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芯片巨頭,大多很慘,歡迎閱讀。
半導體行業觀察:由于各種原因,2025 年第一季度對整個股市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半導體股票尤為嚴重。
由于各種原因,2025 年第一季度對整個股市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半導體股票尤為嚴重,它們希望在 2025 年第二季度重新開始。雖然有些人會認為半導體股票抛售導致的低價可能為 2025 年第二季度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買入機會,尤其是對于那些錯過了早先反彈的人來說,但半導體不太可能馬上就擺脫困境。原因将在下文中介紹。
半導體行業在本已艱難的市場中表現不佳
我們此前就提到,半導體行業在 2025 年需要做很多事情才能順利發展,但這不太可能發生。例如,半導體行業面臨着大多數其他行業沒有的獨特挑戰。半導體行業必須像其他行業一樣應對 GX 等潛在阻力,但它們還必須應對該行業特有的其他挑戰,例如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出口限制。
然而,這些限制激勵中國尋找受限制產品的替代來源,實際上加劇了半導體行業許多老牌企業的競争。因此我們此前認為,今年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半導體行業表現不佳,并在年底陷入低迷。
一個季度過去了,可以說半導體行業作為一個整體在 2025 年的處境很艱難。例如,上圖顯示,追蹤該領網域 30 只活躍股票的 iShares PHLX 半導體 ETF(SOXX)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現不佳,虧損 12.68%。相比之下,SPDR S&P500 ETF(SPY)和 Invesco QQQ 信托(QQQ)也不得不應對半導體行業這樣的艱難季度,但它們遭受的損失相對較小,分别虧損 4.55% 和 8.28%。
本季度對半導體行業來說表現不佳,但值得一提的是,半導體行業在 2025 年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例如,1 月 22 日,SOXX 的年度漲幅高達 10.6%,但半導體行業自那以後大幅下跌并非巧合。預計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将采取不利于股市的政策,但預計這些政策也會被其他有利于股市的政策所抵消。
現在還為時過早,但前者的影響更大,包括強調使用 GX,而後者的影響則沒那麼大。然而,雖然這不是唯一因素,但人工智能或 AI 故事的基礎動搖可能是 2025 年第一季度最令人難忘的。例如,SOXX 在 1 月 27 日遭遇了第一季度的最大跌幅,交易量非常大,這可以歸因于中國 DeepSeek 發布了新的 AI 推理模型。
此前,中國曾被列為半導體行業最有可能的變數來源,今年 1 月發布的 DeepSeek-R1 無疑給中國帶來了變數。半導體行業從人工智能中獲益良多,尤其是某些公司,但 DeepSeek 的加入讓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受到了質疑,這一點将在後面讨論。
誰很火爆,誰不火爆
半導體行業整體下跌,但有些行業确實取得了收益,正如 SOXX 所見。 SOXX 中的 30 家公司包括德州儀器 ( TXN ) 、Nvidia ( NVDA ) 、博通 ( AVGO ) 、超微半導體公司 ( AMD ) 、高通 ( QCOM ) 、英特爾 ( INTC ) 、KLA 公司 ( KLAC ) 、泛林集團 ( LRCX ) 、美光 ( MU )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 MPWR ) 、應用材料 ( AMAT ) 、恩智浦半導體 ( NXPI ) 、亞德諾半導體 ( ADI ) 、阿斯麥 ( ASML ) 、Microchip ( MCHP ) 、台灣半導體制造公司或台積電 ( TSM ) 、Marvell ( MRVL ) 、安森美半導體 /Onsemi ( ON ) 、Entegris ( ENTG ) 、泰瑞達 ( TER ) 、Skyworks ( SWKS ) 、萊迪思半導體 ( LSCC ) 、Qorvo ( QRVO ) 、Universal Display Corp ( OLED ) 、Onto Innovation ( ONTO ) 、意法半導體 ( STM ) 、MKS Instruments ( MKSI ) 、ASE Technology ( ASX ) 、聯華電子 ( UMC ) 和 Arm Holdings ( ARM ) 。下表顯示了 2025 年第一季度末的收益或損失。
近年來,Intel 一直舉步維艱,2024 年底,它在 SOXX 中排名墊底,虧損超過 60%,但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情況卻有所不同,Intel 以 13.27% 的漲幅名列前茅。Intel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一成績,是因為它曾因大量負面情緒而大幅下跌,但在新領導層換屆引發樂觀情緒後,這種情緒發生了逆轉,盡管到目前為止,情況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根本性變化。
對股票的猜測也是排名第二的 UMC 表現優異的原因,該股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漲幅為 10.17%,僅次于 Intel,只是猜測圍繞着合并。不過,赢家是例外,因為 SOXX 的 30 只股票中只有 6 只在 2025 年第一季度收盤上漲。相比之下,30 只股票中有 24 只在進入 2025 年第二季度時在前一季度遭受了損失。
在虧損的公司中,Marvell 表現最差,虧損額達 44.26%,其次是 ON semi。後者受到重大客戶問題和股票大幅抛售的不利影響,而這家重要客戶恰好是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領頭羊。然而,以 Marvell 為首的虧損公司名單卻說明了一切。
Marvell 是那些牛市理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其他公司包括 Nvidia、Avago、TSMC 等。在過去幾個季度中,它們都從人工智能中獲益匪淺,盡管 Marvell 可能沒有從人工智能中獲益太多,但這種情況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發生了變化,因為這四家公司的表現都低于已經表現不佳的 SOXX。Avagi、Nvidia 和 TSMC 在 TTM 收益方面仍然領先,但人工智能領網域最近的掙扎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尤為突出。DeepSeek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表格還顯示了一些其他情況。半導體行業不僅失去了 2024 年中期之前的勢頭,而且在過去三個季度中逐漸走弱。2025 年第一季度的大部分損失也發生在後期,尤其是 3 月份。例如,SOXX 在 3 月份下跌了 9.76%,在整個 2025 年第一季度下跌了 12.68%。另一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最後一個月遭受的巨額損失可能會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出現短期反彈,尤其是如果半導體行業能夠從 2025 年第一季度造成問題的逆風中得到一些緩解的話。
後市如何?
