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又臭又長,就這都能編近百集!!,歡迎閱讀。
寒假裡基友表示甄嬛看太多了,要看看《如懿傳》換個口味,但斷斷續續看了一段時間就要放棄。
一來太長,二來太糟心,全然沒有《甄嬛傳》最後大家同仇敵忾 " 搞死老公好過年 " 的爽感。
女主已經母儀天下,還要被男主百般辜負,最後就那樣憋屈苦悶地死了。
大過年的,何苦看這個 ……
但對我來說,《如懿傳》不是苦,而是讓我想不明白。
甄嬛傳的故事本來是架空,安在雍正後宮已經是離譜了。
可是居然又順勢編到了乾隆和繼後身上,說他們是青梅竹馬的真愛,這已經是完全魔幻的設定。
整個大前提就是颠覆的,中間的種種曲折離奇只能說是一種屎裡摳糖,難為作者能編上 87 集。
演技和服化道再牛逼,也救不了這個大窟窿。
從現存的史料看,乾隆最愛的女人就只有親媽和發妻,唯有面對這倆人的時候他經常喪失原則。
這點上乾小四和雍四大爺是一樣的,愛誰就玩命抬舉,能給的都給,不能給的也盡量給。
什麼規矩什麼祖制,那都是用來破壞的。
前面我們也說過很多乾隆和雍正是如何動不動就破格 " 往死裡寵 " 的。
復習戳 ↓
死的白月光,才是好的白月光
也可以戳 ↓
誰嫁他,誰倒黴
甚至乾隆後來寵愛令妃魏佳氏,都是因為她是皇後推薦過來的人,祭祀皇後的時候都要念叨一下,她現在陪着我呢放心吧。
令妃沒有做宮女的記錄,但《欽定四庫全書荟要》集部 " 御制詩 " 抄本在這首詩後面附言證明:
" 令懿皇貴妃為皇後所教養者,今并附地宮。"
愛人去世的時候,皇帝怎麼發大瘋我們也說過。
無論是順治還是雍正和乾隆,都是認為葬禮不夠盛大,哀榮配不上愛人,雞蛋裡挑骨頭地折磨宗室和大臣們,只是因為供桌 " 不夠潔淨 " 而就有一大批官員被降職。
别說大臣了,就是親兄弟和親兒子都因為哭得不慘、态度不夠恭謹而遭到貶黜從此前途盡毀;
結果到了繼後那拉氏這裡,收了所有的冊抱,死後只按皇貴妃的禮儀下葬,不随葬皇帝也沒有舉行國孝,就差直接公開廢後。
侍郎阿永阿進谏不可廢後,御史李玉鳴上奏皇帝請求為那拉氏舉行國喪。皇帝破大防直接發配了他們,還上綱上線 :
" 妄行渎擾,其居心詐悖,實不可問 "。
别問,問就是皇帝太愛了,不能允許别的男人提到她。
皇帝對繼後的感情,最多也只是一般般,完全談不上多麼喜愛。
繼後忽然發狂自行斷發,踩了乾隆的雷點:
" 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
至于繼後為何忽然發瘋,乾隆估計做賊心虛,聯想到了很多瑣事,很怕皇後平時就對他懷恨在心:
" 谕王成皇後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她平日恨我必深。宮外圓明園她住處、淨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可令别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迹,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
此時乾隆甚至覺得那拉氏涉及巫蠱,對她可以說是又恨又怕,深惡痛絕。
可是到了戲裡卻還要編,說乾隆不以皇後禮下葬,因為知道如懿不想當他的皇後了。
她不在乎了,他又何必強塞呢,不如放她自由。
所以乾隆玩命給富察氏上尊榮,是因為不愛她,不想讓她自由?
給富察家連續恩賞,也是不想放她全家自由?
雖然富察家幾代人也是真的給乾隆賣命。
同樣讓人不能理解的還有《清平樂》。
原著《孤城閉》作者似乎就很喜歡曹皇後,書裡沒太強調帝後感情如何,可到了劇裡不知為何非要強拗帝後真愛。
帝後是雙箭頭,但倆人都死傲嬌指望對方來貼貼,又絕不溝通絕不解釋。
就這樣也拉扯了,70 集!
