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淨賺19.88億,愛瑪超越雅迪,歡迎閱讀。
過去的 2024 年,整個電動兩輪車行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電動兩輪車的 " 江湖 ",再度生變!
近期,愛瑪科技披露了 2024 年業績報告,财報顯示,其 2024 年實現營收 216.06 億元,同比增長 2.71%;實現淨利潤 19.88 億,同比增長 5.68%。
作為對比,在港股上市的雅迪業績表現卻截然相反,其 2024 年的淨利潤僅為 12.72 億,同比下滑 51.81%。
從淨利潤數據來看,愛瑪已成功超越雅迪,成為新的電動兩輪車 " 一哥 "。
對于愛瑪而言,能實現這樣的業績相當不易,畢竟過去的 2024 年,整個電動兩輪車行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底我國的電動兩輪車市場保有量已高達 4 億輛,如果以全國家庭戶數計算,幾乎每五戶家庭就擁有四輛電動車,僅從上面這幾個數據就能看出,國内電動兩輪車行業其實已經觸及 " 天花板 " 了。
除了行業見頂之外,安全标準的提高也對電動兩輪車行業造成巨大挑戰。受 2024 年年初特大安全事故的影響,《電動車電氣安全要求》被緊急推出,其中強制淘汰超标車型的要求對電動兩輪車車企造成了巨大衝擊。
一邊是沒有了行業增長這個重要驅動力,另一邊則是安全标準不斷提高,2024 年的電動兩輪車行業遭遇 " 雙面夾擊 ",企業僅靠自身實現增長的難度很大。像雅迪 2024 年電動兩輪車的總銷量從 1650 萬驟降至 1300 萬,降幅超過二成。
然而,就是在這樣挑戰重重的背景下,愛瑪卻實現了逆勢增長,還 " 逆襲 " 了雅迪。那麼愛瑪做對了什麼?
逆勢增長的關鍵
曾幾何時,電動兩輪車行業也有過屬于自己的 " 黃金發展期 "。
時間拉回到 2018 年 5 月,《電動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标準發布,并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起正式實施。
新國标實施催生的換購潮,讓電動兩輪車行業的整體銷量從 2017 年的 3090 萬暴增至 2021 年的 4100 萬,年復合增長率達 7.3%。
然而,随着 2024 年國内電動兩輪車保有量突破 4 億輛時,市場進入 " 戶均 0.8 輛 " 的飽和狀态,增量空間幾近枯竭。再加上 2024 年年初《電動車電氣安全要求》的出台,其中強制淘汰超标車型的要求,讓車企不得不快速清理庫存,電動兩輪車行業開始進入產能過剩時代。
據統計,僅 2024 年上半年,全國電動兩輪車銷量同比下滑 9.1%," 老大哥 " 雅迪 2024 年的銷量更是從 1650 萬驟降至 1300 萬。
在競争越發激烈的大環境下,作為行業 " 老二 " 愛瑪自然未能幸免。财報顯示,2023 年愛瑪科技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别為 1.12% 和 0.41%,增長近乎停滞;再從周轉數據來看,2023 年的總資產周轉天數從 275.8 天上升至 328.3 天,總資產周轉率則從 1.342 次下降至 1.097 次。
不過,來到 2024 年後,愛瑪卻出現了 " 轉機 "。從财報來看,或許是提前嗅到產能過剩的風險,所以愛瑪從 2023 年開始便極力地清庫存。
庫存數據顯示,在 2023 年四季度時愛瑪的庫存為 5.753 億,而在前一年該數據仍高達 8.105 億,一年時間庫存下降了 29.24%。相比之下,雅迪的眼光就沒有那麼超前了,其 2024 年上半年的庫存高達 16.53 億,庫存不降反升并創出近年新高。
上面的内容中提到,2024 年年初《電動車電氣安全要求》出台後,其中強制淘汰超标車型的要求,讓車企不得不快速清理庫存,很多車企不得不因此打起價格戰。而庫存壓力較小的愛瑪受到的政策衝擊較小,不但沒有跟随行業開啟價格戰,反而還賣起了高端車型。數據顯示,愛瑪的高附加值車型占比明顯提高,帶動其毛利率從 16.51% 升至 17.42%,電動兩輪車、電動三輪車、車及配件等收入的毛利率提升 1.24%。
整體而言,愛瑪在 2024 年之所以能逆勢增長,跟提前清理庫存有很大關系,正是因為沒有太大的庫存壓力,愛瑪才能不陷入嚴峻的價格戰中,利潤率數據更是不降反升。不過,經過了過去一年的出清,整個電動兩輪車行業的庫存壓力已經明顯下降,像雅迪在 2024 年年末的庫存也下降至 12.79 億。
三輪車成 " 第二增長曲線 "
雖然 2024 年業績有所增長,但依舊掩蓋不了電動兩輪車行業的艱難處境。
據媒體統計,2019 年至 2023 年愛瑪科技電動車與電動摩托車單價的復合增速分别為 1.55% 與 0.7%,而雅迪控股電動車與電動踏板車的單價年復合增速分别為 2.95% 與 0.75%。作為最頭部的兩家電動兩輪車企業,其每年單車提價的幅度僅在通脹率(CPI)附近。
要知道,無論是愛瑪還是雅迪,近年來都在不斷嘗試高端化,但從單車價格增長可以看到,在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高端化難度頗大。或許是意識到電動兩輪車行業的競争确實太過激烈,于是愛瑪主動将目光瞄向了三輪車市場,希望通過業務的多元化轉型找到 " 第二增長曲線 "。
去年 4 月,愛瑪科技發布公告稱,其與豐縣人民政府籤署《投資協定書》,拟在豐縣通過設立項目公司投資建設愛瑪科技集團豐縣產業園項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 1434 畝,計劃總投資約 30 億元,用于進一步擴大該公司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而據媒體報道,2025 年愛瑪科技加速豐縣電動三輪車生產基地投建,進一步提升該公司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進一步推動 " 休閒 + 貨運 + 篷車 " 全場景產品矩陣。
相比于競争激烈的電動兩輪車而言,三輪車市場确實有更大的機會。資料顯示,2017 年以來我國電動三輪車市場規模呈現出持續增長态勢,2022 年中國電動三輪車市場規模達到近 400 億元,同比增速為 8.2%。另外,電動三輪車的 " 供需 " 也在穩步增長,2017 年至 2022 年我國電動三輪車產量從 1034 萬輛增長至 1404 萬輛,CAGR 為 6.31%;我國電動三輪車需求量從 1030.2 萬輛增長至 1395 萬輛,CAGR 為 6.25%。
除了行業處于增長期之外,三輪車業務也更有助于愛瑪開拓國外市場。資料顯示三輪車在東南亞、非洲市場的需求遠超兩輪車,愛瑪已在越南建成首個海外三輪車工廠,并計劃通過 " 休閒三輪 + 貨運三輪 " 組合打開歐美市場。從财報來看,2024 年上半年愛瑪的境外營收為 1.205 億,而在 2023 年上半年該項營收為 8564 萬,雖然營收不多,但同比增長超過四成。
綜合上述分析,在電動兩輪車高增長不再的背景下,愛瑪發力三輪車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根據其披露的一季度預告顯示,其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 6.05 億元,同比增長 25.12%,可見愛瑪增長的勢頭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