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正觀快評:騙捐消耗社會信任,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該咋辦,歡迎閱讀。
近日,一男子自稱是老師,跪在西安市街頭為 " 患血癌的初三學生李某良 " 募捐醫藥費,但網友發現募捐海報上的患者照片疑是某男演員劇照,捐贈資料圖也有 P 圖痕迹。10 月 29 日,西安市高陵區相關部門表示,未在該區學籍系統查到李某良,捐款者可報警處理。(10 月 29 日極 · 目新聞)
募捐海報信息 (來源:極 · 目新聞)
随着越來越多相關部門回應,證明了該名男子的老師身份是偽造的,其涉嫌騙捐的行為也漸漸真相大白——高陵區教育局查詢該區學籍系統,系統上沒有李某良;高陵區教育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初步判斷上述男子涉嫌騙捐,建議捐款者報警處理。
線下募捐不同于線上籌款,募捐人深知 " 裝可憐、博同情 " 的方式,更能喚起公眾愛心。于是,他們大多穿着簡樸、狀态低迷,再播放着悲情背景音樂。對此,人們大多也都選擇相信、不會仔細核實信息。可是,誰能欣然接受被欺瞞、戲耍的苦澀滋味?
每每有此類募捐事件發生時,那些心懷善意、樂于助人的捐贈者難免會受到傷害,無論他們是否曾為該名男子捐款,可能都會質疑自己往昔的善款,究竟是真正幫助到了需要幫助的人,還是不幸地落入騙捐者口袋。
其實,募捐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之所以被痛恨,是因為募捐者欺騙了公眾情感,破壞了人與人之間信任。而一次次 " 狼來了 " 的故事,消耗着公眾同情心,也抬高了社會信任成本。這帶來的後果就是,當真的有人需要幫助、救助時,或許,人們也不敢輕易伸出援助之手了。彼時,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應該怎麼辦?
也要看到,此類募捐事件頻頻出現,正是因為違法違規成本較低,募捐者 " 嘗到了甜頭 "。試想,如果最嚴重的處理結果只是勸離、批評教育,那恐怕騙捐者很難銷聲匿迹。
只有讓騙捐者受到公共輿論批評、譴責,受到相關法律法規懲罰,才能以儆效尤,讓意欲效仿者有所忌憚。與此同時,公眾在奉獻愛心、捐款時,也要仔細辨别信息真偽,别讓自己的善意付諸東流。
人們奉獻愛心初始,并不是為了獲得什麼回報,而是想盡一份微薄之力,去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因為他們堅信愛可以傳遞。也正因如此,即便有一個又一個騙捐案例被揭示真相,也還會有一個又一個感人事迹再次降臨。只不過,募捐者别把公眾善意當牟利工具,不然只會消耗社會信任,使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錯失援助機會。(正觀評論員 任思凝)
(黃河評論信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版權歸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本文,請後台聯系取得授權,并應在授權範圍内使用,同時注明來源正觀新聞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給任何第三方。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