科士達、領充新能源等超百家不同背景的設備廠商已紛紛下場布局,搶食紅利。
不少研究機構也指出,光儲充一體化場景正成為新能源行業的新風口。
然而,在 " 光儲充 " 一體化電站全國遍地開花背後,這一業态的整體經濟性仍然不足,很難調動起投資方的積極性。
EESA(儲能領跑者聯盟)專委會副秘書長張冠宇對 36 氪直言,目前國内的光儲充一體化項目仍然偏向政策驅動,示範項目居多,能夠通過增配光伏或者儲能實現整體效益 1+1>2 或者 1+1+1>3 的電站數量有限。
機構中金研究則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測算指出,在長三角等高電價地區,相比單獨的充電站,光儲充模式和儲充一體模式的投資回報率反而更低,回收周期更長。
" 缺乏足夠的經濟性和的投資商的自發投資,光儲充一體化業态的市場規模難以真正做大,這一潛在風口距離真正起飛,還需要時間。" 張冠宇表示。
配儲不劃算,光儲充一體化業态主要由政策驅動
" 最早在 2020 年的時候,我們就給一個地方國企做了一個光儲充電站示範項目,它們還憑借這個項目申請了國家的獎勵和補貼。" 談及最早接觸光儲充項目的經歷,一位充電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對 36 氪回憶道。
這一經歷也指向了,目前光儲充一體化推進過程中最主要的投資方——地方國資。
專注于服務和研究城投行業的方達咨詢在近期的研究中指出,包含風光儲充一體化模式在内的綜合能源,已經成為了城投公司業務轉型的新賽道。
城投公司們之所以選擇了綜合能源,方達咨詢的研究表示,是踐行國家能源戰略、建設生态文明示範城市的要求,也是加快市場化轉型,提升城投企業競争力的關鍵舉措。
36 氪注意到,近兩年,不少地方政府都推出了成規模的光儲充場站的建設規劃,除了上文提到的重慶之外,深圳、廣州、福州、北京等地都旗幟鮮明提出建設 " 超充之城 " 或 " 超充之都 "。海南則提出要建設 " 超充之島 "。
以重慶為例,其行動計劃中提到,預計到 2025 年,重慶市将建成超充站 2040 座,是目前其超充站規模的 4 倍有餘。
而超充站的建設,與光儲充一體化密不可分。" 未來只要超充這一技術路線不改變,那麼就必然存在相應的配儲需求。" 張冠宇表示。
當前,大功率快速充電樁的規模推廣面臨着來自電網的掣肘。快充樁滿功率運行時的負荷很大,會給電網帶來脈衝性衝擊的同時,也容易超過配電網的變壓器容量。
要解決上述問題,張冠宇告訴 36 氪,相比耗巨資對變壓器和線路進行改造更新,光儲充一體化是實現超充最省錢和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在諸多超充示範項目中,超充往往會采用儲充一體化的模式。
各地激勵政策頻出和城投企業的積極投資,無疑給了光儲充一體化業态以很大的發展助推。但經濟性仍然是束縛業态發展的根本——缺乏真實經濟回報的生意,注定難以發展壯大。
圖片來源:《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白皮書》
從儲能角度來看,工商業企業、園區微電網、台區儲能、光儲充一體化等都屬于工商業儲能的應用場景。但充電站配套儲能系統往往并不劃算,這導致該應用場景發展受限。
理論上,和工商業儲能相似,充電站配套的儲能設備,可以單獨通過峰谷套利方式來獲得收益。只要所在省份的峰谷電價差超過 0.7 元 /kWh,就初步具備了經濟性。
但在現實中,張冠宇告訴 36 氪,從峰谷套利的角度而言,充電站配儲的實際收益率可能不及一般工業企業配儲。
" 對于充電場站而言,充電用戶是用電負荷的來源,而用戶用電行為的可預測性不如一般工業企業強,這可能會造成高電價時儲能系統的電量難以完全釋放,從而拉低了充電站配儲的利用率以及收益率。但是如果考慮到充電場站的動态增容、或者場站改造的話,就是另一筆經濟賬了。"
遠景零碳綜合能源產品解決方案總監張旸告訴 36 氪,目前開發的光儲充項目,還是以示範效應為主,通常是通過配幾台儲能櫃實現;而在大型制造工廠、園區微網項目中,儲能的交付規模整體仍大于光儲充項目。
