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研究了100個ChatGPT的真實案例,這或是我們一生遭遇的最大的機會!,歡迎閱讀。
"這可能是我們一生當中遭遇的最大的變化,也是最大的機會。"任鑫老師說。
ChatGPT橫空出世,一場有關AI的浪潮席卷全球。技術研究、工具講解、社會學探讨、人工智能焦慮……各種結合AI的解讀層出不窮。然而,一個視角下的AI應用尚未得到真正的關注,那就是商業視角。
這一輪AI浪潮會給商業世界帶來什麼?哪些紅利即将來臨?抓住紅利又該如何提前布局?
任鑫,混沌創新領教、前京東O2O副總裁、人工智能Get的CEO。作為少數真正懂技術,而且親手做過人工智能項目的產品專家,他對AI的理解獨到且深刻。
本次更新的課程内容,他圍繞AI商業新時代的營銷和產品兩方面。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從業者如何抓住短期紅利?長期的底層商業認知又該如何徹底改變?結合"一"思維工具與豐富的AI新產品使用體驗,任鑫老師一次性解釋清楚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營銷方法與產品邏輯。
他說:"如果你恰好是一家小龍蝦店的老板,你會更感興趣閱讀一篇小龍蝦老板用AI可以做的10件事的文章,還是一篇關于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世界的文章?你一定會選擇前者,因為它更符合你的需求,更有可能解決你的問題。"
在一個加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收獲内心的笃定,這次的分享不容錯過。
以下内容整理自任鑫老師的AI系列課程:
《AI·新商業洞察系列課22講》已經有3681人加入,這是全網既講AI的底層邏輯,又講AI的工具和應用的課程,包含商業實戰應用、組織和個人的生產力提升。現在起,新同學購買可享受100元優惠,早鳥價299元拿下22講課程!
授課老師丨任鑫
編輯丨混沌商業研究團隊
支持丨混沌前沿課
短期有哪些AI紅利可抓?
今天我們探讨的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商業挑戰和新商業機會,我首先分享的是在營銷方面的思考。探讨如何通過營銷抓住人工智能帶來的紅利,快速獲取流量。
AI的紅利來自于哪裡?
我認為首先來自于關注度紅利。現在全世界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讨論度都很高,無論是看新聞、看公眾号,甚至聽身邊人聊天,都經常聽到有關AI的話題。百度指數和微信指數都表示出,曾經熱門的概念如數字化轉型、互聯網思維等,與人類智能、ChatGPT這些詞相比較顯得冷門得多,根本沒有人關心了。
盡管大部分人已經開始關注人工智能,但只有極少數人非常了解,這就造成一個巨大的信息差。從營銷的角度講,這種信息差意味着巨大紅利。
對于從事營銷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套利機會,因為關注度本身的紅利很多時候會超過你自身努力的效果。
那麼,我們如何抓住這波紅利?我認為從淺到深有不同的抓法。
點擊下圖,加入課程⬇
最淺的抓法是利用人工智能來制作廣告。比如下面的廣告就是飛豬制作的,它會告訴觀看者"這是AI想像的埃及,你希望親眼去看一看埃及嗎?"然後将這個廣告投放在地鐵站,這是其中一種利用AI的營銷方式。
通常情況下,對于地鐵站的廣告我們可能已經麻木了,但是一下子看到這樣一個由AI制作的廣告,而且是一幅成熟度很高的畫作,AI高水平的表現與人們對AI有限的理解就構成了一種信息差,這種信息差一定會激起人們的好奇心,從而讓乘客們多看一眼。
想要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有更好的創意,就要充分讓AI去诠釋一個想法,這樣就有可能產生一些"出格"的創意。比如一個用戶為麥當勞制作了許許多多看起來像古文物的廣告,并給了一個噱頭:"我們已經發現了證據,證明自古以來就有麥當勞。因為我們已經發現了一個‘巨無霸青銅器漢堡’,我們發現了‘黃金麥辣雞翅古董’,甚至有‘青花瓷的可樂杯’。"
看到這些AI制造的搞笑内容時,人們往往會會心一笑,因為感覺相當有趣。所以它的效果會比飛豬廣告那個例子好一些。
那麼AI能不能做出更有趣的東西?這是鍾薛高做的一種冰激淋產品"Sa'Saa",而且從命名到包裝到口味,從圖片到視頻表現全部由AI完成。這樣一款完全由人工智能制造的產品,顧客想不想嘗一嘗?大家想不想嘗嘗人工智能的口味如何?這也是一種營銷噱頭,但營銷的效果顯然更好。
剛才我們提到了幾種利用人工智能營銷的方式,但都只是表層利用。那麼,營銷可不可以既借用這個噱頭,又讓用戶對品牌產品產生更強的價值感?亨氏就做到了。
亨氏是一家番茄醬生產商,他們有一次展示了市面上各種由AI繪制的番茄醬瓶子,結果所有的瓶子都與亨氏的番茄醬瓶非常相像,為什麼?
