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你說,樂道還能重振旗鼓嗎?,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 一切都還未蓋棺定論,肯幹與聽勸就有希望。"
" 即日起,我将不再擔任樂道總裁的職務。"
" 選擇離開樂道,是我人生當中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但也是必須要做的決定。"
"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未讓這台競争力極強的好車達到與它的產品力相匹配的銷量,在營銷層面,有很多的欠缺不足。我作為團隊負責人,暴露了很多短板,辜負了大家的期待,深感歉疚,也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此刻,距離艾鐵成上周二正式官宣卸任,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周的時間。而文章開篇的三段話,則是那封 " 告别信 " 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存在。
作為旁觀者,已經不太想深究其突然 " 下課 " 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縱使大約半個多月前,接受媒體專訪還對外釋放着不同的信号," 關于這個問題,一走了之其實是最容易的,如果說現在就去談這個,那就相當于半途而廢,我覺得自己格局小了。"
但反轉,就是發生的這麼快。
對于艾鐵成的離開,只想說:" 事情沒有做好,總有人需要付出代價。" 好在,整個分手的過程,以及他的言出必行,都算得上體面。
反觀接任者,則是 NIO Power 負責人沈斐。
平心而論,這樣的選擇乍一看有些出乎意料,但仔細探究卻又合情合理。因為後者,可能是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眾高管之中 " 戰鬥力 " 最強的存在。
試問,談論起蔚來,留給外界最深刻的 " 标籤 " 是什麼?或許,會有一部分人覺得是 " 服務好 ",可大部分人的答案應該是 " 能換電 "。
沈斐,則奠定了如此局面。
至于接下 " 樂道總裁 " 一職,更像是一次臨危受命。之所以把重擔交給他,相信一定是李斌再三權衡後的結果。
" 作為參與建設蔚來千站萬樁的基建老兵,我見過公司和行業内太多從充電樁換電站幹到賣好車的勵志故事。這次輪到我躬身入局:帶着團隊死磕服務銷售細節,把用戶口碑當廣告牌;激活 70 多萬蔚來和樂道家人的朋友圈子,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在評論區開個直通車,每條建議我都會看,大家教我怎麼做,我認真學努力做。"
洋洋灑灑幾百個字,無疑透露出沈斐的真誠與決心。
進一步了解後得知,身處如今全新的體系之下,其将主抓樂道的銷售和區網域公司管理。
樂道多部門產品體驗、項目管理、設計、整車工程、數字架構、供應鏈、質量七大部門,直接由李斌管理。
戰略、營銷策略、用戶關系、品牌傳播則由秦力洪負責。
換言之,這個面向主流市場的第二品牌,正在變得愈發聚集。有了兩位創始人的保駕護航,沈斐需要做的便是:" 盡可能奪回失去的東西。"
實際上,試圖復盤 L60 自去年 9 月 19 日上市以來 "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 最根本的原因。
一方面,确實與初期產能的拉胯脫不開幹系。另一方面,傳播層面、銷售層面、管理層面等維度的混亂,才是更大的 " 催化劑 "。
絕不是危言聳聽,像極了一場 " 人禍 "。而樂道的步履蹒跚,甚至讓整個蔚來都戰戰兢兢,沒法按照預期的節奏前進。
反觀 L60,本以為能與 Model Y 殺個有來有回,卻最終穩态月銷僅有 5 千,妥妥的一款好產品,被各個環節的偏差所拖累。
悲哀,實在是太悲哀了。
事已至此,邁入到沈斐 " 掌舵 " 的階段,今天文章的标題不可避免成為了許多讀者最好奇的問題。
而從過去 7 天展現出的迹象來看,匯總成一句話," 辦法總比困難要多。"
不吹不黑,一些積極的改變已經開始展現。
就拿清明假期為例,駕駛自己的 L60 返回了江蘇溧陽。位于天目湖豪生大酒店的換電站上,已經看到 "ONVO 樂道 " 的标志,被貼在很顯眼的位置。
時間倒回到 4 月 3 日,沈斐還曾表示:" 車子什麼時候進來呢,我就盯上了你這裡的大空間。"
配文的合影,則是與安徽蔚來總經理餘東明的合影,瞬間引人遐想:"L60 要放牛屋賣了?樂道車主能進牛屋了?"
據不完全統計,自官宣以來," 新官上任三把火 " 的沈斐,累計發布了 20 多條有關該品牌的微博。
總之,帶給人一副全新的精神面貌。
當然,理性客觀的講,錯失了第一波異軍突起的先發機會,再想從血腥的紅海中突出重圍,難度肯定與日俱增。
能否讓 L60 回歸到穩态月銷 1 萬輛以上,包括可不可以賣好同樣至關重要、箭在弦上的 L90 與年底那款大五座純電 SUV,将是抛給臨危受命的沈斐,今年最殘酷的大考。
成與敗,往往就在轉念之間。
而樂道的好與壞,将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整個蔚來的走勢。畢竟,NIO 所主攻的高端純電市場需求始終有限,其深耕的主流大眾市場才能帶來更大量變所引發的質變。
之前的财報電話會議中,李斌重申了全年銷量翻倍、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标。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該品牌承擔的壓力,無疑明晃晃擺在那裡。
不過,長久以來,一直堅信一個道理:" 如果說一家新勢力造車的脫穎而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那麼第三項的占比将為 90%。"
更直白來說,好的船長才是一艘大船不斷向前的關鍵。
不可否認,NIO Power 的茁壯成長,已經證明了沈斐的掌舵能力。而在賣車這件事情上,雖然算不上老手,但至少底色純正。
由此再次回到今天文章标題提出的問題,給出的答案為:" 一切都還未蓋棺定論,肯幹與聽勸就有希望。"
寫到這裡,文章漸漸臨近尾聲,最後還要提及的是,"2025 年蔚來,俨然又被中國車市狠狠打了一巴掌。眼下,正遭遇鋪天蓋地的質疑與非議。而刻骨銘心的疼痛,讓它不得不愈發徹底的開始反思與求變。至于結果如何,很快時間會給出不摻雜水分的反饋,其中也涵蓋樂道。"
就我個人,依舊願意帶着 " 愛之深,責之切 " 的态度觀望着,希望不要再讓大家一次次的失望。
成立十多年,也該支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