SOXX 比 2024 年 7 月創下的峰值低了近 30%,包括一些更受追捧的半導體企業在内的許多半導體公司的跌幅甚至更大。GX 最近給股市帶來了壓力,但特朗普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出了靈活性。例如,他推遲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初始 GX,股市對他的這一舉措做出了良好的反應。
GX 方面的好消息可能會引發另一次緩解性反彈,尤其是在許多半導體公司上個月經歷大幅下跌之後,一些公司如 SOXX 一度幾乎跌至垂直水平。如果美國的目的是将 GX 作為獲取有利于美國的讓步的臨時工具,而特朗普政府被認為正在制定其他更有利于股市的政府政策,比如減稅,那麼半導體公司的反彈并非不可能。
然而,雖然不能排除半導體行業出現暫時反彈的可能性,但 3 月份的低點不太可能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底部。這種情況的發生是有原因的。GX 背後的主要目的據稱是增加美國的商品產量,以減少對進口的需求。特朗普總統在談到企業如果将生產轉移到美國就可以避免 GX 時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企業可以選擇轉移生產(這不可能很快完成),或者支付 GX 并決定是否吸收額外成本,或者更有可能将其轉嫁給消費者,但無論哪種方式,最終結果都是最終消費者的價格上漲。這将增加通脹壓力,這在美國已經是一個問題,這可能會讓美聯儲陷入兩難境地。
半導體還有其他不利因素,包括一些專門針對半導體行業的因素。出口或貿易限制是半導體行業面臨的另一個不利因素,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來,還會有更多此類因素出現。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信念,即誰擁有最多的計算能力,誰就能勝出,無論是在人工智能領網域還是其他戰略領網域。這種信念反映在美國國内采取的各種行動中。例如,美國的出口規則試圖通過限制人工智能芯片的供應給某些國家而不向其他國家供應,将世界劃分為富人和窮人,其核心就是這種信念。星際之門計劃也是如此,該計劃旨在為美國投資 5000 億美元建設新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還有許多其他例子。
如果美國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多的計算能力,以及與計算相關的一切,如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那麼美國就擁有優勢,支持者認為這将确保美國保持領先地位。為了确保美國在計算方面的優勢,有必要限制潛在競争對手,尤其是中國。
這意味着要對這些潛在競争對手需要增加計算量的任何事物施加貿易限制,以用于需要大量計算的事物,例如人工智能等。計算的重要性仍然存在,包括決策者,這表明半導體行業應該期待更多的貿易限制,尤其是當有人在計算領網域取得進展時,例如中國的情況。
這種争奪盡可能多計算資源的競争為半導體行業帶來了奇迹,尤其是那些從事高性能計算的半導體行業。例如,這導致 NVDA 等公司的伺服器 GPU 和 AMD 等公司的 CPU 需求激增,這些 GPU 和 CPU 由 TSM 等代工廠制造,并由 ASX 等 OSAT 使用 ASML / AMAT / LRCX / KLAC 等公司的制造設備進行封裝,并使用 ENTG 等公司提供的材料制造,等等。這裡存在溢出效應。
這導致巨額資金被投入數據中心等其他相關領網域,而這些資金又轉化為相關供應商的暴利銷售。一些半導體公司對限制貿易的出口規則表示反對,但該政策的支持者認為,企業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出口方面的損失将在其他地方得到補償。
例如,如果其他國家沒有滿足需求所需的計算能力,那麼它們将需要從有能力的地方獲取,最有可能的是美國。因此,如果芯片供應商無法再出口,他們不一定會損失整體銷售額,因為美國的需求将抵消這一損失。然而,誰擁有最多的計算能力誰就注定會獲勝這一假設是有争議的。
計算是必需的,但實現特定目标所需的計算量可能會有很大差異,這取決于一系列因素。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計算,但其他人可能需要更少的計算才能實現類似的結果。例如,如果後者使用的算法與前者不同,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如果 A 想出了一種時間和空間復雜度為 O ( log ( n ) ) 的改進算法,而 B 繼續使用復雜度為 O ( n^2 ) 或 O ( nn ) 的現有算法來獲得相同的結果,那麼 A 需要的計算資源就會更少,從而抵消 B 在可用計算方面的優勢。換句話說," 誰擁有最多的計算資源誰就赢 " 這一論點是近年來半導體行業發生的大部分事件的核心,需要加上 "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 的前綴。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盡管在計算方面占有優勢,但輸給别人也并非不可能。
DeepSeek 對半導體有什麼改變嗎?