因為在現實中,亨氏的番茄醬銷量很大,因此他們的產品圖片也相當多。而AI在被訓練時大量使用了這些圖片作為語料,所以生成圖片中瓶子與亨氏的產品非常相似。這其實沒有任何神奇之處,然而,這家廣告公司卻硬生生把它誇大為一種神奇的事。聲稱連人工智能都能知道什麼才是正宗的番茄醬,無論如何問AI,它都認為正宗的番茄醬就是亨氏的。
雖然這是一次不靠譜的硬扯,但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們的确通過蹭人工智能的這個噱頭加強了品牌印象。
所以從短期的角度來看,一些淺層的營銷方法是讓人工智能幫助我們制作廣告;稍微深入一點的方式是将人工智能與產品使用和品牌相關聯,做到價值感的強化。
那更深的是什麼?是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小產品進行營銷,關于如何開發產品我們将在後面詳細讨論。現在的情況是,利用人工智能來開發一款產品的成本非常低,但效果卻非常好;再加上目前它的關注度又特别足,所以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我們可以開發一款AI小產品,幫助我們的主產品導流。
假設我要創辦一家招聘網站就叫做"任鑫直聘網",大家會使用嗎?可能不會,因為已經有Boss直聘、拉勾等許多網站,你不太可能使用一個陌生人創辦的莫名其妙的小網站。
但如果我開發了一個專門用于來改善簡歷的應用,假設就叫做"AI簡歷",使用者只需要提供簡歷或幾句話描述,我就能幫助你生成一份漂亮的簡歷。接着你告訴我想申請公司的招聘要求,我就可以根據每家公司的要求幫助你進行修改潤色,生成針對每家公司的10份簡歷,并提供可能會遇到的面試問題以及回答建議。
那麼這個應用的傳播效果肯定要比"任鑫直聘"要好得多,大家都會轉發這個新奇的AI應用,因為它產生的效果太魔幻了,尤其是對于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過AI的人來說。因此,通過這個小產品,我就能收到大量的簡介,收獲大量的注冊用戶,從而豐富我的簡歷資料庫,從而更輕松地展開To B業務。
類似這樣的小產品可能并不能單獨成立,但很可能能夠幫助你獲得更多關注、獲得更多用戶,并為你的業務開展發揮作用。
其次是AI的内容創作能力紅利,因為人工智能使得我們的創造能力提升了十倍、百倍、甚至千倍。比如,我可以用三分鍾來作畫,我說我需要人工智能商業課的海報,就得到了這些圖片:
也許畫的不是很好,但作為一個不會PS、不會畫圖的普通人,我現在具備了基本的設計能力。盡管它可能只是一個40分水平的處理,但我具備的是大規模生成40分到60分圖片和文字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一個短期的紅利。
除了作圖能力外,文字能力也是一樣的。比如我讓AI幫我生成了寶馬事件的兩篇PR稿。生成的質量不一定好,但數量與速度都是人類望塵莫及的:
因此,基于這種新的圖片和文字生成能力,我們可以重新考慮如何利用AI進行營銷。但我們該怎麼利用AI營銷?比如以前我們遇上活動需要10張海報10篇文案,現在我們有了AI,應該考慮做10萬張海報和10萬篇文案嗎?當我們的能力變得充沛之後,究竟我們該怎麼利用好這種能力?
