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走向“陸海空火、天網信保”的新時代,歡迎閱讀。
文 /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基
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
2024 年 4 月 19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根據中央軍委決定,新組建的信息支援部隊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同時撤銷戰略支援部隊番号,相應調整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領導管理關系。
從 " 戰略 " 到 " 信息 "," 戰略 " 消失了嗎?
早在戰略支援部隊成立初期,圍繞它究竟應當算作軍種還是兵種的争論,甚至出現在了官方媒體上,很多全民國防教育材料的表述中有相互矛盾的情況,就更不足為奇了。客觀上說,戰略支援部隊成立時,本身就包含多個專業兵種的職能部門,确實有着軍種級别的架構。在這些職能部門當中,航天和網絡任務部隊更加 " 自成一體 ",發展成為獨立兵種的條件更加充分;而信息支援部隊的 " 前世今生 ",就要復雜一些了。
當初在 " 脖子以上 " 改革中,改革組建戰略支援部隊的初衷之一,便是整合我軍原有四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和總裝備部)和各軍種的部分直屬部隊,避免大機關在改革後仍然 " 尾大不掉 "。由于復雜的歷史原因,四總部和各軍種在(反)技術偵察、情報分析、信息通信等領網域各搞一套的現象長期存在,形成了一支支規模可觀、各顯神通、但也存在重復建設的直屬兵力。
筆者非常推薦本站用戶,原空軍情報部長賀德全之子 @鶴飛翔 老前輩對空軍情報部的回憶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11969
戰略支援部隊的成立、及其下屬部門對原有力量的整合改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但随着近年來新裝備不斷入列,新戰法不斷形成,在 " 脖子以上 " 改革中形成的軍委聯指 - 聯合參謀部 - 戰區聯指這一體制也在相應調整完善,以更好發揮出新質戰鬥力。這使得在短短幾年時間内,一個個名字頗為新潮的新部門,又在各級指揮體制内以直屬部門的形式誕生,例如各戰區陸軍的信息保障旅等。
這些新組建的直屬部門,在近年來的大項任務中基本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就好比根深葉茂的大樹們在剪枝後,仍然會生長出新的枝幹那樣,它們身上應急建設、甚至 " 一事一建 " 的屬性,以及這些 " 新枝 " 終究是在不同的 " 樹幹 " 上長出來的底層邏輯,注定了它們之間的差異性遠大于共性;如何面對越來越多的 " 新枝 ",正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在 2023 年 2 月 13 日《解放軍報》第 3 版 " 強軍論壇 " 板塊中,刊載了一篇名為《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稿件。該文深刻指出:" 在個别部隊,聯不上、看不清、打不準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硬體不統一、軟體不兼容、信息難共享等情況時有發生。這與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戰争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我們必須改變那種系統‘煙囪林立’、投入‘撒胡椒面’的老路子,打破軍兵種、部門和行業之間的技術壁壘,強化‘一盤棋’思想 "。
紅框内是稿件原文
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3-02/13/content_333520.htm
從這篇文章來看,再結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解答信息支援部隊相關内容時的表述 " 信息支援部隊是全新打造的戰略性兵種,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的關鍵支撐 ",信息支援部隊除了需要保留并整合原戰略支援部隊對應系統内的各部隊之外,還要統籌管理近年來組建的、直屬于各大部門的各種新型力量,稱之為 " 二次創業 " 絕不為過。
另外,作為戰略性兵種,信息保障部隊在建設上應當會貫徹 " 有所為、有所不為 " 的方針,再怎麼 " 一盤棋 ",也不等于信息保障部隊無限制擴張到作戰部隊的 " 每一個毛孔 "。例如陸軍各集團軍、空軍各空防基地和火箭軍各基地這些(副)軍級部門原有的,與先進裝備同步形成戰鬥力關系極為密切的信息保障力量,就沒必要劃設到信息保障部隊裡。
技術偵察手段的向下普及,對各級指揮機構的信息處理能力都帶來了新要求
前文提及,原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和網絡相關職能部門因為 " 自成一體 " 的特點更明顯,發展成為獨立兵種理應相對順暢。此次新華社發布的說明内容也表明,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是與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既有的聯勤保障部隊并列的軍委直屬兵種。不過很多人看過周五的新聞後也提出了疑問,為何沒有看到這兩支部隊的授旗成立儀式?