強拗的結果就是整個劇情無比别扭,因為既然還按仁宗朝的史實來,就根本無法回避仁宗最愛張貴妃的事實。
張貴妃其實應該不是劇裡那麼癫,她從小被帶進宮讨生活,一定是極為乖巧伶俐的人,否則真的活不過片頭曲。
但她後來确實寵冠後宮也恃寵而驕,常有僭越,皇帝還幫着她破格。
被皇帝看中之後短短幾年就成為貴妃,追封三代先祖,提拔在世的親長,為了她和群臣極限拉鋸,恩寵前所未有。
慶歷八年,内廷衛士作亂直逼皇帝寝宮,仁宗吓得亂竄,是曹皇後臨危不亂穩住大局,一邊派人通知援救,一邊指揮太監侍從奮力抵抗。
亂兵被消滅,曹皇後是首功。
可是仁宗偏偏憐愛起了張貴妃,認為她在忙亂之中還不忘跑過來保護他,實在太感人了。
仁宗甚至要強行把這次功勞算在張貴妃頭上,後來張貴妃去世,他也順帶提到了這件事,一意孤行追封張貴妃為皇後,谥号 " 溫成 "。
是不是跟順治皇帝一個德行。
如果這也說得上是愛,那麼順治對他的廢後自然也可以是真愛。
畢竟在董鄂妃去世這種最崩潰的時候,都還要提一嘴廢後的美貌呢,可見是愛到了骨子裡他自己都不知道
皇帝不愛皇後很正常,可是一般都給予尊重,顧及皇後的體面。
可是順治這樣的,在孝惠章皇後在世的時候,就追封寵妃為皇後,他自己還嫌不足,皇後的臉是給他踩地上了。
皇帝戀愛腦?他給的愛,全是亂來
而宋仁宗比順治做得更過分。
他從前有過一個郭皇後,性格驕橫仗勢欺人,跟後妃打架結果一巴掌抽到了皇帝身上,仁宗一怒之下廢後,理由是皇後無子。
其實就是他借題發揮,報復死去的劉太後劉娥。
他爸爸真宗是當年能從街上娶一個歌女(劉娥)回來的人,他也不惶多讓,偏愛漂亮活潑的類型,貴族女性對他來說都太無趣了,張貴妃這樣靈動的美人才是他的喜好。
曹皇後既不貌美也不乖巧,受過良好教育,行事恭謹嚴肅,脾氣也很倔強,勸谏皇帝的事一定要做到底 …… 總之皇帝就是不喜歡。
不僅不喜歡,還懷疑皇後要對他不利。
曹皇後出身很好,家裡先祖是北宋開國名将,戰功赫赫不墜門閥。
宋朝規矩嫁女兒要出一大筆錢,皇後的嫁妝當然更不能遜色,即使顯貴家裡要準備這些也是大出血。
一般來說皇家會從府庫中撥出很多賞賜來給皇後娘家,其實多半都是要填補這個大虧空。
結果到仁宗這裡,曹家為了嫁皇後欠下巨債,皇帝根本不聞不問,就任由曹家人自己償還。
換成張貴妃,估計内庫能搬空了。
對待後妃的态度上,仁宗是有點大病的。
之前的郭皇後被廢入了道觀,大臣們紛紛勸谏,皇帝一身反骨,直接把郭皇後從道觀裡趕走了。
等事情過去之後,他又開始思念郭皇後,想把她接回來。
郭皇後說我不能随便回去,要冊立才行,可當時曹皇後已經入宮了,只能作罷。
被廢不到兩年,郭皇後得病暴亡,皇帝痛心不已,堅持追封恢復她皇後的位份。
那你廢她幹啥!
仁宗朝" 生死兩皇後 "的事情,也成為他的黑點之一,後世的皇帝如果要廢後,臣子們都要拿他來當反面教材。
可是仁宗朝 " 生死兩皇後 " 發生過兩次。
一次是郭廢後追復為皇後,一次是張貴妃死後追封溫成皇後,當時在位的活人皇後,都是曹皇後。
可見皇帝對她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如果不是大臣們在,可能曹皇後也被強行廢黜了。
做到這個份上,曹皇後不想着熬死老公好過年就已經很客氣了,居然還要按頭真愛??
古人有局限性就算了,當代人這麼想,真不能理解。
所以如果非說康熙最愛的不是赫舍裡皇後,而是著名小說女主良妃,都還比前面那倆有依據。
雖然也不多。
良妃 14 歲進宮,25 年以後兒子都做了多羅郡王,她才受封為嫔;
直到死前幾年,極可能是她重病,為了衝喜才進封的良妃。
可好歹康熙還親自寫過兩次祭文,這在當時算是殊榮,也成了康熙很重視良妃的重要證據。
良妃是辛者庫出身,包衣是皇室奴才,并不是真正的低賤之人。
可是康熙本人極為鄙夷辛者庫,話裡話外毫不掩飾。
那句著名的" 辛者庫賤婦之子 ",讓八阿哥胤禩大崩潰,也是直接把良妃踩到了地上。
雖然這句話真實性待考,但從康熙的言行推斷,讨厭上頭了,他真說得出來。
當然小說裡會寫,不晉位份是為了保護她,不讓她成為眾矢之的。
角度刁鑽的人甚至認為,連 " 辛者庫賤婦 " 都是一種愛之深責之切:
他為什麼不罵别人
很多人都認為康熙吸取他爹順治的教訓,不讓自己有寵妃,以免導致禍端。
盛寵未必是真愛,冷落肯定是不愛啊。
即使沒有什麼顯著的寵妃,九子奪嫡的禍端,一個也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