我這裡有一個思路,比如宣傳創業的課程,我們必須要先考慮到目标用戶主要是創業者。那麼創業者可能有哪些典型問題?常見的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但這樣的軟文人來寫的話幾篇就寫不下去了,因為人沒辦法寫的很具體。
但是如果使用AI來寫怎麼樣?這時我們首先需要改變思路,應該讓AI幫助你思考,比如有哪100個角色适合這門課程?那麼這個目标用戶就可能不只是創業者了,可能也包括餐廳的老板,甚至詳細到是一家小龍蝦餐廳的老板。
那麼,具體分析這個老板有哪些商業問題需要解決?他可能需要判斷小龍蝦的個頭、產地、新鮮度等等,也可能需要确定每天準備多少斤小龍蝦,又或者可能需要回復大眾點評價上各種用戶反饋的問題,甚至老板也在考慮如何進入老客戶的私人領網域進行營銷。
然後AI就可以根據這些問題,按照比如混沌學園的風格或者海明威、老舍的作家的風格,去拆解100個角色的100個問題,并按照100種風格來寫出這個文案,這樣就可以創造出10萬篇文案。
那麼這10萬篇文案的效果會比人工寫的好嗎?不一定,但如果你恰好是一家小龍蝦店的老板,你會更感興趣閱讀一篇小龍蝦老板用AI可以做的10件事的文章,還是一篇關于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世界的文章?你一定會選擇前者,因為它更符合你的需求,更有可能解決你的問題。
所以當我們擁有了新的科技時,一方面我們要考慮如何在原有的流程、原有的營銷方案中降本增效;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反思,該如何重新定義我的生產工作流程。
點擊下圖,加入課程⬇
長期有哪些AI紅利?
我們探讨了短期如何抓取AI的營銷紅利,那麼從長期來看,機會又有哪些?我認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流量入口的變化;其次是内在生态的變化;最後是新市場的可能性,接下來我将逐個展開讨論。
第一是流量入口的變化。我們回想一下自己尋找東西的方法,比如為小朋友買玩具時,你會進行搜索還是浏覽?當你為自己購買一塊新手表時,你會在淘寶搜索還是在百度搜索?當你要為妻子選禮物時,你會去哪裡找?請大家思考一下,你的大量行為比如搜索、或者浏覽,其實都是在信息流中產生的。那如果未來大量的搜索流量和浏覽流量都轉變為與人工智能助理對話的形式呢?比如,你想為妻子買禮物,但是無論搜索還是浏覽都沒有合适的選擇,這時你向AI助理求助問到:"嘿,我妻子她喜歡這些東西,比如杯子、盤子等,馬上到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了,我之前給她買過什麼東西她很喜歡,你能給我提一些建議嗎?我應該買什麼?"然後AI助理會給出建議。
也許你會聽從它的建議,或者覺得不好讓它修改建議。但如果我的采購流程和決策流程從百度搜索或淘寶刷頁面,轉為與某個人工智能對話,讓它幫我選擇結婚紀念日禮物、幫我安排到桂林的行程并預定酒店、幫我按照功能需要挑一款最新的手表。那麼在這種變化中,誰會遭到破壞,受到衝擊,而誰又會從中受益?我也不知道,但每個人都需要思考這個問題,尤其是想要做長期規劃的話。
如果未來只有一個入口,那麼現在作為一家酒店,我該如何支付移植程式的費用?這個錢是支付給Siri,還是OpenAI?還是文心一言?我又如何繞過移植程式,在另一邊建立我的優勢、提前布局呢?