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在自身劣迹斑斑的同時,長期頻繁使用 " 太空軍事化 "、" 黑客網絡攻擊 " 等名詞,污名化我國正當使用太空和網絡空間的行為。" 當敵人說你具備某種能力的時候,你最好真有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已經事實上存在并建設一段時間了,只是出于以上考慮,長期對外以更為低調的形式存在;直到此次信息支援部隊調整組建時,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才與之一同公開。
時至今日,我軍在對外正式公布這兩個直屬兵種時的表态,仍然非常謹慎。
此次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的名稱解密,首先表明這兩支新質作戰力量的建設工作已經小有成就,到了可以部分公開的時候;同時,明确其為軍委直屬副戰區級兵種(主官可高配為上将)的地位,更加自信地表達了我國堅持和平利用太空與管控太空危機、捍衛國家網絡主權與信息安全的決心。
另外,在新華社的官方報道中,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空間部隊分别使用 "Aerospace Force" 和 "Cyberspace Force" 作為英文譯名。後者是國際上對同類部隊的常見稱謂,但 "Aerospace Force" 往往被譯為 " 空天軍 ",由于人民空軍很早就提出了 " 空天一體、攻防兼備 " 的發展目标,因此這個譯名被廣泛解讀為,我軍未來也将仿效俄羅斯等國的做法,成立空天軍。
我軍的改革建軍模式,參考了國際上的一些經驗做法,但絕非對任何一國軍隊的 " 邯鄲學步 "。在我軍現階段 " 軍(兵)種主建 " 的大原則下,空軍與軍事航天部隊很可能在作戰區網域上相鄰、乃至存在很大的重疊區,但軍事航天部隊及其前身部門在日常管理、人才培養和組訓模式等方面,與空軍各主戰兵種的差别甚大,實現一體化建設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在短期之内,更有可能的 " 空天一體 ",應當是通過在更高層級組建聯合指揮機構的方式實現。
反導反衛裝備戰鬥力與體系戰鬥力的協調生成中,打通指揮鏈路的優先級可想而知
在此次公布的 " 天網信保 " 四大直屬兵種當中,資格最老的聯勤保障部隊雖然位列最後,但随着我軍其他軍兵種的發展建設," 服務戰友生活美 " 的聯勤保障部隊的地位同樣水漲船高。聯勤保障部隊 2016 年組建以來,以武漢聯勤保障基地(原總後勤部武漢後方基地)為建制領導五大保障中心的 " 一基地、五中心 " 模式,在多次重大任務中,特别是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展現了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的頑強作風。
随着部隊對保障要求的日益具體化,以及對抗疫等重大任務經驗教訓的總結,聯勤保障部隊的模式架構也做出了相應調整,并與其他三個新公開名稱的兵種一同明确為軍委直屬兵種的地位。" 陸海空火、天網信保 " 四大軍種、四大兵種概念的正式公開,不僅是軍改最新成果的體現,對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的統一化、正規化也有很大幫助。
京東等民間企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也在逐漸應用到聯勤保障部隊的實際工作中
海軍節:把開放當外訪,好像也沒那麼難?
