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年度國產佳作,胡歌挑戲的眼光太絕了,歡迎閱讀。
同為演員,但演電視劇和演電影之間有雖然看不到卻十分明顯的壁壘。
比如一些電視劇咖,無論他們拍過多少熱播劇,拿過多少收視冠軍,一到電影圈子裡,全部啞火。
沒票房。
要是爛片,那沒票房也沒正常。
但最可惜的是這種,有口碑,但還是沒票房— —
《走走停停》
胡歌身上似乎有股 "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來 " 的衝勁兒。
因為《走走停停》完全可以視為《不虛此行》的姐妹篇。
同樣的榮獲獎項——《不虛此行》分别讓劉伽茵和胡歌奪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的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
《走走停停》則一口氣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奪得了三項有分量的大獎。
同樣的票房遇冷——《不虛此行》僅不到三千萬,《走走停停》相比其它幾部破億影片,成績算不上漂亮。
以及最為關鍵的,同樣的人物設定——一個生活看不到出路、失敗的青年編劇。
說一樣也不一樣,《不虛此行》整體畫風一看就是那種特别 " 文藝 " 的調調。
節奏緩慢、極少的配樂,風格嚴肅,片中角色個個一臉的苦相。
而到了《走走停停》這,搖身一變成了家庭生活流輕喜劇。
胡歌也從寫悼詞的聞善變成了想要拍電影的吳迪。
互聯網上時不時就會傳來" 逃離北上廣 "的帖子,指那些實在忍受不了大城市高壓環境而離開的打工人。
吳迪就是其中的一員,工作沒了、女友又提出分手,于是他回到老家 " 躺平擺爛 "。
導演龍飛本身是重慶人,影片拍攝地點又選擇在了四川内江等城市。
川渝人民的松弛感在全國聞名,他們崇尚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更善于在忙碌與休閒之間找到平衡。
所以觀眾能感受到《走走停停》有股衝出大銀幕的輕盈,和在四川拍攝密不可分。
而吳迪和他的家人也完全颠覆了傳統的 " 中國式家庭 " 之間的情感關系。
影片明顯致敬了伍迪 · 艾倫的風格,吳迪也特别像伍迪 · 艾倫作品裡的男性知識分子主角。
愛絮叨、富有幽默感、對生活保持樂觀态度,再加上一點點的小清高和對未來成功的幻想。
當他碰到了多年未見的高中同學馮柳柳(高圓圓飾),他嘴硬裝 X," 我決定從北京回來發展,正在在 gap(休息)中 "。
馮柳柳在本地當電視台記者,正在為選題發愁,在和吳迪聊天後決定采訪他們一家人。
面對鏡頭,吳迪将 " 傲嬌虛榮心 " 發揮到了極致,不僅把學生時代獲得的獎狀證書擺滿一桌,人生大道理更是張口就來:
" 我們搞創作的越是窮越是能寫出好東西 "
" 我想隐藏實力,所以看起來總是一副大器晚成的樣子 "
" 相比出去闖,朝九晚六、一眼望得到頭的這種人生才需要更大的勇氣 "
" 找自我比找工作更重要 "
結果慘遭家人無情拆台:
" 你差的不是機會是實力 "
" 人沒有自知之明是多麼可怕 "
" 男人過了四十混不出來就再也混不出來了 "
" 我覺得是持久力的問題,男人幹什麼都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
尤其是父親罵他罵得最狠——金子在哪都會發光,你就是一坨那啥。
當他得知吳迪想要把寫的故事拍成電影,會一臉不屑 " 不務正業,異想天開 "。
不過罵歸罵,隔天還是會舍下老臉求朋友給吳迪找工作。
這要放到别的男主角身上,大概率會演變成 " 中式父子文學 ",兒子這輩子最渴望的就是父親的稱贊和認可 .....
但吳迪卻完全不會内耗,因為家裡有個超級無敵能治愈人心的母親。
全世界的孩子都想擁有這類媽媽:不會貶低自家孩子、不會打擊式教育,不會成天說 " 别人家的孩子 " 如何如何。
只要不是幹違法的事,天大的事在她眼裡都是小事。
當她得知吳迪要拍電影,她第一反應不會陰陽怪氣冷嘲熱諷,而是無條件支持,把家騰出來讓一夥人随便鬧,還親自上陣出演。
所以吳迪和妹妹吳雙(金靖飾)才會有 " 阿衰 " 心态,兩人深受母親影響不會焦慮内耗,擁有強大的自洽心理。
吳雙開了多年的出租,在接受采訪時換了兩件衣服,一件是 " 滾 ",一件是 " 閉嘴 ",完美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
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的戲份完全可以列入年度華語電影最具有靈氣的片段之一。
父親先從那數落吳雙 " 要會打扮自己才能嫁出去 ",然後嘴瓢了一句 " 不然哪個女的、不是,不然哪個男的會喜歡 "。
吳雙則大口吃飯,正眼都沒瞧父親一眼,說明她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評價她。
父親又感慨總算給吳迪找到工作,吳迪的一句 " 我把工作給推了 " 讓他即将爆發。
母親和吳雙先是默契的收拾碗筷把酒瓶搶走,吳雙又迅速跪到桌子上防止父親掀桌。
氣不過的父親朝吳迪摔酒杯,還反彈到了自己腦門上 .....
這樣的滑稽片段在全片中還有很多,比如拍外景時工作人員不讓拍,吳迪跟人家套近乎一個不小心把對方給推下水。
吳迪跟馮柳柳聊起班裡的猥瑣男生,他哈哈大笑,馮柳柳來了句 " 他是我前夫 "。
父親去求朋友時,朋友正在跟妻子幹仗,朋友被打的邊說話額頭邊往下流血。
這不禁讓小妹想起了前段時間上映的《漫漫長日》。
導演們都用了非常輕松戲谑的氛圍來消解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痛苦。
讀書時覺得高考失敗這輩子都完了,畢業後覺得找不到工作、在工作上犯錯天都要塌了。
但人生沒有标準答案,是不會這麼輕易完蛋的。
就像母親說得那樣:成功不見得是金子,失敗也不見得是屎,自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最重要。
沒有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并沒有關系。
成為怎樣的自己,都不可恥。
正如海報上的那句" 允許一切發生 "。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無數個走和停而組成。
當有一天發現你的 " 走 " 是在走給别人看的時候,那倒不如讓自己停一停。