如果我們希望着眼于長期發展,就必須比其他人更早地思考這些復雜的問題。
為什麼思考這些復雜的問題很有用?因為我們要以史為鑑,比如電子商務,以前大家一般會認為這只是将商品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進行銷售而已。但實際上不只是這樣。
以大眾點評為例。現在大家出去吃飯的時候,朋友們經常約在一些犄角旮旯的店裡,為什麼這些餐廳會開在角落裡?因為這些角落裡的店鋪租金比較低。但是為什麼在20年前,這些租金便宜的位置沒有開出很多餐廳?這就是因為當大眾點評崛起之後,消費者習慣在選擇餐廳時首先查看大眾點評,而不是到達目的地方之後看附近哪家店人多、吸引力強。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店面是否位于繁華街角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當人工智能廣泛應用後,它是否會發揮新的能力,從而產生新的可能性和產品?不考慮這個問題,就很難做出準确的判斷,也就很難抓住這種紅利。
除了總結過去的經驗,我們也可以暢想未來。我們可以想像未來用戶在購物決策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比如用戶想出去旅遊,現在他們可能會去不同平台查看旅遊攻略,然後自己規劃行程并在攜程上預訂。但在未來,他們可能都找私人助理說"我想去旅遊,想找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還要帶父母和孩子,所以不要太累;最好能在酒店内多休息,偶爾去風景點;最好只需要打車就能到,我也不想租車……"等等。
我們要去想未來用戶将如何與人工智能互動做出購買決策,詳細描述這個場景将有助于我們在未來的商業機會中提出前局。例如,如果未來人工智會根據網上評論和場景化描述進行推薦,現在你是否可以就開始讓顧客在網上留下更多與產品相關的場景化描述?比如他們帶了三個孩子,一家人玩得很開心,還帶着老人。這樣可以留下更多的語料去訓練機器人。
因此,通過深入觀察歷史和暢想未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住這次長期的浪潮。
以前所有做營銷的人都有一個不言自明的營銷假設,叫做我們要影響的對象一定是我們的用戶,哪怕他不是User,但最起碼也要是那個Buyer。
但是如果以後購物的決策不是用戶自己做的,都是他的AI助理做的呢?那我們底層的營銷假設就變了。所以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意味着我們要從零開始重新思考營銷這件事情。
點擊下圖,加入課程⬇
第二是關于内容生态的變化。前面我們提到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寫10萬篇軟文的事情,但如果内容生產力提高了10億倍,我們就要寫10億篇嗎?乍一想似乎很荒謬,但在未來一個充滿大量文章、圖片和視頻世界,情況可能真的會是這樣。
因為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迅速地生成圖畫與文字,到了未來可能會根據每個用戶的喜愛生成适合他們的場面或形象,而且這些内容都是即時生成的。在這種情況下,過去的營銷方式是創造一種内容,然後分配給大群體,比如1對10萬、1對100萬。而未來的營銷方式可能是1對1的,為每個人生成專屬于個人的内容。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銷售一門課程,AI就能生成10萬種營銷方式甚至更多。而對于每個用戶,都會針對他們的痛點提供單獨的教學方法。現在很多直播間的主播已經是人工智能了,但這些主播還無法與觀眾產生個别的對話和溝通,但在未來,這些虛拟主播将與每位觀眾對話,它會針對每位觀眾的問題進行回答,而且很多直播間的營銷活動都可以定制化推送了,營銷的效率将會大大提高。所以這些特點在今天盡管不能實現,但必須也要提上日程去思考了。
所以,在未來我們面對的是兩種情況:第一是内容生產會極其破碎化,成本也會無限降低;第二是營銷的渠道不再單一或相對多元化,而是針對每一位用戶都能夠精确匹配。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突破對傳統營銷的認知,要考慮到渠道精準觸達與内容精确匹配下的個性化營銷方案該如何呈現,這是未來抓住AI新商業時代營銷紅利的主要辦法。
第三是新市場的可能性。以内容處理領網域為例,有一個名為"伽馬"的軟體,它可以幫助人們做PPT。使用這個軟體,用戶只需要回答幾個問題,然後就能生成完整的演示文稿。這實際上就打開了一個巨大的新市場,為什麼?因為盡管這個軟體生成的演示文稿可能質量上比較粗糙,但它打開了一個原本不會使用表演文稿的人群的市場。現在他們可以輕松制作演示文稿,甚至可以通過語音指令控制軟體,比如在第三頁更換一張圖片、删去第五頁的一段文字等。這樣就開啟了一個新的市場,而且它的目标不是為了讓原本懂得制作演示文稿的人做得更好,而是讓原本不懂制作演示文稿的人達到及格水平——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的市場。