這正是 DeepSeek 發揮作用的地方,因為它提醒我們,計算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質疑 DeepSeek 某些說法的準确性,比如在訓練上花了多少錢,但不可否認的是,DeepSeek API 的成本只是其他領先 AI 模型成本的一小部分。
這與 DeepSeek 所需的訓練和推理計算資源少得多相符,因為它依賴的算法在所需資源方面比其他模型使用的算法效率高得多。如果計算很重要,但并非全部重要,那麼這可能會影響應該在計算上投入多少資源(如資本支出),進而影響計算所需的半導體芯片。
因此,半導體因 DeepSeek 而失去了一些光彩。在計算決定勝負的世界裡,半導體芯片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為選定的半導體支付高額倍數是合理的,因為它們是如此重要。但如果計算不一定能決定勝負,半導體芯片仍然很重要,但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半導體的優先級也相應下降。
這也會讓投資者三思而後行,考慮他們應該為一只可能不是 AI 赢家的股票支付多高的市盈率。直到最近,通用人工智能的競争才被認為是少數幾個公司之間的較量,主要是超大規模公司,但 DeepSeek 的這一集表明,實現這一目标的突破可能不是來自知名公司,而是來自大多數人可能甚至不知道的人。由于競争仍然很激烈,因此 AI 中沒有穩操勝券的賭注,這反對對任何特定公司下過高的賭注,因為這可能會帶來輸掉賭注的風險。
如果有人想在 AI 競賽中獲勝,那麼做到這一點應該不僅僅涉及擁有速度最快的芯片和比其他任何人都多的芯片,因為這種對半導體及其制造者的過度關注,有可能導致自己落敗,因為其他重要領網域被忽視了。AI 不應該只關注計算或半導體。沒有最好的芯片是一個劣勢,但只要有其他領網域可以彌補它并取得良好的結果,比如算法分析,這并不是無法克服的。
總結
2025 年初的總體評估是半導體行業将在年底下跌,但一個季度過去後,情況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因此這一評估沒有改變。大多數半導體行業在第一季度出現虧損,SOXX 下跌近 13%,但這是在前幾年大幅上漲之後發生的。半導體行業還有下跌的空間。
市場仍期待美聯儲伸出援手,點圖顯示美聯儲今年和明年将降息,但由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變化,美聯儲在貨币政策方面陷入困境,這可能不會發生。如果美聯儲因通脹加劇的風險而被迫袖手旁觀,而物價上漲導致消費支出下降,經濟增長放緩,那麼半導體等成長型股票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許多最知名的半導體公司的牛市理論背後的人工智能故事仍然存在,但它受到了 DeepSeek 的打擊。許多人工智能公司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表現最差,這一事實說明了這一點。DeepSeek 和其他來自中國的人工智能模型的低成本将使獲得所有已投資資本的回報變得更加困難。如果資本支出流入放緩,因為公司得出結論認為幾乎沒有利潤可賺,那麼半導體公司将失去強大的順風。
對計算的重視使半導體行業處于令人羨慕的地位,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它引導大量資本流入該行業,但也導致政府實施貿易限制。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改變。如果真要說的話,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加倍努力,以減緩中國在該領網域的進步。中國将加倍努力,提出替代方案。DeepSeek 只是這項努力的一部分。
如果 2025 年第一季度要被載入史冊,那麼它可能标志着整個計算概念的終結,計算是決定人工智能和其他戰略競争領網域勝負的最終因素。美國許多人堅信,擁有比其他任何人都多的計算能力将是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半導體行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可以追溯到這一點,但這種對計算能力的信心可能是錯誤的。計算很重要,但它實際上可能不會成為決定性的區别。
歸根結底,如果有人想在 2025 年投入新資金,那麼半導體行業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個别公司可能會表現更好,但該行業在 2025 年表現不佳的可能性大于表現優異的可能性。半導體行業未來可能會成為更好的投資機會,但今年不太可能發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半導體行業觀察 "(ID:icbank),作者:編輯部,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