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2025版人身險產品“負面清單”更新:萬能險追加保費條款被“盯上”要求嚴格執行“報行合一”,歡迎閱讀。
财聯社 4 月 11 日訊(記者 夏淑媛) 據财聯社記者從業内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下發《人身保險產品 " 負面清單 "(2025 版)》。
從數量來看,2025 版人身險產品 " 負面清單 " 共有 103 項違規行為 " 上榜 ",相較 2024 版 " 負面清單 " 新增 9 項内容,其中涉及產品條款表述、產品責任設計及產品報送管理各兩項,3 項劍指人身險產品費率厘定及精算假設。
其中,2025 版 " 負面清單 " 嚴禁萬能險追加保費條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機制,產品設計審慎性不足等。中央财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在接受财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萬能險保費追加是消費者的一項權利。近年來市場利率下調,消費者在選擇行權時,部分保險公司不予行權,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如果保險產品在設計時追加保費條款描述不清晰,容易引發糾紛," 負面清單 " 便是為了防止發生這種風險。
此外,與 2024 版新增重點涉及增額終身壽險、養老年金和包含慈善贈藥服務的醫療險不同,2025 版 " 負面清單 " 新增内容重點要求嚴格落實 " 報行合一 "。其中,嚴禁備案材料中未列示總預定附加費用和總可用費用水平;銷售費用、總可用費用不得高于定價費用,各種費用缺乏内在邏輯一致性等行為不得出現在產品開發設計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财聯社記者表示,從 2025 年 " 負面清單 " 側重點來看,本次新增内容進一步從產品開發報備、費用規範等方面嚴格要求落實 " 報行合一 ",着力推進人身險高質量發展,各公司應對照 " 負面清單 " 依法合規開發和銷售保險產品,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5 版人身險產品 " 負面清單 " 擴容至 103 條,要求嚴格執行 " 報行合一 "
人身險產品負面清單,是監管部門在檢查各保險公司產品設計時,發現的一些具有共性的、不太合理的、鑽漏洞的、有可能會損害消費者利益的產品設計。
在 2024 版基礎上,2025 版人身險產品 " 負面清單 " 對產品條款表述、產品責任設計、產品費率厘定及精算假設、產品報送管理等多項内容進行了完善。
其中,與 " 信息不對稱 " 相關的新增條目 4 項。
如:條款中約定的殘疾定義的評定标準沒有明确的國家标準或行業标準依據。相關評定标準未包含标準的全稱、發布機構、發文号及标準編号等;健康保險的既往症未明确表述為 " 指在本合同生效日之前被保險人已患且已知曉 ( 為新增 ) 的疾病 ";萬能保險追加保費條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機制,產品設計的審慎性不足等;對不予備案但已經開展業務的產品未及時停止銷售。
此外,與 " 報行合一 " 相關的新增表述共有 5 項内容。
一是備案材料中未列示總預定附加費用和總可用費用水平;二是銀保渠道部分保險期間和繳别下,傭金手續費比例較高,產品設計審慎性不足;三是交費期間 10 年及 10 年以上的長期險預定附加費用率集中在首年或前兩年,與實際情況相悖;四是銷售渠道同時報送 " 個人代理、互聯網代理、銀郵代理、經紀代理 " 中的多個,不符合 " 報行合一 " 相關要求;五是銷售費用、總可用費用高于定價費用,各種費用缺乏内在邏輯一致性。
龍格表示,過往行業的競争主要是依賴高定價產品、高手續費率、高營銷費用的低水平競争,而高成本又會導致險企的利差損、費差損風險不斷積聚,這種粗放的經營模式不符合保險經營規律,難以為繼。
金融監管總局力推 " 報行合一 " 政策實施,從產品開發報備費用規範和行業手續費率兩個方面同向發力,引導行業從原有同質化、低水平的費用競争轉向品牌、專業、服務等底層能力的高質量競争,未來差異化、特色化的專業服務能力将成為險企的核心競争力。
人身險產品監管常态化,保險公司應做好產品全周期管理
當前,人身險產品 " 負面清單 ",已成為保險公司產品開發的對照參考,也是監管部門進行產品報備管理的抓手。
早在 2018 年 5 月,人身險部曾對人身險產品開展專項核查清理工作,對違規開發產品、產品設計異化、損害消費者利益、開發 " 奇葩 " 產品等 4 種行為進行嚴查,并同時發布 2018 年版的人身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要求保險公司對照負面清單進行自查整改。
2019 年,銀保監會又建立人身保險產品通報制度。此後,銀保監會先後多次通報人身險產品問題。
據财聯社記者梳理發現,2019 年以來,銀保監會先後 14 次通報人身險產品問題。其中,2019-2022 各 3 次通報,2023 年至今共 2 次,超 70 家人身險公司 " 中槍 ",20 餘家公司被多次通報。
值得注意的是,銀保監會也于 2021 年 1 月下發人身保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73 條内容覆蓋產品條款、產品責任設計、產品費率厘定及精算假設、產品報送管理。
在 2022 版 " 負面清單 " 時,原銀保監會要求各公司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保險保障需求;同時,應結合 2022 版 " 負面清單 ",依法合規開發和銷售保險產品,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3 年版 " 負面清單 ",新增和調整内容重點涉及增額終身壽險、養老年金和包含慈善贈藥服務的醫療險等。
而在 2024 版人身險產品問題通報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各人身險公司認真對照 " 負面清單 " 持續加強對產品精算工作的管理,切實提升合規經營意識。各公司總精算師要切實履職盡責,持續提升專業性、獨立性和職業道德,做好產品的全周期管理。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各人身險公司認真對照 " 負面清單 " 持續加強對產品精算工作的管理,切實提升合規經營意識,各公司總精算師要切實履職盡責,持續提升專業性、獨立性和職業道德,做好產品的全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