類似的例子還有Photoshop。許多人認為Photoshop功能強大,但實際上更多人使用的是類似美圖秀秀的軟體。這些軟體相對于Photoshop來說并沒有更好用,只是因為更容易上手,所以它們打開了一個新市場,讓更多之前不會貼圖或修改照片的人也能夠進行簡單的圖片編輯了。這類軟體并非取代了專業設計師使用的專業軟體市場,而是開啟了一個非專業設計師所在的大眾市場,這才是真正有效的營銷,因為它降低了技術門檻。
但是我們也會看到一種情況,就是某些服務大家可能認為市場并沒有需求,但其實是基于現在的價格沒有需求,而一旦價格下降就會釋放出充足的需求。
以美國一家名為DoNotPay的熱門公司為例,它主要提供法律服務。當我們想到法律服務時,通常會想到很多大的官司,就會想到這個領網域内的很多大公司。但實際上依然有無數人也迫切需要法律幫助,但從不請律師,為什麼?因為這些事情通常都是小事,例如你在美國收到一張100美元的停車罰單,你會去打官司嗎?大多數人會覺得不值得,因為打官司花費的時間、金錢與這點罰款相比并不劃算。
但是這家公司将整個法律流程系統化,他們使用機器人來詢問你幾個問題,然後自動幫助你發送電子郵件、寫法律函件與申訴信。他們會處理所有事務,并只收取少量費用,甚至只需要在省下的費用中扣掉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律師市場不太可能接受這種小案子,因為律師需要花時間了解你的情況,這對他們來說并不劃算。但現在,有了人工智能的幫助,甚至一筆價值5美元的單子他們也可以接受。
通過降低成本,讓原本無法企及的服務變得可負擔,變得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營銷将變得非常容易,因為它不再局限于傳統市場競争,而且是開啟了一片無競争對手的藍海。在這片藍海中,你可以利用新的成果進行事半功倍的營銷。
這種藍海市場類似于一種新市場。有了更先進的科技輔助後,一些原來因為技術門檻而被排除在外的人,也能進入這個市場了。在所有市場中,由于科技的限制,我們往往忽略了許許多多潛在的市場。如果我們能夠消除這些科技的限制,就能夠在這些市場上取得成功,而且不僅僅實現商業上的成功,還可以為世界創造真正的價值。
短期AI產品:不要高深莫測,而是要幫上忙
接下來我們聚焦產品領網域,我們同樣分為短期和長期兩個模塊進行讨論。首先,我們将探讨短期内如何抓住人工智能的紅利并快速包裝產品。
那麼,如何在短期内抓住紅利呢?這其實很簡單,關鍵是要知道紅利在哪裡。而紅利其實就在我們眼前的這個對話框中。大家使用ChatGPT、文心一言或其他各種人工智能工具時,會發現它們都提供了一個對話框,這種對話框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你可以向它們表達任何想法,它們都會給予反饋。你可以向它們請求幫助寫情書,編寫營銷策劃案,撰寫廣告語,或者規劃桂林之行等等。你可以說任何事情,而且看起來好像功能無限。
但這也會給用戶帶來很大的困惑和焦慮。因為這個對話框就像一張白紙,很多人面對這張白紙時并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如果給用戶一個非常寬泛的界面和無限的可能性,實際上反而會讓很多用戶迷茫不已。如果給定一個具體的場景和明确的要求,大家就能立刻知道該如何操作了。
因此,對話框是一種非常好的互動方式,但同時也對用戶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它并不适用于每個場景。如果你無法利用對話框挖掘出模型的能力以适應特定場景,很多用戶就無法從人工智能中獲得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差距,用戶無法通過對話框利用好這個能力、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這個差距就是一個機會,一個產品的機會。在我看來,這個產品機會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我們已經具備了能力,只需向用戶需求再邁進一步,填補一些欠缺的能力,這時候就可以開發出一個不錯的產品。舉個例子,有家公司叫ChatPDF,它的功能是你可以上傳一個長文檔,然後通過與AI的對話,向它詢問摘要或具體内容,要求AI對論文進行解讀。這是不是很實用?它的關鍵點在于,比如我需要向OpenAI傳遞更多信息,比如一篇PDF文檔,希望它能基于這些資料與我進行交流;然而,OpenAI在ChatGPT界面上并沒有提供這樣的能力。那麼該怎麼辦?