今年 3 月發布的《工商業儲能解決方案白皮書》,将中型工商業、園區 / 微電網、高載能企業三個場景列入了工商業儲能的主要應用場景和重點板塊,而儲充 / 光儲充場景則被列入了機會板塊。
搶先布局,國資 " 買單 ",民企撈金
地方國資是光儲充一體化的主要投資方,也是設備商們最主要的客戶群,各路廠商早已紛紛跑馬圈地,與地方國資開展合作。
以龍頭企業華為為例,目前華為參與打造的超充、光儲充一體化示範項目,很多都來自與地方城投、交投和國網南網下屬公司的合作。作為營銷獲客方式,華為數字能源亦頻頻出現在各類有關智慧交通、高速基建等相關的會議上。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全球業務總裁劉大偉在 7 月的一次會議上舉例介紹,在重慶,由華為提供設備,當地國資愉秒充數字能源科技參與建設的超充站,現在已投運場站達 26 座。
陽光電源、時代星雲、欣旺達、協鑫集團等設備廠商也不遑多讓,與所在省份國資或城投集團合作的消息也接連不斷。
" 與電站投資收入相比,設備商獲得營收和利潤的确定性更高,設備商大多是民營企業,對于生存和利潤的追求更為迫切。" 張冠宇對 36 氪表示。
不過,由于光儲充業态仍處于示範階段,市場規模非常有限,無論是以地方國資、城投為主的投資方,還是民營的設備廠商,目前能夠分到的 " 蛋糕 " 都是少之又少,它們更多是在面向未來做前瞻性的布局。
" 我覺得大家都看到了光儲充一體化未來的發展前景,如果國内新能源車和電氣化的大趨勢不變,那充電站必然會成為類似加油站的核心資源。" 張冠宇表示。
不久前,遠景發布了零碳園區光儲充荷一體化融合產品,在這一新場景上發力。張旸表示,未來當光儲充協同的價值通過目前的示範項目得到充分論證,且可交付放置儲能櫃的場地空間問題得到解決後,光儲充一體化的規模潛力還是相當大的。
長期來看,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多元的收益方式還将進一步打開,項目投資的經濟性将持續提升。
目前充電站配套光儲的收益主要來自于兩個部分,一是儲能設備的峰谷套利;另一部分則是增容增收。面對更大充電功率的需求與更難擴建的老舊電網,配置儲能在同等變壓器容量下實現充電樁超配,提高場站的充電能力。
在部分電力市場交易比較活躍的地區,充電站配套儲能還可以參與需求側響應和虛拟電廠業務,獲得額外收入。随着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參與電力交易的頻率和收益還将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充電站還可以通過配儲來節省虛量電費。
大型集中式充電站一般需要接入 630KVA、1250KVA,乃至 2000KVA 的變壓器,屬兩部制電價範疇,電費一般包括電度電費和基本電費(需量電費)兩部分。
張冠宇表示,目前國家對于充電設施的建設持鼓勵支持的态度,在 2030 年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但如果 2030 年基本電費回歸,配儲可以降低充電場站對于變壓器的總體要求,顯著減少電費,這對于光儲充一體化業态将是很大的助推力。
此外,随着快充在新能源車中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以及儲能設備、光伏設備的不斷降本,光儲充一體化快充站的經濟性有望得到持續提升。
一般而言,新興產業的發展必然要經歷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幾個階段。對于當前處于示範階段的光儲充一體化業态而言,其快速成長期已然在望,市場發展潛力也被廣泛認可。但究竟何時迎來規模化發展的拐點,仍有待入局的探索者們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