作為近期全民國防教育涉及範圍最寬廣的重大活動,慶祝人民海軍成立 75 周年軍營開放活動暨安排艦艇向社會公眾開放,與其他紀念活動有着同等的意義。而在這次開放活動中,除了在青島港 3 号碼頭、青島奧帆中心碼頭安排 6 艘艦艇集中開放、" 量大管飽 " 的 " 主會場 " 之外,通過讓戰艦回到命名地 " 第二故鄉 " 的方式,由軍地聯合主辦開放活動,正成為遍及祖國海岸線的新風尚。
一位群友現場拍攝的盛況,非常适合當下年輕人時興的打卡文化。
此前人民海軍的開放活動,多在駐地軍港碼頭舉行。雖然在城市不斷擴建的大背景下,通往各軍港碼頭的交通情況普遍不算太遠(青島反而是少數例外),但因為各部隊對軍艦開放的意義認識不同,執行能力存在參差,導致胸懷熱情的參觀者普遍反映報名渠道少、中選難度高。加之一些部門在組織活動時對保密的要求層層加碼,導致參觀須知中允許的拍攝範圍,在實際參觀時也被 " 一刀切 ",鬧出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更糟糕的是,由于我軍軍艦在執行外訪任務時的開放方式需要與國際标準接軌,導致同一型戰艦在外訪時的參觀體驗往往好于在國内的開放活動,由此引發的争議一直很多。筆者認為,絕不能将這種聲音統一斥之為 " 怪話 ",更不能以 " 群眾裡面有壞人 " 這種理由,把板子打到廣大參觀群眾身上。
洩!密!(狗頭)
從此次開放活動的組織來看,由沿海城市的市委市政府在民用港口安排軍艦回到 " 第二故鄉 ",這一模式本質上可以視為 " 軍艦外訪的國内版 ":負責安排留學生、中資機構、華人華僑代表參觀的駐外大使館,此時自然就變成了沿海城市的市委市政府;部隊就可以放心把大部分工作交給 " 娘家人 ",無需操心其并不擅長的,從小程式注冊(各地在疫情期間外包訂制的、人數上限遠超開放活動的小程式不計其數)到安排參觀群眾吃喝拉撒的種種細節。
周邊產品也是強而有力
雖然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此次大規模軍地聯合開放活動也并非處處十全十美,但這種模式的推廣開來,仍然說明人民海軍在開放活動上有着力争與時俱進的一面。例如就在本文即将截稿時,為了回饋大家的熱切期盼,湛江市、廣州市艦艇開放日主辦方決定,兩地各增加 2000 人和 1000 人的參觀名額。可以說,在這些有着艦艇開放活動、乃至喜迎家鄉艦回歸的城市,大家都在春光中感受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海軍節……
(上海除外)
當然,談及海軍節與上海,更受人們關注的還是正停泊在江南造船廠舾裝碼頭上,為首次試航前做最後準備的我國首艘彈射起飛航母福建艦。目前各型艦載機調度模型已經陸續上艦,外界普遍預計這艘 " 亞洲第一巨艦 " 有可能在海軍節前後出航。也許對于在滬的軍迷朋友們來說,這才是海軍節最值得期待的禮物吧。
圖中可見 " 鹘鷹 " 艦載戰鬥機、" 獵鷹 " 艦載教練機和艦載預警機的調度模型
我軍現役的兩艘航母,近期也均在海上活動。根據西方商業衛星圖片,在 4 月的第 1 周,山東艦航母編隊從母港出航,無論是否與近期南海局勢有關,此舉都被視為中國航母 2024 年的首次部署——至于台灣地區部分媒體自作多情,認為此舉是為了 " 威吓 " 那些即将粉墨登場的新一屆 " 台獨 " 政客,我看大可不必。緊随其後,剛剛完成結合中修現代化改裝工程的遼寧艦也再次出港,開啟新一輪與新型艦載機的匹配測試。
俄羅斯 " 漁夫 " 頻道繪制的近期南海部分态勢情況圖,僅供參考
另外近期還有一則不太起眼的消息。4 月 1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官網發布航行警告,"4 月 14 日至 21 日,渤海海峽黃海北部海網域内将有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其禁航區劃設範圍,與 2019 年 12 月 22 日新型潛射彈道導彈試射前公布的禁航區基本一致。同為 " 吞金巨獸 ",航空母艦與戰略核潛艇在威懾方向上可謂兩個極端,但又非常互補。
上為此次公布的禁航區範圍,下為 2019 年公布的禁航區範圍
當人民海軍的航母和戰略核潛艇部隊初具規模時,正逢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年會時隔 10 年,即将再次由中國承辦。無需過多對比,相信大家對這 10 年來太平洋沿岸諸國海上力量的變化情況已經心中有數;此番再次擔任東道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說話的分量也遠非 10 年前可比。在與會的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其他 29 個國家高級代表團 180 餘名外方代表面前," 命運與共、管控危機 ",不再是當年我們有些蒼白的主張與呼籲,更是從實力出發的承諾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