ChatPDF這款產品就是一個例子,它抓住了這個機會。這種機會的好處在于,一旦推出,它就能迅速吸引很多現有的ChatGPT用戶和大型語言模型的用戶。它的缺點在于,它很容易被模型界面本身的更新所取代。因為這項工作對于GPT、文心一言等來說并不困難,所以很有可能明天醒來,你就會發現ChatGPT已經具備了上傳文檔的功能。因此,在這方面,我們需要有心理準備,不能只局限于這一個功能。這是第一步,即從模型能力向需求場景邁進一步的過程。
第二個產品機會是什麼?它涉及将需求場景與模型能力相結合,以改進用戶界面的易用性。比如,我們剛才提到的對話框對于用戶使用來說可能有些困惑。但是,如果換成了思維導圖,用戶可能會覺得使用不那麼困惑了,為什麼?因為思維導圖只需要你寫第一句話,它就會為你生成四種可能性,然後你可以選擇其中一種,再展開一下,再選擇一下。後面的内容你可以通過選擇和點擊來擴散你的思路,這實際上大大降低了用戶的互動成本。這是通過在場景中增強用戶能力來改善用戶使用體驗的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是将模型能力與一個更具體的場景需求相結合,實現全面的打通。而不僅僅是在界面上改進,模型能力也要提升。這種方法使場景需求更加明确和專注,不是什麼都能做,而是只專注于某一件事情。表面上看,功能似乎變少了,但實際上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在于用戶一眼就知道你的產品能做什麼,使用起來也更加順利。舉個例子,我想到一個叫做周報生成器的產品。你可以利用ChatGPT來生成周報,但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它可以做這個。如果你将周報的格式和提示詞預先設定好,然後将其封裝在產品中,就可以創建一個名為周報生成器的獨立產品。
從本質上來說,它只是封裝了幾個提示詞,但這個產品獨立存在時,它的可用性也會更好。這樣,無數人會将周報生成器分享到各個群組中,它的傳播性也會更好。想想看,一聽到周報生成器,你馬上就能明白它能做什麼,但是對于ChatGPT,你可能不會立刻理解它的潛力。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将產品定位得更精準,而不僅僅是提供強大的能力,要醒目地告訴用戶我們能幫他們做什麼,并為他們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在尋找產品機會時,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具體的場景需求。現在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可以滿足這些需求,我們需要找到适合的界面,讓用戶能夠方便地獲得這種能力,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這就是產品機會的核心。有時候,一個產品的機會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提示詞,但是這個提示詞就能在特定的場景中發揮作用,從而產生效果。
再舉個例子,有一家名為Jasper的公司,目前估值達15億美元。它的功能是幫助你撰寫各種營銷文案。當然ChatGPT也可以寫這種文案,然而ChatGPT可能不知道如何編寫适用于小紅書的文案,不知道抖音前3秒的重要性,也不知道Facebook文案所需的字數限制。它不一定具備行業知識。你需要自己去調整每個個體文案中的提示詞,這可能需要反復迭代。
但是,如果你使用Jasper,它在每個細分場景中都已經調整好了,例如亞馬遜產品描述、小紅書產品描述等等,它可以為你生成已經調整好的、經過驗證有效的提示詞。這樣一來,你的工作效率就大幅度提高了。在Jasper的廣告視頻中,你可以看到它可以幫助你在各種不同的營銷文案寫作場景中進行撰寫。這是行業專業知識的體現。因此,通過将行業專業知識封裝為提示詞,Jasper将其打造成一個產品,這就增加了其商業價值。
為什麼Jasper的估值能達到15億美元呢?因為它封裝了行業專業知識,使其價值得以體現。例如,GPT3.5-turbo的價格是每1000個Token 0.002美元,但是Jasper收費是30萬個Token,相當于收費232美元。而按ChatGPT的計價,30萬個Token的價格大約是0.6美元,所以它可以賣出232美元,利潤空間很高。為什麼它能夠有如此高的毛利率呢?并不是因為用戶愚蠢,而是因為用戶不關心你封裝的AI的成本是多少,而是考慮如何節省撰寫文案的人力成本來省錢。所以即使只是一個薄薄的提示詞封裝,實際上也具有商業價值。
因此,從短期來看,将模型的能力封裝起來,讓它解決用戶特定場景下的具體問題,這是一大進步,也可能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
然而,我們不能只滿足于一時的成功,最好的情況是讓我們的競争優勢持續更長的時間。而延續產品競争優勢的方法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是獨家資源。比如專業做頭像的AI軟體Lensa為了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嘗試與迪士尼和皮克斯進行授權合作,以便用戶可以制作真實的迪士尼和皮克斯風格的頭像。因為很多人追求迪士尼和皮克斯的風格,所以他們可能會選擇使用這種服務。所以想要維持更長時間的競争優勢,一定要找到合适的獨家資源。
其次是獨占的IP。IP也具有很大的價值。例如,我們可以開發一個AI,專門講解混沌學園的"一"思維課程,并能夠用"一"思維幫助用戶思考商業策略,幫助他們看清本質。假設開發了一個這樣的AI,而且得到了善友教授的認可,大家可能會購買的相當踴躍,因為大家相信善友教授。但是如果是我出來說這件事,可能購買的人數就會減少90%;而如果一個與混沌學園無關的人出來銷售這個產品,那可能連1%的人都不會購買。
因此,IP非常重要,不僅僅是產品本身的質量,還需要人們相信你,因為大家相信善友教授,所以會相信善友教授推薦的、基于混沌學園"一"思維的AI。所以我們除了要努力打造好這個AI,還要考慮這個AI所附帶的品牌形象和IP,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產品具備競争壁壘的要素。
最後是數據。比如,我們開發了一個挑房子AI,可以幫助用戶選擇适合租賃或購買的房子。而貝殼公司也開發了一個類似的AI,那麼大家會傾向用誰的產品?一定是貝殼的產品,因為他們擁有大量的數據。因此,我們需要考慮公司是否能夠獲得一些特殊的數據,這些數據只有我們擁有,這也是一種競争優勢。
還有其他方面,比如在一些特殊的行業有沒有特殊打法?例如,現在你要求ChatGPT幫你起草一份法律檔案,它也可以做,但你會放心嗎?你也不放心,因為ChatGPT自己都在反復強調它不具有專業性。
那有些公司就可以使用法律檔案來訓練AI,教導它如何使用合适的法律語言解決問題。這樣就會出現垂直法律領網域的AI,它專門幫助人們處理法律檔案。而且,這種產品可能收費是ChatGPT的100倍,但人們會相信它,因為它經過了專門訓練,具備自己獨特的方法。因此,如果你擁有專業的方法論和針對特定細分領網域的能力,你也可以将品牌和方法論作為競争壁壘。
因此,從短期來看,利用人工智能紅利來開發產品的方法是将AI和大型語言模型的能力進行封裝,以直接滿足特定場景的需求。產品的開發者可以提升語言模型的能力,優化場景界面,并将其針對特定細分場景進行深入開發。如果想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就要考慮增加資源、品牌、數據、洞見、工作流程和處理繁瑣工作的工程性能。這樣,就能稍微增加競争壁壘的厚度。這就是如何在短期内充分利用AI紅利,快速開發產品的方法。
點擊下圖,加入課程⬇
長期AI產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聽話漁夫
那麼,從長遠來看AI的產品開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我覺得還是要先看本質。那麼,什麼是AI時代產品的本質?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可以解釋,即"用戶需要的不是一個1/4英寸的電鑽,而是一個1/4英寸的洞"。這句話的意思是,用戶真正需要的不是我們的產品本身,而是我們的產品能夠幫助他們完成任務、工作或達到目标。或者更具體地說,如果你曾經玩過超級馬裡奧遊戲,你會發現當馬裡奧吃了一個蘑菇後,他會變大。這讓我們思考,用戶到底需要的是那個蘑菇,還是變大後的自己?那朵花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我真正追求的并不是這個手段,而是完成任務、實現自我變化的願望。產品的本質就在于此。
因此,當我們以"一"思維來看待產品時,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對產品的認知是給用戶提供好東西的時候,我們所要做的一切都會集中在優化產品上。但是,當我們認識到產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幫助用戶實現目标時,我們的關注點就會轉向優化成果,而不是優化產品。一旦我們的認知發生改變,我們的工作方法和重心也會相應變化。
這種變化可以讓我們發現哪些用AI來創新產品的機會呢?有三個步驟,即功能任務、情感任務和任務場景。首先是功能任務,我們不應該考慮如何優化產品,而是思考用戶雇傭我們的產品是為了完成什麼工作,獲得什麼成果。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利用AI幫助用戶更有效地實現這些成果。我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關于拖拉機。我們通常認為,将AI應用于拖拉機只會在自動駕駛等機械操控方面,但美國一家名為John Deere的大型拖拉機制造商就做的更廣。他們的CTO在一次采訪中提到,從收割開始人工智能就在發揮作用了。收割每一平方英尺的農田,他們可以得知在這個區網域具體收割了多少糧食,然後可以與去年在同一區網域播種的農作物產出進行對比;他們還可以結合該地區的天氣預報數據,以及未來短期各種谷物期貨市場的價格預測等信息來分析,為購買拖拉機的農民提供建議,告訴他們未來一年應該在這片土地上種植什麼作物,使用哪個品牌的種子,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而這個數據報告則是以單獨的形式銷售的,他們通過這種方式額外獲得了收益,同時農民也從中獲得了更多回報。
因此,一旦打開思路,我們會發現,農民使用拖拉機不僅僅是為了耕地,更本質的目标是省力和增加收益。如果能夠通過人工智能幫助他們增加收益,更好地綜合數據并做出決策,這對農民與企業都是有益的。
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是教育課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到了今天,如果我要教授一個關于如何寫小紅書爆款文案的課程,我講解它的原則、開頭應該如何寫、中間部分應該如何寫、結尾應該如何寫,以及風格應該是怎樣的。這就是授人以漁的理念。
但是,我給大家講了一大堆關于如何寫小紅書文案的内容,你能夠真正吸收進去嗎?即使你聽懂了,你會立刻去嘗試寫嗎?實際上,大部分人仍然不會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課程都應該重新設計,變成"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魚",不如一個AI漁夫幫你打魚。這就意味着你更需要的是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你其實并不需要知道那些原則、特點、方法,你需要的是AI機器人可以按照我的課程方法幫你寫文案,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程的應用和落地。因此,從給出結果到給出方法論,再到給出一個可以按照方法論工作的機器人,一步步地幫助用戶解決真實問題,這樣每一步都是產品創新的機會。
所以上面這些例子其實背後都在将理論轉化為工具,進一步簡化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用戶更好地實現目标,這是功能任務角度的思考。
除了功能任務之外,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經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某個具體功能,更希望扮演一個角色,體驗一種情感。我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幫助用戶更好地沉浸在情感體驗中?如何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前面提到的幫助用戶畫頭像的Lensa就是一個例子。為什麼人們願意花10美元讓人工智能來畫頭像?實際上是因為大家希望看到一個更美好的自己、一個更好的形象。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可能有長得不帥、個子不高等各種問題,但每個人都期待着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因此,頭像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盡管看似是一個狹窄的功能品類,但它擊中了人們内心的自我表達和對社交的渴望。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產品才能夠創造每月7000萬美元的收入。我們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在疫情期間,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導致生活中出現了很多困難。但其中一部分原因并不是他們學不會使用手機,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年輕人會變得不耐煩。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會感到挫敗,產生自我懷疑和自我貶低的情緒。因此,結合了人工智能以後,是否可以有一些新產品來幫助老年人跳過這些令他們感到挫敗的環節,直接體驗許多功能,這樣他們會感到自信,產生積極的自我肯定。這種自我肯定的價值一定不亞于產品的功能價值。
總之,無論是從功能任務的角度還是情感體驗的角度,我們都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幫助他們實現目标,并将理論轉化為實用工具。這種思考方式将為產品創新提供更多機會。
最後,我們需要考慮具體的場景,因為所有任務都需要結合場景來理解用戶的需求,從而提供相應的服務。我常舉的例子是軟體"凱叔的故事",作為一款哄孩子睡覺的講故事軟體,它的應用非常依賴場景。現在有了AI,能否更細分地根據場景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呢?
當然也是可以的,比如說作為一個"陰暗"的家長,我可以告訴ChatGPT我孩子最近學了三個新詞,希望它在編故事時加入這些詞。我還可以告訴它,我希望孩子不再賴床,能否把這個道理編入下次的故事中,例如因為賴床,超級英雄沒起床就被滅霸打敗了,通過這樣的故事我可以向孩子傳達道理。
如果我們能夠根據場景定向地個性化生成内容,将所有的内容服務形态變成衣務,并且實現一對一的互動,那麼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開放,我們也可以發明出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服務。
因此,總體而言,短期的機會是迅速抓住紅利,快速地打造一個產品,并結合資源、品牌、數據、洞見、流程和工程來實施。長期而言,我們應該從本質出發,将產品視為幫助用戶完成任務的工具,而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我們的優化點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優化用戶的成果,從中尋找長期的機會。結合人工智能,我們可以創造出可能是第二曲線的新的競争優勢,實現持久的競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